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永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6177305 上传时间:2019-0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永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西省永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西省永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西省永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西省永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永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永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济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10月月考历 史 试 题第卷 (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一主张体现了( )A.儒家思想的保守部分 B.儒家维护周朝的“礼”C.儒家主张贵贱有序 D.儒家以德治民的思想2.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不具备这一思想主张的是( )A.韩非子 B.孟子 C.黄宗羲 D.荀子3.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影响深远,以岳飞、文天样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民族英雄的价值观来自( )A. 儒家思想

2、 B. 法家思想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4.下列是对“天人感应”说本质的认识,正确的是( )A.民本思想 B.限制王权思想C.君权神授思想 D.阴阳五行思想5.“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之处”,这体现的理学思想是( )A.强调内心反省 B.注重实践的活动C.维系专制统治 D.凸显人性尊严6.清人戴震说过“醋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对这两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批判了宋明理学对人的自然欲求的压抑、扼杀B.批判了清政府采用残酷的刑罚C.认为违背理学观点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D.认为宋明理学有利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7.明末李贽说

3、:“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C.抨击腐朽统治 D.反对迷信崇拜8.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地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使成为非上天的、非人间的、非可灭的、非水恒的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畜生;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这段材料( )A.反映的是神学思想B.认为人是无理性的高二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高二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C.反映的是人文主义思想D.认为人是卑贱的9.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

4、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A.强调自由,主张“因信称义”B.挑战王权,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C.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D.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10.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是世界的主体,应该从神学教条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恢复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可见,人文主义之“新”的意义在于( )A.有助于共和制取代君主制B.奠定了近代人权的基础C.推动了理性主义的传播D.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11.15世纪学者费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原本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

5、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 )A.人文精神得到传承B.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12.2003年德国电视台举办了“最杰出的德国人”的评选活动。宗教改革先驱马丁路德名列第二。下列给出的理由不正确的是( )A.他于1517年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B.他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C.主张神职人员要洁身自好,不能结婚D.他主张灵魂得救在于心中的信仰13.当爆发于18世纪的这场运动使“宗教、自然观、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时,它所产生的重大政治影响是( )

6、A. 根据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B.促进了欧洲人思想的进一步解放C.推动了欧洲对罗马教廷的迷信D.彻底摧毁了欧洲人的宗教信仰14.康德说,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们目前是不是生活在一个启蒙了的时代?”那么回答就是:“并不是,但确实是在一个启蒙运动的时代。“康德意在说明( )A.人的社会价值没有得到认可B.启蒙运动一直会延续C.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D.人的主体地位并未真正确立15.“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 )A.崇尚理性,重视法则 B.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C.崇尚理

7、性,强调个人自由 D.反抗权威,重视法则16.字形歧异,确实是战国时期文字发展演化的一个突出问题。一个“马”字,齐有三种写法,楚、燕、三晋各有两种写法。一个“安”字,齐、燕各有两种写法,三晋竟有四种写法。这反映出( )A.文化的发展具有多样性 B.书写材料发生变化C.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D.政治分裂影响文化整合17.中国在隋唐时期就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朝毕昇又发明活字印刷术。但是宋元时代的活字书籍“一本难求”,古代中国并没有实现活字印刷术对雕版印刷术的取代。这主要是因为( )A.社会审美观的影响 B.官营作坊垄断活字技术C.缺乏市场经济利益推动 D.活字技术效率低下18.下列人物取得的成就被外国

8、学者称为“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世界面貌”的是( )A. B. C. D.19.宋代产生了话本艺术和风俗画,这反映出当时文化发展的趋势是( )A.走向遗族化、沙龙化 B.走向宗教化.神秘化C.走向外来化、西方化 D.走向平民化、世俗化20.某学者就楷书在唐代的流行说道:“凡高文大册、殿宇庙堂之记铭、纪功颂德之碑文,必都以楷书为主。”唐人崇尚楷书主要是因为其( )A.笔画圆匀,便于装饰 B.变化丰富,奔放跃动C. 字形方正,端重庄严 D. 线条流畅,任情纵性21.右图郑燮的墨竹图,修竹数竿,浓淡相映,傲气风骨,让人感慨。对此画的正确评价是( )A.反映了商业的兴盛、城市的发展B.构图气势宏伟,画风

9、阳刚豪放C.注重抒发个人情感,不求形似,推崇“像外之意”D.用粗细变化的经理条表现真实的景物,追求写实22.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鲜明,下列能体现宋代文学特色的佳句是(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C.“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3.中国古代戏曲与古希腊戏剧并称为“世界古老戏剧”。其中,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4世纪初,而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其共同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文艺功能的政治化C.艺术的世俗化趋势D.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24.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

10、站在巨人的肩上。”由于伽利略、开普勒等前人的努力,牛顿才有可能用已经准备好了的材料建立起一座宏伟的经典力学大厦,这座大厦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力学中的哲学原理的发表B.科学的经典力学原理的发表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D.力学和数学的原理的发表25.“在中世纪人们普遍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人类是地球的主人,万物都是为了人类生活这个目的而由上帝创造出来的。”上帝被人们从宇宙中彻底驱除出去的事件是( )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B.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高二历史试题(第3页,共6页) 高二历史试题(第4页,共6页)C.1969年美国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 D.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26.下列学术观点与科学家

11、相匹配的是( )人的结构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物质的力借以表现出的各种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物质的辐射是以最小的、不可再分的一定数量值的整数倍跳跃式变化的一切物体皆有引力,而且与各自所含的质量成正比A.达尔文 法拉第 普朗克 牛顿B.达尔文 法拉第 爱因斯坦 牛顿C.拉马克 牛顿 爱因斯坦 伽利略D.拉马克 牛顿 普朗克 伽利略27.推动瓦特改良蒸汽机的直接社会动力是( )A.瓦特勤奋好学且掌握了许多科学知识B.早期蒸汽机存在着大量的弊端C.瓦特对蒸汽机的改良有浓厚的兴趣D.工业革命的展开需要便捷高效的动力驱动机器28.历史上的工业革命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我们习惯上分别称之为“蒸汽时

12、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机械特色不同B.构成材料不同C.能源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29.央视新闻30分曾连续两天报道百度搜索的竞价排名黑幕,百度竞价排名被指过多地人工干涉搜索结果,引发垃圾信息,涉及恶意屏蔽,被指为“勒索营销”。这表明( )A. 网络信息要辩别使用 B. 信息技术逐渐失去活力C.我们应该远离网络 D.可以杜绝垃圾信息30.下列人们的日常生活源于互联网产生的是( )乘飞机旅游 网上炒股 视频聊天 发送电子邮件A. B. C. D.第卷 (非选择题 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40分,第31题14分,第32题16分,第33题10分。)31.(14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群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二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伊川易传材料三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4分)(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种观点的目的何在?(4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黄宗羲是如何继承和批判传统儒学的。有什么历史意义?(6分)32.(16分)关注人,重视对人的思考和研究,是贯穿西方思想史的一条主要线索。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观看漫画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绘画作品一扫中世纪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展示了人性的美。下面的三幅不同时期以圣母和圣婴为题材的绘画作品。材料三 17、18世纪的法国兴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出现了许多的启蒙思想家,他们对“人”提出更理性的学说,其中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提到“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