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粒二象性_论文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70297 上传时间:2017-05-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波粒二象性_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波粒二象性_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波粒二象性_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波粒二象性_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波粒二象性_论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对波粒二象性的理解认识过程波粒二象性是指某物质同时具备波的特质及粒子的特质。波粒二象性是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惠更斯和牛顿的早期光理论开始,中间有费涅尔、麦克斯韦和杨、爱因斯坦和光子、光电效应方程、德布罗意假设、波恩概率波和薛定谔方程,一直都在研究波粒二象性。到目前为止,有关波粒二象性的研究还在继续。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之争光一直被认为是最小的物质,虽然它是个最特殊的物质,但可以说探索光的本性也就等于探索物质的本性。在整个科学发展史上,整个物理学正是围绕着物质究竟是波还是粒子而展开的。1、笛卡儿提出的两点假说在人们对物理光学的研究过程中,光的本性问题和光的颜色问题成为焦点。关于光的本性问

2、题,迪卡尔在他方法论的三个附录之一折光学中提出了两种假说。一种假说认为,光是类似于微粒的一种物质;另一种假说认为光是一种以“以太”为媒质的压力。虽然笛卡儿更强调媒介对光的影响和作用,但他的这两种假说已经为后来的微粒说和波动说的争论埋下了伏笔2、格里马第发现了光的衍射现象格里马第设计了一个实验:让一束光穿过一个小孔,让这束光穿过小孔后照到暗室里的一个屏幕上。他发现光线通过小孔后的光影明显变宽了。格里马第进行了进一步的实验,他让一束光穿过两个小孔后照到暗室里的屏幕上,这时得到了有明暗条纹的图像。他认为这种现象与水波十分相像,从而得出结论:光是一种能够作波浪式运动的流体,光的不同颜色是波动频率不同的

3、结果。格里马第第一个提出了“光的衍射”这一概念,是光的波动学说最早的倡导者。三、胡克提出了“光是以太的一种纵向波”英国物理学家胡克重复了格里马第的试验,并通过对肥皂泡膜的颜色的观察提出了“光是以太的一种纵向波”的假说。根据这一假说,胡克也认为光的颜色是由其频率决定的四、牛顿用微粒说阐述了光的颜色理论在 1672 年,伟大的牛顿在他的论文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中谈到了他所作的光的色散实验:让太阳光通过一个小孔后照在暗室里的棱镜上,在对面的墙壁上会得到一个彩色光谱。他认为,光的复合和分解就像不同颜色的微粒混合在一起又被分开一样。在这篇论文里他用微粒说阐述了光的颜色理论。第一次波动说与粒子说的争论由“光

4、的颜色”这根导火索引燃了。从此胡克与牛顿之间展开了漫长而激烈的争论。五、惠更斯提出了波动学说比较完整的理论惠更斯认为,光是一种机械波;光波是一种靠物质载体来传播的纵向波,传播它的物质载体是“以太”;波面上的各点本身就是引起媒质振动的波源。根据这一理论,惠更斯证明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也比较好的解释了光的衍射、双折射现象和著名的“牛顿环”实验。如果说这些理论不易理解,惠更斯又举出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反驳微粒说。如果光是由粒子组成的,那么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各粒子必然互相碰撞,这样一定会导致光的传播方向的改变。而事实并非如此。六、牛顿的微粒学说逐步的建立起来牛顿修改和完善了他的光学著作光学。基于各

5、类实验,在光学一书中,牛顿一方面提出了两点反驳惠更斯的理由:第一,光如果是一种波,它应该同声波一样可以绕过障碍物、不会产生影子;第二,冰洲石的双折射现象说明光在不同的边上有不同的性质,波动说无法解释其原因。另一方面,牛顿把他的物质微粒观推广到了整个自然界,并与他的质点力学体系融为一体,为微粒说找到了坚强的后盾。七、光的偏振现象和偏振定律的发现1808 年,拉普拉斯用微粒说分析了光的双折射线现象,批驳了杨氏的波动说。 1809 年,马吕斯在试验中发现了光的偏振现象。在进一步研究光的简单折射中的偏振时,他发现光在折射时是部分偏振的。因为惠更斯曾提出过光是一种纵波,而纵波不可能发生这样的偏振,这一发

6、现成为了反对波动说的有利证据。 1811 年,布吕斯特在研究光的偏振现象时发现了光的偏振现象的经验定律。 光的偏振现象和偏振定律的发现,使当时的波动说陷入了困境,使物理光学的研究更朝向有利于微粒说的方向发展。 面对这种情况,杨氏对光学再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817 年,他放弃了惠更斯的光是一种纵波的说法,提出了光是一种横波的假说,比较成功的解释了光的偏振现象。吸收了一些牛顿派的看法之后,他又建立了新的波动说理论。杨氏把他的新看法写信告诉了牛顿派的阿拉戈。八、菲涅耳与阿拉戈建立了光波的横向传播理论在 1815 年菲涅耳就试图复兴惠更斯的波动说,但他与杨氏没有联系,当时还不知道杨氏关于衍射的论文,

7、他在自己的论文中提出是各种波的互相干涉使合成波具有显著的强度。事实上他的理论与杨氏的理论正好相反。后来阿拉戈告诉了他杨氏新提出的关于光是一种横波的理论,从此菲涅耳以杨氏理论为基础开始了他的研究。1819 年,菲涅耳成功的完成了对由两个平面镜所产生的相干光源进行的光的干涉实验,继杨氏干涉实验之后再次证明了光的波动说。阿拉戈与菲涅耳共同研究一段时间之后,转向了波动说。1819 年底,在非涅耳对光的传播方向进行定性实验之后,他与阿拉戈一道建立了光波的横向传播理论九、新的波动学说牢固的建立起来1882 年,德国天文学家夫琅和费首次用光栅研究了光的衍射现象。在他之后,德国另一位物理学家施维尔德根据新的光

8、波学说,对光通过光栅后的衍射现象进行了成功的解释。 至此,新的波动学说牢固的建立起来了。微粒说开始转向劣势。 随着光的波动学说的建立,人们开始为光波寻找载体,以太说又重新活跃起来。一些著名的科学家成为了以太说的代表人物。但人们在寻找以太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于是各种假说纷纷提出,以太成为了十九世纪的众焦点之一。 菲涅耳在研究以太时发现的问题是,横向波的介质应该是一种类固体,而以太如果是一种固体,它又怎么能不干扰天体的自由运转呢。不久以后泊松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如果以太是一种类固体,在光的横向振动中必然要有纵向振动,这与新的光波学说相矛盾。 为了解决各种问题,1839 年柯西提出了第三种以太说,

9、认为以太是一种消极的可压缩性的介质。他试图以此解决泊松提出的困难。1845 年,斯托克斯以石蜡、沥青和胶质进行类比,试图说明有些物质既硬得可以传播横向振动又可以压缩和延展因此不会影响天体运动。 十九世纪中后期,在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的论战中,波动说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人们在为光波寻找载体时所遇到的困难,却预示了波动说所面临的危机。十、爱因斯坦因光的波粒二象性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887 年,德国科学家赫兹发现光电效应,光的粒子性再一次被证明! 二十世纪初,普朗克和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学说。十一、以光的波粒二象性告终在众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之下,在万众注目的情况之下,光最终以同时具有波动性说和微粒星的结果而告终。参考文献:1潘笃武。光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2石顺祥 张海兴 刘劲松 无力光学与应用光学,西安电子大学科技出版社 2000.289-2903郭玲。基本物理常数教学潜科学分析探索D。四川师范大学,20024马湘东。三维空间单缝衍射,光栅衍射,双缝干涉和 N 缝干涉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5宋娟迪。光镊中粒子辐射捕获力的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