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线调水工程移民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毕业论文

上传人:wo7****35 文档编号:76297457 上传时间:2019-02-0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线调水工程移民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线调水工程移民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线调水工程移民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线调水工程移民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线调水工程移民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线调水工程移民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线调水工程移民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毕业论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南阳师范学院20XX 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中线调水工程移民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以梁庄村为例 完 成 人: 班 级: 学 制: 专 业: 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摘要1引言11工程移民社会文化及心理分析22移民社会文化系统的构成32.1移民经济生活方式的变迁32.2移民社会文化的感情心理方面的变迁42.3移民社会文化的深层部分-精神层次43工程移民的安置方式与移民社会文化变迁的关系、现状与问题53.1.客观认识工程移民的被动性及其消极行为53.2.重新审视移民生活质量,注重社会文化生活安置63.3.重新审视移民过程的完整性,注重后期扶持63.4.重新审视移民工作方法,注重移

2、民思想文化63.5调查研究的方法及意义73.5.1调查方法73.5.2调查对象73.5.3调查内容设置73.5.4调查的范围83.5.5调查研究的价值83.5.6移民村现状83.6主要问题分析13.7经济方面23.8生活方式和公共安全43.9文化交流方面64结语6参 考 文 献7附录(问卷)920中线调水工程移民村社会文化变迁究-以梁庄村为例 摘要:工程移民社会文化是指工程移民在原居住地生产与生活中积淀下来并与安置地新的文化体系融合而形成的精神财富,具有稳定性与变异性,保守性与开放性,主动性与被动性等多重特点;一个移民村社会文化变迁与多种因素有关,但是移民安置方式对移民社会文化的变迁有着重大的

3、影响。研究移民社会文化,了解并把握移民心理变化规律,有助于移民安置项目的顺利进行2。关键字:工程移民社会文化;移民心理;移民安置引言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为了缓解北方地区用水紧张难题的利国利民的工程,是我国水利建设史上除了三峡工程之后最大的水利项目,这一水利工程实现了中国人跨越 50 年的世纪梦想,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这项跨越 50 年、投资5000 亿的浩大工程,通水后将造福沿线为北京、天津、河南、河北4 个省市 20 多个城市的 1.1 亿城市居民。但是调水需蓄水,蓄水先得移民。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涉及大批非自愿性移民,整个丹江口需要搬迁的移民达 32.8万人,其中河南省境内库区移民

4、 16.2 万人。迁徙对丹江边的淅川县来说是常事,淅川县委宣传部部长陈助民说,从1958年丹江口水库大坝破土动工开始,村民中搬迁次数最多的50年期间搬了6次.丹江口水库移民分属湖北和河南两省,河南省库区的移民均从淅川县迁出,全县16.2万移民,超过小浪底移民最多的新安县也超过三峡库区农村移民人口最多的万县市,搬迁安置力度和强度在中国水利史上少有。如此规模庞大的移民工程必然会对移民的社会文化带来严重冲击,要想了解移民社会文化的变迁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我们首先要深入移民新村对移民社会文化变迁做一些调查,本次调查主要是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库区的后外迁移民中的农村移民为主要研究对象,调查范围

5、是由淅川县迁往唐河县外迁移民安置点铜寨镇梁庄村的移民(调查问卷见附录)。在外迁移民安置点,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结合,深入移民家中和田间地头,集一对一访谈和集体访谈的方法,考虑到很多村民不识字,主要由调查员根据问卷发问并填写问卷。并考虑到当地移民的防备心理,为了打消移民们的顾虑,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保证结果的真实性。通过调查,对于外迁移民的安置情况,理解移民们的心态状况,并对于造成这些不同心态的原因和外迁移民们对未来的期望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通过实地调查事实已经证明,移民是一个规模巨大、关系复杂、利益交错的社会系统,这一项目的顺利实施,会受到各种客观因素和条件的制约,而且在相当

6、程度上会受移民文化及其社会心理条件的影响。1工程移民社会文化及心理分析首先,移民动迁后,无论是近迁还是远迁,都是一个生存环境重构的过程。民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原有社会结构的瓦解。此外还要逐渐接受、习惯当地的语言、礼仪风俗、文化背景、生活生产方式。这个过程对于大多数移民来说是漫长的,而在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里,移民可用的社会资源和信息渠道在急剧减少,其信息获取能力、社会交际能力以及农闲期的生产积极性都在被限制和压缩。非自愿移民的邻里和亲缘关系在搬迁前以情感型为主,搬迁后这种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化。有些非自愿移民为了得到维持生计所需的资源甚至会牺牲自己的情感关系,使得原有的情感型关系逐渐带有混合性乃至工具性

7、的色彩。这种变化即受到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微观环境中利益关系调整的影响,它们给非自愿性移民带来眼前利益的同时业带来了潜在的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损坏或减少了他们原有的社会资本。这种状况的恶化将使邻里和亲缘关系的原有功能在不同程度上丧失,非自愿性移民从中获得的社会性支持将随之减少。其次,非自愿移民在非自愿迁移过程中,虽然面临着人力资本失灵和社会资本萎缩的风险,但这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重塑他们的精神面貌,使之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新的生活。非自愿移民具有高指靠性特征,他们对搬迁后的生活预期过于乐观,相信政府会安排好迁移后的一切。在搬迁过程中非自愿移民是消极被动的,过度依靠政

8、府,缺乏主动性。这些都对移民能力的延续及其再造产生了负面影响。一方面,部分移民的“特殊公民”意识比较浓厚,认为自己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从而对国家产生一种强烈的依赖心理。他们对未来生活的高期望值与搬迁后的现实情况、政策兑现情况形成反差,这种反差会导致他们对政府安置的不满从而影响政府安置政策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对政府期望过高而导致的依赖性本身也降低了他们积极创造生活的生存能力。非自愿移民在搬迁过程中通常会面临传统的社会关系和经济网络遭到破坏这种情况,尤其是对其中迁移到异地他乡的移民来说,在迁移过程中要付出巨大的物质、心理和社会资本。他们面临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语言、文化、风俗

9、、习惯、生产方式等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这些因素对移民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痛苦,使他们普遍产生了相对剥夺感和精神焦虑感,抑郁心理表现突出。2移民社会文化系统的构成工程移民文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的整体。工程移民文化在内容上可分为新的文化体系融合而形成的物质、心理、精神三个层次,下面结合调查所得分别对这三个层次进行分析。2.1移民经济生活方式的变迁这是指移民文化的物质层次,如移民所从事生产活动的变化-由原来的渔猎和小范围的落后的农耕转变为较高度发展的农业大规模生产,由原来的单一农业种植转变为多种农业种植经营,由靠天吃饭转变为机械大生产农业,甚至有些年轻的移民由农民转变为工人,大部分移民的收入获

10、得增长,住房条件也获得大大改善,住进了规划合理的宽敞明亮的新居。淅川县丹江岸边的人们长期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那里交通闭塞,商业经济活动落后,房屋破旧,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耕和渔猎生活,随着移民外迁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新移民居住地交通便捷,商业活动活跃,农业生产方式和工具也极其先进。他们不得不努力适应这突变的进步与发展,一些年轻的移民对这些变化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而一些上了年纪的移民则固执地墨守陈规,出现剥夺感和精神焦虑感,抑郁心理表现突出。 2.2移民社会文化的感情心理方面的变迁包括移民的情感、心态、风俗习惯、地方方言、以及移民子女教育选择的问题。乡土习性决定了安土重迁,移

11、民旧居使他们的情感所系,他们对旧居的一草一木都有浓厚的感情,即使搬到舒适的新居也不能抹去他们心中那份割舍不去的情感依赖;很多移民对搬迁抱有抵触而又无奈的心态,从而影响他们在安置地的适应,他们与当地人们的习俗不太一致,语言方面也各自有自己的特色,这就导致移民与当地居民的疏远与隔阂,他们人际交往首先选择自己乡亲,与当地群众交往的移民很少,这种社会关系差序格局导致关系依赖,他们在当地甚至形成一个孤立的小语言岛。有些移民无法融入当地的生活,在子女上学学校的选择上优先考虑的是淅川县的学校,有一部分移民让自己的孩子长距离地去老家求学,这些孩子就颠簸在求学的路上,长途跋涉,途径山区,安全隐患时时存在,有一个

12、接移民孩子去淅川上学的汽车在途中与大货车相撞发生了令人心痛的悲剧。2.3移民社会文化的深层部分-精神层次主要指移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的适应、改造、发展的理性认识,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观念等,这是移民文化的核心部分。这不仅需要政府积极地努力引导,当地人们的包容与理解,还需要移民自身积极投身新生活中,去接受去吸纳去学习当地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适应并融入移民新村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政府工作出现懈怠,或当地出现“污名化”现象,则会严重地阻碍移民的融入。这个过程的成败是最终检验移民安置是否成功的关键,政府不仅要引导移民积极融入新环境中,还需要呼吁社会各方

13、面的关注与帮助,共同解决移民融入过程中遇到的障碍。3工程移民的安置方式与移民社会文化变迁的关系、现状与问题工程移民的安置方式按安置地与移民原居住地的距离,可分为外迁安置与就地后靠安置;按移民的聚散程度,可分为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移民安置方式对移民文化有重大影响。外迁安置的农村移民(淅川县桐寨铺镇梁庄村)远离原居住地,不再经营原有的土地、山林和水面等,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发生明显的变化。分散型安置的移民由于分散插组、插村安置,原有的文化组合被彻底打乱。这两类移民在安置地面临新的文化环境核心的社会群体组合,外界压力冲击比较大,他们不得不尽快地调整自身,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这类移民文化的

14、发展要经历一个急剧的、从抗拒到逐步被同化的过程。后靠安置的移民,仍在水库周边地区生活,其生产、生活习惯不会有太大的变化。集中安置的移民仍以库区原居民组建成一个新的群体集中在安置地进行生产、生活,即使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所改变,但原有的社会关系可在不同程度上不受或少受影响,甚至可以保持原有的文化特色和生活习惯等,虽然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只有经过原有文化的“过滤”,才能对其文化产生影响,因而这类移民的“文化演化”比较稳定。3.1.客观认识工程移民的被动性及其消极行为如果工程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下降而又无力恢复,与其说移民的被动性及其消极表现是移民缺乏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

15、,不如说是对移民的被动性和主动性缺乏认识,是工程在事实上损害了部分移民和移民地区的合理权益而造成的遗留问题更准确。因此在工程建设项目规划中,必须高度重视移民规划,让移民代表和安置区代表参与规划工作,移民安置投资应科学、合理,不能人为压缩,应坚决杜绝等到遗留问题恶化、不得不花更多资金去解决,使本来可以集中使用的资金,消耗在长期的拉锯战中的情况。这样,不仅会损害移民的合理权益,也会损坏政府在移民心中的信誉,增加移民工作的难度,还在无形中助长了部分移民的畸形心态:认为政府和移民部门是蜡烛,不点不亮,一点就亮,闹比不闹好,大闹比小闹好,使问题更趋复杂。重视移民的被动性而做好移民工作,移民的主动性就消减,忽视移民的被动性而做不好移民工作,移民的主动性就增长,种种问题也就层出不穷了。3.2.重新审视移民生活质量,注重社会文化生活安置在移民工作中,往往存在这样的观点,移民安置就是对移民及移民区的房屋山林土地交通通讯设施等等直接的物资损失进行补偿。但移民打破了长期形成的经济、政治、文化、亲友邻里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