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不朽——辽宁号人物群像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1KB
约4页
文档ID:7679302
不朽——辽宁号人物群像_第1页
1/4

不朽——辽宁号人物群像 不论我们如何富强,也永远不要改变国歌中的这一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 不论我们如何艰难,也永远要记住国际歌中的这一句:“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题记1、Aries Lima2001 年 11 月 3 日,爱琴岛海域风雨大作这真是世界上最荒谬的事了,一艘废弃的航母在通过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时不被允许拥有自身动力前行,只能在 11 艘拖船拖行和 12 艘救难、消防船的前呼后拥、护航拖带下开始艰难的航行11 月 3 日,由 6 艘拖船拖曳的航母在爱琴海斯基罗斯岛附近的国际海域遭遇前所未有的风暴,它与拖船连接的拖缆在 9 级大风中相继被拉断这个庞然大物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在海上失去了控制,横冲直撞 “瓦良格”号脱离拖船之后漂向埃维亚岛,距该岛岸边只有 80 公里这场暴风雨与这艘航母的经历可谓绝配:上世纪 80 年代, “瓦良格”号由苏联军方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建造1991 年 12 月 25 日,苏联宣布解体时,已经建造完成了 68%,乌克兰无力建造,于是决定拍卖。

1998 年,澳门的一家公司以 2000 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瓦良格”号1999 年 7 月,在拖船的牵引下, “瓦良格”号驶离黑海造船厂,缓缓地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漫长航程当该船驶抵土耳其北部黑海水域,准备通过土耳其控制的博斯普鲁斯海峡时, “在第三国的提醒下” ,土耳其政府加以拦阻,强行命令“瓦良格”号退回黑海随后在 8 月, “瓦良格”号又试图通过海峡,再次遭到土政府的拦阻瓦良格”号被阻挡在黑海中,漂荡了很长时间后,又返回原海港……土耳其方面以“船体过大、影响博斯普鲁斯海峡其它船只正常航行”等为理由,拒绝“瓦良格”通过西方媒体也借机纷纷大肆炒作“中国航母威胁论” 中国与土耳其从此开始了长达一年半之久的谈判……11 月 6 日,拖船 Haliva Champion 号上的水手 Aries Lima 在试图固定拖缆时殉职11 月 7 日,3 艘拖船和 1 艘希腊船只用拖缆固定住“瓦良格”号,最终将其控制住2002 年 3 月 3 日,历尽艰险的“瓦良格”号航母抵达大连港 这一天,距离这艘航母被命名为“瓦良格”开始建造已经 20 年了,而距离改建后的辽宁号交付中国海军服役,还有十年2、徐增平1998 年 4 月,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通过竞标,以 2000 万美元(实际总共花了一亿美元)的代价买下“瓦良格” (筹款过程可谓艰难,曾先后两次向乌国申请延期付款,当然代价是要罚息,又是一笔额外的支出。

之后因为欠债又和国内公司打了多年官司) ,声称要将其改造成一个大型海上综合旅游设施——包括迪斯科舞厅、旅馆和博彩设备等,日后将其停泊于澳门附近海域当时有人质疑,说澳门附近海水浅,停不下这种大船,除非以后还要深挖航道;而且“瓦良格”的船体舱室低矮,不适宜改装为休闲场所而澳葡当局则明确表示,拒绝“瓦良格”号未来在澳门停泊随后澳门回归中国瓦良格”号受困黑海期间,创律公司每天向 ITC 拖船公司支付 8500 美元,每个月还必须向乌克兰港口当局缴付 1.7 万美元的停泊费ITC 的拖船船员因为长期无法脱身而深为不满,徐增平总裁更是因此损失惨重徐总后来回忆说,当时可谓是内外交困,屋漏偏逢连夜雨因为恰好当时是金融风暴之后, “香港困难重重,内地的东西还得维持住,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以降低成本和费用 “瓦良格”远航抵达,创律集团主席徐增平和其他负责人心情激动徐增平坦言,当时的感觉是犹如见到了终于安全返家的失散多年的儿子徐增平说, “瓦良格”安抵大连,并不是整项计划的完结,而是另一个阶段的开始他指出,整个计划已成功了 99%,但最后的 1%,也是最艰巨的,不能掉以轻心瓦良格”号靠泊大连的当天, “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的博彩营业许可证被吊销。

瓦良格即将开始新的旅途……解放军总后勤部原政委张文台上将 2007 年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曾提到, “前苏联解体的时候,他得到一条信息,乌克兰打算出售还没有服役的航空母舰,他立即动用全部的家产买了过来,并转给了我们的科研单位,为我们的航母研发节省了时间 ”一场扑朔迷离,一颗爱国商人的赤子之心3、刘华清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刘华清将军,中国的“现代海军之父”和“中国航母之父” 从五十年代直到老将军过世,他辗转于各个岗位,命运浮沉,心心念念的一件事:中国要有自己的航母!1970 年,刘华清组织航空母舰的专题论证,不久之后即搁浅;1975 年,他“憋不住”向毛泽东、邓小平两位中央领导人“上书” ,力陈上马航母重要性;1982 年之后,他任职海军司令员,一手推动了航母的前期论证与预研工作;1987 年,他又一次汇报,将航母列为海军未来装备规划的最关键问题2011 年 1 月 14 日,刘华清在北京逝世,享年 95 岁 《现代舰船》特别为他制作了《刘华清与中国航母的发展之路》专题,其中就引用了刘华清的一句话:“如果中国没有航空母舰,我死不瞑目;中国海军必须建造航母 ”2011 年 8 月 10 日,中国第一艘航母举行首次海试。

2012 年 9 月 25 日,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老将军,您看到了吗?4、工程师群体我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你们,叔叔阿姨,或者哥哥姐姐我只知道,事实上,中国从乌克兰购入“瓦良格”号航母时,它只是一艘带有厚重装甲的大型船壳,既没有引擎,也没有电力设施或推进器而历经了一路的风吹雨打、百般阻挠,当它终于停泊在大连,人们争相一睹为快时,却只看见一个锈迹斑斑的钢铁空壳:所有武器、电子系统均已拆除或者破坏这样的铁壳子,难道能承载一个沉重的梦想?于是,国内国外,风言风语别说建设航母平台的经验了,我国当时连甲板上的拦阻索(飞机降落时帮助减速)所用的钢材还无法自行生产,拦阻索要可承受上百吨力,需具备一定的弹性及钢度、力度、硬度,这种钢材目前只能靠进口中国尚处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的过程,大量工作需要从头做起,怎能研发出至关重要的舰载机技术和舰机适配性技术……总而言之,中国不可能建成自己的航母是你们,把不可能化作眼前实实在在的变化2005 年 4 月 26 日早上, “瓦良格”在大批拖轮的护航下,被缓缓地拖进了不远处大连造船厂8 月初,瓦良格以中国海军标准的“海军灰”新鲜涂装出现在 30 万吨船坞泊船码头。

相控阵雷达的安装基座、新的起倒式护栏、舰载机系统……一个梦想,在时光中,经由你们的手打磨成型你们的姓名无人知晓,你们的功业永垂不朽!5、罗阳2012 年 12 月 24 日,我国航母舰载机歼-15 成功起降“辽宁舰” ,结束了中国航母有舰无机的历史,中华民族进入了拥有更广阔的天空和海洋的新时代见证了新时代的开始,罗阳便匆忙离开了人间25 日上午 12 时,圆满完成舰载机试飞任务的辽宁舰回航作为 歼 15 舰载机研发项目总负责人,他送参与这次试飞任务的工作人员陆续离舰那是罗阳留给我们最后的背影,就在离舰登车后,他心脏病突发,抢救 3 个多小时后,不幸在 25 日 12 时 48 分离世投身航空事业 30 多年,他苦心孤诣,参与了中国航空从无到有,向世界一流一步步迈进的艰难旅途人人都知道罗阳为航空而生,而最后,他为航空而死真正的英雄,往往具有这样的悲剧色彩:他们播种,但不参与收获他们在时光中不朽谨以此文献给过去、现在、未来迈入不朽的人们新航母名为“辽宁” ,祝我中国,辽阔疆土,四海安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