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资料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664681 上传时间:2017-09-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资料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一节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总趋势:持续增长特点:阶段性,工业革命以前:缓慢增长;工业革命以后:增长加速;二战后:快速增长对人口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2、近代人口增长模式及特点高低高模式。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分布: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人口再生产模式。举例: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利弊: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 人口年轻化,物质资料需求量大,资源短缺,环境、就业、住房压力大。三低模式。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分布:发达国家. 举例:英国、日本、德国(负增长) 、新加坡、中国

2、。利弊:克服了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养老费用增加,年轻人负担重。过渡模式。过渡。分布:接近或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举例:土耳其、阿根廷。4、中国人口变化模式人口加速增长阶段(1949-1957 年):原因,建国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口负增长(1957-1961 年):三年自然灾害人口高速增长阶段(1961-1970 年):经济水平高,补偿性生育人口减速增长阶段(1970-1980 年):计划生育人口波动增长阶段(1980-1991 年):人口滞后效应人口低速增长阶段(1992-至今):三低模式,我国自然增长率下降依赖于出生率的下降(计划生育

3、)第二节 人口的迁移1、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跨越行政区域界线) ,改变定居地的行为人口移动(空间上位置改变)包括:人口流动:暂时离开常住地(例旅游、出差)人口迁移。2、分类: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分为: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按迁移方向分为:农村向城市迁移(发达国家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当前)和城市向农村迁移(发达国家 新趋势) ;发达向不发达地区迁移:国际难民(包括环境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3、特点国际:新大陆发现前:迁移集中在旧大陆,跨国迁移多,跨洲迁移少;新大陆发现后:跨洲迁移,从旧大陆亚洲、欧洲、非洲迁往新大陆南、北美洲、大洋洲;二战后,外籍工人(劳务

4、输出)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人口迁移流向,欧洲:迁出变为迁入;拉丁美洲:迁入变为迁出;北美洲、大洋洲:一直是迁入;亚洲、非洲:一直是迁出。国内:迁移的最直接原因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清以前:由黄河流域迁往珠江、长江流域,原因是战争;清新中国:闯关东、走西口,原因是经济;建国后、改革开放前:响应国家号召,开发新疆等,迁移少,原因是计划经济,严格户籍管理; 改革开放后:从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人口流动频繁,规模加大。4、原因:经济原因(主要因素):例如,三峡移民(开发性移民) ;政治因素:政治迫害(乌干达) 、战争(巴以战争) 、国家有组织移民(移民戍边);社会文化:宗教迫害(印巴分

5、治) 、民族歧视(印第安人) 、文化传统(中国叶落归根)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差异、环境恶化(爱尔兰水灾移民) ;其他:家庭、婚姻:男女婚嫁、两地分居。5、性别、年龄:男性比女性易迁移,年轻人比儿童、老人易迁移。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 定义:养活的最大人口数(生存)影响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由最短缺的资源决定,木桶效应) 、经济等 特点: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世界 100 亿,中国 16 亿合理人口容量,定义:养好的最大人口数(发展)影响因素:自然环境:正相关(现实人口间接反映合理人口容量的大小)地域开放程度:正相关(日本、荷兰、比利时利用别国资源)本国自然资源:正相关 生

6、活质量、消费水平:负相关科技发展水平:当多开发的资源大于多需要的资源:正相关;当多开发的资源小于多需要的资源:负相关贫富差距:负相关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一节 城市的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分区功能分区:中心商务区。组成:大商场、公司、大银行(例上海外滩和浦东陆家嘴) 。区位:一般位于市中心。特点: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通信发达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内部存在明显分区。功能分区:商业区。组成:商业街、百货商店、金融中心。区位:市中心CB 外侧街道两侧。特点:交通便捷,多层大厦人口密度、流量大人口昼夜差异大土地利用最集约.功能分区:工业区。组成:同类工厂。区位:城市边缘交通干线两侧。特点:

7、厂房巨大,烟囱高耸交通便利,多有污染功能分区:住宅区。组成:成片住宅楼和配套服务设施。区位:企业单位职工住宅市政统一规划住宅。特点:环境不好商品房,环境好功能分区:行政中心区。组成:行政机构。区位:单独区域与其他功能区混杂。特点:人口昼夜差异大功能分区:文化区。组成: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图书馆。区位:距工业区远。特点:交通便利,通信发达,自然环境好功能分区:郊区。组成:卫星城、农业区、住宅。区位:城市外围。特点:为城市服务 占有空间最大的是住宅区;最主要的三种是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城市功能区没有明显界线,某一功能区内也有其他功能用地,只是以某一种功能为主;住宅区分类:高级住宅区:面积大,独

8、立庭院,位于城市边缘,多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低级住宅区:面积小,拥挤,与低地、工业区联系,拥挤在内城和工业区附近。2、形成原因 (1)历史因素,功能延续:东京江户高级住宅区(武士住宅的延续)功能改变:北京故宫,原为行政中心,现为文化游览区(2)经济因素(最重要因素) ,直接影响经济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距市中心远近,通达性高低 (3)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社会地位:高级、低级住宅区生活方式:美国纽约唐人街、山东村宗教信仰:济南回民小区(4)行政因素:行政规划,例北京方庄住宅小区3、一般的,城市规模越大,地域结构的分化越明显。中心地理论:高级中心位于正六边形中心,六个低一级中心地分布在六

9、个角上(服务范围为正六边形)嵌套包围 同级服务范围相互独立,不重叠低级中心地服务功能小,数目多 高级中心地是低级中心地面积的 3 倍假设状态,现实不存在,但可以指导商业网点和城市布局一般的,城市规模越大,服务功能越强。但不能说:城市规模大小与城市服务功能大小成正比(桂林等旅游城市,某一方面功能很强,其服务区域可达全国)第二节 城市化一、城市化三个内涵: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扩散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数目增加最主要标志: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判断两个城市城市化水平,计算城市人口比重即可二、世界城市化进程当今世界城市化两大突

10、出特点: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发展中国家更突出)世界大城市化趋势一个突出表现为:形成了城市群。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起步 早 晚城市化水平 高 低城市人口 少 多现代发展速度 慢 快与经济关系 相适应(与工业化相伴成长) 不适应(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现代新动向 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城市化为主,大城市过度膨胀原因 郊区环境质量好、乡镇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城市环境质量不好 市中心“产业空心化” ,经济萧条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主要污染源:汽车尾气、工矿企业燃煤、居民燃煤水污染污染源: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垃圾堆放固体垃圾污染:污染大气、水和土壤 破

11、坏原有生态环境:物种减少地面沉降:原因为过量开采地下水、挖煤其他: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失业人多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1、地域文化:物质基础是地理环境形成:自然和人文因素范围:可大可小,可单、多要素状态:一定时期相对稳定,不断变化举例:耕地:南水北旱;饮食:南甜北咸;民居:华北四合院、黄土高原窑洞,傣家竹楼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建筑空间布局美国:中心摩天大楼,外围建筑高度逐渐下降,立体化发展,现代城市布局欧洲:市中心为广场、教堂,中心及四周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围,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建筑结构 围墙,中国:保守,建筑

12、外一般有围墙;西方:很少有围墙园林,中国: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内向、封闭;西方:整齐划一、对称、和盘托出、外向、开放建筑风格中国:宫廷式建筑: 红墙、黄瓦、飞檐、楼台殿阁、突出皇权的地位西方:喷泉、雕塑、洋房、草地、突出教堂的地位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自然因素气候:热带:橡胶、椰子、菠萝、甘蔗亚热带:柑橘、荔枝、龙眼(湿桂圆)温带:梨、桃、苹果、甜菜高寒:青藏高原青稞降水:水多,种水稻;水少,种小麦。光照:长日照植物,新疆哈密瓜;短日照植物,塑料大棚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养分来源地形:平原,易于发展种植业,利于实现农业水利化、机械化,

13、三江平原机械化水平最高山地,发展畜牧业和林业(不易发展种植业,发展畜牧业和林业可以保持水土)水源:河西走廊粮棉生产、南疆棉花生产、河套平原(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社会市场因素(决定性作用,决定类型、规模)交通,一般运输距离越远,单位运费越低;保鲜技术,农业生产技术;政策,政府补贴,提供技术支持等在自然和社会因素中,自然因素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条件多变,所以要更多地考虑社会经济因素。二、农业地域类型1、按发展阶段原始农业(贫穷、落后的热带雨林地区):游牧业、迁移农业、初步定住农业传统农业(发展中国家):稻作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传统混合农业(桑基鱼塘) 、地中海式农业现代农业(发达国家):种植

14、园、现代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乳畜业、市场园艺、大牧场放牧业(美国农业地带、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美国、中国海南岛橡胶园2、按生产对象: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3、按投入多少:粗放农业:投入少,靠扩大土地面积增产集约农业(劳动力密集型、资金和技术密集型):投入多,靠提高单产增产4、按产品用途:原始迁移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下表)农业类型特点:原始、粗放、自给,传统、劳动密集、自给,现代、资金技术密集、商品主要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劳动力多,精耕细作,据市场变化灵活种植谷物和放牧牲畜、轮作耕地状况:不断迁移变换,耕地、房屋稳定,持续耕种,耕地、房屋稳定、调整经营生产动力:人力 人

15、力、畜力,机械生产技术:靠自然,凭经验,靠科技目前主要分布地区:热带雨林(非洲、刚果盆地、南美亚马孙流域、太平洋岛屿) ,温带大陆东岸及亚热带干旱山地(中国三北、东南半岛、印度、尼罗河、两河等文明起源地) ,西欧、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分布地区状况:贫穷落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达国家和地区环境问题:无,生态失衡、物种少,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三、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对地理景观的影响:大部分地区由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对资源的影响:对森林态度,原始社会:采集、狩猎(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 ;农业阶段:障碍、资源;对环境的影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盐渍化) 。第二节 工业区位一、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主导区位因素:原材料、市场、运输条件、劳动力素质、劳动力成本、能源、环境条件、其它因素工业类型:料指向型。区位选择原则:接近原料产地。部门举例:钢铁厂、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采掘业。工业特点: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高、产品运输成本低的产业。工业类型:市场指向型。区位选择原则:接近消费市场。部门举例: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汽车制造厂、石油加工厂、食品厂。工业特点: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高、原料运输成本低的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