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6135844 上传时间:2019-02-0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导读,蠢事大全中有则故事说,某商人请唐伯虎写对联,唐伯虎立书一副:“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谁知商人不满意,希望写成“看得见、一堆一堆的”。唐伯虎改写道:“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子,堆出堆进;柜里铜钱,要像冬天虱子,越捉越多。”商人拍手叫绝:“太好了,太好了,正合我意!”,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1、商品及其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一定不是商品;二是用于交换,下列哪些属于商品,为什么?,1.自然状态的阳光、空气 2.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品 3.同学初中毕业时互相赠送的钢笔等礼物 4.农民自己

2、种的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 5.东莞电视台推出的收费数字电视节目,2、5属于商品,一、货币的本质,(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使用价值的含义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A.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决定了商品需要进行交换 B.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反映人与物的关系 C.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特有的属性,其他物品也有使用价值 商品价值的含义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A.商品交换实质上是交换劳动,即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B.不同商品都有价值,所以才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没有价

3、值的东西不是商品 商品生产者(销售者)与消费者对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能同时兼得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两者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1.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价值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 3.没有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使用价值 4.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1、4,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1)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 (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的含义: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4、货币与其他一般等价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二、货币的基本职能,(1)货币的职能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货币本质的体现 。货币产生时就具有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2)价值尺度,如何执行: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含义: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原因: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如何执行: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价格的含义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

5、3)流通手段,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货币出现以后,货币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叫商品流通。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货币流通规律 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 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量与价格水平的乘积)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即货币在买主和卖主之间转手的次数)成反比。,(4)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判断:以下各题货币分别执行的是什么职能?,A、一件衣服标价100元,(价值尺度),B、小王用5元钱买一支钢笔,(流通手段),C、老李

6、家藏有祖传的两块金砖,(贮藏手段),D、中国援助利比亚500万美元,(世界货币),E、企业财务人员向工人发放工资,(支付手段),练一练,三、纸币,(1) 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国家发行:纸币只能由国家发行,其他组织和个人无权发行,否则构成制造假币的违法犯罪行为。我国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发行纸币。 强制使用:必须是现在强制使用的纸币,以前强制使用现在不再强制使用的,不能流通。 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没有其票面代表的价值;纸币只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2)纸币的优点:制造成本低;防止贵金属流失;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

7、任何数量的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如果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一定要注意: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很多,不仅仅与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 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下跌。,(3)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4)货币与财富,货币出现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用货币来表现,一切商品首先都同货币交换,货币可以买到一切商品,货

8、币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于是有人就拜倒在货币的脚下。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货币依然是一般等价物,仍然是财富的象征。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是“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怎样鉴别假币? 摸就是感觉纸张的质量,真币采用凹版印刷,摸上去特定位置有凸起感; 看就是看水印,印刷质量等,假币的水印往往是后期强行印上去的,容易模糊和变形,而真币的水印早在图案印刷前就嵌在了纸张里,所以看起来清晰,有立体感; 听就是把钞票拿在手里轻轻甩打,真币的纸张非常好,有清脆的声音,而假币根本无法模仿; 验市民可到银行柜台去,那里有专门的设备来识别真伪。,盐,矛,咖啡,红珍珠,牛奶,用牛做一般等价物,能否长期地固定下来?,金银的特

9、点: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方便等。,物物交换 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 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本节主要内容:,一、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含义及其属性,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金银作为货币材料的优点,货币的含义和本质,二、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含义,价格的含义,含义,商品流通的含义、公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公式,执行时的特点,执行时的特点,三、纸币,含义、优点,与金属货币的关系,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预习提纲:,1.结算方式 2.信用卡的含义、优点 3.支票的含义、用途 4.外汇的含义及变化 5.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1. 2006年商品房销售面积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10、,平均销售价格不断攀升。之所以把这些房称之为商品房,是因为( ) A.它们是劳动者劳动创造的 B.它们是开发商自己居住的 C.它们是一种基本生活用品 D.它们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D,2.如果用20美元购买一盘录音带,这20美元() A.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B.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D.一种价值符号,D,3.假设市场上待售的商品价格总额为800亿元,每1元货币在一定的时间内平均流通4次,那么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 A 1000亿元 B 200亿元 C 400亿元 D 1600亿元,B,4.不同商品之所以可以按一定的量的比例进行交换,是因为所有商品(

11、 ) A.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 B.都具有相等的使用价值 C.都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 D.都是脑力劳动的结果,C,(多项)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从2004年7月30日起在全国发行第五套人民币1元纸币,共一计发行10亿元。这说明国家可以决定人民币的() A.发行机构 B.发行数量 C.面额 D.购买力,ABC,商品价格是通过一定量的纸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1)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可见,价格起源于货币产生之时。 (2)金属货币在流通中有很多不便,且金属铸币磨损成为不足值的货币一般并不影响它的使用

12、,后来又逐渐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可见,纸币是货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价格的出现早于纸币。 因此,不能说价格一定是通过“纸币”表现出来,应当说是通过一定量的“货币”表现出来。 (3) 题中观点将货币与纸币混为一谈,因而是不科学的。,北宋纸币,南宋纸币,港币,美元,欧元,英 镑,瑞士法郎,本框易混淆的知识点 1商品是劳动产品,但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不能认为凡是劳动产品都有价值。 2商品一定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是商品。只有商品才有价值,价值是商品所独有的,有价值就一定是商品,是商品就必有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商品所不可缺少的。 3商品交换表现为使用价值之间的交换,但商

13、品交换的本质不是物物交换,而是劳动的交换。 4商品的使用价值没有大小之别,只有优劣之别。即:使用价值是不能比较的,价值是可以比较的。 5.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6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决定纸币发行的数量、面值、但无权决定纸币的购买力。,7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一般地说,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不能说凡是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过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 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商品价值量增加,商品的价格就会上涨。 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就会上涨。

14、 政策性调整,国家的保护价、指导价等理顺价格关系的措施会引起价格上涨。 商品流通不畅,市场管理不善,乱收费、乱罚款,也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涨。 消费者的心理 可见,只有在物价上涨是因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的情况下,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8货币的二个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它们的区别方法有二:是否需要真实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真实的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不需要真实的货币;关键词不同。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的关键词有买或卖等相关字眼,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的关键词有与价格相关的关键词如价格、定价、贵、贱、便宜。 9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区别:流通手段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手段是钱货分离。 10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商品但其本质不是商品。 11纸币只能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不能执行价值尺度、贮藏手段职能,因为必须要有价值的东西才能执行这两个职能。金银饰品不能执行储藏手段的职能,必须是足值的货币才能执行储藏手段的职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