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普素应用于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病人的临床观察【临床医学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691707 上传时间:2017-09-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普素应用于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病人的临床观察【临床医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百普素应用于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病人的临床观察【临床医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百普素应用于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病人的临床观察【临床医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百普素应用于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病人的临床观察【临床医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百普素应用于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病人的临床观察【临床医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普素应用于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病人的临床观察【临床医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普素应用于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病人的临床观察【临床医学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医学论文-百普素应用于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病人的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 通过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应用短肽制剂(百普素),观察其辅助手术前肠道准备的效果、相关营养指标的变化以及对肠功能和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60 例结直肠癌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于术前 3 天直至术后第 7 天给予肠内短肽制剂-百普素营养支持,对照组入院后给于采用传统的清洁灌肠方法,临床治疗和营养支持按常规处理(术前常规膳食,术后 PN 营养支持)。两组病人分别于术前 1d、术后第1、3、7 天分别检测白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G、IgA、IgM)、T 淋巴细胞亚群(CD3+、C

2、D4+、CD4+/CD8+)水平,观察两组病人术中肠粘膜及肠道清洁情况、术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以及感染性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肠粘膜状况、肠道清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病人各项营养指标、免疫指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实验组下降幅度低于对照组下降幅度(P0.01),实验组术后第 7 天免疫球蛋白 IgG、IgA、IgM 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升高(P0.01);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应用短肽制剂百普素,更有利于病人营养状况和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以及预后改善,是结直肠癌病人围手术

3、期的营养支持较佳的选择。 【关键词】 百普素 结直肠癌 营养支持【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erioperative effect of peptisorb on intestinal preparation, correlated nutritional index, the function of intestine and the immune function after operation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4、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n=30) received peptisorb 3 days before and 7 days after operation. Control group(n=30) received coloclysis treatment. The level of Alb, globulin, the number of IgG, IgA, IgM, the level of T lymphocyte, the station of intestinal mucosa and intestine cleaning d

5、uring operation, nutritional state after operation, immune function,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the different of length of stay were detected.Resul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tation of intestinal mucosa and intestine cleaning. The index of nutritional and immune in two groups were

6、reduced, but tha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is lower(P0.01). The number of IgG, IgA, IgM, CD3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1), the rate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trail gr

7、oup aslo showed shorter averang length of stay after surgery than the control(P0.01).Conclusions The peptisorb can ameliorate the host immune function and improve clinical outcome, which is a good nutrition support pathway perioperatively for colorectal cance patinets.【Key words】 Peptisorb Colorecta

8、l cancer Nutrition support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已成为现代外科治疗重要的策略,它对提高病人手术耐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使病人早日康复有积极的作用。结直肠癌病人普遍存在不同的血浆蛋白减低营养不良,手术又将使病人出现应激反应,分解代谢增强,合成代谢下降,出现负氮平衡,机体的脂肪储备和瘦组织群进一步减少,免疫防御功能下降,术后感染的发生率随之上升,影响预后。有研究证实,术前完全肠内营养可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又可达到肠道准备的要求,可减少术后感染和切口并发症1。本研究采用短肽型营养制剂-百普素营养治疗围手术期结直肠癌病人,观察短肽制剂是否能在肠道准备、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免

9、疫功能和预后方面产生更积极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我院外科自 2004 年 3 月至 2006 年 10 月结、直肠癌择期手术病人 60 例中,男 32 例,女 28 例;年龄 2665 岁。其中直肠癌 25 例,结肠癌35 例;按入院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奇数)与对照组(偶数),每组各30 例。实验前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本研究开始前,设立病例的选择标准。(1)排除标准:完全性肠梗阻,严重腹腔感染,胃肠道功能障碍(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腹水,腹膜炎,代谢性疾病(肾功能障碍,中、重度糖尿病,高脂血症),食管出血,急腹症,克罗恩病,广泛性肠粘连等。(2)纳入标准:在所选病

10、例中,并不具有排除标准中的任何一项,愿意接受临床试验者,所有受试病人均预先知晓同意,不有悖伦理学。1.2 方法 实验组手术前 3d 开始口服百普素,术后实验组于 24h 内给予百普素,直至术后 7d;对照组术前采用传统的半流饮食-流质-禁食补液方法进行肠道准备,术后按常规处理,肠外静脉给予营养。比较两组病人术前、术中、术后肠黏膜的状况、相关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1)实验组:口服百普素,2 包/d,含热卡 1000kcal,其中热卡比蛋白质为 16,脂肪为 9%,碳水化合物为75%,渗透压为 400mos/l。术前 3d 给药。禁止食用其它任何食物,可饮用清水。给药方法:手术前流质饮食期间应用百

11、普素口服,在洁净的容器中注入 50ml 冷开水,加入百普素 1 包充分混合,待其完全溶解后,再加冷开水至 500ml,搅拌混匀即可,每 1ml 含热卡 1kcal,200ml/次,57 次/d(术前第 3 天起,连续 3d,至手术当日停止)。(2)对照组:术前 3d 采用传统的流质饮食(如米汤、粥、菜汤等)、禁食、补液、进行肠道准备工作,术前禁食 8h,术前晚用20肥皂水清洁灌肠。术后按常规治疗、行肠外营养支持。1.3 观察指标 (1)营养与免疫指标:分别于术前 1d、术后第 1、3、7 天测定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 T 淋巴细胞亚群(CD3

12、+、CD4+、CD4+/CD8+)及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2)胃肠功能检测: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几小时恢复)、排便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几小时恢复)以及腹泻发生率。(3)术中观察肠道清洁及肠黏膜情况:肠黏膜有无水肿、炎症等。(4)其它:术后并发症状、其它合并用药情况及住院时间等。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6.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组内不同时间测定指标比较采用 ANOVA 检验(F 检验)或配对 t 检验,进一步多重比较(post hoc multiple comparisons)时采用q 检验(Student-Newman-Keuls t

13、est);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一般情况 (1)基本资料: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术前体重、疾病分布、手术方式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与输血量、营养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术中观察肠道清洁度、肠粘膜情况:实验组中肠道清洁度优 8 例、良好 17 例、一般 5 例;对照组优 5 例、良好 22 例、一般 3 例。两组病人肠腔内均清洁,无粪便,仅有少量透明液体,肠黏膜无水肿及炎症征象,但有 2 例病人因肿瘤浸润周围组织明显,术中见少许粪渣样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胃肠功能检测:实验组病人肛门排气时间(50.210.5)h,对

14、照组病人(49.69.8)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病人耐受度及其它症状:实验组 30 例病人中,有 3 例在始服百普素时,出现排便次数明显增多;对照组 30 例病人中,有 15 例病人在灌肠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肛门疼痛,3例有少量肛门出血及肿胀,这可能是由于灌肠次数多,反复插管所致。2.2 营养指标与免疫指标 (1)两组病人组间比较:实验组病人术后第1、3、7 天在测定的血 ALB、HB 值均显着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病人组内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第 1、3 天ALB、HB、IgG、IgA、IgM 明显低于术前水平,均较术前显着下降(P0.01);

15、实验组术后第 7 天 IgG 和 IgA 的水平与术前 1 天相比有明显上升,较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1。 表 1 两组病人营养指标与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注:POD 为术后天数。与术前比较,P0.01;与实验组比较,*P0.012.3 T 细胞亚群的变化 两组病人术后第 1 天的 CD3+与 CD4+细胞百分率均有明显下降(P0.01),至术后第 8 天又均有所恢复和升高,实验组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CD8 细胞百分率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 2。表 2 两组病人 T 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术前比较,P0.01;*P0.012.4 临床观察及并发症

16、情况 实验组 3 例病人在营养支持当天感觉腹胀、腹痛、腹泻,以上症状经调整营养液滴速、温度及浓度后缓解,全组 30 例均按计划完成营养治疗。对照组无上述不适。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实验组0 例,对照组术后感染 2 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 讨论围手术期营养治疗可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减轻营养不良,改善营养不良病人消化道、心脏、呼吸道以及机体的免疫功能,帮助营养不良的病人渡过因手术创伤导致的应激反应,从而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改善预后。黎介寿2认为,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含义已不再是单纯的营养调节,包含了调整手术病人的病理生理改变,是促进康复外科程序的必须措施,也是强化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环节。最新的研究认为,对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经肠给予营养,不是单纯的经肠补充营养,而更重要的是促进肠蠕动,维护肠黏膜功能3。没有饮食的生理刺激和缺乏肠道燃料(如谷氨酰胺),小肠和大肠都会萎缩,这种萎缩不仅影响吸收细胞,而且影响粘液分泌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