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测试量与结果分析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76145040 上传时间:2019-02-03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5.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测试量与结果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心理测试量与结果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心理测试量与结果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心理测试量与结果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心理测试量与结果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测试量与结果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测试量与结果分析(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测量与结果分析,粤和 刘亚波,目录,1 测量的定义(What?) “就其广义来说,测量是按照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 史蒂文斯(美国 S.S.Stevens) (1) 事物 测量的对象,是引起我们兴趣的事物的 属性和特征。 (2) 法则 测量所依据的规则和方法。 (3) 数字 测量的结果,某一事物属性的量。,2 测量的要素 (1)参照点:绝对零点 (长短、轻重) 相对零点 (认定起点,海拔高度、摄氏温度) (2)单位: 好的单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确定的意义 等距 一般来说, (1)心理测量的结果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倍数之分。 (2)心理测量的单位不够完善,既没有统一的单位,也没有等 距的要求,这

2、也是心理测量的复杂所在。,3 心理测量的定义 心理测量,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做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4 心理测量的性质 间接性:只能通过个人的外显行为来推测他的心理特征。 相对性:对人的行为进行比较的时候,没有绝对化标准,只 能是跟相应的连续序列进行比较,看其所处的位置。 客观性:心理测量必须标准化。,5、心理测量的分类,测验万能论 测验无用论 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 是决策的辅助工具,做为一种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 尚不完善,6、纠正错误的测验观,7、心理测验在心理咨

3、询中的应用,智力测验 吴天敏 修订的 中国比内量表 龚耀 修订的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 韦氏幼儿智力量表(C-WYCSI) 林传鼎 修订的 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CR) 张厚璨 修订的 瑞文标准型测验(SPM) 李丹 修订的 瑞文联合型测验(CRT) 人格测验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 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问卷(MMPI) 心理评定量表 精神病评定量表、躁狂状态评定量表、抑郁量表、 焦虑量表、恐怖量表,这些量表是我国目前理门诊中运用较多的。,心理测量中通常用于衡量测量工具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技术指标有: 1

4、、信度 2、效度 3、难度 4、区分度 5、常模,1.1 信度的定义 信度是指同一被试者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用另一套相等的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信度只受随机误差影响,随机误差越大啊,信度越低。不受系统误差影响。,1.2 信度的估计方法 信度越高,标准误越小;信度越低,标准误越大。,计算公式 例子,1.3 心理测试的信度可接受水平,一般原则是: 当rxx0.70时,测验因不可靠不能用; 当0.70rxx 0.85时,可用于团体比较; 当rxx0.85时,才能用来鉴别或预测个人成绩或作为。,1.4 信度的评估方法,重测信度 复本信度 内部一致性信度 评分者信度,2、 效度的概

5、念,效度是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的程度,或者简单地说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准确性。 测量的效度既受随机误差的影响,同时也受系统误差的影响。 可信必有效,有效必可信。效度受信度的制约。,效度高 信度也高,信度低 效度也低,信度高 效度低,2.2 效度的评估方法,内容效度 构想效度 效标效度,2.2.1 内容效度,2.2.2 构想效度,构想效度又叫结构效度,指测验能够测量到理论上的构想或特质的程度,既测验结果是否能证实或解释某一理论的假设、术语或构想,解释的程度如何。 举例:16PF人格特质理论,2.2.3 影响效度的因素,3、项目的难度,定义 难度(difficulty),顾名思义,

6、是指项目的难易程度。 难度的指标通常以通过率表示,即以答对或通过该题的人数百分比来表示: (公式5-14) 通过人数越多(即P值越大),难度越低;,4、 项目的区分度,1、定义 项目区分度(item discrimination),也叫鉴别力,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的心理特性的区分能力。 具有良好区分度的项目,能将不同水平的被试区分开来。 区分度(D)的范围在1.00至1.00之间,有积极区分、消极区分和无区分作用三种类型。,(一)人格的精神分析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荣格的人格理论 阿德勒的人格理论 (二)人格的特质论 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 卡特尔的人格理论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三)人格的学习论

7、班杜拉的人格理论 米歇尔的人格理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前期弗洛伊德把人格化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后期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结构。,荣格的人格理论,荣格认为人格中包括许多概念,每一概念都反映了一种内部的力量;每一个概念都有与之对立的另一个概念,对立的双方构成一个人格单元。 按照热量守恒定律,其中一个方面发展了,另一个方面就相对削弱。人格就是这些处于动态平衡中的各种(阴阳)对抗的内在力量形成的“集群”。荣格把自己的这种对人的内在动因(集群)的分析的心理学,叫作分析心理学,以区别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阿德勒的人格理论,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人格发展的动力。自卑感驱

8、使人产生对优越的渴望。 人格就是围绕这一潜在的基本努力而构造起来的,每个人克服自卑、寻求优越而获得补偿的方式,决定了他的生活风格,而当外界压力与内在努力自强的愿望不协调时,就发生人格冲突。,卡特尔的人格理论,人格特质是人格结构的基本单元,通过分析人格特质的特点,可揭示个体的人格结构。,卡特尔的特质结构网络,卡特尔根据人格特质的独特性,将人格特质区分为独特特质和共同特质。前者是个体所特有的人格特质,后者是许多人(同一群体或阶级的人)所共有的人格特质。根据人格特质的层次性,将人格特质区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卡特尔通过对实证材料的因素分析,透过对表面特质的因素分析找到它们所属的根源特质。,艾森克

9、的人格理论,人格由精神质、内外倾性和神经质(情绪稳定性)等三个基本维度构成。 根据两个维度的分析,可以把人分成稳定的内倾型、稳定内外倾型,不稳定内倾型和不稳定外倾型四种类型。 艾森克认为居中间位置的人占多数,只是少数人属极端典型的类型。,人格的海洋(OCEAN )大五人格理论,外倾性(extraversion):好交际对不好交际,爱娱乐对严肃,感情丰富对含蓄;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点。 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烦恼对平静,不安全感对安全感,自怜对自我满意,包括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开放性(openness): 富于想象对务实

10、,寻求变化对遵守惯例,自主对顺从。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慧等特征。 随和性(agreebleness):热心对无情,信赖对怀疑,乐于助人对不合作。包括信任、利他、直率、谦虚、移情等品质。 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有序对无序,谨慎细心对粗心大意,自律对意志薄弱。包括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点。,班杜拉的人格理论,班杜拉的研究重点是行为习得。 在班杜拉看来,社会学习就是个体通过观察、模仿而学到别人的行为。 他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一种把信息加工理论和强化理论综合起来以解释个人社会行为的理论。他认为行为是个体的主观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

11、果。,米歇尔的人格理论,可以用5个相互重叠、相互交错的概念解释行为的独特性和一致性:能力、编码、预见、结果、计划。 这5个方面构成人格的5个元素,它们是个人过去学习的结果,并指引着未来的学习,因此,它们是个人生活的结果,也规定了未来生活的风格。,各种人格理论在九个维度中所占据的位置,(一)心理测验的使用,第一单元 主试的资格 第二单元 测验的选择 第三单元 测验前的准备工作 第四单元 测验实施的程序及要素 第五单元 被试误差及控制方法 第六单元 测验的评分 第七单元 测验结果的报告,第一单元 主试的资格,1、知识结构 2、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1)专业理论知识 (2)专业技能 3、职业道德

12、 (1)测验的保密和控制使用 (2)测验中个人隐私的保护,第二单元 测验的选择,一、所选测验必须适合测量的目的 二、所选测验必须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第三单元 测验前的准备工作,1、测验前的准备工作 (1)预告测验 (2)准备测验材料 (3)熟悉测验指导语 (4)熟悉测验的具体程序 2、测验中主试的职责 (1)严格按照指导语实施测试 (2)测验前不讲无关的话 (3)对受测者的反应,主测不应作点头、皱眉等暗示性动作。 (4)对突发事情要有心理准备 3、建立协调关系,第四单元 测验实施的程序及要素,一、指导语 (一)对被试的指导语 1如何选择反应形式(划“”、口答、书写等); 2如何记录这些反应(

13、答卷纸、录音、录像等); 3时间限制; 4如果不能确定正确反应时该如何操作(是否允许猜测等); 5例题 6有时告知被试测验目的。 (二)对主试的指导语 二、时限 大多数典型行为测验是不受时间限制的 但在最高作为测验中,速度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测验的环境条件 首先必须完全遵从测验手册的要求; 其次是记录下任何意外的测验环境因素; 第三,在解释测验结果时也必须考虑这一因素。,第五单元 被试误差及控制方法,1、应试技巧与练习效应 (1)应试技巧 (2)练习效应 2、动机与焦虑因素 (1)应试动机 (2)测验焦虑 3、反应定势 (1)求“快”与求“精确”的反应定势 (2)喜好正面叙述的反应

14、定势 (3)喜好特殊位置的反应定势 (4)喜好较长选项的反应定势 (5)猜测的反应定势,第六单元 测验的评分,一、原始分数的获得 二、原始分数的转换,第七单元 测验结果的报告,1、测验分数的综合分析 (1)根据心理测验的特点进行分析。 (2)不能把分数绝对化,更不能仅仅根据一次测验 的结果轻易下结论。 一个人在任何一个测验上的分数都是其遗传特征、测验前的学习与经验、以及测验情境的函数 (3)为了对测验做出确切的解释,仅有常模资料是 不够的,还需要有信效度资料 (4)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直接加以比较,2、报告分数的具体建议 (1)不把测验分数直接告诉被试本人、家长、学校 老师等,应告诉测验分数的解

15、释和建议。 (2)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3)保证当事人指导测验测量或预测什么。 (4)使当事人知道自己和什么团体进行比较。 (5)要使当事人知道如何运用他的分数。 (6)考虑测验分数会给当事人带来什么心理影响。 (7)让当事人积极参与测验分数的解释。,(二)心理咨询业内常用量表介绍,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 本测验适用对象为16岁以上的用户。SCL90最原始的版本是由Derogaitis,L.R.在他编制的Hopkins症状清单(HSCL 1973)的基础上,于1975年编

16、制而成的。,曾有58项题目的版本和35项题目的简本,现在普遍得到应用的是由90个自我评定项目组成的版本,所以也将此测验简称SCL-90。格瑞思在中国普遍应用的版本的基础之上,分别制定了最新的不同年龄群的常模,并且将最原始的版本症状自评量表-SCL90晦涩难懂的解释修改为通俗易懂的、适合中国人的解释系统。,本心理测验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心理测验的九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本测验的目的是从感觉、情感、思维、 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它对有心理症状(即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或心理障碍边缘)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 适用于测查某人群中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某人可能有何种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如何。 不适合于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可用于临床上检查是否存在身心疾病,各大医院大都要使用本测验诊断患者的心理和精神问题。本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