人员结构分析总结.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7148441 上传时间:2019-02-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员结构分析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员结构分析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员结构分析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员结构分析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员结构分析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员结构分析总结.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1-8月人力资源工作总结1. 公司人力资源基本情况截至2017年8月31日,公司员工总人数为134人,其中公司领导为2人,行政人事部为14人;销售公司为21人;生产部71人;质检部9人;仓库9人;财务4人;供应部2人;技术部2人。人数最多的部门是生产部,占公司总人数的53%,其次是销售公司,占公司总人数的16%。生产部人员基本情况:管理人员4人,机修人员5人,复合工段15人,大分切工段12人,小分切工段6人,印刷工段7人,制袋工段9人,包装工段12人,保洁1人。 我公司各部门现有人员百分比1.1 性别结构从整体来看,公司以女性员工居多,占公司员工总人数的60%。其中,公司生产部女性员

2、工占部门总人数的66%;销售公司目前以女性居多,占部门总人数的57%,主要是因为销售公司内勤人员均为女性;质检部员工皆为女性。仓库从岗位的要求,以男性员工居多。公司管理层共14人,男性员工居多,为11人,占管理层总人数的78.6%。1.2 学历结构公司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有2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4.9%,大专学历的人员有2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5.7%,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人员有36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6.9%,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有57,占公司总人数的42.5%。其中,管理层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有12人,占管理层总人数的85.7%;销售公司: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占销售公司总人数的81

3、%;生产部:高中、中专、技校及以上学历的人员占生产部总人数的41%。综上,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员仍集中在管理层及销售公司,相对于实现公司的集团化、多元化的发展战略仍显管理人才储备不足。我行政人事部在下一阶段工作中须结合公司发展战略,重新审视公司现阶段及未来五年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并努力招聘到高素质人才。上图为我公司各学历层次的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百分比1.3 年龄结构我公司员工年龄在18-32岁的人员有87人,占总公司人数的65%,43岁以上的人员18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3%。其中,生产部年龄划分:16-22岁的有9人,23-27岁的有12人,28-32岁的有27人,33-37岁的有12人,38-4

4、2岁的有7人,42岁以上的有4人,年龄在38岁以上的员工主要集中在制袋和包装工段,这两个工段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聘用年纪稍大的员工对公司的正常运营影响不是很大,但对于提拔技术骨干及班长有一定的难度,不利于公司的持续发展,在以后的招聘中会注意这个问题。从整体上看,我公司人员处于年轻化状态,但是从各部门实际情况来看,有个别部门年龄结构偏大,如仓库装卸工,行政人事部门卫、食堂人员,主要是基于工作性质的要求,年纪都在43岁以上,基本能满足现在工作的需要。我公司现有人员年龄百分比14 员工工龄情况分析1.4.1所有员工工龄分析我公司员工工龄不到一年的员工共有42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1%;工龄在1年以上5

5、年以下的员工共有6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46%;工龄在5年以上的员工共有31人,占公司总人数的23%。1.4.2 生产部员工工龄工龄不到一年的员工共有 人,占公司总人数的 %;工龄在1年以上5年以下的员工共有 人,占公司总人数的 %(其中,工龄在1年以上2年以下的员工有 人,占公司总人数的;工龄在2年以上3年以下的员工有 人,占公司总人数的;工龄在3年以上5年以下的员工有 人,占公司总人数的.);工龄在5年以上的员工共有 人,占公司总人数的 %。一般来讲,员工进入公司第1年内主要为公司支付其培养费用,员工为公司所带来的效益不明显;员工在第2年到第5年间为员工为公司带来明显效益的时候,进入公司第6

6、年后,员工工作激情各方面开始下降,工作效率较之前开始减低。综上,我公司工龄在15年间的员工占公司总人数的绝大部分,因此,这个结构是比较合适的。2. 人员流动分析2.1 流动率2017年1-8月公司新近员工63人,离职员工57人,其中试用期离职人员17人,新近员工与离职员工相差6人,基本持平,2011年1-8月的员工流动率为41%(离职员工与2011年8月在册员工总人数的百分比),这个流动率已超出正常的流动范围。其中,生产部人员流动率:53%;非生产部人员流动率:28.8%;管理人员流动率:0%,管理人员目前还是比较稳定的。其中,生产部新近员工48人,离职员工39人,2017年1-8月的生产部员

7、工流动率为53%;销售公司新进员工为7人,离职员工为10人,2017年1-8月的销售员工流动率为42%;仓库新进员工2人,离职员工1人,2017年1-8月的仓库员工流动率为11%;行政人事部新近员工4人,离职员工5人,2017年1-8月的行政人事部员工流动率为36%;质检部新进员工3人,离职人员2人,2017年1-8月的质检部员工流动率为22%;财务处新进员工1人,离职员工1人,2017年1-8月的财务处员工流动率为25%,供应部、技术部无人员流动。2.2 留住率2011年1-8月新进人员 人,留住 人,新进员工留住率为 %。其中,生产部新进员工留住率为 ;销售公司新进员工留住率为 ;其它部门新进员工留住率 。主动离职率: 部门,人数,原因;辞退比率: 部门,人数,原因。调查显示,生产人员正常的流动率为20-40%,非生产人员的流动率在10%20%,管理人员控制在10%以内。保持合理的流动率能够使企业吸引优秀人才,淘汰落后分子,对企业长远发展有好处。综上,无论是生产人员流动率还是非生产人员流动率都高于正常的流动率,尽管目前还未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影响,但这种超高的离职率应该引起我们相当的重视,应进一步对员工离职原因进行分析,查找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员工稳定性,否则,将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