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诗五首》复习资料(打印)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631631 上传时间:2017-09-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0《诗五首》复习资料(打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30《诗五首》复习资料(打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30《诗五首》复习资料(打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30《诗五首》复习资料(打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0《诗五首》复习资料(打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诗五首》复习资料(打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0诗五首复习资料一、文学常识积累:饮酒 (其五)作者是陶渊明,东晋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 、 桃花源记 、 归园田居 、 饮酒 。 行路难(其一)的作者是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人称他为“诗仙” ,著有李太白全集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的作者是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诗圣” ,与“李白”并称为“李杜” , 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 ,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岑 参 ,他是著名的边塞诗人。 “

2、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一首送别诗。 己 亥 杂 诗的作者是龚自珍 ,他是我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二、识字辨形:金樽() 投箸() 歧路 (q ) 怒号(ho ) 挂罥(jun) 沉塘坳(o) 恶卧( ) 丧乱( sng ) 突兀( ) 大庇() 岑参( s) 羌笛(qing) 琵琶( p p ) 狐裘() 锦衾() 风掣( chng) 辕门( yun ) 己亥()三、字词释义: 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尔(这样) 日夕(傍晚) 相与(相伴) 珍羞(羞同“馐” ,美味的食物) 箸(筷子) 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济(渡)呼不得(喝止不住) 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 向(渐近

3、) 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安得(怎么能得到) 广厦(宽敞的大屋) 庇(遮盖、掩护) 突兀(高耸的样子) 锦衾(丝绸的被子) 控(拉开) 瀚海(沙漠) 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掣(拉、扯) 落红(落花)四、理解性默写。1、饮酒中体现陶渊明爱菊同时也体现出诗人主观情感与外界客观景物融为一体的名句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我们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饮酒中与这句话意思相似的句子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行路难中表现诗人远大抱负与坚定自信的名句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诗人的政治出路遭堵塞的诗句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暗用典故的诗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

4、乘舟梦日边。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具有博大胸襟、崇高理想与无私奉献精神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由景入情的过渡句子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从视觉角度,色彩鲜明红白相映的句子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有相似意境的句子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己亥杂诗中,表达作者辞官南归的复杂心情和豪放洒脱的气概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被后人形容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精神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5、五、诗歌理解与鉴赏。1、饮酒一诗中,诗人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闲欣赏,表现自己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自然,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句中的“心远”一词是心灵超脱尘世的意思,它是全诗的诗眼,这一句诗抒发了作者置身世外、超凡脱俗、洁身自好的思想感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是千古名句,刻画了一个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 “采菊”在这里不是一个一般的动作,实际上是诗人自我高洁的表现,它包含着诗人超凡脱俗、热爱大自然的志趣。 “悠然”二字用得很妙,说明诗人所见所感,非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见”字也用得极妙,“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

6、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这两句属于景物描写。字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 深层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黑暗污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意”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人生不应该汲汲于名利,不应该被官场的龌龊玷污了自己自然的天性,而应该回到自然中去,去欣赏大自然的无限清新和生机勃勃。这种人生真谛和自然之趣。古人往往

7、以所喜爱的花来表明自己的志趣。你觉得诗中的“采菊”与“真意”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采菊”一方面说明作者爱菊,追求菊那样高尚的品格;另一方面“采菊”这种自得其乐的生活正体现出作者的清高自洁,不慕荣利。作者认为具有菊花般品格的人和拥有“采菊”这种闲适生活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2、 行路难一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来比喻人生道路的坎坷,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反映了诗人为追求理想而顽强斗争的精神和不畏困难险阻,积极进取的坚定意志。诗人面对华美的酒席,却用_停_、_投、_拔_、_顾_四个连续的动词,形象地表现了自己_内心苦闷、抑郁3的心情。诗人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

8、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以“冰塞川”“雪满山”比喻奸人当道,仕途艰难,借此含蓄而形象地表明了_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充满了艰难险阻,政治出路被权贵阻挠堵塞_。 诗人在“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中用了吕 尚(姜太公)和伊 尹两个典故,诗人用典的作用是暗用姜太公和伊尹最终都得到重用的故事,表示自己对重回朝廷仍然抱有希望。在行路难一诗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变为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乐观坚信。 请对“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进行简要赏析。 赏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终会有一天,自己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冲开险阻,

9、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诗是作者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是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表现了诗人对远大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实现自己愿望的坚定信念与乐观精神。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的诗作,从多方面了解到了李白复杂的经历与性格。如: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读出了孤单寂寞的李白”; 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中,读出怀才不遇的李白;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读出了思乡念家的李白;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中,读出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从“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

10、尽还复来”中,读出自信乐观的李白。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运用写实的手法,通过自己对贫苦生活的真实感受,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襟和济世情怀,抒发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和对人间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本诗第一节的韵脚是号、茅、郊、梢、坳;“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中 “卷”、“飞”、“

11、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第一、二节写出了诗人焦虑怨愤而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心情;“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两句写景的作用是渲染出一种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悲惨的心境;诗歌最后一节诗人触景生情,感慨深沉,是杜甫同情人民疾苦、关心人民生活思想的集中表现,表达了诗人希望天下穷苦人都能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理想和希望。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理想,点明题旨;诗人的人生理想是安得广4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4、 白雪歌送

12、武判官归京全诗从塞外冰天雪地的绮丽风光着笔,通过对特殊环境背景的描写,抒发了雪中送友的深挚感情和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从一个侧面烘托出边塞将士和诗人自己的豪迈气概和壮烈胸怀。这首诗前十句重在咏雪,后八句则主要写送别。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第一句写风,一个“卷”字, 一个“折”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风势之猛。第二句写雪, “八月”说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 “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 “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雪比作梨花,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贴切动人,使读者读之眼前立刻浮现一副春

13、风送暖,梨花盛开的美景,形象而生动。更是千古传诵的咏雪佳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是过渡性的,将视线又转向“外景”,以百丈坚冰点缀大的环境,以万里愁云引出送别的气氛。“百丈冰”,是夸张的写法,极言奇寒,寓意“行路难”之意;“愁云惨淡”,是为了写气氛。这一幅图景跟开头一幅形成鲜明的对照,显示了诗人思想感情上的矛盾。一方面他热爱边地的特有风光,另一方面武判官的“归京”又牵动他的乡土之思。豪放的情怀和惆怅的思绪是兼而有之。渲染出一种悲凉凄苦的气氛,为下文送别的场面作了铺垫。本诗以“雪”为线索, “雪”共出现了四次,依次组成四个画面,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四幅画面的内容。八月飞雪苦寒图;军

14、营饯别奇寒图;东门临别惆怅图;别后雪地思乡图。5、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辞官南归时所作,诗中作者用落花自比,抒发了辞官离京时的复杂心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的顽强精神,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始终要为祖国效力的坚定决心和献身精神。本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不得已辞官还乡的无限愁思,而最后两句却表达了他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积极思考。 怎样理解“浩荡离愁白日斜“一句中的“离愁”? 这里的“离愁”是指当时作者离别亲朋好友,愤然辞官回家所产生的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为什么不说“夕阳斜”而说白日斜? 这里不说“夕阳”而取“白日” ,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思是落花并不是没有情感的东西,她怀念大自然,即使已经凋谢枯萎,她也要化作春泥,培育新花生长。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了,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现在多用来赞扬英雄模范人物献身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高尚品质和可贵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