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社会环境及导向分析【高等教育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631505 上传时间:2017-09-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社会环境及导向分析【高等教育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社会环境及导向分析【高等教育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社会环境及导向分析【高等教育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社会环境及导向分析【高等教育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社会环境及导向分析【高等教育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社会环境及导向分析【高等教育论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教育论文-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社会环境及导向分析摘要文章从政治学意艾上分析了当前影响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宏观社会环境因素,即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所处的全球化时代背景、社会转型时代背景和网络化社会环境。在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提出了当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新的导向。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社会环境;大学生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所处的社会环境 1全球化带给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客观分析全球化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到,在总体上来说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首先要看到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对当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正面影响。全球化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

2、政治价值目标定位,它既顺应了全球政治发展的民主化潮流,又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球化使其他国家先进的行政管理制度和法治经验可以为我国借鉴,推动政治伦理规范和制度建设、法制建设;全球化使我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吸纳民主、平等的价值观念,采取开放兼容的态度,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创造。 但是,全球化对我国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也非常显著,主要表现为:一是政治认同危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个人、非政府组织和各种国际组织都在国际国内事务中发挥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国家的权威和塑造力量,个人对传统政治和阶级身份的认同逐渐淡漠,需要重新确立自我认同归属,并往往将认同归属指向种族

3、、亚群体或其他个人。这种政治现象被称为“新认同政治”。新认同政治分散了国家的权力,动摇了国家认同的传统政治价值理念,使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面临危机。二是对我国政治文化的侵袭。西方的政治力量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对我国灌输自己的政治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念。各种反华势力也加紧对我国公民进行舆论渗透,传播以批判我国政治制度为核心的反主流文化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加剧两种文化的冲突。这种侵袭和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对转型期社会利益分化和文化多元状况的整合作用,阻碍了公民对具有中国特色政治文化的政治认同和政治信仰。正如亨廷顿指出:“对一个传统社会的稳定来说,构成

4、主要威胁的并非来自外国军队的侵略,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输入。” 2社会转型带给政治社会化的影响。我国社会的转型期是“一场深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其直接特征是:由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由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型;由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由伦理社会向法制社会转型;由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型。这样一场空前的社会变革使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不断变革的社会秩序。经济、法律、意识形态乃至政治体制等,都处在变革之中”。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二是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结构向市场经济结构的转变,

5、计划与市场的根本差别使得转型过程中两种体制之间的冲突和摩擦十分激烈;三是中国现代社会转型是由建立在伦理基础上的“人治”社会向建立在民主法制基础上的“法制”社会转型。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治文化向更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市场经济带来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改善和进步,从而坚定了社会各阶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信仰;市场经济的公平观念使民众的政治认同有所加强;市场经济倡导的自主性、创造性、开放性观念,调动了民众的参与意识;市场经济推动法制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推动民众的民主意识。转型期的政治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民政治社会化的效果。 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带来的政治、经济、

6、文化的变革也使我国公民政治社会化受到新的挑战。首先,社会转型促进了利益结构的深刻转换。在几十年的深刻社会转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利益群体和利益阶层分化、个人的利益和权利意识凸显;原有的社会关系、政治权力关系和利益格局被不断地调整和重构;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产生广泛的矛盾和冲突,主要体现在城乡差别、贫富悬殊、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可能在公民中引起政治认同、政治信仰、政治价值观方面的震荡和不利影响。引导公民正确认识、理性对待这些冲突,认同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成为政治社会化不可忽视的任务之一。其次,社会转型引起政治价值体系的深刻变革。在社

7、会转型过程中,与市场经济原则相适应的社会政治价值体系还处于建立过程中。因此,目前我国社会政治价值体系有双重性的特征。价值体系的规范能力处于离散、瓦解的状态,新价值体系的社会规范能力还滞后于实际政治生活,因此出现了新旧规范脱节的局面,加剧了社会的混乱和无序。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了政治选择上以经济效果衡量一切、政治体系的定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淡化、政治评价狭隘、政府官员行为腐败等等问题。因此,克服旧的政治心理,促进和完善新的价值规范,是政治社会化面临的又一历史问题。 3网络化带给政治社会化的影响。网络媒介已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介。信息化的发展对于世界政治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所提供的先进

8、技术手段,大大加速了全球流动的速度和网络联系的广度,从而也加速了政治全球化的进程。 网络对政治社会化的积极作用表现在:首先,网络改变了政治交流的方式,促进政治社会化的进程和效果。网络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建立起了世界范围内的联系,使个人和组织能够跨越地理的界线进行政治交流,“使个人和组织原本没有机会体验的广泛的社会和政治经历成为可能”,从而客观上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接触多元政治文化的机会,使他们加深政治交流、互动,汲取更多教育资源,提高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兴趣和能力,增加政治参与机会。所有这些有利于个体养成民主、理性、宽容的政治精神。其次,网络推动政府与民众交流,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由于物质和技

9、术条件的限制,人类迄今为止最高形式的民主是代议制,即公民通过推选自己的代表去行使政治权力,而网络化将可能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公民的政治参与有突破性进展。一方面,网络为公民与代表提供了最迅捷、最便利的联系手段;另一方面,政府网站的建立将大大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增强政府与公民的沟通度。当代传播学的先驱和权威人物马歇尔麦克卢汉曾预言:“随着信息运动的增加,政治变化的趋向是逐渐偏离选民代表政治,走向全民立即卷入中央决策行为的政治。” 网络对政治社会化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减弱政治认同。网络使政治社会化的不可控性增强,来自环境的干扰增多,大量反主流价值的思想信息的散播将使政治社会化处于一种更加

10、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网络化使政府不再是信息的发源中心,国内的和国外的、政府的和非政府的、组织的和个人的,来自任何一方的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得到散播,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权威,妨碍了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过程。其次,改变政治组织范围。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通过媒介连接起来,构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交往体制,使远距离的政治组织行为和政治权力运用成为可能,也使国际性政治组织扩张获得新技术的支撑。最后,威胁政治安全。信息时代使国家的政治安全面临新的挑战。信息时代在许多领域模糊了国界,跨国界的活动越来越多,这也使跨国犯罪活动有机可乘。 二、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新导向 全球化、社会转型

11、、网络化等因素对政治社会化过程的促进和冲击,也使我国大学生在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领域面临挑战。为了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顺利实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目标,达成大学生对国家政治体系和核心价值的认同,必须在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注入新的元素,标志新的导向。 1应对全球化时代背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新导向。首先,确立正确的国家观念。现代社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国家仍有其存在的价值。民族国家仍然是行政立法,保持国内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的主体,是建立新的世界治理秩序和维护各民族平等权益的不可替代的主角。因此,民族国家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制度,在全球化条件下仍然不会消亡。这一观念的确立具有非常现实的意

12、义。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尤其在经济实力、权力分配和国际地位方面。一部分发达国家依靠这些优势推行其政治、经济和伦理价值,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军事、政治和经济干预。其实质是在“世界共同利益”的光环下获取隐蔽的“后殖民主义”的合法性。因此,对于身处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大学生来讲,必须在全球化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牢固树立国家观念,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推进现代化的顺利进行。其次,确立民族文化认同。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大学生只有在确立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才能牢固地树立国家观念,才能获得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理性认识。确立民族文化的认同,要

13、对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前景有信心。全球化必然推动民族文化在交流和融合中实现创新,而不是消失。确立民族文化的认同,还要对本民族文化的优良品质有信心。因此,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在对多民族文化兼容并蓄的同时,要珍视和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最后,培养全球意识。全球化带来全球意识的需要,不管各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如何,不管各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如何,在现代社会,民主、公正、平等、自由、人道、秩序等主流的政治价值观是每个现代社会成员不可缺少的政治素质。“不管我们是否知道和是否愿意,我们都早已是世界社会关联中的行动者和反应者。”因此,为顺应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具有全球意识,

14、以国际间的和平、合作、互助为己任,培养和平意识、合作意识、公平意识、民主意识、责任意识。政治社会化主流指导体系也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西方文化。我们常常对西方文化进行批判和抵制。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未能解决的普遍的个人发展与社会秩序的建立之间相协调的问题,恰恰能在西方主流文化中找到答案。如果我们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一点,抛弃历史的成见,从全球化的角度客观地对待西方文化,我们就至少能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上不那么缩手缩脚。 2应对社会转型时代背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新导向。首先,引导大学生建立理性的政治认知机制。引导大学生学会从理性化的角度来深入思考市场经济体制下政治民主、社会问题、中国国情等

15、,客观地对待西方抽象化形态的政治民主观念,以求实的精神继承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这就要求政治社会化主流指导体系尊重大学生政治素质发展的客观规律,加强大学生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其次,引导大学生培养成熟的政治态度。引导大学生树立积极的民主参与意识,克服政治偏激主义、政治冷漠倾向、政治理想主义等政治态度的误区,实现政治态度的成熟。引导大学生运用各种方式扩大对政治体制、政治活动的认识。这就要求政治社会化主流指导体系在社会变革时期调适各种矛盾,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保证政治文化与政治体系的协调。最后,引导大学生协调政治心理。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政治利益调整和权力结构变化所带来的问题,克服不良情绪,排除心理障碍和

16、心理失衡,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引导大学生清晰认识我国政治社会的目标,解除思想上的迷惘。要协调大学生的政治心理,必须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中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畅通参与渠道,使大学生充分理解政策,坚决支持政策,使社会变革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政治社会化主流指导体系在社会变革时期政治社会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3应对网络化社会环境,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新导向。首先,提高大学生政治认知水平。要根据大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研究,加强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高水平的政治认知水平,具备独立辨析各种政治价值观的能力,能够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加强大学生自律能力。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帮助学生克服盲目从众和消极被动的心理,帮助学生培养起较强的自控能力。最后,增加大学生政治实践机会。网络化使学生人机交流的体验机会增加,被动接受政治信息的机会增加,但政治实践的机会有所减少。因此,必须增加学生政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养成把网络上获得的信息拿到实践中去检验的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