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论文-高职院校教师岗位设置问题探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671434 上传时间:2017-09-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理论论文-高职院校教师岗位设置问题探析 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理论论文-高职院校教师岗位设置问题探析 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理论论文-高职院校教师岗位设置问题探析 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理论论文-高职院校教师岗位设置问题探析 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理论论文-高职院校教师岗位设置问题探析 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理论论文-高职院校教师岗位设置问题探析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理论论文-高职院校教师岗位设置问题探析 (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理论论文-高职院校教师岗位设置问题探析 【摘要】教师岗位设置工作是高职院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教师职务聘任应突出应用型、技能型的实训教学岗位,文章对此作了探讨。【关键词】高职院校;岗位聘任;教师岗位设置;实训教师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其中心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而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教学工作的主导力量是教师。因此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团结和谐的教师队伍,便构成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一、教师岗位设置是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基础教师岗位设置工作是高职院校深化

2、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它涉及到学校有限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涉及学校的事业发展战略,包括专业、课程建设布局。1“岗位”是工作,不会“因人而宜”。高职院校教师岗位设置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精品专业、精品课程的设置,突出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地位和责任,有利于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专业、课程的健康发展。2岗位设置从宏观上形成了学术层次和人才梯队,而适度比例的教师职务岗位设置又有利于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形成良好的

3、竞争氛围。3合理设岗,由岗位决定职位、明确工作职责和各项待遇,已普遍成为现代组织中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正如人事部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70 号)中所强调的:“试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是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需要,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也是改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紧迫要求,对于事业单位转换用人机制,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以教师为办学主体,教师职务聘任制是最基本的合约管理,是用人制度的根本改革,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聘用教

4、师,为了选对人、用好人,使受聘人员能更好地履行相应的职务职责。但从近年高职院校内部体制改革的实践来看,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职务聘任制依然是最大的难点。二、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务聘任制存在的主要问题1. 目前高职院校的组织结构一般选择与普通本科高校对口的设计方式,部门设置基本上都是分为行政部门、教学部门、教辅部门三块。教学部门由不同的院、系或专业组成,实验人员常划归到教辅岗位中。在这种组织结构中,学校二级院系的中心任务是完成教学计划;教师和实验人员各自分管理论和实践,相交而没能充分相融,难以发挥对高职人才能力培养的综合保证作用。2. 高职教育培养“双证书”人才需要“双师型”师资队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

5、教师,不仅要有理论知识,还要有实践经验,既要具备专业教学能力,还需具备对所教专业科目领域内的某些传统及高新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等专业技术能力。而目前有些高职院校中,部分“双师型”教师,更多的只是具备了“双证书”,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具备了双重能力,尤其是实践技能,兼在教师岗位设置不甚科学合理的情况下,难以分身参加继续教育及技能拓展,无法实现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转变。3.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厅20025 号)中规定“各高职(高专)院校一方面要通过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等措施,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另一

6、方面要重视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学校在职务晋升和提高工资待遇方面,对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应予以倾斜”。 但是,目前在政策上对高职院校师资的编制、资格认证、聘用进修、考核、使用、职称、工资、奖惩和其它福利等方面还缺乏具体、完整的规定,在很多方面仍然套用普通高校的教师资格标准及考核和使用办法,使得一些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被挡在高职院校门外,即使进了高职校门也不能解决职称问题,仅选择兼职教师岗位又难于保障其的福利和待遇,使得这类人才参与、投入高职院校教学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受到限制。三、高职院校教师岗位设置探讨(一)教师岗位设置原则从

7、实践经验来看,合理的教师职务聘任制,首先应是科学定编,按需设岗,这是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和重要基础。根据全员聘任制的要求,高职院校需在编制范围内,依据专业、课程的实际需要,设置出比例合理、职责明确的教师岗位。1. 符合规律、按需设岗、精简高效、突出重点的原则。高职院校的教师岗位设置,应符合高职院校的运行规律,围绕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及发展规划,以定编数为基数,以提高工作效率为前提,在考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需要的同时,兼顾学校其它方面工作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各级岗位,使之既与教师职务结构比例相适应,又能与要求承担的实际任务相符,保证岗位的满负荷工作,做到岗位的职、责、权

8、、利相统一,发挥岗位的最佳效能。2. 立足现实、优化组合、动态设岗、依法管理的原则。教师岗位设置是在现有专业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已有专业的教师职务情况对当前教师岗位设置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教师岗位设置的同时,应处理好当前教师岗位设置与学校下一规划时期专业发展要求的关系,对教师进行优化组合,合理设置岗位责任与工作任务,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专业建设发展情况逐年进行调整。岗位的名称、数量、职能、责任、权利及岗位的任职条件等应与岗位类别、工作性质和任务相符,不得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此外,还应在核定的教师职务岗位总数中预留一定的机动指标用于人才引进,支持重点、特色专业发展和解决一些

9、突出问题。使未来的岗位管理工作能在科学、合理、规范的基础上健康、有序地进行。(二)对高职院校教师岗位设置现存突出问题的分析1高职院校实训教师作为学生应用能力、技术能力培养的主要承担者,应明确其教师职责。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社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学生不仅要求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还应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和技术能力。为达到实践操作的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一般要占到高职总教学课时的 50以上,一些实践应用性强的专业实训课程比例甚至高达 65。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实训课教师总量至少要占高职院校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而学生应用能力、技术能力的培养必须要靠实训教师的教学来完成。实训教师在高

10、职院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起着突出的作用。然而,在岗位设定置中,由于目前尚无明确的实训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致使许多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师,或靠拢理论教师系列,或靠拢实验系列、工程系列,因而造成岗位设置及职务聘任中的界定困难。许多高职院校也因此将这些实训教师划归于教辅岗位。技术应用型人才是具有鲜明特征的人才类型,有别于其它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实训课程是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必需教学环节,高职实训教师难引进、难培养、难稳定。同样是高职院校教师,同样是培育人才,由于岗位设定的差异,实训教师和专业教师就失去社会评价的平衡点,实训教师的社会评价和实际待遇无法兑现,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实训

11、教师的工作热情,导致实训教师队伍数量与质量达不到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实训要求,制约了实训课教学水平的提高,并进而模糊了高等职业教育鲜明的办学特色。因此,必须确立高职院校实训教师的岗位设置,并赋予其与理论教师均等的评价与待遇。2确立并聘任兼职教师岗位是高职院校改善学校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径。教育部教高厅20025 号中指出:聘任兼职教师是改善学校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径,各高职(高专)院校要结合实际,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兼职教师是指能够独立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有较强实践能力或较高教学水平的校外专家。兼职教师主要应从企业及社会上的专家、高级技术人

12、员和能工巧匠中聘请。高等职业教育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责任。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决定了市场对其专业设置、教师聘任的影响,市场需要什么人才,高职院校就应设置什么专业、聘任什么教师。因此高职院校保持一定比例的兼职老师,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高职教育办学特色的需要,它有效弥补了人才培养中职业技能教师的不足。兼职老师作为师资队伍的外延群体,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思想意识方面多少有一定趋利性,不易稳定。因此,高职院校应明确其岗位责任、社会地位和条件待遇,遵循市场原则,运用激励机制,增强兼职老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他们以岗为业、爱岗敬

13、业,自觉地研究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在投身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增强其成就感。3单独制定高职教育教师的资格认证标准和职务聘任制度。高职教师的构成比普通高等教育复杂,每一类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也有自己的特点,应该单独制定高职教育教师的资格认证标准和相应的职务聘任制度。(三)高职院校教师职务岗位设置类别探讨人事部、教育部在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国人部发200759 号)中指出:1. 高等学校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2. 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符合高等教育

14、工作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高等学校的专业技术岗位分为教师岗位和其它专业技术岗位,其中教师岗位是专业技术主体岗位。教师岗位包括具有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工作职责和相应能力水平要求的专业技术岗位。学校可根据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所侧重承担的主要职责,积极探索对教师岗位实行分类管理,在教师岗位中设置教学为主型岗位、教学科研型岗位和科研为主型岗位。高职院校教师职务岗位需符合高职教育运行规律,实行分类分层次管理。教学岗位可设置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岗位及临时特设岗位:(1)教授岗位:设置专业建设责任教授、技能实训责任教授、基础课程责任教授、“

15、双肩挑”教授、客座(兼职)教授。(2)副教授岗位:设置专业、课程建设副教授(含主持实践环节或毕业设计)、高级实训师、基础课程副教授、“双肩挑”副教授、兼职副教授(含兼职行业专家、高级技术人员)。(3)讲师岗位:设置课程建设讲师(含实践环节)、实训师、基础课程讲师、“双肩挑”讲师、兼职讲师(含兼职行业中级技术人员)。(4)助教岗位:设置课程助教、助理实训师、实训员(5)临时特设岗位:学校急需的特殊人才,单独采取特事特办方式管理。四、结语实行教师岗位聘任制改革是高职院校人事制度改革中最敏感、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一项改革,它触及到广大教师的切身利益。高职院校毕竟是一个基层单位,人事改革基本上封闭运行,

16、分流人员基本上靠内部消化,增加了改革的难度。只有在合理定编、按需定岗、科学定责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项激励机制,才能确保改革成效,并逐步实现人事管理由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由自我管理向岗位管理、由行政任用关系向平等协商的聘用关系、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的转变。 【参考文献】1国人部发200670 号: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Z.2广东省教高厅20025 号: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Z.3张小红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岗位设置的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课题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7,(5)5叶小明广东省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