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经济学2002考研试题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64548 上传时间:2017-05-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财经济学2002考研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财经济学2002考研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财经济学2002考研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财经济学2002考研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财经济学2002考研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财经济学2002考研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财经济学2002考研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央财经大学 2002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国民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考试科目:经济学政治经济学(50 分)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10 分)1.超额剩余价值2.跨国公司3.产权4.社会保障制度5.经济发展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其理由;每题 3 分,共 12 分)1.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会降低其所生产的商品价值,这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商品生产者不利。2.只要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全部得到实现,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就可以顺利进行。3.虚拟资本就是实际不存在的资本。4.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两者可以兼容。三、

2、简述题(每题 6 分,共 18 分)1.简述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联系与区别。2.为什么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3.如何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四、论述题(10 分)试述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加入 WTO 的必要性及其应采取的对策。西方经济学(5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市场交易量的最大值()A.不是均衡交易量B.和均衡无关C.是均衡的交易量D.不确定2.假定 X,Y 两种商品的价格为 ,当边际替代率 时,消费者YXP, XYRCSYP/为获得效用最大化,应()A.增加对 X 商品的购买,减少对 Y 商品的购买B.减少对

3、X 商品的购买,增加对 Y 商品的购买C.同时增加对 X,Y 商品的购买D.同时减少对 X,Y 商品的购买3.在生产过程当中,如果两种投入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不变,则等产量曲线表现为()A.直角线B.负斜率的直线C.凸向原点的曲线D.不确定4.通过降低价格提高销售收入的条件是所出售商品的()A.需求价格弹性大于 1B.需求价格弹性等于 1C.需求价格弹性小于 1D.需求收入弹性等于 15.当生产函数 QF(L)的 AP 为正且递减时,MP 可以是()A.递减且大于 APB.递减且小于 APC.递增且大于 APD.递增且小于 AP6.完全垄断时,假定厂商以产出水平为自变量的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

4、曲线都是直线,MR 的斜率是 AR 斜率()A.2 倍B.1/2 倍C.1 倍D.不确定7.一般来说,一种可变要素 L 的合理投入区域为()A.开始于 开始递减,结束于 为零LMPMPB.开始于 与 相等,结束于 为零ALC.开始于 最大,结束于 最大LTD.开始于 开始递增,结束于 与 相等PLPA8.已经产量为 100 单位时,平均成本是 9.9 元,再增加 1 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为 20 元,那么增加这个产品以后的平均成本大约是()A.5 元B.10 元C.15 元D.20 元9.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下方时()A.平均成本是减函数B.平均成本是增函数C.边际成本是增函数D.边际成

5、本是减函数10.一般的情况是,当 MC 的变动趋势出现变化时()A.AC 的变动趋势不确定B.AC 趋向于上升C.AC 趋向于下降D.AC 趋向于不变11.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是基于假定()A.在行业内的价格和产量决定方面,寡头厂商存在勾结行为B.需求曲线所对应的寡头厂商提高价格时,其它寡头厂商也提高价格C.需求曲线所对应的寡头厂商降低价格时,其它寡头厂商不降低价格D.需求曲线所对应的寡头厂商提高价格时,其它寡头厂商不提高价格12.就要素报酬来说()A.要素供给曲线越平缓,经济租金所占的部分越大B.要素供给曲线越平缓,经济租金所占的部分越小C.要素供给曲线越平缓,机会成本所占的部分越大D.以上说

6、法都不对13.要素供给无弹性时,要素的报酬决定于()A.提供要素的机会成本B.使用要素的生产函数C.对要素的需求的大小D.以上都对14.市场失灵常常出现在()A.出现生产与消费的外部性影响的时候B.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当中C.出现自然垄断的时候D.以上都对15.根据哈罗德模型,实际经济增长率()A.稳定但不均衡B.均衡但不稳定C.即稳定又均衡D.即不稳定又不均衡16.根据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理论,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经济的目前收入偏离并高于均衡收入水平,经济会如何调整重新实现均衡?()A.价格上升B.价格下降 r LMC.企业减产以减少非意愿存货D.企业增加雇佣工人 A17.在如图 ISLM 模型中

7、,A 点将怎样调整:()A.r 下降,y 上升B.r 下降,y 下降 ISC.r 上升,y 上升D.r 上升,y 下降 y18.如果工人生产率提高了一倍,工资不变,总供给曲线会()A.内移B.外移C.位置不变D.不确定19.在简单国民收入模型中,如果投资者变得乐观,增加投资 1000 亿;而消费者变得悲观,减少自发性消费 1000 亿,那么经济会有什么变化:()A.均衡收入增加B.均衡收入减少C.均衡收入不变D.不确定20.当()时,财政政策具有较大的“挤出效应” 。A.投资对利率的变化敏感,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化敏感B.投资对利率的变化敏感,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化不敏感C.投资对利率的变化不敏感

8、,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化敏感D.投资对利率的变化不敏感,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变化不敏感二、简述题(应有几何图示说明) (20 分)1.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2.索洛经济增长模型基本方程的导出及其政策含义三、计算题(10 分)假定,自发消费为 100,边际消费倾向是 0.8;投资是 50;政府购买为 200;政府转移支付是 62.5;税率是 0.25, (单位:亿美元)求:1.如果实际收入是 2000 亿美元,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如何?经济如何调整?调整结果如何? 2.调整之后的政府预算节余是多少?3.当政府减少购买 10 亿美元时,均衡收入水平是多少?4.如果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为 2000 亿美元,政

9、府应该采取什么措施?5.如果政府决定削减转移支付,同时增加等量的政府购买,均衡收入水平是增加、减少还是不变?答案部分中央财经大学 2002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国民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考试科目:经济学政治经济学(50 分)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10 分)1.超额剩余价值:指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于采用先进技术的个别企业的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和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创造的。所以,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首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10、而相对剩余价值则是全社会资本主义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2.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国际公司。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垄断企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控制所在国的子公司而形成的一种国际性垄断组织。跨国公司是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和对外经济扩张的重要工具。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主要的私人国际垄断组织形式,跨国公司在战后资本主义体系以及全球经济中占有特殊的重要位置。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扩张,标志着产业资本国际化真正达到了全球规模。3.产权:主要指财产权或财产权利,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总和,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

11、权等权利,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及其其他无形财产产权等。它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而出现的经济范畴。产权的基本特征是独立性、排他性、流动性和可分性。4.社会保障制度:指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而建立的一种安全制度;各项不同性质、作用和形式的社会保障制度构成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它主要是由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安置等制度组成。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还包括对军人和军烈属的优待安抚工作。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有机整体,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是有主有次、相辅相成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会保险为主,以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为辅。5.经济发展(

12、economic development):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以及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经济发展的一般定义,除经济增长外,还包括:物质福利的改善,对那些低收入地区的人们来说,则强调消灭贫困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文盲、疾病和过早死亡;改变投入与产出的构成,把生产的基础结构从农业转向工业;以生产性就业普及于劳动适龄入口的方式来组织经济活动;相应地使有广泛基础的集团更多地参与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决策,从而增进自己的福利。经济发展的内涵本身有着一个演变的过程。传统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就是整个国民财富和劳务生产增加以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20世纪 60 年代以后,这种观点日益受到许多国

13、家经济现实的挑战,一些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虽然有了迅速增长,但是它们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人民群众的贫困、失业和社会收入不均情况仍然没有得到好转,因此经济学家才逐渐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区别开来。经济发展不仅着眼于经济规模的外延扩大,而且着重于经济活动效率和质的方面的提高。经济发展在内涵上要比经济增长丰富得多。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简要说明其理由;每题 3 分,共 12 分)1.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会降低其所生产的商品价值,这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商品生产者不利。答:此观点是错误的。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

14、时间决定的,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是由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决定的,在部门劳动生产率不便和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社会价值量不变的情况下,个别企业的商品仍然按照社会价值量来出卖。这样,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虽然单位商品个别价值降低,但单位商品的社会价值量仍不变,因而它在同一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量。因此,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商品生产者是非常有利的。2.只要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全部得到实现,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就可以顺利进行。答:此观点是错误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它包括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两部分。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指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

15、价值如何通过商品的全部出售,以货币形式收回,用以补偿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取的剩余价值。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是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转化为货币之后,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产品,转化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所以“只要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全部得到实现,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就可以顺利进行。”这一说法是错误的。3.虚拟资本就是实际不存在的资本。答:此观点错误。虚拟资本是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是现实资本的副本。虚拟资本是一种资本商品,具有资本和商品的性质。虚拟资本不是虚无资本,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高度发达的产物,对商品经济和正在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首先,虚拟资本的存在和发展使经济发展中的资本约束被缓解。其次,虚拟资本导致财富虚拟化,加快了整个经济的虚拟化进程,产生了虚拟经济。因此,虚拟经济就是实际不存在的资本的说法是不正确的。4.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两者可以兼容。答:此观点正确。 (1)公有制与市场经济都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都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 (2)社会主义本质及要旨,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