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教学教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64716 上传时间:2017-05-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教学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教学教案第一篇:先秦时期史籍介绍及选文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史籍丰富。中国古代史学的发达,在世界上是比较突出的,这和我国古代史官制度的健全、史官设置之早是分不开的。一、史官的出现:(史官:历代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因为要有史籍须先有史官,而中国古代的史官,在夏代的奴隶制国家机构中已经出现了。 吕氏春秋.先识篇 “夏桀荒淫无道,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进行劝谏,劝谏无效,即弃而奔商” 。这说明,在夏代的国家机构中,是设有史官的。三代时期的史官,其职能如下:1、 夏之史官:其职能含有劝谏,主要掌管天时星令,或者说是掌管法典的大臣。2、商之史官:其职能主要是职掌

2、记录时事、起草公文、保管文书的官吏。3、周之史官:周朝史官规模日渐扩大,并且有了较细的分工:、大史:职位很高,参加新王册命典礼,王为国家大事,还要访问大事。此外,大史还掌记录时事,保管文书等。、小史:秩卑(秩是指俸禄,也指官的品级。 ) “小 史 ”在 古 代 是 一 种 礼 官 , 其 职 务是 “掌 邦 国 之 志 , 奠 系 世 、 辨 昭 穆 。 若 有 事 , 则 诏 王 之 忌 讳 。 大 祭 祀 , 读 礼 法 , 史 以 书叙 昭 穆 之 俎 篮 。 大 丧 、 大 宾 客 、 大 会 同 、 大 军 旅 、 佐 大 史 , 凡 国 事 之 用 礼 法 者 , 掌 其小 事 。

3、 其职务是佐大史。、内史:其位最尊,西 周 始 置 , 常 奉 王 命 策 命 臣 下 。 掌 策 命 诸 侯 及 孤 卿 大 夫 ,凡 四 方 之 事 书 则 读 之 。 内 史 掌 册 命 诸 侯 及 孤 卿 大 夫 , 掌 名 王 命 , 并 将 副 本 加 以 保 存 。有 时 也 奉 命 出 使 诸 侯 国 。、外史:秩亦卑。 : 周 礼 春 官 大 宗 伯 : “外 史 , 掌 书 外 令 , 掌 四 方 之 志 ,掌 三 皇 五 帝 之 书 ( 泛 指 古 代 文 献 资 料 ) 。 ”即 掌 管 当 代 和 古 代 的 的 文 书 档 案 材 料 。:御史:秩亦卑,是中国古代一

4、种官名。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也就是说,御史主要是记录时事。五史其共同点都有记载时事和掌管文书的职能。总之,从夏代起,在夏、商、周的奴隶制国家机构中,便开始设置了史官。他们当时所记载的时事和掌管的文书,就成了异日极可宝贵的历史资料。这种资料经过一定时期的积累,就可以加工整理,编纂成为史书。这样就产生了我国初期即先秦时期的史籍了。第一章中国古代史籍的雏形第一节:尚书介绍一、 尚书简介:中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文献汇编,原意是“上古的史书” ,见5.是商周两代统治者的讲话记录及东周战国时期根据远古材料加工编成的虞夏事实记载。它又称为书 。分为虞书 、 夏书 、

5、商书 、 周书 。战国时期总称书 ,汉代改称尚书 ,汉武帝时被列为儒家五经之一。 (周易 、 尚书 、 诗经 、 礼记 、 春秋 。加上乐则称之为六经。 )唐宋以后更是士子科举进身的必读之书。故又称书经 。尚书是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汇编,它记载了虞夏商周的一些重要的历史事实,保存了上古大量的政治、哲学、天文地理、刑法等方面的资料。因此历代学者都非常重视对它的学习和研究。现存版本中真伪参半。一般认为今文尚书中周书的牧誓到吕刑十六2篇是西周真实史料, 文侯之命 、 费誓和秦誓为春秋史料,所述内容较早的尧典、 皋陶谟 、 禹贡反而是战国编写的古史资料。今本古文尚书总体认为是晋代梅赜伪造,但也存在争

6、议。二、 尚书的体例:81、 尚书体例属于纪事本末体,是纪事本末体的萌芽。纪事本末体:史书体裁名,以历史事件为主,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其后有明朝陈帮瞻的宋史纪事本末 、清朝谷应泰的明史记事本末 。其有点是每一个历史事件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的顺序编写,能完整地叙述历史事件的全部过程。可补编年体和纪传体之不足。缺点就在于不能说明同时期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2、 尚书是我国编年史的开端。尚书虽是古代历史文献汇编,但它是经过孔子编定的。全书编排, 是按朝代,先虞夏书 ,然后南宋, 商书 、 周书 。在每一个朝代,又按帝王顺序排列文献的先后,使人读后能大致了解一个王朝的兴衰历史过程。所以尚

7、书实际上又是我国编年史的开端。 3、 尚书里的禹贡作为中国最早的一篇地理志,为后世志书体开其先例。 禹贡一篇,总结了秦朝统一以前的地理知识,记载了九州(“九州”是中国的别称之一。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 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的地理情况,给中国人民一个中国政治从来就是统一的,疆域从来就是广大的观念,意义极为重大。三、 尚书的地位和作用: 尚 书 相 传 为 孔 子 整 理 、 选 编 成 一 百 篇 , 后 经 秦 代 焚 书 , 损 失 很 大 。 该 书 要 旨 : 其 一 , 在 明 仁 君 治

8、 民 之 道 。 春 秋 之 世 , 圣 王 不 作 , 暴 君 迭 起 , 人 民 困 于 虐 政 , 备 受 痛 苦 。 为 救 危 世 , 感 化 当 世人 君 , 史 官 作 书 经 一 书 , 希 人 主 得 尧 、 舜 、 禹 、 汤 、 文 、 武 之 道 , 使 天 下 享 尧 、舜 、 禹 、 汤 、 文 、 武 之 治 。 因 此 , 阐 明 仁 君 治 民 之 道 是 尚 书 的 第 一 要 旨 。 其 二 , 在 明 贤 臣 事 君 之 道 。 周室东迁之后,人臣之事君,远不如往古,乱臣杀君之事屡见不鲜。史官作周书,记古贤臣事君之道,以使后世取法。严格地说,尚书不是一部

9、成熟的历史著作,只是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是中国古代史籍的雏形。它记事上起于尧(公 元 前 2379前 2318 年 ),下讫秦穆公,(前621)基本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故司马迁作史记 ,采用了尚书的大部分,足见其史料价值很高。3第二章 编年体的产生第一节 春秋介绍一、名称:春秋是西周、春秋时期编年史书的通称,周王室和一些诸侯国都著有春秋 。如周春秋 、 燕春秋 、 宋春秋 、 齐春秋 、 鲁春秋等。秦汉以后的史书,也有以“春秋”命名的,如西汉陆贾的楚汉春秋 、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和北魏崔鸿的十六国春秋等。我们所要介绍的春秋 ,是孔子根据鲁春秋修改而成的,其体例是编年体。二、体例:编年体:史

10、书的体裁名,按年月日顺序记载历史事迹,起源于春秋时代。中国有大量的编年体史书。著名的如春秋 、 左传 、 汉纪 、 后汉纪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等。编年体其优点在便于查考历史事迹发生的具体时间,易于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并可以避免叙述重复。其缺点是记事按年月分列杂陈,不能集中叙述每一历史事件的全部过程;难以记载不能按年编排的事迹,以致偏详政治事件而忽略经济和文化情况。三、内容:17-19春秋是春秋末期,孔子根据鲁国史官编写的鲁春秋并修改周王室及各诸侯国史官的记载编成,是现存最早的编年史。从前 722-前 481 年共 242 年的历史。内容为周王室及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活动。如朝

11、聘、会盟、战争等。以及一些自然现象如如地震、水灾、旱灾、虫灾等。记事极其简短,每条最多四十余字,最少仅一字。本为史书,自西汉以来被奉为儒家经典,列为五经之一,故又有春秋经之称。后人以此书记事所包括的时代,称为春秋时代。 春 秋 全 书 大 约 17000 字 , 主 要 内 容 记 载 春 秋 时 期 统 治 阶 级 的 政 治 活 动 , 包 括诸 侯 国 之 间 的 征 伐 、 会 盟 、 朝 聘 等 ; 也 记 载 一 些 自 然 现 象 , 如 日 蚀 、 月 蚀 、 地 震 、 山 崩 、星 变 、 水 灾 、 虫 灾 等 ; 经 济 文 化 方 面 , 记 载 一 些 祭 祀 、

12、婚 丧 、 城 筑 、 宫 室 、 搜 狩 、 土 田等 。在 对 待 人 与 神 关 系 上 , 孔 子 的 历 史 观 是 自 相 矛 盾 的 。 一 方 面 , 他 认 为 王 道 的 兴 衰 取决 于 “天 命 ”, 表 现 了 天 命 主 宰 历 史 的 唯 心 史 观 ; 而 另 一 方 面 , 孔 子 又 明 确 表 示 “敬 鬼神 而 远 之 ”, 这 说 明 他 对 鬼 神 是 抱 怀 疑 和 保 留 态 度 的 。 对 于 一 些 灾 异 现 象 与 人 事 有 什 么关 系 , 他 没 有 明 确 表 态 。 可 见 , 他 持 保 留 态 度 。四 、 春 秋 的 地

13、位 和 作 用 :1、 春 秋 是 我 国 古 代 流 传 下 来 的 最 早 的 一 部 编 年 史 , 对 中 国 史 学 体 例 的 发 展 有 重 要贡 献 。2、 孔 子 是 私 人 修 史 的 开 创 者 , 开 后 世 私 人 修 史 的 先 例 , 这 是 中 国 史 学 史 上 的 一 件大 事 。3、 孔 子 不 仅 是 私 人 修 史 的 开 创 者 , 也 是 私 人 办 学 的 开 始 者 。4、 孔 子 的 春 秋 记 事 以 明 义 , 垂 言 以 立 教 。第二节 左传介绍:一、作者介绍:左丘明,中国春秋时史学家。鲁 国 人 (今 山 东 苍 山 ),双目失明,

14、春秋时有称为瞽(g )的盲史官,记诵、讲述有关古代历史和传说,口耳相传,以补充和丰富文字的记载,左丘明即为瞽之一。姓 丘 名 明 , 因 其 父 任 左 史 官 , 故 称 左 丘 明 。 曾 任 鲁太 史 , 与 孔 子 同 时 或 略 早 于 孔 子 。 双 目 失 明 , 故 后 人 亦 称 盲 左 。 相传曾著左氏春秋4(又称左传 )和国语 。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 左 传 多 以 史 实 解 释 春 秋 , 起 自 鲁 隐 公 元 年 ( 前 722) , 迄 于 鲁 哀 公 二 十 七年 ( 前 468) , (共 254 年 , 历 代

15、 学 者 对 他 的 时 代 、 籍 贯 、 官 职 及 著 作 都 有 各 种 不 同 的说 法 , 很 多 尚 无 定 论 。 )以 记 事 为 主 , 兼 载 言 论 , 叙 述 详 明 , 文 字 生 动 简 洁 , 全 面 反 映了 当 时 的 社 会 历 史 面 貌 , 既 是 重 要 的 儒 家 经 典 , 又 是 我 国 第 一 部 完 整 的 编 年 体 史 书 ,在 文 学 上 也 有 很 高 的 成 就 。 又 著 国 语 , 分 别 记 载 西 周 末 年 至 春 秋 时 期 ( 约 前 967-前 453) 周 王 室 及 鲁 齐 晋 郑 楚 吴 越 诸 国 史 实 , 偏 重 记 述 君 臣 言 论 , 为 我 国 最 早 的 国别 史 。 左 传 近 人 多 认 为 完 成 于 战 国 前 期 , 按 春 秋 编 年 体 记 述 春 秋 史 事 。 多 以 记 事 为主 , 同 时 集 录 许 多 春 秋 以 前 的 史 事 和 传 说 , 为 中 国 完 整 的 编 年 史 。 汉 代 的 贾 宜 、 刘 歆 等皆 为 之 训 诂 注 释 。 ( 所 谓 “训 诂 ”, 也 叫 “训 故 ”、 “故 训 ”、 “古 训 ”、 “解 故 ”、“解 诂 ”, 用 通 俗 的 语 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