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663822 上传时间:2017-09-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6.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2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2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2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2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2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史·名词解释2(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文部分1、 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共 18 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2、 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之著,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地理书、史书。主要记载洛阳佛寺情况,同时记录了众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材料,此外,作者在描写洛阳寺院的庄严盛大时,也处处流露出抚今追昔的感慨以及怀恋沉痛的心情。叙事简明,文笔清新,以散体为主,间以骈偶句式,是一部有特色的散文著作。3

2、、 水经注:北魏郦道元著。相传此书是为汉代桑钦所作的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水经所作的注。郦道元引书四百多种,加上自己游历各地、跋涉山川的见闻注水经 ,叙述了许多河流两岸的地理古迹、神话传说和风俗习惯,对各地秀丽的山川作了生动的描绘,文笔简洁精美,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对后代山水游记文学有很大影响。4、 古文运动 :中唐时期由韩愈领导、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有“韩门弟子”参加的,以“文以载道”相号召,以古文反对骈文的一场运动。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它带来了散文创作的大繁荣,造成了中国古典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古文运动扭转了六朝至唐初骈文统治文坛的局面,在散文的思

3、想与艺术发展上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5、 晚唐小品文:是韩、柳杂说、寓言小品等类文体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和发展,也是晚唐日趋尖锐的各种社会矛盾下的产物,取得了以下成就:(1)它继承和发扬了古文运动批判现实,文以载道的传统,而在讽刺尖锐,见解深刻方面,较韩柳有过之。形式上发展了韩柳文中幽默的一面,打破了唐代古文过于一本正经的沉闷局面,使散文题材开拓到日常生活中的琐闻、杂感等各个方面,风格趋向于轻松活泼。 (3)对赋、铭、箴、赞等文体进行了由骈转散的革新,填补了中唐古文运动留下的空白,丰富了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代表作家作品有皮日休皮子文薮 、陆龟蒙笠泽丛书 、罗隐谗书 。6、 唐宋派:明代散文流派。嘉靖

4、时,归有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散文家,极力反对前后七子的模拟主张,认为不一定“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特别是唐宋的散文更值得效法。他们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散文创作上。由于宗唐拟宋,所以被称为唐宋派。唐宋派中成就最突出的是归有光。7、 晚明小品文:晚明盛行的一种文学样式,它的体制较为短小精练,体裁上不拘一格,序、记、跋、传、铭、赞、尺牍等文体都可适用。主要特征:1、在内容上体现生活化、个人化的特征,不少作喜欢在文章中反映自己生活状貌和趣味。2、率真直露,注重真情实感。代表作家作品有袁宏道西湖 、张岱湖心亭看雪等。8、 桐城派桐城派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

5、,所以被称为“桐城派”。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基本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方苞将自己的散文理论核心概括为“义法”二字,“义”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刘大櫆是方苞的弟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姚鼐对古文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对前人的学说进行了融合和总结,使之更加具体化。他强调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兼备;还提出“八要”来将义理、考证、文章三者融合落到实处;将多种文风归结为“阳刚”和“阴柔”两种。姚鼐不仅发展了桐城派的散文理论,而且还在自己周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桐城派散文体系。管同、梅曾亮、方东树、姚莹

6、号称“四大弟子”。桐城派在诸代表作家特别是姚鼐的努力下,成为有清一代影响最为广泛的文学宗派,其影响一直持续到民国。名词解释小说部分1、 搜神记:一部用笔记体裁编写的志怪小说集。二十卷。东晋干宝作。所记多神灵怪异之事,作者意在阐明“神道之不诬” 。但亦保存了不少优秀的神话传说及民间故事。其中一些作品揭露统治阶级之罪恶,表达人民之愿望,另有一些故事赞美了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善良、智慧等优秀品质,还有一些爱情故事表现了青年男女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下的痛苦和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这对唐人的传奇和俗体文学有重大影响。2、 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编,梁刘孝标注的一部笔记体轶事小说名。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

7、十六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的遗闻轶事,对当时士族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多所反映。虽有消极因素,但批判黑暗,讽刺奢淫,赞扬智慧,表彰善良,亦复不少。语言精炼,韵味隽永。对后代笔记文学颇有影响。3、 唐传奇:唐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通称,因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故称。 “传奇”一词肇始于元稹莺莺传的原始篇名,晚唐裴铏又将自己的短篇小说集命名为传奇 ,但传奇正式作为唐代小说的通名,是宋代以后的事。4、 变文 :民间曲艺“转变”所用的底本。现存变文的内容主要是三类:一是演唱佛经故事的,二是演唱历史故事的,三是演唱民间传说的。后二者往往相互渗透,即历史故事多带有传说色彩,民间传说常牵扯历史人物。另外有一种比

8、较特别,数量也少,是演唱当时重大事件的。5、 话本 :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前者是用浅近的文言讲述历史上的帝王将相的故事;后者指的是用通行的白话来讲述平凡人的故事。宋代的讲史话本主要有五代史平话 、 大宋宣和遗事 、 全相平话五种等。宋代小说话本一般为短篇故事,多表现现实生活,其中爱情和公案题材比较多。作品人物多为下层百姓中的平凡人物,形象鲜明,颇具个性色彩,善于通过行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女性形象塑造尤为成功,如快嘴李翠莲中的李翠莲、 碾玉观音中的璩秀秀等。情节安排曲折生动,脉络清晰,引人入胜。基本运用白话,通俗简明,生动活泼,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代表作有错斩崔宁

9、 、 碾玉观音等。宋元话本的出现“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 (中国小说史的历史变迁 ) 。宋代话本小说与长期以文言文为语言的中国古代文学传统完全不同,它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将白话作为小说的语言进行创作。在人物塑造上,宋代话本小说以平凡人物为主,不再将非凡人物作为主要的塑造对象,这是中国小说进一步走向平民化的标志。另外,宋代话本小说采取的是在“说话”这样的场景里展开故事的叙述方式,这样的叙述模式后来成了白话小说的经典叙述方式。以上几个方面对于明清小说、白话小说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6、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形式。其特点是:分回标目,分章叙事。首尾完整,故事连接,段落

10、整齐。7、 神魔小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首次提出“神魔小说”的概念,他说:“且历来三教之争,都无解决,互相容受,乃曰同源 ,所谓义利邪正善恶是非真妄诸端,皆混而又析之,统于二元,虽无专名,谓之神魔,盖可赅括矣。 ”后来,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又进一步指出:“当时的思想,是极模糊的。在小说中所写的邪正,并非儒和佛,或道和佛,或儒释道和白莲教,单不过是含糊的彼此之争,我就总括起来给他们一个名目,叫神魔小说。 ”8、 世情小说:即写世态人情为主的小说。所谓世态,指的是整个社会状况和各种社会矛盾冲突;所谓人情,包含人的思想、情感、心理、愿望和理想等整个精神世界。9、 三言二拍:指的是明代冯梦龙的

11、喻世明言 、 警世通言 、 醒世恆言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简称“三言” 。它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是作者凌濛初对“三言”的模仿之作。10、 拟话本:明代中叶以后,随着话本小说的流行,一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旧篇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模仿“话本小说”的样式而独立创作的一些新小说。这类白话短篇小说,人们称之为“拟话本” 。从鲁迅起,一般又将“三言”之后的白话短篇小说都归属于“拟话本”一类。11、 今古奇观:“姑苏抱瓮老人”见“三言”与“二拍” “卷帙浩繁,观览难周” (今古奇观序 ) ,故从中选取 40 种成今古奇观 。后三百年中,它就成为一部流

12、传最广的白话短篇小说的选本。12、 三灯丛话:是明代三部文言小说的合称。包括瞿佑的剪灯新话 、李昌祺剪灯馀话以及邵景詹的觅灯因话 。瞿佑的剪灯新话和李昌祺的剪灯馀话是明代文言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名词解释戏曲部分1. 诸宫调 :指流行于宋金元时期的一种讲唱文学。它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用不同宫调的若干短套联成长篇,杂以叙述,讲唱一个长篇故事。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唯一一部完整的诸宫调作品。董解元保留了莺莺传的大致情节,但在四个方面作了较大的改动:在思想上,改变了原作对张生始乱终弃行为的偏袒和对女性的偏见,突出了歌颂婚姻自由的主题,使作品有了本质的提高;在人物塑造上,不仅增添了不少人物,

13、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主人公的性格,使之成为正面形象,而且个性更为鲜明。例如张生,原来是一个玩弄女性的人物,董解元将他改编成一个有情有义、始终忠于爱情的正面人物。又如崔莺莺,原来是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的弱者,董解元将她写成了一个大胆追求爱情的坚强女性。在情节安排上,增加了佛殿相逢、月下联吟、兵围普救寺、长亭送别、村店惊梦等情节,使故事更为曲折生动。在艺术手法上,大量吸收古曲诗词的典雅词语和借景抒情的手法,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使作品更具诗意,同时,又吸收了大量的民间口语,使作品更生动活泼。2. 白朴梧桐雨:梧桐雨主要取材于白居易的长恨歌 ,描写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内容上虽是旧题材

14、,但突出了纯真的爱情成分。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能通过人物内心的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并且化用了大量古典诗词的意境、意象,语言极其华美。3. 马致远汉宫秋描写的是昭君出塞的故事。但与传统的昭君故事不同,在情节和人物上进行了新的创造。它将汉元帝写成对王昭君有着深厚爱情的人物,同时突出了王昭君对汉朝的感情,让她以身报国,投水自杀。作者将王昭君的不幸置于民族矛盾的背景下,因此,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民族情绪特别强烈。艺术上善于抒情,极富感染力。在众多的元杂剧中,马致远的创作最集中地表现了当时文人的内心矛盾和思想苦闷,与此相联系,他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不够鲜明突出,缺乏戏剧冲突的紧张感,

15、而重在抒情,借以表现自我,因而容易引起旧文人的共鸣。这既是马致远杂剧的特点,也是他的缺点。4. 元代的“水浒戏”:元代产生了大批的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今存目的就有30 多种。其中最著名的是康进之的李逵负荆 。就数量而言,水浒戏写得最多的是高文秀,见于著录的有 9 种,其中以李逵为主人公的就有 8 种,但现存的只有双献功 。5. 倩女离魂是郑光祖的代表作,它根据唐传奇离魂记改编而成,描写张倩女与王文举的爱情故事。张、王分离,张因病卧床,月夜魂追王成亲。后王得官回来,张魂魄与肉体复合为一。剧中离魂代表妇女内在的欲望和情感,病中的倩女之身代表妇女不能自主的可悲事实。情节离奇而内涵深刻,而且具有浓

16、厚的抒情气息,对牡丹亭有直接的启发作用。6. 南戏 :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发育成熟的,所以也称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戏曲” 。南戏在宣和前后即由温州的艺人创立,到宋光宗朝已流传到都城临安,盛行于浙闽一带。南戏是在宋杂剧角色体系完备之后,在叙事性说唱文学高度成熟的基础上出现的。它采用曲牌连缀体制,用代言体的形式搬演长篇故事。南戏用南方方言演唱,分平上去入四声,用韵也较杂剧为宽松。南戏的配乐以管乐为主,以鼓、板为节。任何角色都可以演唱,且有独唱、对唱、接唱和同唱。在结构上,以“出”为单位,一本戏往往长达几十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即保存在永乐大典中早期三种南戏,即张协状元 、宦门子弟错立身 、 小孙屠 。 张协状元是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南宋戏文。元末明初,除琵琶记外,还有一些较著名的南戏剧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