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6145014 上传时间:2019-02-0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汉成帝建始元年夏四月,出现了异常的天象。汉书成帝纪记载:“夏四月,黄雾四塞。”皇帝为之心惊,慌忙召见各行政部门的高级长官,征询对于国家政策的批评,要求他们无所讳言。有的朝臣果然大胆直言,发表了批评外戚当权的政见。太后的兄长,大司马大将军王凤惶恐不安,竟然上书谢罪辞职。虽然汉成帝予以挽留,王凤集团专权跋扈的地位已经动摇。对于所谓“黄雾四塞”,颜师古解释说:“塞,满也。言四方皆满。”现在看来,这其实是指强风夹带大量沙尘、使能见度极度恶化的灾难性的沙尘暴天气。通过对近年沙

2、尘暴的过程纪实的分析,可以知道沙尘暴发生季节的特征是春季35月最为频繁,尤以5月为多,而发生时间,则多在下午。汉成帝建始元年四月辛丑发生的这次沙尘暴,也体现了同样的特征。对于沙尘暴起因的分析,五行志归结于外戚专权的政治因素,而京房从政治神学的视角出发,以为“有黄浊气四塞天下”是严重的灾异,其原因在于政坛的“蔽贤绝道”。汉成帝建始元年夏季的“黄雾四塞”,在历史上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100年之后,汉章帝建初元年,有封爵外戚的动议,遭到太后的拒绝。次年夏季,大旱,有人以为是不封外戚的缘故。太后诏书中再次申明不允许封爵诸舅的原则立场,同时又说到汉成帝时“黄雾四塞”事,以为历史鉴诫。如果进行不同历史阶段

3、的比较,从现有的资料看,两汉400年间,沙尘暴的记录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这可能存在沙尘暴虽然发生然而却未曾在史书上留下记载的情形。但是在神秘主义观念弥漫社会上下的文化背景下,严重的灾异是受到特别的重视的,执政集团因此承受沉重的压力,甚至往往因此引起政治争斗,因而这种异象在记载中遗漏的可能性非常小。应当说,沙尘暴在当时确实是较为罕见的天气现象,这也是这一天象一旦发生则往往受到当政者重视的原因之一。两汉时期沙尘暴发生的密度较小,有多种因素,当时生态条件与今不同,植被状况比较完好,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人口的数量和农耕的规模,都可能影响自然环境。而当时人们的自然观和生态观的某些积极内容,也可以对生态保

4、护产生重要的作用。我们看到,礼记月令和吕氏春秋中都有关于限制砍伐山林的规定,秦简日书中也记录了有关伐木的时日禁忌。这些适应生态条件、爱护生态条件的礼俗,在汉代民间依然发生着显著的影响。(节选自王子今两汉的沙尘暴记录)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出现严重的灾异天象,皇帝或大臣都会惶恐不安,担心是上天对国家政治的惩罚。B. 用近年沙尘暴发生的季节和特征推断当年的“黄雾”即为沙尘,是较为合理的推断方法。C. 对于沙尘暴天气起因的分析,京房与五行志的认识角度一致,都认为与政治有关。D. 两汉时期沙尘暴现象被当政者高度重视,虽属罕见,但每次发生都会被记录在史籍中。2. 下列

5、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用历史事件开头,既增添趣味,也很自然地引出对灾异天气与政治关系的论述。B. 文章引用太后拒封外戚的事件说明古人把灾异天气与政治联系在一起不是个别行为。C. 文章根据当时神秘主义观念弥漫的文化背景推出沙尘暴记载遗漏的可能性很小的结论。D. 文章详细分析两汉沙尘暴发生密度小的各种因素,最终明确指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颜师古对“黄雾四塞”的解释,使我们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汉代的沙尘暴天气现象。B. 古人适应生态条件、爱护生态条件的礼俗,说明古人已具有一定的生态保护意识。C. 如果执政集团不重视严重的灾异天气,有可

6、能引发政局动荡,进而动摇执政根基。D. 人口数量增加和农耕规模扩大有可能造成植被破坏,影响环境,形成灾异性天气。【答案】1. B 2. D 3. A【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皇帝或大臣都会惶恐不安”文中没有依据,无中生有;C项,原文“对于沙尘暴起因的分析,五行志归结于外戚专权的政治因素,而京房,其原因在于政坛的蔽贤绝道”,可见“认识角度”并不一致;D项,混淆范围,原文第四段中两个“可能”。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

7、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2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D项,对各种因素的分析有详有略,且无“明确指出”。【3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A项,仅凭“颜师古对黄雾四塞解释”这一点无法准确判断出汉代的沙尘暴天气现象。(二)文学类文本

8、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梦的河岸何君华雨声渐大的时候,爷爷怀揣一把斧头钻进了竹林。这不是爷爷第一次剁竹子,但冒这么大的雨还是第一次。要是不趁这一场大水把竹子卖掉,今年也许再也没有机会卖了。想到这里,爷爷就把胳膊抡得更圆,斧头也扬得更高了。豆大的汗珠一颗颗地从他的额头上冒出来,他的脸上已经分不出哪里是汗水,哪里是雨水。雨来得实在有些急,要不也用不着这么急火火地来砍竹子啊。很快,所有被伐倒的竹子都褪去了竹枝,光溜溜地躺在瘦了一半的竹林里。没有任何休息,爷爷便开始把竹子一根根地往黑水河南岸扛。我捡起地上的竹枝,试图证明我也能帮上一些忙,但爷爷很快就制止了我:“那是不用搬的,等天晴晒干了,捆

9、回去做柴烧。”我只好两手空空地跟在爷爷后面。那个上午,我戴着大得夸张的斗笠跟在爷爷屁股后头,一趟趟地往返于竹林和黑水河南岸之间。用我奶奶的话说,我简直就是爷爷不离身的影子。我对奶奶的话坚信不疑。等所有的竹子都扛到了河边,爷爷便开始拿绳子捆它们。很快,一只大竹筏便在爷爷手中做成了。爷爷要赶在天黑之前到黄龙乡把竹子卖掉。爷爷撑起竹篙,像老虎一样跳上竹筏。我叫嚷着要和爷爷同去,父亲不容置喙地喝止了我。要不是这样一场大雨,黑水河肯定载不起这样一捆竹子,何况身宽如牛的爷爷还摇摇晃晃地站在上面。我替爷爷捏了把汗。雨还没有停的意思。河水越来越黄,河岸越来越低。很快,爷爷便像游水的青鱼一样消失在我踮起脚也看不

10、见的黑水河尽头。有人站在对岸大声逗我:“细箩,你爷被黑水河吞了!”我板起脸回敬道:“你爷才被黑水河吞了!”我不再理他爷爷是黑水河的河神,怎么会被黑水河吞掉!想也不用想。我曾不止一次听过爷爷在黑水河的传奇,最有名的,莫过于爷爷在河里徒手捉过一条一百三十一斤的大青鱼。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出生。黑水河爆发百年一遇的大水,人们纷纷冲到河里下网捕鱼。突然,爷爷下的网被狠狠磴了一下,爷爷意识到网住了个大家伙,立即拎起网来。爷爷一眼便看见了一条硕大无比的鱼尾巴,还来不及反应,爷爷便被鱼拖进了黑水河里。接下来,令岸上所有人都瞪大双眼的一幕发生了。但见爷爷抓着青鱼的两鳍,骑在青鱼背上在黑水河里游上游下,激起的水花高

11、过人头我爷爷在黑水河里开起了摩托艇,这是多年后我在一部香港影碟里看到的场景,我一下就想起了我当时年轻气盛的爷爷,我确信我爷爷当年跟影碟里的人一样酷劲十足。有人数了教,爷爷骑在青鱼身上足足游了二十三圈;最后,筋疲力尽的爷爷终于把青鱼甩上了岸。爷爷像耙完十亩田一样大口喘着粗气,青鱼则僵死在岸上一动不动。何铺街上卖肉的朱屠户当即拿来秤,两个人架起扁担一称,整整一百三十一斤!这是迄今为止黑水河最大的一条鱼,人们都说我爷爷捉住了黑水河的鱼精。连鱼精都捉得住的人,怎么可能被黑水河吞掉!可是,爷爷从此再也没有回来,父亲和他的叔伯兄弟沿着黑水河寻了一个月,连爷爷的影子也没有寻到。直到有一天,奶奶突然说爷爷托梦

12、给她,说他在一条河岸上。人们问奶奶是哪一条岸,她说既不像是黑水河北岸,也不像是南岸,因为岸上既没有成片的麦林,也没有成片的稻林,只能说是第三条岸。奶奶还说,那条岸上有一片花的海洋。所有人都以为奶奶疯了,只有我相信她说的是真的。大人们不肯相信一条河会有第三条岸,就像他们从来都不肯相信一只山羊也会唱歌一样。我讨厌这帮傲慢无理的大人,并且决计不再搭理他们。我发誓等我长大,就会像鱼一样游过去看爷爷。爷爷一定就在那条开满鲜花的河岸上欢快地望着我,就像望着他不离身的影子一样。(有删改)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对大雨的介绍,既为人物出场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13、又为下文黑水河上涨、爷爷乘竹筏卖竹子等情节作了铺垫。B. 文章第三段画线句,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说明了爷爷冒大雨砍竹子的原因,暗示了中国农村贫穷落后的现状,引人深思。C. 文章善用修辞如褪去竹桠的竹子光溜溜躺在瘦了一半的竹林里及爷爷像游水的靑鱼,分别用了拟人和比喻手法,把形象刻画得生动贴切。D. 小说插入有关爷爷在黑水河捉住大青鱼的故事,不仅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有助于强化爷爷的形象。5. 文中的爷爷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请概括分析。6. 小说以奶奶的梦结尾,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答案】4. B 5. 身强体壮,不畏困难。爷爷“身宽如牛”,面对一片竹林“把胳膊抡得

14、更圆,斧头也扬得更髙了”,冒着大雨将竹子伐倒。做事麻利,经验丰富。不停伐竹,很快就将竹子砍倒,褪去竹桠,把竹子扛到黑水河边,并做好竹筏;对卖竹子的行情熟悉,能准确抓住卖竹子的最好时机。捕鱼技艺髙超,富有传奇色彩。曾徒手在黑水河百年一遇的大水里捉起过一条一百三十一斤的大青鱼,人们都称他捉起了黑水河的鱼精。 6. 情节结构方面:以爷爷给奶奶托梦回应了爷爷的失踪,使故事再起波澜,曲折生动,结构紧凑。人物形象方面:写爷爷在一片花的海洋的岸边,衬托了爷爷这一形象的美好和光辉。思想蕴含方面:以此结尾既表现了对爷爷的赞美与思念,也暗含对成年人现实心理的不认可。艺术效果方面:以具有浪漫色彩的梦境结尾,使人产生

15、无限的想象,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A项考核环境,BC项考核手法,D项考核情节,其中B项,“暗示了中国农村贫穷落后的现状”文中无据,属于过度解读,这一情节就是为了突出爷爷勤劳。【5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特征的题目,答题时先梳理文章的情节,然后从主要的情节中概括形象的性格特征,作答时先明确性格然后结合情节具体的解释,如此题可根据文中的情节“爷爷身宽如牛,面对一片竹林把胳膊抡得更圆,斧头也扬得更高了,冒着大雨将竹子伐倒”等情节概括其“身强体壮,不畏困难”的性格特征;根据“不停伐竹,很快就将竹子砍倒,褪去竹桠,把竹子扛到黑水河边,并做好竹筏;对卖竹子的行情熟悉,能准确抓住卖竹子的最好时机”等情节概括“做事麻利,经验丰富”等特征;根据“曾徒手在黑水河百年一遇的大水里提起过一条一百三十一斤的大青鱼,人们都称他提起了黑水河的鱼精”等情节概括“捕鱼技艺高超,富有传奇色彩”等情节概括“捕鱼技艺高超,富有传奇色彩”的特征。点睛:这是一道考核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题目,答题时首先用一句话总括形象特征,一般为什么时代、具有什么特征、什么阶层的形象。分点答出性格特征,后面列出文中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