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选择题限时训练08.2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630674 上传时间:2017-09-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选择题限时训练08.2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专题一选择题限时训练08.2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专题一选择题限时训练08.2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专题一选择题限时训练08.2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一选择题限时训练08.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选择题限时训练08.2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选择题 限时训练 2010.08.221华夏万姓,同宗同源;慎终追远,不忘祖根。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众多华夏子孙来到黄帝出生地寻根谒祖。这种现象源自A井田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宗法制(广州二模)2 “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即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 ”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A唐朝 B北宋 C明朝 D清朝(江苏二模)3汉高祖刘邦想废太子(吕后所生长子,即汉惠帝刘盈)而立戚姬之子如意为新太子。御史大夫周昌说:“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

2、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周昌极力反对汉高祖废太子的原因是A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威权 B坚守御史大夫谏议之责C维护传统宗法继承制度 D根除影响汉政权稳定的隐患4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佛山一模)5、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 孔子的“礼”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宗法制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A B C D 6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B. 增设机构,独立施政C

3、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7某代史书描述某官“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 ”这种现象应发生在A西汉 B唐代 C北宋 D明朝8 “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 ”文中的“今世”当指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9、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摘自全球通史 ) ,这些官员可以指挥所辖区域的军队 征收辖区内的赋税管理辖区行政事务

4、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A B C D10、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11Atisas of World History 一书中写道:“The old feudal(“封建”的)system of government was abolished(废除) and a system of prefects was introduced by Emperor Qin Shi Huang(秦始皇) 。 ”这里的“The Old feudal system”指的是 学校: 姓名: 班级: 座号:

5、2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12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王国帝国” (“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 ,这主要说明秦汉时期的特殊地位在于A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 B中央王朝统治范围极大扩张C周边政权完全臣服于秦朝和汉朝 D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13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突出反映在中央决策的民主化 三省六部既有分工又相互制约,提高了行政效率相互制衡的原则得以贯彻 使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A B C 14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汉到元官吏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

6、水平。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汉朝通过察举制,以广泛授罗、管理人才B九品中正制,为真正有才学且出身低微的人打开了方便之门C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D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取士,实质上反映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15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曾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 ”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A明朝废宰相造成了政治的极度黑暗 B在明朝以前政府并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C明朝以前的中国采取集体决策方式 D明清两代都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16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

7、,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A郡国并行制度 B中外朝制度 C刺史制度 D郡县制17秦朝推行的郡县制与周朝的分封制相比是一次巨大的进步,主要是指郡县制A扩大了疆域 B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C促进了民族融合 D限制了朝中大臣的权力18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 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这个时代是指A春秋战国 B秦代 C汉代 D唐宋时期19 (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

8、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 ”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有主张推恩削藩目的是通过推恩削弱诸侯实力实际上是再分封允许诸侯把封地分给其子弟,减少削藩阻力 A B C D 20 通典职官记载:(汉武帝) “令诸侯十月献酎金,不如法者,国除,其县邑皆别属他郡。自后诸侯王唯得衣食租税。 ”关于以上材料说法正确的是汉武帝借口削夺诸侯爵位其目的是消除地方割据 王国问题至此基本解决 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A B C D21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论者认为A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B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3C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D郡县制能够消

9、除内乱22下列官职或者部门的设置旨在分割相权的是A参知政事 B太尉 C六部 D转运使23 旧唐书李怀仙传:“(藩镇)部下各数万劲兵,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籓臣,实非王臣也。 ”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有节度使拥有藩镇之内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反映了唐末藩镇割据的状况藩镇对中央集权构成巨大威胁 唐政权基本瓦解A B C D 24唐代后期,六部尽管还统属于宰相,但可以直接面向皇帝奏陈。这反映的实质是A六部权力增大 B宰相权力下降 C相权与君权斗争十分剧烈 D君主专制强化25之所以说军机处的设立是皇权高度强化的重要标志,是因为A军机大臣虽是皇帝近臣,但品级较低B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没

10、有任何权力和作用 C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办事效率D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裁决26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 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C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D清朝设置军机处27 “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养了顺从性。 ”这是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A战国的军功爵制 B汉代的察举制 C唐朝

11、的科举制 D明代的科举制 28在专制的社会,法律就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赤裸裸的体现。下列选项更能说明此观点的是A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B以法为准、定罪处刑C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D法律无上、法权平等29隋唐三省六部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都A加强了皇权,削弱了地方权力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防止了地方割据 D造成机构臃肿30魏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贤臣,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魏征病死,唐太宗很难过,亲自去他家吊唁,这在古代中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可是在魏征死后,唐太宗听信传言怀疑魏征生前在朝廷私营结党的嫌疑,沽名钓誉,他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一段君臣佳话,竟以此为终,让人叹息。唐太宗对魏征的态度生

12、前死后的截然不同反映的实质是A魏征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B君主专制统治需要C魏征生前在朝廷搞阴谋活动,人品不正,没有体现一个臣子应有的人格价值D教育朝廷大臣学会做人31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4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32在 2005 年进行的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 1

13、06.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表述中最恰当的是A 宗法制 B科举制 C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 D郡县制33 (宋仁宗景祐元年五月,程)琳又上疏,论:“兵在精不在多,河北、陕西军储数匮,而招募不已。其住营一兵之费,可给屯驻三兵。昔养万兵者,今三万矣。天地生财有限,而用无纪极,此国用所以日绌(短缺)也。 ”对此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A材料反映了北宋军事制度改革后的弊端B程琳认为,北宋国用所以日绌的原因是冗兵、冗官、冗费C程琳认为,过量存在的兵员虚耗了国库储备D材料反映的问题属于北宋中期存在的社会问题 “积贫”34 全球通史记载“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 221 年,第二次发生于 1911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