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教学中低碳意识的培养-毕业论文

上传人:wo7****35 文档编号:76297488 上传时间:2019-02-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地理教学中低碳意识的培养-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学地理教学中低碳意识的培养-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学地理教学中低碳意识的培养-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学地理教学中低碳意识的培养-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学地理教学中低碳意识的培养-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地理教学中低碳意识的培养-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地理教学中低碳意识的培养-毕业论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南阳师范学院20XX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低碳意识培养 完 成 人: 班 级: 学 制: 专 业: 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 录摘要:(1)引言(1)1解读“低碳”(2)2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中学生低碳意识的意义(3)2.1 有利于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科学价值观的树立(3) 2.2 有利于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社会危机感的增加(3) 2.3 有利于中学生学习环境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4)3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低碳理念的主要途径(4)3.1 在课堂教学中贯穿低碳理念(4) 3.2 教师身体力行、勇于承担,充分发挥表率模范作用(5) 3.3 积极开展低碳

2、宣传教育活动,科学的传递低碳信息(6) 3.3.1 开展“低碳成果汇报十分钟”活动(6) 3.3.2 应用现代媒体,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6) 3.4 在地理实践中加强低碳意识渗透(7)4实践是渗透低碳理念的最终目的(7)参考文献(8)Abstract.(9)中学地理教学中低碳意识的培养 摘要:“低碳”是人类对全球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问题重审并反思之后做出的全新选择,是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和迫切行动。低碳意识的培养在地理教学乃至所有学科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并且应该不断试验来找出正确的方法及合理的措施,具有迫切性和全球性。应对全球性问题,科技是基础,教育是关键。作为教育

3、战线的工作者,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教学工作中渗透低碳理念,培养学生掌握低碳生产、低碳生活的知识与技能,提高低碳环保意识,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本文依次介绍了培养中学生低碳意识的意义、途径以及实现低碳理念的最终目的,重点介绍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中学生低碳意识的意义和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低碳意识,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关键词:气候变暖;低碳意识;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地理低碳经济概念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而系统的谈论低碳经济,则应追溯到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中国环境与发展合作委员会20

4、09年发布的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研究,最终将“低碳经济”界定为: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与传统经济相比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够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势头1。随着全球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人类的共同选择。低碳经济不仅是政府、企业的事,也是每一个人的事。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流,也必将是渗透低碳意识的重点对象。在温室效应、能源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日益凸显的当今社会,人类的生存和活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低碳”是人类站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并反思全球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的诸多问题之后所做出的新决策,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和迫切行动。应对全

5、球性问题,科技是基础,教育是关键。作为教育战线的工作者,如何发挥学科优势,促使教育紧跟时代的步伐,教学紧贴时代的脉搏,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作为新课改的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渗透节能减排的技能和低碳意识;在生活中发挥模范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并融入“低碳”理念,以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通过课内外潜移默化的教育实践过程,让低碳观念深入学生心中,使低碳成为他们的一种态度、一种习惯、一种精神境界。1 解读“低碳”“低碳”是指较低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其内涵包括:低碳经济、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社会、低碳生活等,其中,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核心内容。从人类发展的轨迹来看,低碳社会的建设关键是发展低碳经

6、济,而低碳经济又依托于低碳生活2,低碳生活的实现需要低碳价值观的指导和低碳习惯的养成。所以,低碳社会的实现既要依靠新技术来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还要靠发挥教育的功能,培养人类的低碳意识,将低碳意识渗透到人类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中,在各个领域实现节能减排。低碳思维的构成既包括人类的各项低碳实践活动,如低碳建筑、低碳城市、低碳消费等具体行为方式;又包括这种低碳实践活动内化为我们的观念、习惯、文化、人文素养等精神,并将其上升为我们认识世界的价值观3,从而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因此,“低碳”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事情,而是一项系统而缓慢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低碳”是一个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

7、发展”的综合问题,而中学地理学科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环境教育有统一。地理学科授予学生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从而约束和规范人类自身的行为,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渗透低碳理念教育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低碳理念,培养学生掌握低碳生产、低碳生活的知识与技能;建立低碳价值观、低碳消费观和低碳发展观;养成低碳的良好习惯,培养低碳的生活态度,是地理教育的当务之急。学校则起到充分传播低碳理念、实践低碳可持续的发展观的主阵地作用。2 中学地理教学中培养中学生低碳意识的意义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8、,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而学生是传播低碳理念和实现低碳发展的生力军,提高学生的低碳意识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低碳意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第一条基本理念就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为此,学校成为进行低碳意识教育的重要场所,低碳意识的培养是落实地理教学目标的客观要求。同时生态文明意识、低碳意识也是环境意识的重要内容,既是对科学发展观理念的落实,又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低碳理念对于学生有很重要的意义:2.1 有利于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科学价值观的树立低碳思维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地理

9、学科在渗透低碳理念教育方面具有很大的学科优势,它能够使学生从根本上明白低碳“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低碳生活”,以及“怎样低碳”等。另外,“低碳”涉及到人类的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它要求人类改变传统的“生存发展观”。从学习方式、生活习惯、消费观念等多领域展开低碳教育和低碳实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低碳习惯、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对他们未来的人生价值选择有很大的。2.2 有利于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社会危机感的增加低碳是人类应对生态危机的反思与反思后采取的措施。在中学教育里面渗透低碳理念,可以帮助中学生认清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危机,以及产生人类需要实现低碳目标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工

10、作的选择与地球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在低碳时代,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事,告诉自己,低碳距离自己很近,举手投足之间的一些生活细节,就可以为减少碳排放做贡献3。2.3 有利于中学生学习环境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校园是中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营造一个清洁、优雅、和谐的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可以得到良好的环境保证。鼓励学生总结“低碳”好方法、金点子,并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戒除消费恶习,进而能够建设低碳宿舍、低碳食堂、低碳校园。这在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的同时,也乐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如何低碳”这一话题也会促使他们课后仔细观察、不断思考

11、,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4。3 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低碳理念的主要途径3.1 在课堂教学中贯穿低碳理念由于地理教材是渗透低碳理念的重要课程资源,所以地理课堂自然成为了最好的渗透低碳理念的途径。中学地理教材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穿于每一章每一节中。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地理必修教材共分为三册,第一册主要内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特征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这一册中,强调自然大气环境、陆地水和海洋环境、岩石圈环境以及生态环境都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果人类不采取措施,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因此低碳意识的形成,不是为了保护环境,更是为了保护我们人类本身。第二册侧重介绍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2、;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在学习“人口、城市与环境”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低碳消费、低碳文化、低碳城市,低碳生活方式等概念,并逐渐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在学习“区域产业活动”过程中,了解低碳生产、低碳社会的重要意义,树立低碳环保价值观,为今后履行环保公民责任奠定基础;在学习“人地协调发展”内容时,进一步强调低碳意识的培养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使学生深刻理解低碳意识形成的紧迫性和必要性5。第三册主要是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不同区域开发的不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如德国鲁尔区工业,美国的田纳西

13、河流域早起工业生产严重污染环境6,经过治理后,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在治理过程中采取的具体措施,正是低碳生产,低碳经济的典型范例,从而说明现代社会朝着低碳方向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更关注综合能力的提升,而综合性本身就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点。因此,现代地理教师必须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不仅需要专业深钻,还需跨学科进行拓展,将相关学科的知识、理论、方法迁移到地理学科教学中。一方面关注科际联系,挖掘学科相似处。如在讲解“全球气候变化”一节时,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全球变暖的结果既有负面影响,也有有利的一面7。要扭转现状,人类要在尊重客观规

14、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与政治学科中的“物质决定意识”、“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矛盾分析法”“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原理”等密切相关。另外,低碳理念最先是由英国提出,世界上先进国家的低碳技术,大多由英语写成;环境、能源、人口等问题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相关的视频、文献对地理教学也有很大帮助,作为教师,不能使自己羁绊于一门学科,平时要加强相关文献的阅读,跟上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要关注地理热点和生活地理。当前,各种媒介常刊有低碳环保的报道,这些报道既有时代性,又有教育性,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教师要留意学生身边发生的环境问题,以及当地重点工程或环保热点问题,进行低碳理念实践性渗透,使学生感受到

15、低碳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3.2 教师身体力行、勇于承担,充分发挥表率模范作用低碳意识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生活习惯的养成。广大中学教师要真正将“低碳”生活方式自觉贯穿到教学中去。坚持学习低碳生活知识,养成低碳生活习惯,形成低碳生活共识,做“低碳生活”的引领者。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做好表率作用。假如在教学过程中将低碳的理念贯彻始终,节约每一分教学资源,并且尽可能的将教学资源回收再利用,不滥发讲义,不印单面讲义,随手关灯,及时关电脑,不收贺卡,爱护花木那么渐渐地学生也会耳濡目染的受到影响,进而养成低碳的生活习惯。地理教师注意发现并整合教材中显性或隐性的低碳知识,以便课堂教学中有计划、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