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珞路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wei****017 文档编号:761147 上传时间:2017-05-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珞路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武珞路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武珞路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武珞路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武珞路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珞路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珞路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23 页)2014-2015 学年湖北省武珞路中学七年级(下)期中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在 3.14, , , ,2.01001000100001 这六个数中,无理数有(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2如图,哪一个选项的右边图形可由左边图形平移得到()A B C D3计算 的结果为()A3 B3 C 3 D4.54下列各点中在过点(3, 2)和( 3,4)的直线上的是( )A(3 ,0) B(0, 3) C(3,2) D(5,4)5若 y 轴上的点 A 到 x 轴的距离为 3,则点 A 的坐标为( )A(3,0) B(3,0)或( 3,0) C(0,3) D(0,

2、3)或(0,3)6线段 CD 是由线段 AB 平移得到的点 A( 1,4)的对应点为 C(4,7),则点 B(4,1)的对应点 D 的坐标为()A(2,9) B(5,3) C(1,2) D(9,4)7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a b|=|ba| Ba aC| 2 |= 2 Da 20(a 为任一实数)8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三个交点B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同旁内角互补D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段中,垂线段最短9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条折叠,如果1=130 ,则2=()第 2 页(共 23 页)A100 B130 C150 D8010如图,已知四边形

3、 ABCD 中,ADBC,A= BCD=ABD,DE 平分 ADB,下列说法:ABCD;EDCD;DFC=ADCDCE;S EDF=SBCF,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 B C D二、填空题11点(2,3 )在第 象限; =; 的平方根为12若一个数的平方根就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13一个圆的面积为 2 cm2,则它的周长为 cm(用含 的式子表示)14点 A(1,4)向右平移 2 个单位后,再向上平移 1 个单位,得 A1,则 A1 点的坐标为 15如图,直线 AB、CD 交于点 O,EOAB,垂足为 O,EOC=35 ,则AOD=度16如图,已知 A(0,4)、B(3, 4),C 为第四象限内一

4、点且AOC=70 ,若CAB=20 ,则OCA=第 3 页(共 23 页)三、解答题(共 72 分)17计算:(1)(2) 18解方程:(1)3(x2) 2=27(2)2(x1) 3+16=019如图,直线 AB、CD 相交于 O 点,AOC 与AOD 的度数比为 4:5,OEAB,OF 平分DOB,求EOF 的度数20如图,ABC 中,A(2,1)、B( 4,2)、C (1,3), ABC是 ABC 平移之后得到的图象,并且 C 的对应点 C的坐标为(4,1)(1)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A、B ;(2)作出ABC 平移之后的图形 ABC;(3)求ABC的面积21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C(

5、0,5)、D(a,5)(a0),A、B 在 x 轴上,1= D,请写出ACB 和BED 数量关系以及证明第 4 页(共 23 页)22根据下表回答问题:x 16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x2 256 259.21 262.44 265.69 268.96 272.25 175.56 278.89 282.24(1)272.25 的平方根是(2) =, =, =(3)设 的整数部分为 a,求 4a 的立方根23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3,2)、B (1,4)(1)直接写出:S OAB=;(2)延长 AB 交 y 轴于 P 点,求 P 点

6、坐标;(3)Q 点在 y 轴上,以 A、B、O 、Q 为顶点的四边形面积为 6,求 Q 点坐标24如图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A、B、C、D 均在坐标轴上,ABCD(1)求证:ABO+CDO=90;(2)如图 2,BM 平分ABO 交 x 轴于点 M,DN 平分CDO 交 y 轴于点 N,求BMO+OND;(3)如图 3,延长 CD 到 Q,使 CQ=AB,连 AQ 交 y 轴于 K,若 A(4,0)、B (0,3)、C(0,a)(3a0),求 的值第 5 页(共 23 页)第 6 页(共 23 页)2014-2015 学年湖北省武珞路中学七年级(下)期中数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

7、、选择题1在 3.14, , , ,2.01001000100001 这六个数中,无理数有(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考点】计算器数的开方【分析】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包括三方面的数:含 的,一些有规律的数,开方开不尽的数,根据以上内容判断即可【解答】解:无理数有 , ,共 2 个,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无理数的定义的理解和运用,注意:无理数是指无限不循环小数,包括三方面的数:含 的,一些有规律的数,开方开不尽的数2如图,哪一个选项的右边图形可由左边图形平移得到()A B C D【考点】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作答【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 C 中的图形

8、是平移得到的故选 C【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平移变换图形的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学生易混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或翻转,以致选错3计算 的结果为()A3 B3 C 3 D4.5【考点】算术平方根第 7 页(共 23 页)【分析】此题只需要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对 9 开平方取正根即可【解答】解: =3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运算,比较简单4下列各点中在过点(3, 2)和( 3,4)的直线上的是( )A(3 ,0) B(0, 3) C(3,2) D(5,4)【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先根据两点的坐标得出解析式 x=3,再把各个点代入解析式,看看左右两边

9、是否相等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解析式为 x=3,所以把 x=3,y=0 代入,符合解析式,故选 A【点评】此题考查函数的点的坐标,关键是根据两点坐标得出解析式,再解答5若 y 轴上的点 A 到 x 轴的距离为 3,则点 A 的坐标为( )A(3,0) B(3,0)或( 3,0) C(0,3) D(0,3)或(0,3)【考点】点的坐标【分析】分点在 y 轴正半轴和负半轴两种情况讨论求解【解答】解:若点 A 在 y 轴正半轴,则 A(0,3),若点 A 在 y 轴负半轴,则 A(0,3),所以,点 A 的坐标为(0,3 )或(0,3)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主要利用了 y 轴上点

10、的坐标特征,难点在于要分情况讨论6线段 CD 是由线段 AB 平移得到的点 A( 1,4)的对应点为 C(4,7),则点 B(4,1)的对应点 D 的坐标为()第 8 页(共 23 页)A(2,9) B(5,3) C(1,2) D(9,4)【考点】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专题】动点型【分析】直接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解即可【解答】解:平移中,对应点的对应坐标的差相等,设 D 的坐标为(x,y);根据题意:有 4( 1)=x( 4);74=y (1),解可得: x=1,y=2;故 D 的坐标为(1,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点坐标的平移变换,关键是要懂得左右平移点的纵坐标不变,而上下平移时点的

11、横坐标不变平移中,对应点的对应坐标的差相等7下列各式正确的是()A|a b|=|ba| Ba aC| 2 |= 2 Da 20(a 为任一实数)【考点】实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实数的性质,即可解答【解答】解:A、正确;B、当 a=0 时,a=a,故错误;C、 ,故错误;D、当 a=0 时,a 2=0,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实数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实数的性质8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三个交点B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同旁内角互补D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第 9 页(共 23

12、 页)【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由于三条直线可相交于同一点,则可对 A 进行判断;根据在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则可对 B 进行判断;根据平行线性质对 C 进行判断;根据垂线段性质对 D 进行判断【解答】解:A、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一个或三个交点,所以 A 选项错误;B、在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 B 选项错误;C、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所以 C 选项错误;D、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段中,垂线段最段,所以 D 选项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

13、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 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9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条折叠,如果1=130 ,则2=()A100 B130 C150 D8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由 cd 得到3=1801=50,再根据折叠性质得 3=4=50,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2=3+4=100 【解答】解:如图,cd,3+1=180,3=180130=50,根据折叠性质得3=4=50,ab,2=3+4=100第 10 页(共 23 页)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两直线平

14、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也考查了折叠的性质10如图,已知四边形 ABCD 中,ADBC,A= BCD=ABD,DE 平分 ADB,下列说法:ABCD;EDCD;DFC=ADCDCE;S EDF=SBCF,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 B C D【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分析】根据平行线性质求出ABC=ADC,得出平行四边形 ABCD,即可推出 ABCD;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求出 DEAB,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推出 DECD;由 A=ABD,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可得 AD=BD=BC,进而由等边对等角可得:BDC=BCD,然后由 ADBC,可得 ADB=DBC,然后由角的和差计算及等量代换可得:ADCDCE=DBC+BCF,然后根据外角的性质可得:DFC= DBC+BCF,进而可得:DFC=ADCDCE;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即可推出 SEDF=SBCF【解答】解:ADBC,A+ABC=180, ADC+BCD=180,A=B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