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防雷与接地保护

上传人:焦炉****变频... 文档编号:75997756 上传时间:2019-02-02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6.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物防雷与接地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建筑物防雷与接地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亲,该文档总共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物防雷与接地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物防雷与接地保护(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层建筑电气设计,第七章 建筑物的安全及防护,防雷 接地 等电位联结 漏电保护 电磁兼容,本章学习内容,雷电的形成过程可分为气流上升、电荷分离和放电三个阶段。在雷雨季节,地面上的水分受热变成蒸汽上升,与冷空气相遇之后凝成水滴,形成积云。云中水滴受强气流摩擦产生电荷,小水滴容易被气流带走,形成带负电的云;较大水滴形成带正电的云。由于静电感应,大地表面与云层之间、云层与云层之间会感应出异性电荷,当电场强度达到一定值时,即发生雷云与大地或雷云与雷云之间的放电。,第一节 防雷,雷电是一种常见自然现象,能产生强烈的闪光、霹雳;落到地面上,会击毁房屋、杀伤人畜,给人类带来极大危害。因此防雷是现代建筑物、电

2、气设备和线路必须采用的重要安全保护措施,防雷接地工程图是建筑电气工程图中不可缺少的图纸。,一、雷电的形成及危害,1、 雷电的形成“水滴分裂理论”解释,第一节 防雷,2、雷电的类型,直击雷(侧击雷),雷云与大地之间直接通过建(构)筑物、电气设备或树木等放电称为直击雷。往往会引起火灾或爆炸,造成建筑物倒塌、设备毁坏及人身伤害等重大事故。,直击雷的破坏最为严重!,第一节 防雷,措施: 防止直击雷的措施主要采取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作为接闪器,把雷电流接受下来,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迅速而安全送到大地,保证建筑物、人身和电气设备的安全。,感应雷击是由静电感应或电磁感应引起的。感应雷

3、会引起过电压,可能引起火花放电,造成火灾或爆炸,并危及人身安全。,感应雷二次雷,措施: 将建筑物的金属屋顶、建筑物内的大型金属物品等,做良好的接地处理,使感应电荷能迅速流向大地,防止在缺口处形成高电压和放电火花。,第一节 防雷,据调查统计,供电系统中由于雷电波侵入而造成的雷害事故,在整个雷害事故中占50-70。,雷电波侵入,雷电波的侵入主要是指直击雷或感应雷从输电线路、通讯光缆、无线天线等金属的引入线引入建筑物内,发生闪击和雷击事故。 此外,由于直击雷在建筑物或建筑物附近入地,通过接地网入地时,接地网上会有数十千伏到数百千伏的高电位,这些高电位可以通过系统中的零线、保护接地线或通讯系统的地线,

4、以波的形式传入室内,沿着导线的传播方向扩大范围。,第一节 防雷,措施: 在输电线路等能够引起雷电波侵入的设备,在进入建筑物前装设避雷器保护装置(限制雷电过电压) 。,球形雷的形成研究还没有完整的理论,通常认为它是一个温度极高的特别明亮的眩目发光球体,直径为1020 cm或更大。球形雷通常在电闪后发生,以每秒几米的速度在空气中漂行,它能从烟囱、门、窗或孔洞进入建筑物内部造成破坏。,第一节 防雷,球形雷,二、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建筑物易受雷击部位与多种因素有关,特别是建筑物屋顶坡度与雷击部位关系较大。,第一节 防雷, 平屋面或坡度不大于1/10的屋面檐角、女儿墙、屋檐,如图(a)、(b)。 坡度

5、大于1/10且小于1/2的屋面屋角、屋脊、檐角、屋檐,如图(c)。 坡度不小于1/2的屋面屋角、屋脊、檐角,如图(d)。,三、建筑物防雷装置的组成,接闪器 指直接接受雷击的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 引下线 指连接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 接地装置 将引至的雷电流安全无害地释放到大地的部分。,第一节 防雷,作用原理:将雷电引向自身并安全导入大地内,从而使被保护的建筑物免遭雷击。,所有接闪器都必须经过接地引下线与接地装置相连接。,1、接闪器,第一节 防雷,接闪器的最小尺寸,避雷针,避雷针是安装在建筑物突出部位或独立装设的针形导体。,引雷针,第一节 防雷

6、,在一定高度的避雷针下面,有一个安全区域,在这个区域中的物体基本上不致遭受雷击,故称为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单支避雷针保护范围可以用“滚球法”求得,其形状是一个对称的锥体。,不同防雷类别的滚球半径,(1) 当避雷针高度h小于或等于滚球半径hr时 距地面hr处作一平行于地面的平行线。 以避雷针针尖为圆心,以hr为半径,作弧线交平行线于A、B两点。 分别以A、B为圆心,hr为半径作弧线,该两条弧线上与避雷针尖相交,下与地面相切,再将此两条弧线以避雷针为轴旋转180,形成的圆弧曲面体空间就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第一节 防雷,第一节 防雷, 避雷针在hx高度xx平面上的保护半径rx按下式确定: (2) 当

7、避雷针高度hhr时,在避雷针上取高度hr的一点代替单支避雷针的针尖作为圆心,其余同第(1)条方法。计算中取h=hr,,【例7.1】某厂有一座二类防雷建筑物,高10 m,其屋顶最远一角距离高50 m的烟囱为15 m远,烟囱上装有一根2.5 m高的避雷针。试用“滚球法”验算此避雷针能否保护这座建筑物。,第一节 防雷,【解】已知滚球半径hr=45 m(二类防雷建筑物), h=50+2.5=52.5 m,hx=10 m,因为hhr,所以取h=hr,在rx水平面上避雷针的保护半径为,所以避雷针能保护该建筑物。,第一节 防雷,避雷带和避雷网,避雷网是纵横交错的避雷带叠加在一起,形成多个网孔,它既是接闪器,

8、又是防感应雷的装置,因此是接近全部保护的方法,一般用于重要的建筑物。,第一节 防雷,避雷带是指在平顶房子屋顶四周的女儿墙或坡屋顶的屋脊、屋檐上装上金属带作为接闪器,并把它与大地良好连接。,避雷网也可做成笼式避雷网,简称为避雷笼。避雷笼是用来笼罩整个建筑物的金属笼。根据电学中的法拉第笼的原理,对于雷电它起到均压和屏蔽的作用,任凭接闪时笼网上出现多高的电压,笼内空间的电场强度为零,笼内各处电位相等,形成一个等电位体,因此笼内人身和设备都是安全的。,法拉第笼,高层建筑防雷设计多采用避雷笼。避雷笼特点把整个建筑物梁、柱、板、基础等主要结构钢筋连成一体,因此是最安全可靠的防雷措施。,“鸟巢”表面没有一般

9、大型建筑上的避雷针。它的钢结构通过焊接方式进行连接,遭到闪电袭击时,钢结构就成为一个巨大的接收闪电装置。 “鸟巢”内几乎所有的设备都与避雷网做了可靠连接,雷电来临的瞬间,能顺利将巨大电流导入地下,保证了场馆自身、仪器设备和人身安全。,第一节 防雷,它适于安装在建筑物的屋脊、屋檐(坡屋顶)或屋顶边缘及女儿墙(平屋顶)等处,对建筑物易受雷击部位进行重点保护。,避雷带和避雷网的安装可分为明装和暗装两种方式。, 明装,第一节 防雷, 暗装,暗装避雷网是利用建筑物内的钢筋做避雷网,它较明装避雷网美观,尤其是在工业厂房和高层建筑中应用较多。,第一节 防雷,例如:建筑物全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时,可将结构圈梁钢

10、筋与柱内充当引下线的钢筋进行连接(焊接)作为均压环。当建筑物为砖混结构但有钢筋混凝土组合柱和圈梁时,均压环做法同钢筋混凝土结构。没有组合柱和圈梁的建筑物,应每3层在建筑物外墙内敷设一圈12mm镀锌圆钢作为均压环,并与防雷装置的所有引下线连接,,2、引下线,第一节 防雷,引下线还可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等作自然引下线。,竖向钢筋可作为引下线, 横向钢筋若与引下线有可靠的连接(绑扎或焊接)时,可作均压环。,引下线的规格,断接卡,设置断接卡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运行、维护和检测接地电阻。,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等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可不设断接卡。,第一节 防雷,利用钢筋作引下线时应在室内外

11、适当地点设若干连接板,该连接板可供测量、接人工接地体和做等电位连接用。 当仅利用钢筋做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上距地面不低于0.3 m处设接地体连接板。,连接板,明敷引下线与断接卡,暗敷引下线与断接卡,暗敷引下线,明装连接板,暗敷引下线,暗装连接板,自然接地体即兼作接地用的直接与大地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如建筑物的钢结构、行车钢轨、埋地的金属管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管道除外)等。,指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金属导体。接地体分人工接地体和自然接地体两种。,人工接地体即直接打入地下专作接地用的经加工的各种型钢或钢管等。按其敷设方式可分为垂直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

12、3、接地装置,接地装置是接地体(或称接地极)和接地线的合称,它的作用是把引下线引下的雷电流迅速流散到大地土壤中去。,接地体,第一节 防雷,人工垂直接地体的长度宜为2.5m。人工垂直接地体间的距离及人工水平接地体间的距离宜为5m,当受地方限制可适当减小。人工接地体在土壤中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50.8m。,埋入土壤中的人工水平接地体宜采用扁钢或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 扁钢截面积不应小于100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角钢厚度不应小于4mm; 钢管壁厚不应小于3.5 mm。,第一节 防雷,埋入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接地线,接地线是从引下线断接卡或换线处至

13、接地体的连接导体,是接地体与接地体之间的连接导体。接地线应与水平接地体的截面相同。,高层建筑中,常常利用柱子和基础内的钢筋作为引下线和接地体。基础接地体,必须说明的是,不仅仅是防雷装置的接闪器需要接地,电气工程中的很多电气设备为了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其中性点或金属构架、外壳都必须接地,即必须配备相应的接地装置,这种接地装置的组成与防雷装置的是一样的。,第一节 防雷,人工垂直接地极与水平接地母线的焊接,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的接地,四、避雷器,第一节 防雷,与被保护设备并联安装,防止雷电波侵入建筑物室内、故障或操作引起的过电压破坏的防雷器件。,避雷器主要由放电间隙、可变电阻及电磁吹弧元件组成。当雷电流

14、过来时,避雷器在导线与大地之间提供一低阻抗的导电通路,让雷电流导入大地,以减少过电压。,第一节 防雷,最简单的防雷设备。保护间隙一般用镀锌圆钢制成,由主间隙和辅助间隙两部分组成。主间隙做成角形的,水平安装,以便灭弧。为了防止主间隙被外来的物体短路而引起误动作,在主间隙的下方串联有辅助间隙。因为保护间隙灭弧能力弱,一般要求与自动重合闸装置配合使用,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保护间隙,应用于10kV以下配电网中,管式避雷器的基本元件是安装在产气管内的火花间隙,间隙由棒型和环型电极构成。管式避雷器由灭弧管内间隙和外间隙组成。灭弧管一般用纤维胶木等能在高温下产生气体的材料制成。当雷电波过电压来临时,管式避

15、雷器的内、外间隙被击穿,雷电流通过接地线泄入大地。接踵而来的工频电流产生强烈的电弧,电弧燃烧管壁并产生大量气体从管口喷出,很快地吹灭电弧。同时外部间隙恢复绝缘,使灭弧管或避雷器与系统隔开,系统恢复正常运行。,第一节 防雷,管式避雷器排气式避雷器,应用于户外,第一节 防雷,因管式避雷器是靠工频电流产生气体而灭弧的,如果开断的短路电流过大,产气过多超出灭弧管的机械强度时,会使其开裂或爆炸,因此管式避雷器通常用于户外。,第一节 防雷,常用的阀型避雷器有碳化硅和氧化锌为主要原料的两类。 目前主要使用的是氧化锌压敏电阻制成的避雷器。每一块压敏电阻从制成起就有开关电压(压敏电压),当加在压敏电阻上的电压低

16、于开关电压时,压敏电阻呈现高电阻值状态;当加在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高于开关电压时,压敏电阻被击穿,呈现低电阻值。 当电力线路被雷击时,雷电波的高电压使压敏电阻击穿,雷电流通过压敏电阻流入大地,使电力线路上的雷电压被遏制在安全范围内。当雷电流消失后,压敏电路恢复成高阻状态,电力线路恢复正常供电。,阀式避雷器,第一节 防雷,第一节 防雷,目前各国制造的磁吹避雷器主要有以下两种: FCD型-保护旋转电机 电压一般2-15KV FCZ型-保护变电站设备 电压一般35-500KV,第一节 防雷,磁吹避雷器,磁吹阀式避雷器的内部附有磁吹装置来加速火花间隙中电弧的熄灭,专门用来保护重要的或绝缘较为薄弱的设备,如高压电动机等。,型号中字母的含义: F阀式避雷器 S配(变)电作用 Z电站用 Y线路用 D旋转电机用 C具有磁吹放电间隙,高压电动机防雷保护的接线示意图,610kV防雷电波侵入接线示意图,变压器防雷保护,第一节 防雷,指省级的重点建筑、可能遭受雷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