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6144727 上传时间:2019-02-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1.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粘贴以下危险警告标签。下面所列物质中,贴错了标签的是()ABCD 物质浓硫酸CO2KCN黑火药危险警告标签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详解】A、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张贴腐蚀性标志,A正确;B、二氧化碳不燃烧,可用于灭火,B错误;C、KCN剧毒,张贴有毒品标志,C正确;D、黑火药易爆炸,张贴爆炸性标志,D正确。答案选B。2.下列实验装置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蒸发氯化钠溶液 B. 点燃酒精灯C. 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 D. 用海水

2、提取淡水【答案】B【解析】【详解】A. 该装置是蒸发装置,可用于蒸发氯化钠溶液,A正确;B. 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酒精灯,应该用火柴,B错误;C. 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时需要玻璃棒引流,C正确;D. 该装置是蒸馏装置,可用于用海水提取淡水,D正确。答案选B。3.以下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 还原剂中必定有元素被氧化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降低C. 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氧化剂D.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还原反应【答案】A【解析】A、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为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则还原剂中必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选项A正确;B、在氧化还原反应

3、中,失去电子的元素化合价升高,选项B错误;C、物质中某元素失去电子,则此物质是还原剂,选项C错误;D、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叫氧化反应,选项D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考查,注意从元素的化合价角度分析基本概念,抓住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即可解答。4.将绿豆大小的方形金属钠投入足量且含酚酞的水中,根据相应现象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方形金属钠变成小球钠与水的反应吸热 B钠浮于水面游动水的密度大于钠的C酚酞溶液变成红色有碱性物质生成D钠球游动有吱吱声有气体生成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详解】A、钠与水反应

4、放热,使熔点小于100的钠熔为小球,A错误;B、钠的密度小于水,钠浮在水面,B正确;C、酚酞遇碱变红,钠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是强碱,C正确;D、钠与水反应剧烈、放出氢气,因此钠球游动有吱吱声,D正确;答案选A。5.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是()A. 水和酒精 B. 碘和四氯化碳 C. NaCl溶液和泥沙 D. 汽油和水【答案】D【解析】【分析】只有互不相溶的液体之间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据此解答。【详解】A. 水和酒精互溶,不能分液分离,应该是蒸馏,A错误;B. 碘易溶于四氯化碳,不能分液分离,应该是蒸馏,B错误;C. NaCl溶液和泥沙应该是过滤分离,C错误;D. 汽油不溶于

5、水,应该用分液法分离,D正确。答案选D。6.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CaCO3+2HCl=CaCl2+CO2 + H2O B. CaO+H2O=Ca(OH)2C. 2H2O22H2O+O2 D. CaCO3CaO+CO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反应中化合价没有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CaO + H2O = Ca(OH)2 反应中化合价没有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2H2O22H2O + O2,反应中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D、CaCO3CaO + C

6、O2反应中化合价没有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C。考点: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氧化铜与稀硝酸反应:CuO+2H+=Cu2+H2OB. 稀H2SO4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C. 盐酸滴在石灰石上:2H+CO32=H2O+CO2D. 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H+OHH2O【答案】A【解析】【详解】A. 氧化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CuO+2H+Cu2+H2O,A正确;B. 稀H2SO4与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Fe+2H+Fe2+H2,B错误;C. 石灰石难溶,盐酸滴在石灰石上:2H+CaCO3Ca2+H

7、2O+CO2,C错误;D. 氢氧化铁难溶,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3H+Fe(OH)3Fe3+3H2O,D错误。答案选A。8.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B. 胶体加入电解质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C. 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稳定的分散系D. 胶体和溶液都能够产生丁达尔效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分散系不带电,是胶体粒子吸附带电离子,胶粒带电荷,A项错误;B.胶体加入电解质溶液会发生聚沉可产生沉淀,复分解发生的条件之一是生成沉淀,所以溶液可以生成沉淀,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B项错误;C.胶体较稳定,是一

8、种介稳性的分散系,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C项正确;D.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D项错误;答案选C。考点:考查胶体和溶液。9.在水溶液中,下列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H2SO4=2H+SO42- B. NaHSO4 = Na+ HSO4-C. Na2CO3=2Na+CO32- D. Ba(OH)2= Ba2+2OH-【答案】B【解析】【详解】A、硫酸是二元强酸,完全电离:H2SO42H+SO42,A正确;B、NaHSO4属于强电解质且是强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NaHSO4Na+H+SO42,B错误;C、碳酸钠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Na2CO32NaCO32,

9、C正确;D、氢氧化钡是二元强碱,完全电离:Ba(OH)2Ba2+2OH,D正确;答案选B。10.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在实验室中取少量海水,进行如下流程的实验:粗盐中含Ca2+、Mg2+、Fe3+、SO42等杂质,提纯的步骤有: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加入适量盐酸; 溶解; 过滤; 蒸发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粗盐中含Ca2+、Mg2+、Fe3+、SO42-等杂质,提纯过程中,先加水溶解,然后把杂质转化为沉淀或气体除去,除Ca2+用CO32-,除Mg2+、Fe3+用OH-,除SO42-用Ba2+

10、,要注意后加的试剂最好能把前面先加的过量试剂除掉,所以先加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Mg2+、Fe3+,再加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SO42-,然后加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2+和过量的Ba2+,过滤出沉淀后加入适量盐酸除去CO32-,最后蒸发结晶,故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选D。11.在下列反应中, HCl 只作氧化剂的是()A. NaOH+HClNaCl+H2OB. Zn+2HCl=ZnCl2+H2C. MnO2+4HCl(浓)MnCl2+2H2O+Cl2D. CuO+2HCl=CuCl2+H2O【答案】B【解析】ANaOH+HCl=NaCl+H2O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

11、原反应,故A错误;BZn+2HCl=ZnCl2+H2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HCl作氧化剂,故B正确;CMnO2+4HCl(浓)MnCl2+2H2O+Cl2中,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Cl为还原剂,故C错误;DCuO+2HCl=CuCl2+H2O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睛:把握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HCl作氧化剂,需要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只要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即可。12.下列离子检验的正确结论是()A. 若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产生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溶液中一定存在大量CO32-B. 若向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

12、淀,则溶液中一定存在大量Cl-C. 若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则溶液中一定存在大量OH-D. 若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存在大量SO42-【答案】C【解析】A. 若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产生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根、亚硫酸根等离子,A错误;B. 若向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含有Cl-、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等,B错误;C. 若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溶液中一定存在大量OH-,C正确;D. 若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SO42-或Ag+等,D

13、错误。13.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 CuCu2 B. ClCl2 C. NH3NO D. MnOMn2【答案】D【解析】【分析】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说明所给物质作氧化剂,在反应中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详解】A项、Cu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需要加氧化剂实现,故A错误;B项、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需要加氧化剂实现,故B错误;C项、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需要加氧化剂实现,故C错误;D项、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需要加还原剂实现,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氧化剂、还原剂发生的反应及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

14、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称取2.0gNaOH固体先在托盘上各放一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2g砝码,左盘上添加NaOH 固体B制备Fe(OH)3胶体向沸水中逐滴加入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加热煮沸至液体变为红褐色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将NaCl溶液置于蒸发皿中加热,至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D萃取碘水中的碘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酒精,振荡,静置分层后,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详解】A. NaOH有腐蚀性,不能在天平上直接称量,应该在烧杯等仪器中称量,A错误;B. 向氯化铁饱和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得不到胶体,B错误;C. 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需要蒸发,实验操作为将NaCl溶液置于蒸发皿中加热,至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C正确;D.酒精和水互溶,不能萃取碘,D错误。答案选C。【点睛】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化学实验的考查离不开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例如称量物质、配制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