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论文-浅析构建生物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631626 上传时间:2017-09-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理论论文-浅析构建生物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理论论文-浅析构建生物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理论论文-浅析构建生物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理论论文-浅析构建生物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理论论文-浅析构建生物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理论论文-浅析构建生物创新教学模式的探索1 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权力营造平等互动的学习氛围 “行成于思、思成于惑”,提出问题,向来被科学研究者所重视。中学生正是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如果他们在学习中不提问题甚至不会提问题,则是教育的失败。如果他们能从小提出问题并着手研究问题,便是未来开拓型人才的先兆。 要实践这一理念教师首先要把“质疑”的权力还给学生。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诱导学生于不疑处生疑,时刻树立创新意识,课堂上有的学生突发奇想:“胚乳能发育成新个体吗?”、“对于有尾巴的人,是否可以说,这个人有尾巴基因?”、DNA 分子有多长?”、“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吗?”等等,对这些主动提问的学生,不

2、论问题多么超越常规,不论问题质量高低都应予以适当鼓励,学生天天都有或大或小的灵感,时时能体验独立思考的喜悦,使生物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要把“解惑”的钥匙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因势利导地鼓励学生自己获得结论。例如:学习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节后学生产生了疑惑:细胞核与细胞质哪一部分对细胞更重要?有的学生认为细胞质重要,有的学生认为细胞核更重要,有的学生认为二者同等重要.针对这一争论我未表态而是把问题甩给学生,指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广泛查阅资料、搜集论据,整合信息,而后课堂上交流和讨论,最终获得问题的解决。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导而勿牵、开而勿达”,启发学生思考而非代替学生结论,使学生掌握了问题

3、的解决策略,培养了创新的品质。 2 给学生自主探究的体验促成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认知是 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只有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时,其创造潜能才能充分发挥。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引导学生亲历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是实践生物新课标的要义。如何才能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呢?教师应当积极转换角色,成为学习的活动的组织者、探究过程的参与者、合作交流的促进者,以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实际水平为前提,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 例如在高中教材“根对水份的吸收”一节的教学中,我开放实验室,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亲历科学发现的全过程:首先通过的创设实验情境理解渗透作

4、用的原理,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与外界溶液的浓度有何关系呢?接下来教师指导学生大胆猜想,设计方案,自行选材并实验探究。通过活动学生得到了结论,同时又有新发现:紫色洋葱比白色洋葱实验效果好;浸在 30%的蔗糖溶液中的细胞既发生质壁分离,又能质壁分离复原;而浸在 50%蔗搪溶液中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再不能复原。此时教师适时引导,共同分析原因,让他们明白合理取材、设计对照组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此时可抓住契机进一步诱导:既然过高浓度使细胞失水死亡,那么能否找出引起质壁分离的起始浓度和最适浓度呢?假如蔗糖溶液的浓度是自变量,质壁分离所需的时间为因变量,那么这两个变量间有何联系呢?你能直

5、观地反映二者的关系吗?通过质疑激发了新的探点,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纷纷提出议案,经过热烈讨论,大都认同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重复质壁分离的实验设计。要求小组成员分工协作,有的配制溶液,有的实验观察,有的记录数据,然后集体绘制浓度和时间关系曲线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通过交流汇报,有的学生发现了细胞不吸水也不失水的状态,有的还写出了浓度与时间关系的函数表达式,共享了体验的乐趣。教师进一步引伸,假如选用动物细胞重复上述实验会得到怎样的结果呢?能否用氯化钠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你能设计测定任一植物细胞(比如西瓜)的细胞液浓度的方案吗?由此又引出一系列新的探究活动整个学习活动在自主、探究、合作的氛围中层

6、层展开,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诸如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处理数据、归纳总结等科研方法的训练。 3 给学生综合实践的机会创建个性发展的学习空间 目前课堂教学仍是学科教育的主渠道,然而仅靠课堂教学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旺盛的求知欲。笔者利用网络、各种文化场馆、社会等的教育功能,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课外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开辟更富个性化的学习天地。对于这些课外学习活动,教师不应放任自流,要引导学生用创新的态度对待学习对象,如在非典流行时,笔者发现大多数人对非典的认识只是在新闻的层面上,如特别关注发病地区、人数及政府行为等。于是,及时组织学生开展了题为科学防非的研究性学习,从生物学的角度对非典进行科学的分析与理性思考,与学生户起探讨和评价各种预防措施中哪些最有效,哪些在部分场合有效,哪些无效?与学生一起关注非典研究进展,帮学生树立健康的生命观,让他们更为真实地面对科学,培养了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