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设计地理中图版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1.5 .ppt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6514954 上传时间:2019-02-04 格式:PPTX 页数:35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新设计地理中图版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1.5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20版新设计地理中图版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1.5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20版新设计地理中图版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1.5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20版新设计地理中图版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1.5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20版新设计地理中图版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1.5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新设计地理中图版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1.5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新设计地理中图版大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11.5 .pptx(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讲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 城市化的探索,-2-,-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考点一 江苏省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1.工业化和城市化 (1)工业化。 概念:通常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展并达到占主导 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从以农业占主导地位向以工业 占主导地位的转变。 (2)城市化。 概念:指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即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 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内涵:a.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b.农村地域 向城市地域转化;c.城市文明 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4-,知识梳理,能力突破,(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2.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1)

2、江苏省概况。 江苏省位于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城市众多 ,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2)现状。 工业化进程较快 、工业化水平较高。 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级 阶段,其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城市化水平仍低于 发达国家和世界的平均水平。,-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3)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城市化内涵认识不够全面。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产生了环境问题 。 城市化质量 有待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思路有待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结构 有待进一步改善。 (4)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调整行政区划 ,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 “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 ”

3、。 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 建设。 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体制和政策保证,农村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 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将土地推向市场以得到增值。,-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基础反馈 (2018福建漳州第三次调研)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东莞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市域范围同时出现了普遍增长与局部收缩两种截然不同的新空间现象。2013年出台的广东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城乡总体规划,逐渐改变西北部的空间发展格局。下图示意20082014年东莞增长城镇与收缩城镇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第13题。,-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1.东莞城镇发展的总体空间分布特征是( ) A.东部增长西部收缩 B.西

4、南、东北部增长 C.北部增长南部收缩 D.西北、东南部收缩 2.松山湖成为新“增长极”,其人口结构优化的方向是 ( ) A.年轻化、文化程度高 B.受教育水平高、性别比低 C.年轻化、生育率很高 D.受教育水平高、生育率高 3.与甲区成为显著收缩区关系密切的是( ) A.基础设施薄弱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用工成本上升 D.环境制度要求,答案,解析,-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2.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区域工业化的发

5、展与区域产业基础和市场开发密切相关,城市化发展一方面要借助工业化的带动,另一方面也与城市规划和管理相联系。以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为例分析如下:,-1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1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12-,知识梳理,能力突破,方法技巧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分析方法 1.区域工业化分析思路 (1)三大产业比重变化统计图的分析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反映区域内工业化的发展;工业生产数据的变化直接反映区域工业化的发展特点。 (2)根据外来务工人员分析区域工业化特点 一般来讲,区域内外来务工人员增加,可直接反映出区域内工业化的发展;务工人员的素质可以反映出区域内主要的工业类

6、型,若务工人员以低学历为主,则区域内的工业一般是传统工业或劳动密集型产业,若务工人员以高学历为主,则区域内的产业多是高新技术产业。 (3)根据资源状况分析区域工业化 资源是一个区域工业发展的基础,一般来说,资源丰富区工业主要是采掘工业或资源加工业,因此多形成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区。,-13-,知识梳理,能力突破,2.解决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方法 工业化、城市化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等,因此各区域应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积极发展科技、努力改善交通、美化环境等方面入手,促使该区域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14-,知识梳理

7、,能力突破,3.区域工业化发展方向分析,-15-,知识梳理,能力突破,真题通关 (2018全国卷,35)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 下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第13题。,-16-,知识梳理,能力突破,1.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 A.基础设施较完善 B.更接近消费市场 C.资金供应较充裕 D.更易招募劳动力 2.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

8、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 ) A.从事商业活动 B.留守子女上学 C.兼顾务工务农 D.扩大种田规模 3.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 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 B. C. D.,答案,解析,-17-,知识梳理,能力突破,4.(2017江苏卷,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材料二 图1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1

9、8-,知识梳理,能力突破,材料三 图2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 图2,-19-,知识梳理,能力突破,(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及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 (2)为积极参与全球分工,1992年国家选择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有 。 (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及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 (4)雄安新区的设立与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的地理科

10、学重要思想是 。,-20-,知识梳理,能力突破,答案: (1)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邻近香港。 (2)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大 (3)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快速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 (4)因地制宜,-21-,知识梳理,能力突破,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第(1)题,借助三次产业构成图,可归纳产业状况。深圳特区邻近香港,利用这一优势可引进香港的资金、技术、设备发展经济。第(2)题,分析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可从地理位置、交通、依托城市、经济腹地等方面分析。第(3)题,雄安新区主要是分散首都北京的部分职能和人口,其选址的突出优势是

11、离北京、天津(天津港)有一定距离。深圳特区是1979年设立,而浦东新区的开发是1990年。雄安新区与前两大新区比,快速交通(城际高铁)及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技术,大大缩短了与北京、天津的时间距离,加强了城际之间的联系。第(4)题,根据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的地理条件,制定区域发展策略,这是典型的因地制宜的地理科学思想。,-22-,知识梳理 考点二 “一带一路”和区际协同发展 1.“一带一路”,-23-,(1)基本概况:“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2

12、)共建国际大通道和经济走廊。 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 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发展。,-24-,(3)合作重点。 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 设施联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努力实现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基本形成

13、,互联互通达到新水平。 贸易畅通。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快投资便利化进程,形成高标准自由贸易区,推动新兴产业合作,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经济联系更加紧密。,-25-,2.京津冀协同发展,-26-,(1)核心: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的增长极。 (2)功能定位: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 北京: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天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 河

14、北: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27-,(3)空间布局: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 “一核”即北京。把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对象重点是疏解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部分行政性、事业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等四类非首都功能。 “双城”是指北京、天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引擎。 “三轴”指的是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个产业发展带和城镇聚集轴

15、,这是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体框架。 “四区”分别是中部核心功能区、东部滨海发展区、南部功能拓展区和西北部生态涵养区。,-28-,“多节点”包括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张家口、承德、廊坊、秦皇岛、沧州、邢台、衡水等节点城市,重点是提高其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有序推动产业和人口聚集。 (4)重点领域: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29-,基础反馈 加强区域协调和产业的区域分工,实现区域的错位发展,这是建设好城市群的重要举措。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群不同区域间的产业发展方向及区域分工模式。据此完成第12题。,-30-,1.下列城市群中,区域产业分工和区域发展

16、目标定位最接近该模式的是( ) A.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B.京津冀城市群 C.海峡西岸城市群 D.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2.区域错位发展及产业分工有助于( ) A.扩大城镇总体规模 B.改善区域交通联系 C.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D.发挥区域特色优势,答案,解析,-31-,(2018湖南长沙高三摸底考试)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据此完成第35题。,-32-,3.国家设立雄安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促进城市化快速发展B.疏解北京非首都职能 C.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D.打造扩大开放新天地 4.雄县、容城、安新规划建设国家新区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交通便捷通畅 生态环境良好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 现有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