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演奏技巧方法比较研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691722 上传时间:2017-09-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扬琴演奏技巧方法比较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扬琴演奏技巧方法比较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扬琴演奏技巧方法比较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扬琴演奏技巧方法比较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扬琴演奏技巧方法比较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扬琴演奏技巧方法比较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扬琴演奏技巧方法比较研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扬琴演奏技巧方法比较研究作者:佚名 来源:拙风文化网第一节 扬琴演奏手形扬琴演奏正确手形,是半握拳状的手型,是从握拳状手形到半握拳状手形的过渡,演奏手形呈虚拳空心,并要求手指自然弯曲,手指关节自然突出。对手指的具体位置要求是食指中指大拇指呈三足鼎立,无名指和小指给予辅助力量。练习要求:1、握拳练习;2、半握拳练习第二节 扬琴琴竹1、扬琴琴竹说扬琴是中国的民族乐器,也是世界性的乐器,它广泛流传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因而形成多种不同风格文化的扬琴。它有三大体系,中国扬琴体系、欧洲扬琴体系、西亚南亚扬琴体系。但是,在国外,扬琴所使用的敲击工具和中国扬琴使用的工具不一样,是一种类似勺子形状的木质琴槌,

2、它在质料制作上、尺寸长短上、厚薄软硬上、琴弦粗细上、装饰图案上,各国均异,音色接近于钢琴的音色。在我国,扬琴经过劳动人民数百年的再创造,更新、改革、替代,已从形制上、音色上、演奏上、技巧上、流派上,大不同于外国扬琴,自成体系,形成独特的中国民族风格。尤其是在演奏工具上,使用一付竹子制作,有弹性、韧性、灵巧的工具,称谓琴竹,来作为中国扬琴的激发体、演奏工具,其击奏发音清澈透亮、浑厚圆润、华丽典雅,极富有中国民族特色。对琴竹的称谓,在我国各地,叫法不尽相同,在我国出版的扬琴著作、发表的扬琴论文中,称谓也不统一。所以,有叫琴键、琴笕、琴扦、琴签、琴槌,也有叫键子、飞子、击片、扬子等。但从扬琴教学规范

3、的角度来说,叫琴竹比较恰当确切,这也是大家倾向,比较赞同的统称。琴竹的使用,早在清代,一七五一年,印光任、张汝霜撰,澳门记略一书中,下卷就有记载。“铜丝琴,削竹扣之,铮铮琮琮”。书中所说的“铜丝琴”,是指未改革的传统小扬琴,使用铜丝为琴弦而得名;“削竹扣之”是指击弦工具已改革采用竹制的琴竹;“铮铮琮琮”是指中国扬琴使用琴竹演奏而发出的美妙的旋律和音色。2、扬琴琴竹部位名称琴竹分三部分:竹头部分、颤动部分、持竹部分第三节 扬琴持竹(手指持琴竹的位置)扬琴持竹的方法有多种,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1、二指持竹:食指、大拇指持竹,民间持竹方法,虽灵活,但不宜控制;2、三指持竹:食指、中指、大拇指持竹,常

4、用持竹方法,宜控制,又灵活,但不宜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体会,逐渐掌握。3、全指持竹: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大拇指持竹,民间持竹方法。宜控制,但不灵活。4、三指持竹法:常用持竹法,即右手持竹位置:右手指大姆指、中指、食指持竹,具体位置是琴竹放置在食指第一指关节的左侧。中指的第一指关节的右侧,大姆指指关节微突按在食指和中指的中缝琴竹上。无名指和小指合拢给中指予以辅助力量。三指持竹法既灵活,又能控制。(左手持竹位置:和右手对称,正好相反)第四节 扬琴持竹、运竹手臂角度的确定1、伸:两手持竹,手心相对,两手臂等距离伸直。2、曲:两手臂回收,手心相对,呈凸字型。3、立:两手持竹

5、,琴竹直立,呈九十度角。第五节 扬琴运竹1、扬琴运竹种类:(1)扬琴手腕运竹:常用运竹方法。(2)扬琴臂腕运竹:常用运竹方法。用来美化、渲染、烘托扬琴演奏动作;下分大臂腕运竹和小臂腕运竹。(3)扬琴手指运竹:民间运竹方法。(4)扬琴小臂运竹:民间运竹方法。2、扬琴手腕运竹可分三个步骤来完成解决,即分解动作,连续动作,完成动作。(1)分解动作:主要练习手腕灵活,通过慢练,掌握运竹的起竹和落竹(简称起落)(2)连续动作:主要练习手腕转动,加强手腕小臂肌肉的外转和内转,领会一次性完成运竹的起竹、落竹和回竹动作(简称起落回)。(3)完成动作:主要练习手腕的弹动击奏方法,在完成运竹的起竹、落竹、回竹的同

6、时,落竹改为弹竹动作,领会手腕运用弹动发力方法。(简称起弹回)3、扬琴臂腕运竹:下分大臂腕运竹和小臂腕运竹。(1)大臂腕运竹:靠大臂、小臂和手腕的击奏连贯动作运竹,用来美化、渲染、烘托扬琴演奏动作;常用于强力度,乐曲高潮乐段的处理。(2)小臂腕运竹:小臂和手腕的击奏连贯动作运竹,用来美化、渲染、烘托扬琴演奏动作;常用于抒情、如歌的乐段的处理。第六节 扬琴击奏发音部位1、竹头击奏部位2、击奏琴弦部位3、手腕弹动方法击奏4、在扬琴音板上准确击奏标记练习要求:音位图的学习;扬琴竹头标记;音板标记。第七节 扬琴竹序1、右竹序:连续右手击奏2、左竹序:连续左手击奏3、混合竹序:两手交替击奏。下分:(1)

7、右左竹序:右起头,两手交替击奏。(2)左右竹序:左起头,两手交替击奏。4、连竹序:特殊竹序,又称右右左竹序5、换竹序:调整竹序的方法,如右左竹小序调整到左右竹序第八节 竹法、竹序辩析我们说说扬琴的竹法和竹序。扬琴的竹法和竹序的定义,应该是揭示扬琴竹法和竹序的特征和性质,是归纳概括其性质、特征,确切简要的文字说明。它的命名、称谓,不是由人们主观随意制定出来的,而是要符合扬琴竹法、竹序的实际内涵和逻辑结构,是精确,严谨的定义。但是,在扬琴演奏中,对扬琴竹法、竹序的命名、称谓和运用,实际上是一个定义两个内涵。把扬琴演奏的一切方法,演奏的各种技巧,和把扬琴演奏运竹的顺序,混为一谈,都叫成竹法。在以前,

8、民间扬琴演奏使用传统运竹时,由于乐曲的处理,技巧的表现,扬琴运竹两手的先后顺序有一定的安排和说法,右竹起头,左竹随之击奏的循环重复顺序,叫右竹法(右打法);左竹起头,右竹随之击奏的循环重复顺序,叫左竹法(左打法)。有的也叫做左右手的交替换手。民间扬琴在演奏中使用这些所谓的传统竹法,还有许多规则和禁条。例如:在扬琴演奏乐曲过程中,中途运竹顺序不能变换,两手运竹演奏乐曲,单手不能连续击奏。演奏也不能交叉等等。右竹法(右打法)只能右竹法(右打法)演奏到结束,不能和左竹法(左打法)混合使用。 并有“扬琴左竹法、右竹法”的说法。早在二十年代,广东音乐家、扬琴演奏家丘鹤俦,在其著作琴学新编一书中提出“左竹

9、法和右竹法”(竹法分类),总结出扬琴演奏“顺打、慢打、快打、齐打、密打”(运竹规律)书中文字为证:“扬琴竹法有左右竹之分,如多用左竹和唱字者是为左竹琴,多用右竹和唱字者是为右竹琴。本谱专写左竹琴之竹法,因左竹琴乃吾粤最为通用之竹法也。右竹琴在南洋之华侨亦颇通用。论左右竹之唱口板路一该相同,惟其手部乃异耳。”此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在五十年代,扬琴演奏家吴世德,在其编著扬琴演奏法(上海文化出版社,一九五五年版)对扬琴的琴竹、符号、“打法”专有论述;也有文史资料叙述,扬琴民间艺人传艺授徒时,把同一首乐曲先用左竹法演奏,再用右竹法演奏,以此来作为炫耀自己扬琴演奏工夫技巧的资本的记载。随着社会的发展,民

10、族器乐演奏艺术的进步,现在看来,有些传统竹法的命名、称谓、说法,被继承沿用至今,并以规范、系统化。有些传统竹法的命名、称谓、说法,则需要改革更新;还有些传统竹法命名、称谓、说法,则被历史所淘汰,其中不合理的规则、禁条已废弃不用。在当前扬琴的教学、演奏、创作、改革实践中,笔者就发现其竹法、竹序的称谓,概念及内涵,逻辑混乱,不适应扬琴的教学、演奏、创作、改革的需要,因而急待于探索和研究。综上所述,扬琴传统的右竹法(右打法)、左竹法(左打法),实际上是指演奏扬琴两手运竹,先后顺序的分配组合。既然是顺序,为什么还要叫竹法呢?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讲,这不能不说,这是一个粗略的定义。竹法的称谓,既不符合事物

11、逻辑规律,也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要弄清竹法、竹序的定义,有必要请教字典老师。新华字典对“法” 字、“序”字有准确的解释。字典上说“法”字:“标准、规则、程序,可仿效的门路,处理事物的手段和方法”。“序”字:“排列次第,前后顺序”。举例说明,我们演奏古琴时,把演奏方法、弹奏的技巧统称叫琴法、琴道,把右手弹奏的过程顺序叫右手指法,把左手按弦,手指运动取音过程叫左手指法;演奏二胡时,把左手手指在琴弦上运动的顺序叫指序,把手指运动的过程叫指法,把右手运弓的技法叫弓法。那么,我们演奏扬琴时,把双手或双手交替,或单手运用琴竹演奏的方法、技巧的统称,是不是可以叫做竹法?把双手或双手交替,或

12、单手运用琴竹演奏的过程顺序,是不是可以叫做竹序?笔者认为,从逻辑上来讲,竹法是广义,是母项、是大概念,顾名思义,竹法应该是指扬琴演奏的一切方法,它包括扬琴演奏的姿势、手形、持竹、运竹、竹序、发音、调弦等;也包括扬琴演奏的单竹、双竹、轮竹、滚竹、滑竹、分竹、复竹、顿竹、反竹、浪竹以及刮、拨、泛、木、摘、揉、摇等各种技巧。竹序是狭义,是竹法母项划分出的子项,是小概念。竹序仅仅是指扬琴运竹演奏的顺序、轨迹,方向的排列分配组合。竹序应从属于竹法范畴,是竹法的组成部份。若把竹序叫成竹法,或用竹法来替代竹序,不符合逻辑。于情理不通,于实际不符,现在看来,以前对竹法的定义是不准确的。应该按照竹法、竹序的字义

13、词意,恢复“法”和“序”字的本义。并从扬琴今后的发展,演奏的实际,技法术语的准确、统一、规范的高度来考虑认识,不能随意,口误、笔误、意误,以讹传讹。因此,扬琴竹法正确的定义是:运用琴竹演奏的一切方法、技巧叫竹法。扬琴竹序正确的定义是:扬琴运用琴竹演奏的顺序、轨迹,方向的排列分配组合叫竹序。这样,就可以将扬琴的竹序和竹法合理规范,区别分类,纠正错讹,以正视听。第九节 扬琴竹序的分类与设计扬琴竹序的分类,是竹序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在音乐院校扬琴教学上普遍存在不合逻辑的分类,从逻辑上来讲,演奏与教学理论脱节,扬琴教学概念表述不清,用词不明确,就会在扬琴教学上引起混乱。以笔者拙见,扬琴竹序大致

14、可分为三大类,即:常用竹序类、技巧竹序类、组合竹序类。常用竹序类下分为:单竹序、双竹序、交替竹序、变化竹序;技巧竹序类下分为:连竹序、顿竹序、分竹序等;组合竹序类下分为:双单组合竹、轮打组合竹序、复调组合竹序。分述如下。扬琴竹序的分类,是竹序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前,在音乐院校扬琴教学上普遍存在不合逻辑的分类,从逻辑上来讲,演奏与教学理论脱节,扬琴教学概念表述不清,用词不明确,就会在扬琴教学上引起混乱。以笔者拙见,扬琴竹序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常用竹序类、技巧竹序类、组合竹序类。常用竹序类下分为:单竹序、双竹序、交替竹序、变化竹序;技巧竹序类下分为:连竹序、顿竹序、分竹序等;组合竹序类下分为

15、:双单组合竹序、轮打组合竹序、复调组合竹序。分述如下。竹序:单手单音击奏。分两种:右竹序(右竹、原称右打)单音右手击奏;左竹序(左竹、原称左打)单音左手击奏。双竹序(双竹,原称双打):双音双手击奏。各种音程双竹击奏,在扬琴双音演奏中,一般习惯于双竹序为左手冠音,右手根音,(左上,右下)特殊情况,在扬琴的高音区,右手冠音,左手根音。(右上左下)双竹常用于八度、四度、五度以及大小三六度、大小二七度音程。例如:双双双双。交替竹序(原称换打):单音换手交替击奏,是常用的一种演奏竹序。下分两种:右左竹序(原称右竹法、右打法),左右竹序(原称左竹法、左打法)。右左竹序 :(原称右竹法)是常用的一种演奏竹序

16、,右竹起头,左竹随之,循环重复击奏,以右竹为先、为主。右手起头,两手交替单音击奏,要求右竹在一小节的强拍上击奏;或在一个乐句、乐段开始的强拍上,或前半拍上击奏。例如:右左竹序(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左右竹序:(原称左竹法)是常用的一种演奏竹序,左竹起头,右竹随 之,循环重复击奏,以左竹为先、为主,左手起头,两手交替单音击奏,要求左竹在一小节的强拍上击奏,或在一个乐句、乐段开始的强拍上击奏,或在前半拍上击奏。例如:左右竹序(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变化竹序(原称变打):左右换手变化交替击奏,是常用的一种演奏竹序。实际上是强拍重音,重新调整变化的一种混合竹序 。根据乐曲的需要,右竹序和左竹序交替变换进行。下分两种:右变竹序和左变竹序。右变竹序:(混合竹序)简称右变竹。例如:右+左变换成左+右。 左变竹序;(混合竹序)简称左变竹。例如:左+右变换成右+左。(二)技巧竹序类1、连竹序:简称连打,特殊节奏使用的固定竹序。演奏前八分后十六分音符,可用连竹序。例如:右手连击后,再由左手击奏。右右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