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及改进对策【高等教育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667586 上传时间:2017-10-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及改进对策【高等教育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及改进对策【高等教育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及改进对策【高等教育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及改进对策【高等教育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及改进对策【高等教育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及改进对策【高等教育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及改进对策【高等教育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教育论文-浅谈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及改进对策摘 要:当前艺术教育人才队伍代写论文与时代发展和受众需求存在突出矛盾。主要是选择机制、培养目标以及艺术人才培养机构的师资力量等三个方面存在深层次原因。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理清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路,转变培养理念,改革选拔机制,完善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艺术教育;人才培养;对策 一、影响和制约艺术启蒙教育质量的原因 1选拔机制不够合理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所受关注甚少,在学科设置中,基本只是一个“点缀”。受此影响,艺术教育专业在高等师范院校长期处于“边缘学科”的地位,无论是受重视程度,还是对人才综合素

2、质的要求,与其它专业相比都有很大折扣,特别是对考生的文化基础课程度要求甚低。以 2006 年为例,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专业本科平均录取分数线只相当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本科二表录取分数线的 60。这种过度倾斜的政策,使得一些考生和家长把学习艺术专长当作一种趋利的工具,成绩不理想的考生,只要在高(中)考前突击学艺术,便有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受多种因素影响,术课考试本身不够规范,使得不少考生及其家长为了“走捷径”,把很多功夫下在了考试以外,而对考生学习成绩本身不够重视。这种选拔机制造成的结果是,师范院校中艺术教育类考生的综合素质普遍偏低,与其它专业人才的起点相差甚远。这种先天不足,使得艺术教

3、育专业人才在相同的培训时间内,很难达到职业教师的共同要求。 2.培养目标不够清晰 当前艺术教育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源于高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上不明确、不全面,从而导致高等院校在培养艺术教育人才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专”而轻“博”、轻“能”、轻“德”的现象。“博”即知识的广博性。笔者认为,艺术启蒙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艺术鉴赏上,而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巧的教授应处于次之的位置。艺术包罗万象,来源于生活实践,要想全面地感知和理解,必须具有相关的文、史、哲以及必要的几何学、力学等理科知识,用纯“艺术”去理解艺术是办不到的。这就要求艺术教育人才必须掌握丰富的相关知识。但从高等院校

4、艺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对人才的要求来看,这方面还明显不足。“能”即施教能力。当前,不少院校混淆了“艺术人才”与“艺术教育人才”的概念,前者是以取悦和打动观众为目的,重视某一方面的艺术专长和才能。而后者则承载着艺术启蒙的任务,其受众主体是学生,必须具备通过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相关知识使受众持续地接受信息的能力。因此,笔者认为,艺术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侧重点应该在提高组教施教能力上,即我们所培养的人才不但能够身体力行地表演一些艺术技巧,更重要的是使受众比较深刻地理解把握艺术的内涵。但是,从高校目前考评艺术人才的办法来看,侧重于“演”的部分,而对“讲”的部分的标准、要求普遍偏低,因而使得

5、相当一部分艺术教育专业人才的逻辑分析与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较大欠缺。“德”即为师之德、为人之德。当前,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理念而言,更侧重人才能力、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培养和完善健全的人格,也就是说更加强调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德育的教育和养成。这就要求未来的施教者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 3.师资力量不强 我国艺术教育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层次和起点相对较低,体系还不够完善,在不少师范院校,艺术专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师资力量良莠不齐;加上艺术教育专业的学术系统以及竞争和继续教育机制不够完善,限制了高等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专业师资体系

6、的建设与发展。一是教师来源有限,可选余地较小,学历水平偏低,“近亲繁殖”现象还比较突出。二是教师结构不够合理,教育学、心理学专业人才缺乏。艺术教育是感觉加实践的教育,感觉是想象的基础,在艺术鉴赏与实践中,受众没有良好的艺术感觉,就难以引起共鸣。但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往往把教育学、心理学作为共同课目,忽视了艺术感觉的特殊性,从而导致艺术教育人才在教学实践中,缺乏消除学生感知艺术“隔膜”的能力和使受众快速入门的能力。三是教材建设相对滞后,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在体现时代要求,体现受众需要,体现艺术学与教育学的结合上不够充分。反映现代艺术思潮与倾向的课程还比较缺乏,教材平均使用年限也较长。 二、加强和改进艺

7、术教育人才培养的建议 1.转变培养理念 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艺术教育人才应当具备职业教师的共同素质,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具备比较扎实的艺术理论素养和较为广搏的文史哲及其它相关的知识基础,这些都是艺术教育人才的充要条件。而一定的艺术实践能力则是艺术教育人才的必要条件,在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中,相对前两个方面,应处于次要位置。当前,过分倚重艺术实践能力而忽视其它充要能力的提高。 进一步理清培养思路。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机构必须针对自身的特点,加强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理清培养思路,因专业、因人制定合理的培养规划,防止因盲目、无序的“粗放式”培养方式,而导致素质不高的艺术教育人才“批量”产生。 强化全面发展的理

8、念。一方面,坚持正确的人培养导向,把构建核心价值观、荣辱观及职业道德观作为贯穿人才培养始终的任务,并通过持续不断地灌输,强化全面发展、全面提高的理念;另一方面,要制定全面的人才质量评估体系,从德、能、艺、智、体等方面全面衡量人才培养成效。 2.改革选拔机制 艺术教育人才选拔机制上的弊端,是其先天不足的重要致因。提高艺术教育人才的整体素质,必须从源头上抓起。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改进选拔办法。艺术教育考生录取的基本底线应与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录取的底线相一致。考虑到学生精力,可将艺术专业理论考试列入“X”的可选内容,即可以替换其它考试课目。术科考试应放在高考后进行,参考资格应为达到普通高校基本录取

9、分数线的考生。这样就抬高了艺术教育考生素质的起点,同时也避免了因高考前突击术科而牵扯考生和家长的精力,影响文化基础课成绩。同时,要拓宽选拔渠道。高校应将选拔对象以面向应届考生为主,逐步过渡为多元化的选拔渠道,即适当比例地招收其它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中等专业生以及社会人才,通过拓宽入口,扩大生源基础,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在人才,使艺术教育人才的来源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合理。 3.完善培养模式 在教学与实践的领域应当采取更为开放的模式,开放“专业圈圈”。目前,高校对艺术教育人才资源的开发偏重于“早期阶段”,即高中前具有一定艺术基础的学生,对“后高中”阶段的人才资源开发不足。而其它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虽然“术

10、”的基础缺乏,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支群体无论从个人阅历、知识基础,还是艺术理解能力,都远高于高中学生,其中蕴藏的艺术潜质和可开发的“品位”也远高于高中学生。但由于受专业的限制,无法实现互通。因此,笔者认为,艺术教育专业应率先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即艺术教育的部分课程可列为高等师范院校的基础课程,艺术专业课程和实践活动应面向各专业开放,通过有意识地吸引其它专业人才参加艺术教学实践活动,从中发现具有良好潜质的“后天”人才,并采取超常的措施和办法,把“圈”外的好苗子拉进来,增加新鲜血液。与此同时,还要高度重视艺术专业学生共同基础科目的学习,从而增加学生的选择机会,把培养前途不大的学生引导到更为合适

11、的专业,这样可以有效解决“独木桥”式的培养模式。在教学中,应进一步增加社会实践的比重,使学生由毕业前“突击式”的实习,转为分段式、渐进式的教学实践,即可在本科教育的四年中,每年都安排一个阶段,分别到幼教、小教、初、高中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并遴选部分拔尖人才参加高校任教实践,引导艺术教育人才逐步加深对不同教育对象特点的认识,加深对职业需求的认知,也为学生日后就业定位提供较为客观实际的参考。同时,打破“考试圈圈”,进一步改进考核方式,打破以分数为主的评价体系,通过合理而科学的考试、考核,更加全面地评价人才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把好入口关。在学历要求上,应逐年增加研究生比例,

12、同时应设置招收艺术类专业教师的专门审查委员会和相对充裕的考查试用期,从德与才、人文素质与专业素质、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等角度全面衡量、综合考察。二是抓好继续教育。高校艺术专业教师的进修培训,应作为制度定下来,把继续教育的情况与工资福利、职级评定挂钩,从政策机制上增强教师自我提高的自觉性。三是建立完善的考评督导机制。通过定期考评、组织学生评教以及公开课等方式,对教师队伍素质进行综合检验,不断完善以学生意愿为主导的择聘机制,以及诫勉、挂职等激励措施,切实增强教师提高能力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在教材建设上,成立相应的编审机构,对原有的教材进行评估、审核和修改,着眼长远并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需求,研究制定新编教材的规划和任务分解,以制度的形式规范教材建设。 参考文献: 1修海林,李吉提中国音乐的历史与审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冯效刚音乐与理解中的体验问题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3):43 3翟志荣关于实施“1”目标的思考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3):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