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论文-浅析教师课堂表达的凭借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631298 上传时间:2017-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理论论文-浅析教师课堂表达的凭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育理论论文-浅析教师课堂表达的凭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育理论论文-浅析教师课堂表达的凭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育理论论文-浅析教师课堂表达的凭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育理论论文-浅析教师课堂表达的凭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理论论文-浅析教师课堂表达的凭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理论论文-浅析教师课堂表达的凭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理论论文-浅析教师课堂表达的凭借摘要表达凭借的选择有追求具象化的倾向。表达实质上是凭借客体主体化的过程。教师表达凭借的选择要考虑到有利于学生观点的表达,交互主体性凭借是凭借选择的最高标准。交互主体性凭借的生成突出表现为问题情境的设计,素材、问题、知识是情境生成的三个要素,其中问题要素是最根本的。 关键词表达;课堂;教师;学生 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为什么照书读,而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原因应是多方面的,如受传统教材观、教师权威观等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表达凭借的缺失。苹果落地让牛顿有了表达的凭借,浴缸里的水向外溢出成了阿基米得表达的凭借。事实上,学生的课堂表达与教师提供的表达凭借有着密切的关

2、系,当然表达凭借也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表达。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升自己和学生的表达质量,就必须正确认识课堂表达的凭借,并作出正确选择。 一、表达凭借的具象化追求 笔者偶然与一位特级教师闲聊,他说了这样一件事情。某局长的孩子要参加必修科目的考试,托人请他辅导一下经济生活,他正在家吃饭,哪儿有时间辅导,于是就和该学生拉家常。见其衣服特别,就随意问问,“你的衣服谁替你买的?”“妈妈在网上买的。”“花了多少钱?”“怎么这么贵?”“哪里生产的?”“妈妈的工资哪里来的?”“要交多少工资所得税?”闲谈中就把商品的价值、价格、劳动生产率、分配制度、财政、税收等经济学中的基础知识全部拖了出来,帮学生理了一遍,闲谈

3、中该学生终于想通了。这里的衣服就是教师表达的凭借,而是一个非常深刻的交互性的凭借。“学生的衣服”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不仅是教师表达的凭借,学生也有要表达的欲望。 表达凭借为什么有具象化追求?因为具象化的表达凭借使思想的交流有具体依赖的形象,具体事物更容易被理解。导游面对具体景点讲解时,往往口若悬河,绘声绘色,听者无论男女老少都听得有滋有味。简单、直接的刺激物,既能激起讲者的思维,又能得到听者的理解。“这是一块天然石头,像什么字?”“寿!”“看下面还有个小寿字石,这是一块双寿石。”“大家马上过去摸一摸,会带给您健康长寿。”生活中我们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方听不懂时,我们就打比方,越形象的事

4、物,对方越熟悉的事物,越容易被理解,这就是表达凭借的具象性追求。 不同学科的教学也有类似的情况。学生对语文教材的表达要比对政治教材的表达丰富得多。语文教材主要是一些文学作品,作者对生活的描绘本身就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虽不同于具体的事物,但至少也算是个“半具象”的,学生能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政治教材主要是一些基本政治观点和支撑这些观点的学科知识,相比语文教材要抽象得多。因此,政治教师讲课时,常常要举例说明,而不象语文教师那样,直接请学生表达,你最喜欢哪一段内容?对哪个词最有感触?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或某一个词的理解。新课程的政治教材由过去的“观点+事例”转变为“情景+问题”,由过去的事例证明

5、观点转变为材料生成观点,若从表达凭借的样态看,都是表达凭借的具象化追求,但就表达凭借的性质看,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我们要谈到表达凭借的性质。 二、表达凭借与表达质量的内在规律性 凭借的主体化程度越高,教师的观点越鲜明,表达的感染力越强。表达实质上是凭借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即表达主体的观点移植到凭借物上。由此,从表达的凭借上可以看出教师的表达水平。第一,无凭借的照本宣科。这里好象教师的表达有书本的凭借,事实上,教师没有生成观点,教材中的观点也不是教师的观点,教材的内容与教师的主观心智结构根本没有发生作用。无观点就谈不上表达,更谈不上表达的凭借了。第二,教师结合教材观点的讲解。与前者不同的是

6、,教师对教材的观点是有感受的,是理解的,尽管教师直接呈现教材的观点,但毕竟是讲出来的,而不是照着书读出来的。第三,讲例子。教材中的例子作为表达的凭借,表达凭借由抽象的观点转向了具象的事例,观点由讲解变成了生成。第四,以生活中的事例为表达凭借,课堂气氛活泼多了,表达效果也大大增强。这里可以看出表达凭借的具象性追求,为什么越具体的凭借越能说明教师表达的主体性越强?因为教师能将教材编写者那时那地阐明的一般性的结论,能动地与师生此时此地的当下生活情境联系起来,没有强烈的观点体验,是无法对具体事物主体化的。 凭借越能撞击主体的心智结构,表达的效果就越好。表达凭借的具象性追求,为什么能带来强烈的表达效果?

7、这是因为,不仅教师对表达凭借有强烈的主体体验,而且具象性的表达凭借也容易撞击学生主体,说穿了,什么事物越能撞击主体的心智结构,表达的效果就越好。笔者以为,同一事物对主体的影响力是有差异的。事实上,令教师激动的不仅仅是具体的事物,还有抽象的观点,哲理名言也能激发教师的灵感,但有教学效果的往往是具象的事物,而不是抽象的理论,课堂上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就是不理解就是明证。教师的心智模式与学生的心智模式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可以表达,而学生无法表达。表达凭借的具象性追求,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对方智慧的低估,它使双方难以进入抽象思辨的高层次精神交流,尽管如此,笔者以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

8、我们无法追求哲人式的讨论。 凭借的好坏(性质)是以师生双方观点的表达程度决定的。教师表达凭借的选择要考虑到学生,表达凭借的选择不仅有利于教师表达,能让学生听懂,而且还要有利于学生表达。因此,凭借成了连接师生的媒介了,即教师主体凭借学生主体。现在,我们可以大致梳理一下师生表达凭借的选择进化过程:无教师个人观点的文本(无观点、无凭借)教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观点(无凭借或观点就是凭借)利于教师个性化观点表达的凭借利于教师表达,学生接受的凭借选择利于师生表达的凭借选择。这一进化过程也是凭借性质由坏到好的过程。从主体性理论角度看,文本凭借是无观点无教师主体性的教学,更谈不上学生的主体性了;教师观点的表达凭借

9、选择是单向主体性,只考虑到教师的表达,没有考虑到学生接受与表达;师生表达凭借的选择是一种交互主体性的凭借。 交互主体性凭借是表达凭借选择的最高标准。因为真正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一定是“人”与“人”之间围绕教学内容,通过共同参与、对话、沟通和合作等一系列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的。交互主体性凭借具有师生都能表达的属性,就为师生对话提供了凭借,而缺少凭借,即使师生主体同时在场,并不一定产生交流沟通,因为很多哲学家都注意到,一个自我开始是用客体思维来接受另一个自我的,主客体关系是交互主体性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而前面几种凭借,并没有将学生看作主体,而是当成“物”来操作,即

10、“教师表达主体表达凭借学生客体”。尽管考虑到学生能否听懂、能否接受的凭借选择,但学生缺少主体性参与,学生只能按教师要求参与教学,学生仍然没有摆脱“物”的地位。缺少学生观点表达的凭借,教学中就缺失“学”的因素,就无法使“教”与“学”形成交互作用的行为整体。 三、交互主体性凭借的生成机制 有利于师生观点表达的一句话、一则寓言、一则新闻等都能成为交互主体性的凭借,交互主体性凭借应有多种样态,在教学实践中交互主体性凭借的生成突出表现为问题情境的设计。素材、问题、知识是情境生成的三个要素,其中问题要素是最根本的。 素材是问题情境的基础。凭借是为观点表达服务的,只有形成观点后凭借才有意义,而观点又是在各种

11、素材的联系中发生的。“仅仅有关于太阳的知觉,随后有关于热石头的知觉,这和认识到太阳晒热了石头不同。只有在思维上以某种方式把这两种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构成太阳是石头发热的原因的判断。”例如,下列两则材料: 材料一据统计:我国富有群体的社会财富约占个人全部财富的 71,其中,不到 0.5的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 60以上。而地区差异更加明显,上海市的人均年收入是西部地区的 10 倍以上;2006 年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 11 759 元和 3 587 元。社会财富分配的悬殊,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障碍。 材料二某市 2007 年上半年物价上涨情况(表 1) 素材之所以能成为交互主体性凭借的物质基

12、础,就在于面对素材学生能加以联系、连接、思考或思维。如,材料一中的家庭收入的悬殊,材料二中的物价上涨,那么物价上涨对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家庭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将两则材料联系起来,学生就有观点的生成。学生面对素材不仅要知觉的感受性,而且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因而素材就成为学生形成观点的物质凭借了。 情境问题的形成是基于知识。问题的提出是一种基于知识的智慧,学生联想到所学知识会发现,由于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因此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家庭的日常生活都必须付出更多的费用。另一方面,高收入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小,即食品支出在总支出的比例少,食品

13、类等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对其生活的影响小;但对中低收入家庭影响比较大。面对不同的影响,学生就会关注社会公平问题。于是乎,“如何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就自然地提了出来,教师可以请学生就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情境问题是凭借中最根本的因素。情境中的问题持续不断,问题的深入使旧的问题得以解决,并不断创新和发现新的观点,正是在问题的深入与解决中,观点不知不觉地获得了表达,情境问题就成了师生表达的交互性凭借,是凭借中最根本的因素。问题之所以能成为表达凭借中最根本的因素,是因为学生一旦发现了问题,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内驱力,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唤起内心创造的需要和兴趣,进而在强烈的创造动机的驱使下,激励其进行积极的自主的思维,个体观点不断生成,表达已成喷涌之势,并不断进发活力,表达的强势一直延续到问题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