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64556 上传时间:2017-05-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第二次修改稿 王亚义第一部分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类、电气电力类等专业必备的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一般电工问题的能力,具备学习后续电类专业技能课程的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使学生会观察、分析与解释电的基本现象,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了解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仪器仪表;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元件;能处理

2、电工技术实验与实训中的简单故障;掌握电工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2.职业能力: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电工技术的认知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3.职业素养能力:通过参加电工实践活动,培养运用电工技术知识和工程应用方法解决生产生活中相关实际电工问题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三、课程的内容课程内容由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两部分组成。1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2选学模块是适应不同专业需要,以及不同地域、学校的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选学内容,选定后即为该专业的必修内容。

3、知 识 基 础 模 块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 目标与任务认识实训室通过现场观察与讲解,了解电工实训室的电源配置,认识交、直流电源、基本电工仪器仪表及常用电工工具;对本课程形成初步认识,培养学习兴趣认识实训室与安全用电 安全用电了解电工实训室操作规程及安全电压的规定,树立安全用电与规范操作的职业意识;通过模拟演示等教学手段,了解人体触电的类型及常见原因,掌握防止触电的保护措施,了解触电的现场处理措施;通过模拟演示等教学手段,了解电气火灾的防范及扑救常识,能正确选择处理方法电路的组成与电路模型认识简单的实物电路,了解电路组成的基本要素,理解电路模型,会识读简单电路图;识别常用电池的外形、特点,了解其实

4、际应用。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其测量理解参考方向的含义和作用,会应用参考方向解决电路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类比,理解电动势、电位和电能的物理概念;理解电流、电压和电功率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计算;直流电路电流、电压的测量实验:能正确选择和使用电工仪表,掌握测量电流、电压的基本方法;能测量小型用电设备的电流、电压。电阻了解电阻器及其参数,会计算导体电阻,了解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在家电产品中的应用,了解超导现象;能区别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了解其典型应用;识别常用、新型电阻器,了解常用电阻传感器的外形及其应用;电阻测量实验:根据被测电阻的数值和精度要求选择测量方法和手段,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了

5、解使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及用电桥对电阻进行精密测量的方法直流电路欧姆定律了解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掌握欧姆定律;掌握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的连接方式,会计算等效电阻、电压、电流和功率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与建议实训项目:常用电工材料与导线的连接了解常用导电材料、绝缘材料及其规格和用途;会使用合适的工具对导线进行剥线、连接以及绝缘恢复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了解支路、节点、回路和网孔的概念;通过实验,总结电路中节点电流及回路电压的规律,掌握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能应用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列出两个网孔的电路方程直流电路实训项目:电阻性电路故障的检查通过学生讨论、师生互动,学习检查电路故障的方

6、法,能用电流表、万用表、电压表(电位法)检查电路故障电容通过参观电子市场或家电维修部,增加对常用电容器的感性认识,了解其种类、外形和参数,了解电容的概念,了解储能元件的概念;能根据要求,正确选择利用串联、并联方式获得合适的电容;电容器充、放电实验:可通过仪器仪表观察电容器充放电规律,理解电容器充、放电电路的工作特点,会判断电容器的好坏电磁感应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会判断载流长直导体与螺线管导体周围磁场的方向,了解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了解磁通的物理概念,了解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 了解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和磁导率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左手定则;掌握右手定则电容和电感电感 了解电感的概念,了

7、解影响电感器电感量的因素;了解电感器的外形、参数,会判断其好坏实训项目:单相正弦交流电路的认识熟悉实训室工频电源的配置;了解信号发生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钳形电流表、万用表、单相调压器等仪器仪表;了解试电笔的构造,并会使用单相正弦交流电路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物理量理解正弦量解析式、波形图的表现形式及其对应关系,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理解有效值、最大值和平均值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频率、角频率和周期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相位、初相和相位差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与建议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掌握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理解有功功率的概念;

8、掌握电感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理解感抗、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容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了解容抗、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概念;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实验:会使用信号发生器、毫伏表和示波器,会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会测量正弦电压的频率和峰值,会观察电阻、电感、电容元件上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串联电路理解 RL 串联电路的阻抗概念,掌握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的应用;理解 RC 串联电路的阻抗概念,掌握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的应用;理解 RLC 串联电路的阻抗概念,掌握电压三角形、阻抗三角形的应用;交流串联电路实验:会使用交流电压表、电流表,熟悉示波器的使用,会用示波器观察交流串联电路的电压

9、、电流相位差实训项目:常用电光源的认识与荧光灯的安装了解常用电光源、新型电光源及其构造和应用场合;荧光灯电路安装实训:能绘制荧光灯电路图,会按图纸要求安装荧光灯电路,能排除荧光灯电路简单故障交流电路的功率理解电路中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物理概念,会计算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理解功率三角形和电路的功率因数,了解功率因数的意义电能的测量与节能会使用单相感应式电能表,了解新型电能计量仪表;了解提高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及方法;提高功率因数的实验:会使用仪表测量交流电路的功率和功率因数,了解感性电路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意义实训项目:照明电路配电板的安装了解照明电路配电板的组

10、成,了解电能表、开关、保护装置等器件的外部结构、性能和用途,会安装照明电路配电板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与建议三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源了解三相正弦对称电源的概念,理解相序的概念;了解电源星形联结的特点,能绘制其电压矢量图;了解我国电力系统的供电制安全用电 用电保护了解保护接地的原理;掌握保护接零的方法,了解其应用;了解电气安全操作规程,会保护人身与设备安全,防止发生事故;初步掌握触电现场的处理方法选 学 模 块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与建议电源的模型 了解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概念,了解实际电源的电路模型戴维宁定理了解戴维宁定理及其在电气工程技术中进行外部端口等效与替换的方法,如对电

11、子技术中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概念的解释叠加定理 了解叠加定理,了解在分析电路时复杂信号可由简单信号叠加的方法直流电路(基本定理)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 了解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及其应用互感的概念理解互感的概念,了解互感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能解释影响互感的因素;理解同名端的概念,了解同名端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能解释影响同名端的因素互感变压器 了解变压器的电压比、电流比和阻抗变换串联电路的谐振了解串联谐振电路的特点,掌握谐振条件、谐振频率的计算,了解影响谐振曲线、通频带、品质因数的因素;了解串联谐振的利用与防护,了解谐振的典型工程应用和防护措施。串联谐振电路实验:观察 RLC 串联电路的谐振状态,

12、测定谐振频率谐振电感与电容并联电路的谐振了解并联谐振电路的特点,掌握谐振条件、谐振频率的计算教学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与建议三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负载)三相负载的连接了解星形联结方式下三相对称负载线电流、相电流和中性线电流的关系,了解对称负载与不对称负载的概念,以及中性线的作用;了解对称三相电路功率的概念与计算;三相对称负载星形联结电压、电流的测量实验:观察三相星形负载在有、无中性线时的运行情况,测量相关数据,并进行比较非正弦周期波 非正弦周期波的概念 了解非正弦周期波的分解方法,理解谐波的概念瞬态过程的概念及换路定律理解瞬态过程,了解瞬态过程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理解换路定律,能运用换路定律

13、求解电路的初始值瞬态过程RC 串联电路瞬态过程了解 RC 串联电路瞬态过程;理解时间常数的概念,了解时间常数在电气工程技术中的应用,能解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磁路的物理量了解磁路和磁通势的概念;了解主磁通和漏磁通的概念;了解磁阻的概念,了解影响磁阻的因素磁路铁磁性材料了解磁化现象,能识读起始磁化曲线、磁滞回线、基本磁化曲线,了解常用磁性材料;了解消磁与充磁的原理和方法;了解磁滞、涡流损耗产生的原因及降低损耗的方法;了解磁屏蔽的概念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综合实训 万用表的组装与调试能识读万用表基本电路图,了解万用表的内部结构,能对万用表电路元器件进行识别与测量,能装配、调试万用表第二部分一、教学课时

14、(一)学时安排建议模块 教学单元 建议学时数认识实训室与安全用电 4直流电路 14电容和电感 8单相正弦交流电路 20三相正弦交流电路 4基础模块安全用电 454选学模块 直流电路(基本定理) 7 34互感 3谐振 8三相正弦交流电路(三相负载) 4非正弦周期波 2瞬态过程 3磁路 3综合实训 4二、教学方法建议1. 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电工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职业岗位变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适应不同专业及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可通过对选学模块教学内容的灵活选择,体现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和教学要求的差异性。教学过程中,应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

15、2. 坚持“做中学、做中教” ,积极探索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电工技术基本理论的学习、基本技能的训练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过程的体验或典型电工产品的制作等,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三、教材编写建议教材编写应以本教学大纲为基本依据。1. 合理安排基础模块和选学模块内容,可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教学模式编写相应教材。2. 应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将电工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相结合,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注意反映电工技术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3. 应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努力提供多介质、多媒体、满足不同

16、教学需求的教材及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较为全面的支持。(1)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建议教师应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应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创建适应个性化学习需求、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环境,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条件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四、考核方式1. 考核与评价要坚持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使考核与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发展。2. 考核与评价要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改革单一考核方式,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要重视规范操作、安全文明生产等职业素质的形成,以及节约能源、节省原材料与爱护工具设备、保护环境等意识与观念的树立。第三部分 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研究一、师资队伍建设1、专业课方面,教师队伍应该来自社会,并且中职技术学校教师应该有双重身份,既是校园里的教师,又是企业的工程师。国家应该为教师建立这样的平台。2、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