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网技术原理与实践习题解答2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62208 上传时间:2017-05-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星网技术原理与实践习题解答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星网技术原理与实践习题解答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星网技术原理与实践习题解答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星网技术原理与实践习题解答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星网技术原理与实践习题解答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星网技术原理与实践习题解答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星网技术原理与实践习题解答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电视传像原理 2-4、 何谓对比度和亮度层次?它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答:景物或重现图像最大亮度和最小亮度的比值 B max / B min 为对比度。画面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之间可分辨的亮度级差数称为亮度层次或灰度层次,可用标记。2-5、 什么是闪烁感觉?什么是临界闪烁频率?答:当脉冲光的重复频率不够高时,人眼会产生一明一暗交替变化的感觉,称为闪烁感觉。如果将脉冲光源的重复频率提高到某个值以上,人眼则感觉不到闪烁,感觉到的是一种亮度恒定的不闪烁光源。光源不引起闪烁感觉的最低重复频率称之为临界闪烁频率。2-8、 人眼彩色视觉对彩色细节的分辨力怎样?它在彩色电视中得到怎样的利用?答:统计分析

2、结果表明:人眼的彩色分辨角(视敏角)一般比黑白大35倍,即人眼对彩色细节的分辨力是对黑白细节分辨力的1/31/5。彩色电视就是利用这个特点实现色度压缩,亮色共用频带。2-9、 描述彩色光的三个基本参量是什么?各是什么含义?答:表征景物的彩色,需要三个独立的物理量:亮度、色调和色饱和度,称为彩色三要素。亮度表征色光对人眼刺激程度的强弱,色调表征颜色的种类,色饱和度是指彩色的浓淡程度,即渗白程度。2-10、 什么叫扫描的同步?在顺序传输制中其重要性如何?答:进行扫描时,必须做到发、收两端的扫描规律严格一致,这在电视技术中称之为同步。所谓同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两端的扫描速度相同,称作同频;二是两端每

3、行、每幅的扫描起始时刻相同,称做同相。即同频又同相才能实现扫描同步,保证重现图像既无水平方向撕裂现象,也无垂直方向翻滚现象。2-11、 试述选择场频时所考虑的几个因素和最终选定的具体数值?答:场频选择包括:为使图像有连续感,换幅频率应高于20HZ;为使图像不产生闪烁感,换幅频率应高于临界闪烁频率即高于45.8HZ ;但换幅频率越高,图像信号的频带就越宽,给传输带来更大的困难;再考虑减小交流电源的干扰图像以及信号频带不致过宽等,包括我国及欧洲各国换幅频率都选50HZ。对电源频率为60HZ 的国家(美国、日本、加拿大等) ,换幅频率均选60HZ。2-12、 何谓2:1隔行扫描?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扫描

4、方式?答:隔行扫描方式是将一幅(一帧)电视画面分两场扫描,每场均为从上至下进行扫描。第一场扫描1,3,5,7等奇数行,构成奇数行光栅,称为奇数场;接着第二场,从上至下扫描2,4,6,8偶数行,称为偶数场。 在不降低图像分解力的前提下,要减小图像信号的带宽,唯一可行的措施是采用隔行扫描方式。2-13、 说明隔行扫描的优点,并简述其缺点?答:优点:隔行扫描可在保证图像分解力无甚下降和画面无大面积闪烁的前提下,将图像信号的带宽减小一半。缺点:行间闪烁及奇偶场光栅镶嵌不理想时的局部并行甚至完全并行等现象,而且当物体沿水平方向运动速度足够大时,图像的垂直边沿会产生锯齿现象等。-第3章 模拟电视信号的产生

5、3-7、 何谓 校正级,传输通道中为何要采用它,其 值一般应为多少,为什么?答:电视系统的总传输特性,包括摄像器件的光电变换特性、传输通道从发端到收端的电电传输特性和显像管的电光变换特性。即重现图像亮度 Bp 与景物亮度 Bs 间的关系,可以用:表示, 反映了电视系统的非线性系数,1时,重现图像亮度与被摄景物亮度成正比,无亮度层次失真。实际的 不为1,因此,为了重现图像亮度无亮度层次失真,必须将电视系统的总传输特性矫正为1,摄像器件和显像器件特性无法改变,可改变的便是传输通道的 值,可使系统的总 值 1。这级放大级即称为 校正级,对黑白显像管:112.20.45。3-8、 有一电视系统,每秒扫

6、描30帧,每帧两场隔行扫描,每帧扫描行数为525行,宽高比4:3,场消隐时间为20行,行逆程时间为 0.18TH,求该系统视频信号带宽。答:f1/2 4/3525230(1-20/525)/(1-0.18)=6.45MHz3-9、 黑白全电视信号中包含哪些信号成分?它们以什么方式组合?各信号用什么符号标记?答:由黑白图像信号(S)、复合消隐脉冲 (X)(包括场消隐脉冲和行消隐脉冲) 、复合同步脉冲(T)(包括场同步脉冲和行同步脉冲)按时分复用的方式组合在一起。3-10、 行同步脉冲和行消隐脉冲间关系如何?何谓行消隐前肩和后肩?答:行同步脉冲的宽度为4.7 ;行同步脉冲的前沿比行消隐脉冲前沿迟后

7、1.5 ,称其为行消隐前肩,用以保护行同步前沿。行消隐后肩的宽度有:124.71.55.8 。3-11、 视频通道中可否不传图像信号的直流分量,对图像有什么影响?实际是怎样传输直流分量的?答: 可以不传直流分量,每行内细节间的相对亮暗无失真,但不同行间的平均亮度差异会引入失真,造成显像管重现图像上区别不清亮、暗场景有差异的效果。实际采用箝位电路,可将图像信号以消隐电平为基准重新将消隐电平拉齐,使之恢复直流分量。3-12、 何谓电视系统的分解力和垂直分解力?垂直分解力的理想值是怎样的?答:分解力是指电视系统分解与综合图像细节的能力。沿图像垂直方向所能分解的黑白线数称为电视系统的垂直分解力。电视系

8、统理想的垂直分解力等于有效扫描行数。3-13 、何谓水平分解力?何谓水平分解力的和垂直分解力相等?怎样标记?答:沿图像水平方向所能分解的像素数或黑白相间的竖条纹数,称为水平分解力。设垂直分解力为 M,水平分解力为 N,由于画面帧形比为l H l V ,所谓两者相等,是: N( l H l V )M( l H l V )K e Z (1)3-14、 何谓电视图像信号的频谱?图像信号的波形有怎样的一般性规律,为什么?答:电视图像信号在频域的幅频特性。图像信号的频谱分布是离散而又成群的(称为梳状结构) ,能量仍集中于以行频及谐波为主谱线的附近,且谐波次数 n 越大,谱线的幅度即能量越小,在每群谱线之

9、间至少有1/3 空隙的带宽资源可利用。3-18、 怎样进行 校正,是否应该把彩色电视系统总的 值校正到等于1,为什么?答:各基色信号通路中都安排一级非线性放大级。因为现代 CCD 摄像机的 1 值近乎1,而现代彩色显像管的 3 值约为2.8,所以 校正级的 2 值大致为 2 1/2.8 0.36。然而,当 1 1时引入的色度失真是使重现的彩色向色调变鲜艳、饱和度更高的方向偏移,适应一般人的偏爱,因此实际上可使彩色电视系统的总 值稍大于13-19、 何谓正交平衡调幅?兼容制彩色电视为何采用正交平衡调幅?答:两个色差信号分别对频率相同、相位差90的两个载波进行平衡调幅称为正交平衡调幅。为了实现兼容

10、,必须在原亮度信号6MHz 的频带范围内,同时传送亮度信号和两个色差信号,实现频带共用。3-20、 为什么选用 R-Y、B-Y 两个色差信号来传送色度信息?G-Y 是否要传送,为什么?答:因为色差信号不携带亮度信息,只含有色度信息,由于人眼对彩色分辩力低,色差信号带宽可以为亮度信号带宽的1/4 ,便于兼容。GY 色差信号幅度小,易受干扰;另外人眼对 RY 和 BY 的失真相对 GY 不敏感,以及 G Y 的导出可以用无源矩阵得到。因此选用选用 R-Y、B-Y 两个色差信号来传送色度信息。 GY 不用传输,可以由 Y、R-Y和 B-Y 信号得到。3-22、 何谓彩条信号,有何特点和用途?对各种彩

11、条信号可以怎样标记?答:标准彩条信号用电子方法产生,在彩色显像管荧光屏上给出八条等宽的竖条,包括三种基色、三种补色以及白和黑,它们按亮度顺序自左向右排列,依次是白、黄、青、绿、品、红、蓝、黑。在黑白显像管上显示为八条不同灰度的竖条。标准彩条信号,是一种标准性很高的测试信号。彩条信号可以用四个数字来标志,对应为 abcd 或 a / b / c / d.。其中,a 为白条的电平,b 为黑条的电平,c 为基色条的高电平值,d 为基色条的低电平值,它们都是 校正后的值。3-23、 色度信号矢量的模值和相角与饱和度和色调间有怎样的关系?答:色度信号的振幅 C 包含了大部分饱和度信息,相角 包含了小部分

12、饱和度信息和全部的色度信息。3-24、 何谓 PAL 制?其特点如何?解码端如何正确还原彩色?说明如何减小传输过程中相位失真的影响?答:PAL 制是 Phase Alternation Line(相位逐行交变)的缩写词,按色度信号的特点,PAL制又称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制。参见3.4.3 V 分量逐行倒相技术 。-第4章 模拟电视信号的传输和接收 4-1、 何谓彩条信号,有何特点和用途?对各种彩条信号可以怎样标记?答: 标准彩条信号是用电子方法产生的一种测试信号。该信号图像为在荧光屏水平方向包含有黑、白、三个基色和三个补色等宽度排列的8个竖条。按亮度顺序自左向右排列,依次是白、黄、青、绿、品、

13、红、蓝、黑。在黑白显像管上显示为八条不同灰度的竖条。彩条信号可以用四个数字来标志,对应为 abcd 或 a / b / c / d.。其中,a 为白条的电平,b 为黑条的电平,c 为基色条的高电平值,d 为基色条的低电平值,它们都是 校正后的值。于是100饱和度、100幅度的彩条信号记作10001000或100 / 0 / 100 / 0;100饱和度、75幅度的 EBU 彩条信号记作1000750或100 / 0 / 75 / 0。4-2、 画出已压缩的100%饱和度、100%幅度的彩条信号的行频波形图和矢量图。答:参考课件图形。4-3、 画出100%饱和度、100%幅度的彩条信号在三种视频

14、接口上的波形。答:提示:三种视频基带信号分别为:模拟复合,模拟分量和 S 端子,具体波形应考虑信号的构成部分。4-4、 何谓残留边带调幅?电视广播中为什采用残留边带调幅?答:残留边带调幅方式发射即在电视即保留调幅信号一个完整的边带(例如上边带)和部分另一边带(如下边带) ,即残留了部分边带。原因:对6 MHZ 带宽的视频信号采用一般调幅方式,形成12 MHZ 的已调波带宽,显得太宽,若采用单边带调制传输,虽已调波带宽可减小一半,但须采用较为复杂的同步检波电路解调,使接收机的成本增加;且发端需要一个边沿非常陡峭的滤波器,也难以做到。因此折衷考虑,采用残留边带调幅。4-5、 残留边带调幅信号用幅度

15、检波电路解调有怎样的失真,如何补偿?答:由于残留边带调幅对00.75MHz 的调制信号传输上、下两个边带, (0.756)MHz的调制信号只传送一个上边带,故解调后(00.75)MHz 的信号比(0.756)MHz 的调制信号幅度大一倍,即检波后图像信号幅频特性不平直。为克服这种失真,对接收端中频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提出了特定的要求。要求38MHz 左右0.75MHz 范围的中放增益从 1到0 (中放增益)线性变化。4-6、 什么叫调制极性?有哪两种调制极性,它们的优缺点如何?答: 电视信号的调制极性(调幅极性) ,有正极性调幅和负极性调幅两种。用正极性全电视信号对射频载波进行调幅,称为正极性调

16、制;用负极性电视信号对射频载波进行调幅,称为负极性调制,多数国家都采用负极性调制,相比之下它比正极性调制优点:发射机输出效率高;杂波干扰影响小;便于实现自动增益控制。负极性调制的缺点为,当电视机中分离的行同步脉冲中混有干扰脉冲造成的尖峰时,会使行扫描电路的扫描同步发生误差。4-7、 我国采用怎样的调制极性?画出其已调波波形图,并注明有关参数值。答:我国采用负极性调制,图请参考课件。4-8、 何谓电视制式?它大致包括那些参数内容?我国的彩色电视广播为 PAL-D 制,包含什么含义?答: 黑白电视广播中的电视制式,是将扫描参数(例如625行50场、2:1隔行) 、视频带宽(例如6MHz ) 、射频带宽(例如8 MHz) 、调制极性(例如负极性) 、伴音载频与图像载频频率差(例如6.5 MHz)以及伴音调制方式(例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