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6144724 上传时间:2019-02-0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黑龙江省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牡一中2018级高一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共42题,84分)1.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A. 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B. 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C. 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 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分封制是周朝实行的一种地方政治制度,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周朝的统治;材料反映封国面积较小,无法对周王室形成威胁,从而加强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而是强调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A项错误。分封制是周天子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诸侯,不可能

2、让诸侯国扩展疆域,B项错误。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始于秦朝,与材料不符,C项错误。2.“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主要反映了( )A. 中国古代的宗法观念 B. 中国古代的分封制度 C. 中国古代的礼乐制度 D. 中国古代的仁爱思想【答案】A【解析】【详解】宗法观念注重血缘,注重亲情,“尊祖敬宗”。故答案为A项。分封制是到地方上建立诸侯国的制度,礼乐制度是维护等级秩序的制度,仁爱思想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主张,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D项。3.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

3、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官僚政治B. 中央集权C. 天下为公D. 家国一体【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度,通过封建诸侯,西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宝塔式”森严的等级制度;而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是宗法制,奴隶主贵族根据与周天子血缘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统治集团形成“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反映了西周时期政治制度具有族权与政权相结合,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故D项正确。官僚政治出现的标志是秦朝郡县制的实行,故A项错误;西周时期并没有实现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天下为公开始于夏朝,故C

4、项错误。4.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救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其相似作用是( )A. 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 B.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C. 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救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可见秦汉时期设的朝议制度和唐代设立的三省制都有利于发挥大臣参政议政的作用,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故选D项。5.秦汉时期,御史大夫在行使行政权时,主要以典章制度为依据,为丞相提供施政建议。这说明

5、秦汉时期的御史大夫A. 削弱了丞相的权力B. 未被赋予监察百官之权C. 协助丞相处理朝政D. 行使权力时受丞相制约【答案】C【解析】根据“御史大夫在行使行政权时,主要以典章制度为依据,为丞相提供施政建议”可知,御史大夫是协助丞相处理朝政,为丞相提供施政建议,故C正确;材料反映御史大夫为丞相提供施政建议,无法体现削弱丞相的权力,A错误;御史大夫具有监察百官之权,B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御史大夫的权力受丞相制约,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御史大夫在行使行政权时,主要以典章制度为依据,为丞相提供施政建议”,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秦汉的政治制度分析解答。6.某一个朝代的中枢权力体系的

6、官员有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户部、盐铁、度支等,该朝代是A. 秦朝B. 西汉C. 宋朝D. 唐朝【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户部、盐铁、度支等中枢官员出现于宋朝,故C项正确;秦朝的中枢机构是三公九卿,西汉的中枢机构是内外朝,唐朝的中书机构是三省六部,故ABD错误。7.钱穆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下的机构时指出,“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该政治制度应是( )A. 分封制 B. 行省制 C. 郡县制 D. 皇帝制【答案】B【解析】【详解】元朝地方的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各行省长官相当于是由中央机构中书省派出的官员

7、来管理地方,故答案为B项。分封制下分封的诸侯具有很大的独立自主性,不能说是行动的中央政府,排除A项;郡县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排除C项;皇帝制与地方行政制度无关,排除D项。8.有学者在研究汉朝制度变革时指出:如果天下是块大奶酪的话,在一定时期内,奶酪的大小不变化,那么参与分这块奶酪的人越多,每个人得到的奶酪就越少,也就意味着参加分配的人实力就越小。这里所描述的制度变革是( )A. 推恩令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度 D. 察举制度【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来看,这里的制度应该是汉朝制度,而且“参与分这块奶酪的人越多,每个人得到的奶酪就越少,也就意味着参加分配的人实力就越小”,所以结合所学可

8、知这是指的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采取的推恩令,因为这一制度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诸侯国越分越小,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王国不会威胁中央集权,故选C;推恩令是为解决郡国并行制下的王国问题的,故排除A;郡县制和察举制不符合题意,故排除。9.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是A. 西周实行分封制B. 西汉设置刺史C. 宋朝设通判监察D. 唐朝实行三省制【答案】D【解析】【详解】唐朝的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故答案为D项。分封制是地方行政制度,排除A项;刺史是监督地方官员,起到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排除B项;宋朝的通判监察地

9、方官员,起到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排除C项。10.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积极意义在于A. 分清了中央和地方的不同职权B. 有利于选拔人才,保证了政治清明C. 有效地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 中央机构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答案】D【解析】【详解】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各部门职责明确,各负其责,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答案为D项。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没有涉及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划分,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不是选官制度,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加强君权,并非有效解决了二者的矛盾,排除C项。11.宋仁宗对谏官张升说,你很孤单,没有朋友,要注意说话方寸。张升明知年老仁宗儿子都夭折了,却回敬皇帝道:臣

10、不孤单,妻儿俱全;陛下才孤单,只有宫女相伴。仁宗没怪罪张升。清代士大夫却没这种“脾气”,大学士曹振铀总结的为官秘诀是“多磕头少说话”。士大夫“脾气”变化表明A. 儒学思想渐趋衰微B.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 官场风气世俗化D. 经济文化没有协调发展【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宋代谏官敢于顶撞皇帝,但到了清代,士大夫却没这种“脾气”,为官的秘诀是“多磕头少说话”,这从本质上反映了皇帝的权威不断加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故B项正确;儒家思想从汉代开始一直是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A项错误;C、D都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2.关于明朝内阁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B. 职权范围不明朗,可统领六部百司C. 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D. 直接导致明代宦官专权,政治黑暗【答案】C【解析】【详解】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答案为C项,排除A项。阁臣拥有票拟权,内阁不能统领六部百司,排除B项;宦官专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结果,同内阁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点睛】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的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

12、的表现。13.下列措施有利于限制地方分权势力的是: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酎金夺爵汉武帝设置中朝宋太祖派文臣管理州郡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为了限制地方权力实行了郡县制,汉武帝为了限制地方权力实行了推恩令、刺史制度、酎金夺爵等,宋代为了限制地方权力派文臣管理州郡,故正确;汉武帝设置中朝是为了削弱相权,故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ABD错误。14.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A. 社会秩序比较稳定B. 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C. 已经确立官僚政治D. 地方

13、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秦朝的官员不是世袭的而是任免的,这是官僚政治的表现,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说明社会秩序并不稳定,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强调如果失职将被免职而非失职现象十分严重,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地方官员不仅仅是负责维护社会稳定,还有其他的职责,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免职、不世袭体现的是官僚政治的特点。15.唐制,皇帝朝见百官后,另和宰相讨论,旁人不得参加,门下省的谏官例外。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可以由这些“言者无罪”的谏官来讲。由此可知,唐朝谏官A. 主要的

14、职责是秉笔直书B. 一定程度缓冲了君相矛盾C. 是门下省的上一级机构D. 凌驾于皇权之上【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宰相有时不便同皇帝讲的话,可以由这些言者无罪的谏官来讲”说明唐朝谏官起到了缓冲君相矛盾的作用,故B项正确;负责秉笔直书的是史官,故A项错误;唐朝谏官是门下省的属官,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唐朝谏官不可能凌驾于皇权之上,故错误。16.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 秦朝的太尉B. 唐朝的中书省C. 宋朝的通判D. 清朝的军机处【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该机构只能将所接到的命令写成文字传达下去,自己是没有一

15、点权力的,结合所学知识最符合的应该是清朝的军机处,因为其只能就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符合题意,所以本题选D选项。A选项掌握军事权力;B、C选项都与传达无关。17.某同学在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中看到下图。这幅行政区划体系图最早出现于哪位君主在位时期A. 周武王B. 秦始皇C. 汉高祖D. 汉武帝【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郡县”、“王国”、“侯国”等信息可知,汉高祖刘邦在建立汉朝后,在地方行政制度上推行郡国并行制,故C项正确。周武王时期不存在郡县制,A项错误。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与材料“王国”、“侯国”等信息不符,B项错误。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实力,但要迟于汉高祖时期,D项错误。18.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能够消除地方割据物质基础的是A. 杯酒释兵权B. 收精兵C. 削实权D. 制钱谷【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设转运使,转运地方大部分财政,即“制钱谷”,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