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城区洪涝灾害发生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水利工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691724 上传时间:2017-09-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色市城区洪涝灾害发生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水利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百色市城区洪涝灾害发生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水利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百色市城区洪涝灾害发生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水利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百色市城区洪涝灾害发生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水利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百色市城区洪涝灾害发生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水利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色市城区洪涝灾害发生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水利工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利工程论文-百色市城区洪涝灾害发生成因分析及防御对策摘要:该论文对广西百色地区的洪涝灾害成因以及防御措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关键词:百色 城区 洪涝灾害 发生 成因分析 防御对策 百色市位于广西西部,跨东经1042810754与北纬22512507之间。云贵高原余脉桂西山区,是云贵高原与广西丘陵的过渡地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北高,中间低。西北部为高原余脉,东南部具有两广丘陵特征,中部的右江河谷强烈下切,四周被低山丘陵环抱,呈盆地状,地貌类型以中、低山地为主,其次是丘陵、台地及平地。东南与南宁市的武鸣、隆安、天等、大新等县相邻;东北部与河池市的天峨、凤山、巴马等县接壤;北部以南盘江、

2、红水河为界,与贵州省隔江相望;西部与云南省毗连;南部与越南交界。处于低纬度地带,北连大陆,南近海洋,北回归线贯穿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处云贵高原的东南边缘,是大西南出海通道重要的铁路、公路和水路交通中枢,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共辖12个县(区),183个乡镇,总人口364万人,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 百色市各地降雨量充沛,多雨期与高温期一致。全市年平均降雨量在1300毫米左右,受地形影响较明显,南北部降雨量较多,右江盆地降雨量较少。降雨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五月至九月为主要降雨期,一般可占全年降雨量的70.0%85%左右,十二月至次年三月为少雨期,降雨量占全年的10%左右。

3、 百色市各县(区)多年平均降雨量表 (单位:mm) 县(区)123456789101112合计全市19.123.135.177.6176.1235.8229.1231.1124.986.947.518.41304.6右江区18.319.034.466.0162.8184.2179.8186.7110.375.039.513.41089.4田阳17.320.830.459.3147.7202.6166.9188.3114.568.045.214.71075.7田东20.124.534.873.9173.7202.4178.3207.7112.285.747.718.11178.8平果26.134

4、.348.798.3169.4228.0213.4235.4126.392.449.926.61348.8德保23.128.439.679.5186.3248.5243.6268.9153.199.652.622.51445.7靖西27.532.144.794.2208.2290.4284.1305.5152.897.148.424.21609.2那坡16.819.134.167.4163.8249.5256.3282.7156.891.650.718.81407.6田林14.617.230.682.3180.9218.2204.9212.0108.267.545.215.51197.1隆林1

5、7.521.529.374.6161.4224.0207.8185.4111.480.944.617.71176.1西林16.119.228.867.9150.8193.9193.2173.989.779.451.116.91080.9凌云13.918.930.187.6233.8347.8369.3290.3140.0101.248.516.11697.5乐业17.822.435.380.1174.3240.5251.2235.9123.7104.146.316.61348.2百色市山岳连绵、河溪纵横;众多河流源出高山峡谷,滩多水急,落差大;岩溶地区地下伏流普遍发育。境内地表河流分属两大流域

6、、两大水系:属珠江流域的有西江水系,主要为西江干流上游南盘江红水河、西江主要支流郁江上游右江;属红河流域的有西南国际水系百都河,经越南流入北部湾。 二、洪涝灾害的发生及对国民生产的影响 百色市洪涝灾害发生频繁,特别是山洪灾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灾害出现。由于我市都属亚热带季风区,地形地貌类型多样,全市的河流都是典型的山区河流,河床陡,洪峰形成时间短,持续时间也短,经常发生山洪暴发,几乎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从洪涝灾害统计中,每年汛期各县(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发生,给我市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民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2001年7月我市受当年三号台风“榴莲”的影响,从7月2日晚上开始,

7、全市局部出现降雨,后扩大成全市大面积降雨,造成山洪暴发,全市江河水位暴涨,至使右江发生八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百色水文站出现了自1937年建站以来的最高洪水位和最大流量,从7月3日4时起,百色水文站水位从111.40米涨起到4日23时30分达到最高洪水位123.86米,超警戒水位9.45米,洪峰流量8270立方米/秒。右江沿岸的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县城被淹,一些地势较低的村庄被淹。“7.4”洪灾,是我市有史以来淹没面积最大,淹没损毁民房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经济损失最大的一次洪涝灾害。全市12个县(区)182个乡镇受灾,受灾面积4624平方公里,受灾人口195万人,成灾148万人,被困村

8、庄1584个30.5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8.3万人,倒塌民房3.12万间,造成无家可归5.17万人,全市直接经济损失39.58亿元;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308.8千公顷,成灾面积86.6千公顷,绝收面积31.6千公顷,因灾粮食损失7518万公斤,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4.12亿元;造成停产工矿 企业 578个,铁路中断1条次,公路中断1373条次,损坏输电线路1159.69千米,损坏通讯线路474.44千米,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直接经济损失8.6976亿元;有38座中小型水库不同程度水毁,有12座出现险情,经过紧急抢险的有5座,损坏堤防48处4.03千米,损坏护岸1038处606千米、机电井292眼、水

9、文测站3个、机电泵站585座、水电站11座, 水利 水电设施直接经济损失2.94亿元;其它直接经济损失13.8亿元;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三、我市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造成我市严重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自然因素;二是人为因素。由于我市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连大陆,南近海洋,地形地貌类型多样,容易受海洋台风登陆的影响,南北气流活动频繁,容易产生强降雨天气过程,加之我市山区面积大,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大,全市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2条,河流都是典型的山区河流,河床陡,洪峰形成时间短,持续时间也短,从而导致了我市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在人为因素方面,一是水患意识不强。随意

10、在河道采砂,向河道倾倒废渣、垃极,回填河道滩地建房,圈地建厂,筑坝建池,人为的乱改河道流向,填河造地侵占河道行洪断面,严重地阻碍了洪水的渲泻。二是毁林造田,严重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三是城镇、乡村盲目扩建,不论证,不规划,盲目建设, 防洪 标准不一致,缺乏有效的管理,河道行洪能力大大降低。四是 水利 工程 防洪 抗洪能力低。我市现有水库314座,总库容19.1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5座,小型水库298座。但这些水库大都建于5070年代,由于多年来在 水利 工程使用中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维护养护资金存在严重不足,大多数工程都已老化失修、带病运行,使 防洪 标准大

11、大降低;根据小型水库正常使用年限2030年的标准,大部分小型水库都已进入报废期,是我市防汛工作中存在的最大隐患。 四、百色市洪涝灾害的特点 1、时间短,强度大,突发性强。山区暴雨一般都是降雨强度大,而历时又短,由暴雨产生的超产渗流,使雨水来不及渗入到土层深部即可成为地面径流,导致河流径流汇集,水流湍急,河水陡涨,极易形成陡长陡落、峰高量小、历时短暂但却防不胜防,危害较大的洪涝灾害。 2、季节性、多发性、区域性。由于我市独特的地形地貌,南北部山区的年降雨均大于河谷地区,主要降雨集中在汛期五月至九月,因此,我市的洪涝灾害的发生都是出现在汛期,而每次降雨都会造成局部的洪涝灾害。 五、防御的对策及主要

12、措施 在长期的抗洪防灾工作中,各级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防灾减灾的工作,把防御洪涝灾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行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提高我市的防汛抗灾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深入开展防御洪涝灾害的宣传,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采取多种途径,广泛宣传洪涝灾害的危害性,加强全民水患意识,让全社会深刻认识到水患不除,市无宁日,民无宁日的观点,普及防御知识,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自我防御能力。尤其是我们山区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更要清楚地认识到洪涝灾害特别是山洪灾害的突发性、多发性及损失的严重性,从思想上牢固树立抗洪灾、防山洪的思想。 2、建立建全防汛首长负责制体系。多年的抗洪斗

13、争工作证明,防汛抗洪,落实责任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都严格落实了以行政首长负责为核心的防灾抗灾责任制,明确政府一把手为第一防汛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防汛责任人,并层层签订了防汛责任状。建立建全我市的 防洪 预案,明确各职能单位的防汛责任。 3、建立高效的洪水测报和雨量实时测报系统。组建了大型水库澄碧河水库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并经过专家验收,经过澄碧河水库的洪水调度,大大减轻了下游的损失:2001年7月5日,澄碧河水库入库流量为444立方米/秒,实际出库流量为20.8立方米/秒,削峰达95%,拦蓄洪量为2.047亿立方米,如果没有澄碧河水库的有效调节控制,右江河水位在峰值上要多上涨0

14、.35米,沿河的损失会更大,减免了经济损失1600万元。今年,我们市防汛办还和百色市水文分局共同建立了雨量实时测报网络,可以直接调用查看全市各雨量站的实时降雨雨量,为做出正确的防汛调度提供了准确的科学依据。还从上级财政争取到100万元用于水库防汛通讯建设,确保全市水库安全度汛。 4、做好避灾躲灾的工作。近几年来,会同国土部门对全市的滑坡体、泥石流易发区的定点核查工作,摸清底子,每年汛前、汛中都组织人员进行实地核查,制定防御灾害预案,各项责任制落实到最基础,同时加强对易发区干部群众的培训和宣传教育,群众的防灾意思和自我防范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目前,正在组织力量,对全市的山洪易发区进行排查摸底,根据山洪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的大小进行分类,明确重点,同时组织技术力量,做好防治山洪灾害的规划,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对防御洪涝灾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愈趋强烈,加之我市地形地貌繁杂,气候不稳定,造成洪涝灾害不断,危害严重,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而,减轻洪涝灾害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不断地加强防汛抗灾工作,为实现我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