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案1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6054394 上传时间:2019-02-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9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案1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案1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案1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案1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案1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案1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案1 Word版含解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 整体设计思路、指导思想及依据的说明 本课在教学设计上,灵活地运用史料教学,巧妙地创设历史情景,将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这个原本抽象复杂的内容,用虚拟的历史人物、故事、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形象地呈现出来。将近代中国的时代变革与历史“剧中人”的命运选择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李四(本课的核心人物)命运的沉浮反映出时代的变革,同时,他的几次人生大的变动,又是时代变革的必然反映。通过李四这样一个微观的视角,帮助学生见微知著,理解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宏观历史面相。 按照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运用近代化史观、眼光向下的社会生活史观,采用小组互助合作的方式。课堂

2、问题在设计与选择上,力求贴近学生的认知体验水平,努力做到“接地气”,通过创设学习情景、问题合作探究、总结升华提高这三个环节,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自主学习的习惯、团队合作探究的能力。李四在大时代变革下的人生变动,与当今改革开放背景下青少年的人生选择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明白个人的选择与国家的命运密切相关,润雨无声地渗透情感价值观的教育。2.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在初中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比较熟悉近代中国的历史,对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目的、主要内容、评价等有过系统的学习;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经济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这些知识为本课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经过半年高中历史的学习,学

3、生的理性思维有了较大提高,也逐渐适应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我校属于省级示范学校,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3. 教材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是岳麓版必修第二单元第10课的内容,教材以“变动”为轴,通过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逐渐解体和以机器生产为核心的近代工业的产生的阐述,说明鸦片战争后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动。学习本课,可进一步理解西方工业社会文明对中国社会的冲击。因此,它上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下启近代中国百年近代化的历程。需要注意的是,教材涉及的历史跨度长,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前的历史,在教学中应注重教材整合和课程资源的开发。本课内容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

4、验)中的要求是“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因此,将重难点确定为以下内容:【重点】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依据:学生对自然经济的概念及逐渐解体的表现理解不准确,需要教师合理组织相关史料进行引导提示。)【难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依据:民族资本主义是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主体,它们产生的背景、初步兴起的原因、发展中的阻力对于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深远,应使学生准确理解。)4. 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能力:识记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基本史实;理解自然经济、洋务运动、近代化等概念;掌握洋务运动的评价、分析中国民

5、族资本主义产生背景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再现历史,使学生深入历史情境,探究问题,进而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分析史料、提炼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 引导学生明白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应该把握时代的脉搏,做出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选择。 辩证分析资本主义入侵的双重性,既给中国带来“阵痛”,又有“进步”,加深对社会发展过程中艰难与曲折的理解。5. 教学策略设计本课以合作探究、史料教学为主要授课形式,整个授课环节包括:创设学习情景、问题合作探究、总结升华提高三个环节。在史料教学上,关键是有效地整合教材与筛选史料,虚拟了李四这个核心人物,将其命运沉浮与近代

6、中国变革紧密结合,既超越了教材,又落实了课标。在创设历史情景的过程中,虚拟了李四这个人物,但在设计中尽量避免不够严谨的嫌疑,灵活地运用各种情景,更容易亲近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6.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张PPT 导入新课】教师解读标题,呈现课标的要求,进而导入新课。 教师叙述:从标题上,需要注意两个问题:本课的近代中国(鸦片战争之后-辛亥革命之前),经济结构的变动包括两方面(旧的解体、新的启动),旧指的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新指的是以机械化生产为标志的中国近代化开始启动,包括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教师导入:19世纪是一个激流涌动的世纪。这一时期的中国正面临着三千

7、年未有之变局, 资本主义暖湿气流滚滚前行,遭遇到中国封建势力的强冷空气,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一场场暴风雨在中国大地上纷至沓来。那么,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设计说明: 把学生熟知的地理知识用动态演示的方式展示出来,加之文字的叙述,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提醒学生注意本课的重难点,才能保证在课堂的问题探究中更具针对性,同时呈现出大的时代背景,为李四的出场做好铺垫。幻灯片展示:李四的人生经历 教师叙述:今天我们有幸认知这样一个人物,现在我们一起看看他的人生简历。设计说明:为后面李四的几次人生变动做好铺垫,让授课的内容更加紧凑。 抛出问题: 教师叙述:首先,来看看李的第

8、一次人生变动。带着问题看材料,更具有针对性,迅速抓住材料的有效信息,解决问题。(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教师点拨:问题一,李四以前的生活状态怎么样?李四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动?此时的中国又遭遇到什么?问题二,从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可以提炼那些关键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经济结构的什么变化? 教师总结:学生合作探究后,教师予以总结。设计说明:李四第一次人生变动是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自然经济解体的一个反映,通过呈现相关史料创设历史情景,使学生在阅读史料时进入到历史“现场”,培养提炼信息、知识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要求:小组合作讨论,时间两分钟,组长做好记录,并准备口头展示。教师总结:大家的看

9、法很有道理,这本来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需要强调的是,大家要抓住时代特征(19世纪50年代),另外(从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设计说明:渗透情感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水到渠成地过渡到温子绍的第二次人生选择。 师夷长技下的洋务运动抛出问题: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洋务运动的目的及特点?教师提示:从时间、地点、创办人、阶段、企业类型等思考。过渡语言:19世纪60年代中国开启了洋务运动,我们来看下面的材料。设计说明:关于洋务运动的目的、内容、特点,学生在初中已经有熟悉的了解,本环节的目的有二:1、简单回顾已学知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为评价洋务运动做好铺垫;

10、2、对学生进行史学基本素养的训练,通过史料的呈现,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师简述:通过历史资料的分析,我们如何评价洋务运动?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评价,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展开,提醒学生注意抓住史料中的关键信息归纳。设计说明:将历史的评价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客观地依据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业救国导入问题:结合材料信息,归纳近代民族工业工业出现的原因?设计说明:通过呈现形象的图片,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过渡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时间到了80年代,李四企业的发展却一天不如一天,面对自己企业的日益萎缩,他整天唉声叹气,百思不得其解,不久就忧愤而

11、亡了。临死前,他喃喃自语:“真是春风不度玉门关啊”。他的儿子李小四接过了他留下的烂摊子,苦苦支撑着。 转眼到了1896年,李小四在祭祀李四时,对他说:“爸爸,你对洋务运动的结局预言成真了,洋务运动失败了,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地步。但咱们的企业开始有起色了,出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教师总结、升华提高:李四的一生,正是千千万万个身处晚清变革时代的典型代表,而他的大的人生变动,正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必然反映。师简要概括本课内容,帮助学生理清整节课的知识线索。教师总结:变动,包括两层意思(变化、启动);这节课要抓住三个变化的原因、表现、影响;弄明白一个启动,中国近

12、代化开始起步。设计说明:回归到课本主干知识的落实,避免史料教学与落实基础知识脱节。教师叙述:我们也处在一个社会激烈变革的时代,我们的人生会如何选择呢?7. 教学设计特色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本课是一个信息量大、时间跨度长的课题,也是教师在各类公开课时选择频率较高的课题。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而又能落实课标的具体要求,无疑是个较大的挑战。在设计上,我尝试着利用虚拟历史人物,还原历史情境等方法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选取恰当的史料,充分挖掘这些史料的历史信息,将史料教学与历史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而不仅仅是平常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兴趣的调味剂“葱花”,它更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一道可口的“下

13、酒菜”。教学构思在课件的制作上,我尝试着把历史课件制作成“少而精”的导学载体,以精炼的史料为主,配以少量的图片。这些史料在选取上,紧紧围绕课程标准要求的重难点问题展开,引导学生进入到历史现场,感悟身边的历史,学生在探究问题、解读问题的过程中,训练历史思维能力。8. 教学反思1、史料的选择与整合。信息时代,师生可以选择和利用的史料瀚如烟海,教师的大胆取舍成为一节课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而史料的有效整合,知识体系的大胆重构成为一节课是否有所创新的关键。就幻灯片数目而言,15张左右是比较合适的。过多的图片、过多的历史细节,如果没有核心的课魂来统筹,就会让一节课的主题变得分散。2、小组互助合作的思考,我校开展高效课堂以来,经过多年的实践,小组虽已初步建立,但是教师在课堂中仍然会讲得过多,担心调动学生后,会让课堂失去掌控。事实上,在讲授过程中,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且设计的问题关于“青年人生选择”与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极易产生共鸣,所以,课堂上生成性的东西不少,学生思维的火花很多,遗憾的是,在40分钟内,对于一位年轻教师来说,还是以自己的讲授为主,在调动与放手之间还不够大胆,让很多生成性的知识流失掉了,这是我需要不断调整和克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