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项目-测量部分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59617 上传时间:2017-05-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整理项目-测量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土地整理项目-测量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土地整理项目-测量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土地整理项目-测量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土地整理项目-测量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整理项目-测量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整理项目-测量部分(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土地整理测量概论 .1第一节 概述 .1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1二、土地整理概念 .1三、土地整理测量涵义 .2四、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 .3五、土地整理测量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4第二节 土地整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和内容 .5一、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工程设计用图比例尺要求 .5二、布局图的一般要求 .5三、土地整理项目各阶段对图件资料的要求 .6四、基础控制测量和坐标与高程系统的要求 .6五、主要技术指标 .6六、测量等高距和出图等高距 .8七、测量范围和比例尺 .8八、现状图的主要测量要素 .8九、断面测量的有关要求 .10十、采用大平板测图时内业扫描矢量化技术

2、要求 .11十一、成果要求 .11十二、提交成果(均需附数据文件) .12第三节 土地整理测量工作的实施 .12第二章 土地整理工程控制测量 .12第一节 坐标系统 .13一、地球的形状大小和测量坐标系 .13二、土地整理测量坐标 系的确定 .19第二节 控制测量 的精度 .201第一章 土地整理测量概论第一节 概述一、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1)绝对数量较大,人均占有量小。我国内陆土地总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144 亿亩) ,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约为 12 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约 40 亩)的 13;(2)山地多,平地少。我国地形错综复

3、杂,地貌类型多。海拔小于 500米、海拔在 5004000 米、海拔大于 4000 米的土地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 271、517、202(未包括 1的水域) ;(3)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水平低。以耕地为例,我国大约有 20 亿亩的耕地,其中 90以上分布在东南部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在全部耕地中,中低产耕地大约占耕地总面积的 23;(4)宜开发为耕地的后备土地资源潜力不大。在大约 5 亿亩的宜农后备土地资源中,可开发为耕地的面积仅约为 12 亿亩。二、土地整理概念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一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土地整理,县、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

4、划,对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 (1)土地整理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措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2)土地整理是实现我国土地资料可持续利用的根本途径 所谓土地整理,按社会科学家的说法,就是在一定的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工程技术的等手段,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2在开展土地整理可

5、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工程量预算、施工放样、项目竣工和后期评估等环节需要利用不同的图件和调查成果进行设计、施工,包括土地整理项目现状图(现状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 、土地整理工程布局图和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图册,同时土地开发整理必须同时通过调查和测量确定其面积和土地权属,以确保土地整理项目顺利完成提供可靠的依据。三、土地整理测量涵义土地整理测量(绘)是根据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工程量预算、施工放样、项目竣工和后期评估等环节的要求,通过测量仪器和成图技术,在野外采集一系列空间数据,满足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工程量预算、施工放样、项目竣工和后期评估等环节的需要,它是土地整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涉及

6、旧城改造、拆迁安置、区域规划、开发整理后土地面积和权属重新划分等各个方面。而所有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测绘工作的基础上,因为测绘数据是最基础、最原始的资料,是决策正确的最基本保证。在详细比较土地整理测量与地形测量、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程测量和一般的地籍测量的异同基础上,根据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工程量预算和施工放样等环节的要求,有其一定的特殊要求。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大工程,前期决策、设计,中期对施工的控制,后期竣工验收备案等各个阶段都离不开测绘技术的支持。不同的阶段对测绘数据的要求各不相同,但是都非常重要。(一)工程的前期决策、设计阶段土地开发整理中,对测量提出最高要求的是在工程项目的前期

7、决策阶段,而这一阶段对数据精度要求最高、对数据所反映的内容要求最全面的主要是工程设计部门。牵涉到设计方案的制定、设计概预算的准确编制、为各方提供合理准确的投资计算、对项目的方案的经济性进行分析比较。在这一阶段,对项目区地形地貌,旧村复垦、旧城改造涉及的搬迁人口以及损失评估,旧城镇的地下管线、道路,土地开发整理中涉及的一些破碎地形地貌的详细数据描述,其范围内的农业基础设施、林地、坟墓的分布、面积等方面的信息,在准确性、现势性上有较高的要求。这些涉及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对比分析、建设计划的审查审批、前期工程方案的优劣判断、工程详细设计、工程概(预)算的准确性、工程的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土地开发控制、不

8、同部门之间的协调等,分别为3环境管理部门、工程设计部门、城市规划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土地管理部门、农业管理部门、水利部门、电力管理部门等提供不同的属性信息,供其决策、设计、协调,作出最迅速、最准确的反应,监督实施情况,控制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二)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中期控制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提供数据给两个方面:一是项目监督控制部门如城管部门、规划监督部门、农田设施监督管理部门、水利部门等。随着土地开发整理制度的日渐成熟,这项控制及协调工作可由统一的工程监理部门代替完成。二是工程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只要根据专业测绘单位提供的前期测量成果及设置的专门控制点标志(石)和通过审批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测控即可,对测量的专业技术要求并不很高,除施工过程中牵扯到较复杂的如沉降、变形观测等有时需要专业队伍施测外,一般施工单位的自有力量均可完成。(三)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这一阶段的测绘数据是工程项目的成果图,最终将反映项目的竣工现状,其测量成果一般就作为工程项目及各管理部门的存档及管理资料,较中期而言,必须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有着较全面的内容要求。四、测绘技术在土地开发整理中的应用在土地开发整理中已经全面应用(GPS) 、 (RS) 、 (GIS)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数字化测绘技术和方法,根据测绘内容的不同及服务的时间段,可以把它细分为地籍测绘和工程测绘两个方面。1、地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