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6138929 上传时间:2019-02-0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解析版】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解析版】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解析版】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解析版】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版】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年级十月质检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A. 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B. 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C. 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D. 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答案】B【解析】【详解】“射爵射侯”反映了东汉获取爵位和力求封侯的愿望,即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故B项正确;“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

2、射”和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相反,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抑制王侯势力,故C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追求显贵地位,D项是对材料的误读,材料体现不出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故错误。2.下表是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由图表信息可知,南宋宰相官员家庭出身的不断减少,出身平民的大量增加。这体现出两宋社会阶层流动加强,故D项正确;材料数据表明世家大族影响

3、减弱,故A项错误;平民阶层能当上宰相,这说明科举制度功能加强,故B项错误;材料和宰相权力无关,故C项错误。3.史记载:“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衅周,周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髃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衅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管叔、放蔡叔髃。以徽子开代殷后,国于宋。”材料旨在说明A. 周代分封先代贵族以维护统治秩序B. 西周初期中央集权雏形已开始出现C. 周初统治尚不稳固,分封制受到冲击D. 宗法秩序受到冲击,周天子权威衰落【答案】C【解析】材料中多次提到“衅周”,说明西周初年分封制统治并不稳定,分封制受到冲击,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只解释了材料后半部分的含义,没有对整个材料进行阐述;

4、B选项错误,西周初期还没有形成中央集权的统治;D选项错误,材料中涉及到的是分封制而不是宗法制。4.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主要有“平章事”和“同中书门下三品”等。高宗以后,宰相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衔,否则即使担任中书令也不能称为宰相。对此说明A. 三省六部长官未必都是宰相,统理国政B. 宰相名实分离,权力分散直至消亡C. 相权更为分散,三省长官不一定是宰相D. 三省长官有宰相之名、无宰相之实【答案】C【解析】材料“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宰相必须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衔,否则即使担任中

5、书令也不能称为宰相。”反映了唐代皇帝为了削弱相权,任用一些资历较轻的官员参预朝政,从而出现了相权更为分散,三省长官不一定是宰相的现象,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六部,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宰相权力的消亡,故B项错误。D项与题意相反,排除。5.公元前415年,雅典发生毁坏神像案,迅即被与酒会联系在一起。报案者称,虽然没有目睹神像被毁的过程,但以前经常看到阿西比德和他的同伴一起聚饮,其间有诸多可疑言行,定为他们所为,结果身为雅典将军的阿西比德及其同伴均判有罪。材料表明在古代雅典城邦A. 私人生活空间不被尊重B. 个人都有参与城邦管理的权利C. 雅典民主政治问题严重D. 私人集会只能在市政广场举

6、行【答案】A【解析】据材料“报案者称,虽然没有目睹神像被毁的过程,但以前经常看到阿西比德和他的同伴一起聚饮,其间诸多可疑言行,定为他们所为,结果身为雅典将军的阿西比德及其同伴均判有罪”可知私人生活空间不被尊重,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个人都有参与城邦管理的权利,且“都有”说法绝对,故B项错误;C项存在夸大其词倾向,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集会只能在市政广场举行,故D项错误。6.罗马法给世界带来重大影响,不少人歌颂它“适合于人性之原理,万古不易”、“罗马人具有一种缜密微妙之法律思想,故其发为事实,自能冠绝古今,卓越东西”等等。这些赞誉A. 认为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B. 是基于罗马法实现了法律

7、面前人人平等C. 是对十二铜表法的恰当评价D. 指出了罗马公民法侧重政治程序的特征【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万古不易”“冠绝古今,卓越东西”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些赞誉认为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故答案为A项。罗马法并没有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排除B项;材料信息是对罗马法的总体评价,不只是针对十二铜表法的评价,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7.公元前357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限定为1/20,10年后又把原来的利率减半,公元前344年,通过延期债务偿付令,宣布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年,通过新的法案,“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其借贷的抵押品这些变法说明古罗马A. 依靠习惯法来调整

8、社会关系B. 不断完善公民法,调整借贷关系C. 坚持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和自由平等的原则D. 制定万民法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公元前357年又把原有利率减半、公元前344年宣布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年,通过新的法案”等说明古罗马是在不断地调整借贷关系的,也是在不断的完善公民法,因此这个变化历程只能说明古罗马不断完善公民法,调整借贷关系,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很显然是说的成文法,不是习惯法,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自由平等的原则,故C项错误; 万民法是罗马帝国时期,不符合材料时间信息,故D项错误。8.1941年11月,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无记名投票选举中,选出政府委

9、员18人,其中共产党员占7人,超过三分之一,共产党人徐特立立即申请退出,另选白文焕递补。这一做法A.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B.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C.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D.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抗战时期的根据地政权三三制的原则,不是国民革命时期,故A错误;土地革命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B错误;抗战时期主要任务不是反抗国民党政府,故C错误;根据地政权三三制的原则有利于团结各阶层抗日,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判断题干现象所处的时间范围,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1941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关键信

10、息分析出抗日战争的时期,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9.有学者认为: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民主过程,实际上就是多元的精英采取政党竞争形式,竞取权力的过程。民主可以被定义为多重少数人的统治,民主过程的价值就在于建立这种多重少数人的统治。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下列政治制度能够体现这一说法有政党政治代议制分权原则联邦制度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多元的精英采取政党竞争形式”“多重少数人的统治”,体现了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中以选举的形式实行间接统治,在选举中出现了政党政治,这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表现,故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分权原则和联邦制度,故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ABD

11、错误。10.钱乘旦说:大革命后的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以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材料表明作者A. 否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B. 认同民主政治促进了工业化发展C. 反对大规模的社会变革D. 强调协商是民主政治的实现手段【答案】D【解析】题目中只是说明大革命后的社会和经济状况,并未对大革命进行评判,故A项错误;大革命后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也属于民主政治,但却并未促进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故B项错误;题意为法国民主化的方式由对抗到妥协,通过妥协方式获得的民主政治更加持久和维护社会稳定,反对社会变

12、革是错误的,反对的是革命的暴力方式,故C项错误;由材料得知,法国在1870年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以后,“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表明作者强调协商是民主政治的实现手段。故D项正确。11.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这表明当时A. 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B. 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C. 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D. 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

13、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说明清政府坚决的禁烟态度,故B项正确;A项错在“各国政府公认”,故错误;C项明显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错误;治外法权是外国人的司法特权,和走私鸦片无关,故D项错误。12.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A. 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 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 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 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答案】D【解析】题干中地方督抚上奏的内容中认为,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说

14、明当时清朝的地方督抚已经注意按照国际法来处理中日之间的交涉问题,这明显体现了近代的外交观念,故选D;题干中没有说到日本是借助于西方列强侵害中国的权益,故A与题意不符;由“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可知,当时琉球国还在向中国进贡,维持着朝贡关系,故B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地方督抚的上奏只是在行使其职权,对政府提出建议,而不是干预朝廷外交事务,故C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名师点睛:中国外交近代化是指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过程中,中国一方面试图通过自身的力量赶走外国侵略者获取独立,另一方面认同接受西方文明,外交上从消极排斥与抵抗、蒙昧无知中丧失主权,转变为接触与适应、尝试改变弱势处境,再到主动争

15、取国际社会主体权资格、追求建立平等新型外交的历史演变过程。13.以下是一位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列出的知识结构,其反映的历史时期是领域社会进步存在问题政治共和制度的渐进动荡裂变的时局经济民族工业的春天昙花一现的凋零思想博大宽宏的气象迷离彷徨的选择习俗移风易俗的时尚抱残守缺的遗风A. 晚清政府时期B.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 北洋政府时期D.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答案】C【解析】北洋政府时期,即1912年3月至1928年,政治上,其形式上仍是共和制度,但各地军阀割据,时局动荡裂变;经济上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思想上,封建传统儒家伦理和新文化思想针锋相对;习俗上,移风易俗,但仍受封建习俗的束缚,故C正确。A项不符合“共和制度的渐进”,排除。B项中的南京临时政府存在于1912年1月到3月,而民族工业的春天的主要时间是一战期间(19141918),排除B。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1927年以后,与思想上“迷离彷徨的选择”不符,排除。14.1894年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19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