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指导教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638573 上传时间:2017-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鉴赏指导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鉴赏指导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诗歌鉴赏指导教案授课学科:语文 上课时间:10 月 25 日 授课教师:横林中学 杨洁一.教学目标:1、弄清高考要求,阐释考点2、鉴赏用词之妙(教学难点)3、掌握高考语言题答题步骤(教学重点)二教学重点:掌握高考诗歌语言题答题步骤三教学难点:鉴赏诗歌语言四教学方法:多媒体五教学过程:1.导入: (投影)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提出推敲的典故:贾岛初次参加科举考试,住在京里。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又想用“推”字,炼字定不下来,便在驴背上吟咏,伸出手来做推敲的姿势,看到他这样的人都很惊讶。当时韩愈作代理京城地方的长官,正带着车

2、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地走到韩愈仪仗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作着手势。这样一下被左右的侍从推到韩愈面前。贾岛如实地回答说出所得的诗句,不知用“推”还是用“敲”字无法确定,所以思想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马思考了好一会儿,对贾岛说:“用敲字好。 ”于是两人并排骑着驴回家,一同议论作诗的方法,互相舍不得离开,呆了好几天,韩愈因此与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说明古人很讲究炼字,投影名句:古人非常讲究炼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 “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 “诗赋以一字见工拙” 。2诗歌语言题一般的出题方式(一).结合全诗,看精练词语在诗歌中所起的作用(二).结合全诗,看诗句

3、在诗歌中所起的作用(三).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3回答“精练词语在诗歌中所起的作用”这类题的思考步骤:(一)寻找并鉴赏诗句中精练的词语:(二)如何进行语言表述(步骤如下)第一、把这个词放在句中作具体解释。 第二、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技巧,然后加一些描述性的术语,如精练传神、绘声绘色、生动形象等。第三、回答它这样用有什么作用。 (意境、感情) 。4.鉴赏精练词语(1) 动词举例: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分析“剩 ”字之妙。如果换成“留” 或“见”有什么不好?答案:“剩”在这里引人注目,妙在虽与 “

4、留”意思相近,但 “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还有“残存”、 “残余”之义。另外, “剩” 字有时间性,有无可奈何之感, “留”则无这么多含义。 “见 ”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2) 形容词举例:例 1 :晴景 (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 ” 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飞来”只写出了蝴蝶飞过来又飞过去的情况,而不能描述出飞的状态。“纷纷”是叠用的形容词 , “多而杂乱 ”之意 。描述了蜂蝶纷纷飞过墙去的状态,只有“纷纷 ”这样的侧写妙笔,才能生动传神地表现出这雨过天晴后的美景。例 2.周邦彦的“风老莺雏

5、,雨肥梅子”分析:想那黄口雏鸟从昂首待哺的娇憨,慢慢丰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离巢,不是一天一的时光,更待其中亲鸟的艰劳,形态种种,时日漫漫,到后来只得了一个“老 ”字,当真浓酽醉人。我们的思想就在“老” 字中徜徉,不留神便过足了几个月的时光。又一个雨“肥”梅子。又经历了几场雨呢?那该是从“小雨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 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 花褪残红青杏小”,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答案:风老莺雏是说时光使得小黄莺长大、成熟、变老。 “老”在这里是形容词做动词,并且是使动用法。这样写

6、,我们的思想就在“老”字中徜徉,不留神便过足了几个月的时光;雨肥梅子是说梅子在雨中丰肥。 “肥”也是形容词做动词,并且是使动用法。这样写写出了梅子的动态和形态,从青青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的圆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例 3.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答案:“红”与“绿”这两个色彩鲜明的形容词在这里也活用做动词。让人感觉是流光染红了樱桃,浸绿了芭蕉。 “ 红” 与 “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总结:鉴赏形容词主要从三个方面:1.鉴赏叠用的形容词2.鉴赏活用的形容词,主要活用为动词3.鉴赏带颜色的形容词(3)数词举例:早梅 (齐己)万

7、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5练习(2003 年高考题)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 诗眼” 的说法,所谓 “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 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诗眼 ”分别是“咽”、 “冷”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生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 (作具体解释)“咽”、 “冷”两字(运用拟人

8、、通感的修辞手法)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6 趣味思考:相传,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在“ 轻风、细柳、淡月、梅花 ”中,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说出诗眼。黄山谷当即道:“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 “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属上品。 ”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 “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 “轻风”徐来, “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得上这类较露的动词呢?(“摇”、 “舞”也

9、不合情理)唯有“扶” 字才恰到好处,与“轻” 、 “细”相宜,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 “隐”也欠贴切。试想,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辉。7总结:字在句中,句在诗中8建议一、要多读。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 “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要靠观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的。 ” 二、要多看。要多看名家赏析的文章。三、要多练。每次阅读古诗词时,若能坚持写点眉批、夹批

10、和总评之类,对于训练思维,提高鉴赏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9课后作业名句欣赏(学生自由选择)主要指注重炼字的句子:“红杏枝头春意闹”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1)闹,安静、萧寂的反义词,即热烈之意。写红杏怒放盛开,如火如荼,不说春意“浓”、春意“盛”等而说“春意闹” ,精妙在于将红杏人格化了,将无生命的杏花化为有生命有感情的事物,写出了红杏竟相开放、争妍斗

11、艳的景象与情趣,写尽了那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王国维言“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确实见得精当。(2)“绿”字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为鲜明的视觉形象,写出了春风的效果,春风的精神。活用为动词,让人觉得江南岸是一瞬间被春风吹绿的。星辰低“垂”,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 “涌”,写尽大江奔流的气势,景象雄浑阔大。(3)倒装,前一句,由星星点点,散布云外,构成了一个面,写出了光线的若明若暗;后一句,由雨点形成线,而且使人似乎听到雨滴的落地声。前后两句,从天空到山前,构成了一幅浑然奇妙的立体图。(4)旷野中得远景,“ 野旷天低树 ”,诗人站在船头,极目远眺,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中的近景。

12、 “江清月近人” ,江水清澈,倒映在江中的月影,似乎更加靠近船上的诗人。 “低” 写出人在舟中仰望天空的独特的视角,非常准确。 “近”字写月亮仿佛也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来安抚诗人那颗孤寂的心。(5)“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 “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6)用西风吹卷帘幕,露现出比黄花更为憔悴的少妇面容,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其意实同于柳永词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瘦用来形容人也形容花,拟人。(7)诗人登高仰望,只见无边无际的林木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流不息

13、。雄浑、寥阔而又肃杀、凋零的气象,使诗人更加感到太空浩茫,岁月悠久。联想到自己年华已逝,壮志未酬,心情何等落寞,何等悲壮!全联对工整,气韵流畅,加上“萧萧” “滚滚”两组叠字的对用,读来音调铿锵,气势奔放,前人称它为“古今独步”之作,实非过誉。(8)黄、翠、白、青四种鲜明色彩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明黄的鸟儿成双成对,站在枝头婉转鸣叫,晴空万里,一碧如洗,一行白鹭直冲上青天,有声有色,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诗句练习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注: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两山排闼送青来 ” 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

14、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该句中的“ 排”“送”两个动词,使用了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 (手法)两山迫不及待地“ 闯” 进门来,把苍翠的山色 “送”来,生动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 (解释、意境)写出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感情)六设计理念:诗歌鉴赏高考要求:鉴赏评价 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鉴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要从字词句篇入手。所谓的字,在诗歌鉴赏中地位特别重要,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所以必须弄清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同时,因为诗歌形式上的一些特点,有时候字词的运用涉及到上下文之间的对应,比如对仗等,意思有相反或者相对的关系,还有,诗歌语言因为是高度凝练的,所以经常会利用一些熟悉的意象来表达相对固定的意思,比如月亮,梅花等。诗歌的句不但是相对固定的,比如律诗中的起承转合,比如词中的过片,上下片之间内容上的分工等,都有一定的规范,为我们准确地理解诗歌提供了钥匙。任何一篇诗歌的鉴赏必须从具体的字词句入手。 在理解诗歌字词句的基础上,就要进一步鉴赏诗歌中的形象,表达技巧,以及思想内容。这些内容以后的课时会详细讲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