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63860 上传时间:2017-05-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在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 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A.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B.正电 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D.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2. 关于原子结构,卢瑟福根据_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本世纪初,玻尔结合普朗克量子学说提出的氢原子模型成功的解释_原子的光谱。3.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后:A.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 动能减小B.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 动能增加C.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 动能减小D.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 动能增加4.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某单色光束的照射

2、下,只能发出频率为 v1、v2、v3 的三种光,且 v1v 2v 3,则该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A.hv1B.hv2C.hv3D.h(v1+v2+v3)5. 关于 、 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B. 射线 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C.射线一般伴随着 或 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D.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6. 下列核反应方程中,表示核聚变过程的是:27. 在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 代表质子的方程是:8. 天然放射性元素 (钍)经过一系列 衰变和 衰变之后,变成 (铅)。 Th13290 Pb208下列论断中

3、正确的是:A.铅核比钍核少 24 个中子B.衰变过 程中共有 4 次 衰变和 8 次 衰变C.铅核比 钍核少 8 个质子D.衰变过程中共有 6 次 衰变和 4 次 衰变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衰变为 要经过 1 次 衰变和 1 次 衰 变B. 衰变为 要经过 1 次 衰变和 1 次 衰变C. 衰变为 要经过 6 次 衰变和 4 次 衰变D. 衰变为 要经过 4 次 衰变和 4 次 衰 变10. 最近几年,原子核科学家在超重元素岛的探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1996 年科学家们在研究某两个重离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反应时,发现生成的超重元素的核 经过 6 次 衰变后的 产物是 。由此,可以判定生成

4、的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是11. 放射性同位素 的样品经过 6h 后还剩下 没有衰变,它的半衰期是:8112. A.2hB.1.5hC.1.17hD.0.75h 放射性元素铋的半衰期是 53天,10g 的铋经过 10 天后还剩余_g。13. (钍) 经过一系列 和 衰变, 变成 (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铅核比钍核少 8 个质子B.铅核比 钍核少 16 个中子C.共经过 4 次 衰变和 6 次 衰变D.共经过 6 次 衰变和 4 次 衰变14. 已知氘核质量为 2.0136u,中子 质量为 1.0087u, 核的质量为 3.0150u(1)写出两个氘 核聚变成 的核反应方程;(2)

5、计算上述核反 应中释放的核能;(3)若两氘核以相等的 动能 0。35MeV 作对心碰撞即可发生上述核反应,且 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则反应中生成的 核和中子的动能各是多少?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射 线粒子和 电子是两种不同的粒子红外线的波长比 X 射线的波长长 粒子不同于氦原子核 射线的贯穿本领比 粒子的强A. B. C. D.16. 1956 年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并由吴健雄用放射源进行了实验验证。次年,李、杨二人为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衰变方程是: 其中 是反中微子,它的电荷为零,静止质量可认为是零。(1)Co 与 Fe 同周期,它应在周期表的第_周期

6、, 的核外电子数为4_。 在上述衰变方程中,衰 变产物 的质量数 A 是_,核电荷数 Z 是_;(2)在衰变前 核静止,根据云室照片中可以看出,衰变产物 Ni 和 的运动轨迹不在一条直线上。 如果认为衰变产物只有 Ni 和 ,那么衰变过程将违背_守恒定律。17. 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 u 夸克和 d 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 u 夸克带电荷量 为 ,d 夸克带电荷量为 ,e 为基元电荷。下列 论断中e3231可能正确的是:A.质子由 1 个 u 夸克和 1 个 d 夸克组成,中子由 1 个 u 夸克和 2 个 d 夸克组成B.质子由 2 个 u 夸克和 1 个 d 夸克组成,中子由

7、 1 个 u 夸克和 2 个 d 夸克组成C.质子由 1 个 u 夸克和 2 个 d 夸克组成,中子由 2 个 u 夸克和 1 个 d 夸克组成D.质子由 2 个 u 夸克和 1 个 d 夸克组成,中子由 1 个 u 夸克和 1 个 d 夸克组成18. 铀裂变的产物之一氦 是不稳定的,它经过一系列衰变最终成为稳定的锆 ,这些衰变是:A.1 次 衰变,6 次 衰变 B.4 次 衰变C.2 次 衰变 D.2 次 衰变, 2 次 衰变19. K-介子衰变的方程为:K - -+0,其中 K -介子和 -介子带负的基元电荷, 0介子不带电。 一个 K -介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匀强磁场中,其轨迹为圆弧

8、 AP,衰变后产生的 -介子的轨迹为圆弧 PB,两 轨迹在 P 点相切,它们的半径 RK-与 R-之比为 21。 0 介子的轨迹未画出。 由此可知 -的动量大5小与 0 的动量大小之比 为:A.11 B.12 C.13 D.1620. 下面是一核反应方程 ,用 c 表示光速,则:A.X 是质子,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质子质量乘 c2B.X 是中子,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质子质量乘 c2C.X 是质子,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氘核与氚核的质量和减去氦核与质子的质量和,再乘 c2D.X 是中子,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氘核与氚核的质量和减去氦核与中子的质量和,再乘 c221.一对正、负电子相遇,会发生湮灭,产

9、生一对频率相同的光子不计电子的动能,取 电子质量为 0.9110-30kg,h6.6310 -34Js,试求所产生的光子的频率22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锂核( ),俘 获一个速度为 的Li63 smvn/107.4中子,反应后生成的 粒子的速度为 ,其方向与反应前中子的smv/10.240运动方向相同。写出核反应方程;求出另一粒子的速度大小和方向;画出两粒子的运动轨迹,并求出其半径之比(设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入射中子的6速度方向在纸面内)当 粒子旋转 6 周时,另一粒子旋转几周23.1951 年,物理学家发现了“电子偶数”,所谓“电子偶数”就是由一个负电子和一个正电子绕它们连线的中点旋转形成的相

10、对稳定的系统。已知正,负电子的质量均为 m,普朗克常数为 h,静电常量为 k。(1) 若正负电 子是由一个光子和核场作用产生的,且相互作用过程中核场不提供能量,则此光子的频率必须大于某个临界值,此 临界值为多大?(2) 假 设“电子偶数”中,正负电 子绕它们连线的中点做匀速 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r,运动速度 v 及电子质量满足波尔的轨道量子化理论:2mv nrn=nh/2,n =1,2,。“电子偶数” 的能量为正负电子运动的动能和系统的电势能之和,已知两正 负电 子相距 L 时系统的电势能为 Ep=-ke2/L。试求 n=1 时“ 电子偶数 ”的能量(3) “电子偶数”由第一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发出的光子的波长为多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