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见疾病概述 ppt课件

上传人:共*** 文档编号:75958222 上传时间:2019-02-02 格式:PPTX 页数:121 大小:6.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科常见疾病概述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骨科常见疾病概述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骨科常见疾病概述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骨科常见疾病概述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骨科常见疾病概述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科常见疾病概述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常见疾病概述 ppt课件(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骨科常见疾病培训,关节外科常见疾病概述,关节外科常见疾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股骨头坏死 冻结肩(肩周炎)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 是否,一、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定义: 各种机械性及生物性因素作用,造成膝关节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和软骨下骨合成与降解失衡,从而导致关节软骨软化、减少,软骨下骨硬化,骨赘形成和软骨下骨囊肿,流行病学,病因与发病机制,老龄化:年龄增大增加了OA的危险性,但OA并非衰老的必然结果 软骨细胞与基质合成代谢平衡被破坏:软骨组织包围在蛋白多糖的基质中,代谢平衡受生长因子及酶的调节,任何介质的改变均可引起OA 免疫反应:当软骨微屑掉入滑膜后,局部淋巴细

2、胞将其识别为抗原而发生自身免疫滑膜炎,这个理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节力学的改变:软骨减震作用减退,引起局部软骨下骨硬化及骨质增生,膝关节不稳,膝关节周围韧带松弛,均是造成OA及加重OA的因素,OA的病因缺尚未完全明了,故也称为原发性OA,临床表现,疼痛:间断性酸痛、运动时加重,后期休息时及夜间也会疼痛,疼痛位置局限于受累的关节间隙,伴有滑膜炎时可累及全膝 肿胀:合并滑膜炎时可有大量关节内积液,淡黄色清亮液 畸形:膝内翻畸形最常见,可见骨端膨大 功能障碍:上下楼梯,坐位站起等动作受明显影响,OA病史缓慢、持续、逐渐加重,检查,视:跛行步态、站立时膝内翻畸形,股四头肌萎缩,膝关节粗大变形 触:浮髌试

3、验阳性,膝关节周围压痛 动:活动时摩擦音,过伸过屈痛或不能 量:膝关节内翻角增大 X线检查:骨赘形成,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板致密,有时可见囊性改变,诊断,在临床上符合1、2、3、4或者1、2、3、5者,临床表现可诊断为膝关节骨关节炎 近一个月内经常反复膝关节疼痛 活动时有摩擦音 膝关节晨僵30min 中老年患者(40岁) 膝关节骨端肥大伴有骨质增生,治疗,康复理疗: 减少关节负重,减轻体重,适当的肌肉力量锻炼 药物治疗: 镇痛药物:对乙酰氨基酚、选择及非选择性NSAIDs类药物、曲马多等 辅助药物:透明质酸钠,治疗,手术治疗: 关节冲洗清理术、截骨术、关节置换(单髁置换、全系置换),二、股骨

4、头缺血性坏死,定义: 各种原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变形以及功能障碍,病因,临床表现,疼痛:针刺样钝痛或酸痛,可呈持续性及间歇性,可向腹股沟区、大腿内侧放射,双侧病变时可呈交替性疼痛,疼痛逐渐加剧,活动或受轻微外伤时骤然疼痛 活动受限:跛行,髋关节屈曲不利,外展外旋活动受限,不能久站,下蹲及行走困难,扶拐行走,早期多无表现,在检查X线片时发现,X线检查:,新月征:股骨头坏死时呈顶部半月状软骨下断裂,股骨头软骨下骨小梁与软骨分离,X线表现在骨性关节面的下方出现了2-4mm宽的新月形透明带,普通X线片是诊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最主要手段,分期,期:股骨头外形完整,多

5、在负重期出现新月征 期:外形无明显改变,负重区骨密度增高,病变周围出现硬化带 期:股骨头出现阶梯状塌陷,负重区变扁,可见细微的骨折线 期:髋关节间隙变窄,股骨头扁平、肥大、增生;可出现髋关节脱位,治疗,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青少年患者,包括病变侧避免负重,扶拐,借助助行器行走,若双髋同时受累,应卧床或者坐轮椅,应服用镇痛药物以控制疼痛 手术治疗: 股骨头钻孔及植骨术:在早期,还没出现新月征时,行钻孔,帮助股骨头重建血运,减轻坏死区压力,利于坏死区修复 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针对年轻的患者,防止股骨头的进一步破坏,尽量保留股骨头,治疗,髋关节人工关节置换(半髋关节置换、全髋关节置换):已成为临床治

6、疗的标准手术之一,晚期治疗的手段,4444,6,5,4,三、冻结肩(肩周炎),定义: 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引起肩关节疼痛、活动及功能障碍 特征: 好发于40岁以上、女多于男,左多于右, 肩部疼痛与肩关节活动障碍逐渐加剧,经数月或更长时间,疼痛逐渐消退,功能恢复,最后自愈,病因,病因至今不是很明确,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肩关节意外的疾病反射性的引起肩部疼痛,如冠心病、肺炎等 因上肢骨折、颈椎病等使上肢固定于身旁过久 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如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病理分期,凝结期:主要病变位于肩关节囊,造影显示关节囊紧缩,肱二头肌腱长头腱与腱鞘间有薄的粘连 冻结期:关节囊严重挛缩

7、,关节周围软组织均受累,滑膜充血,组织缺乏弹性,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疼痛严重,影响睡眠 解冻期:上述病理过程持续7-12个月后炎症逐渐消退,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逐渐恢复,临床表现,疼痛:最为明显的症状,具有持久性,夜间加重,影响睡眠,对气候变化敏感(怕冷),不敢患侧卧位。疼痛一般位于肩前外侧,有时可放射至肘、手及肩胛区 肌肉痉挛及萎缩:持续性疼痛引起,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萎缩 活动障碍:主要表现为外展、外旋及后伸时加重,当肩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特别是梳头、洗脸、叉腰动作难以完成,检查,视:三角肌轻度萎缩,斜方肌痉挛 触:冈上肌腱、肱二头肌腱长、短头及三角肌前后缘有明显压痛 动:肩关节活动

8、受限, 以外展,外旋及后伸受限最明显 辅助检查:X线无明显异常,肩关节造影显示关节囊收缩,关节囊下部皱褶消失等,治疗,药物治疗:口服及外用药物,常用的有肌松药及抗炎镇痛药物,外用红花油及膏药等,阿片类药物及中枢性镇痛药物奇曼丁 手法治疗:推拿、肩关节手法松解等 物理治疗:中频透热治疗仪、烤电治疗 封闭治疗:常用可的松痛点封闭,长期效果不理想 针灸及针刀治疗 手术治疗:肱二头肌长腱固定或移位术,治疗,功能锻炼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四、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定义: 由于急性、慢性损伤造成肘关节外侧前臂伸肌起点处肌腱发炎引起的疼痛 特点: 与职业密切相关,也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病因,前臂过度旋前,被

9、动牵拉伸肌(握拳、屈腕),主动收缩伸肌(伸腕)对肱骨外上髁处的伸肌总腱起点产生较大张力,长期反复的这种动作可引起该处的慢性损伤,凡需反复用力活动腕部的职业或生活动作均可导致这种损伤 上肢肌力不足 不正确的技术及器材,临床表现,疼痛: 逐渐出现的肘关节外侧痛,初期感觉酸胀不适,不愿活动 后期前臂旋转活动时加重,严重者拧毛巾及扫地等细小的动作都会受影响,休息后缓解 在靠近肱骨外上髁、桡骨头的位置有压痛 无力: 前臂旋转及握物无力,甚至持物坠落,专科查体,伸肌牵拉试验(Mills征):伸肘、屈腕、握拳,前臂旋前,肘外侧出现疼痛为阳性,治疗,限制活动:限制腕关节活动、尤其限制用力握拳伸腕动作 药物治疗

10、:对于疼痛严重者选择镇痛药物治疗 封闭:压痛点得宝松+利多卡因混合液注射,有时需要2到3次,治疗,手法治疗:全麻,术者手握上臂,另一手抓腕部,腕关节掌屈、前臂完全旋前,肘关节屈曲,牵拉肘关节数次,感到外侧粘连的断裂声,五、类风湿性关节炎(RA),定义: 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综合征 特征: 外周非特异性炎症,关节痛和肿胀反复发作逐渐导致关节破坏、强直及畸形,是全身结缔组织病变的局部表现,多见于中年女性,病因,病因不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自身免疫反应:单只滑膜增殖、炎性细胞聚集和软骨退变 感染:依据是病情发展的一些特征与病毒感染相符,有人认为甲型链球菌感染与本病有关 遗传倾向,基本病理

11、改变,正常滑膜,滑膜增生,关节软骨破坏,滑膜炎,通常侵犯的关节,临床表现,僵:95%的发生率,晨起明显,持续30分钟以上,RA活动性指标之一 痛:多发性、对称性、周围性,关节压痛程度常与病变严重后果程度有关 肿:关节腔积液,软组织炎症,滑膜肥厚造成肿胀 畸:病变持续发展的结果,肌肉保护性痉挛,肌腱韧带损伤,纤维/骨性强直,常见纽扣畸形、鹅颈畸形等,严重影响功能,X线表现,关节间隙完全消失,骨性强直,诊断,具备4条或以上标准可确认本病 晨起关节僵硬至少1小时(6周) 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6周) 腕、掌指关节或近侧指间关节肿(6周) 对称性关节肿(6周) 皮下结节 手X线片显示有骨侵蚀或有明确的

12、骨质疏松 类风湿因子阳性,美国风湿病协会,治疗原则,控制炎症 消除水肿 减轻疼痛 延缓病情 保持功能 防止畸形,治疗,药物治疗 NSAIDs类药物:针对炎症、疼痛、肿胀发挥作用,不能改变病程,和预防关节破坏 缓解病情的抗风湿药:环磷酰胺、环孢素A 抗生素:青霉素等,应用于急性期 糖皮质激素: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能快速消除炎症反应 手术治疗: 早期作滑膜切除术,晚期性关节置换术或肌腱修复转移术等,脊柱外科常见疾病概述,脊柱外科常见疾病,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劳损性腰痛,一、颈椎病,定义: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导致椎体间松动,椎体缘骨赘生成,甚至椎间盘脱出压迫神经根、脊髓或椎动脉而引起各种症状。,病

13、因与发病机制,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间盘的病变使椎间隙狭窄,韧带松弛、脊柱活动的稳定性下降,导致颈椎不稳定。 外伤及运动损伤:急性损伤可以使已退 变颈椎间盘损害加重而引发,慢性损伤对 已退变的颈椎加速其退变过程而提前出现 症状。 颈椎先天性椎管狭窄:指在胚胎或发育 过程中椎弓根过短,导致椎管矢状径小于 正常,出线压迫症状。,类型及临床表现,神经根型颈椎病 特点:发生率最高(50%60%),椎间盘侧后方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致。 临床表现:开始为颈肩痛,短期内加重,并向上肢放射,皮肤可有麻木、过敏等感觉,同时可有上肢肌力下降、手指动作不灵活,牵拉患侧上肢可发生剧烈的闪电样锐痛。 专科检查:患侧

14、颈部肌肉挛缩,头喜偏向患侧,且肩部上耸,患肢上举、外展及后伸受限,上肢牵拉试验及压头试验(+) 影像学检查:X线显示生理前凸消失,椎间隙变窄,CT及MRI可见椎间盘突出,椎管及神经管狭窄,脊髓受压等表现。,检查,类型及临床表现,脊髓型型颈椎病 特点:约占发生率的10%15%),椎间盘髓核、椎体后缘骨赘等压迫脊髓导致。 临床表现:受压早期,颈痛不明显,以四肢乏力,行走、持物不稳为症状,病情加重可出现自下而上的运动神经原性瘫痪。 影像学检查:与神经根型相似,造影、CT、MRI可显示脊髓受压情况,脑脊液动力学测定、核医学检查及生化分析可反映椎管通畅程度。,类型及临床表现,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特点:发病

15、机制尚不清楚,由于颈椎各种结构病变的刺激,通过脊髓反射或脑-脊髓反射发生一系列的交感神经症状。 临床表现: 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头痛或偏头痛,头晕,尤其在转动头部时加重,有时伴有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眼部胀痛,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耳鸣,听力下降等。交感神经抑制症状,头昏,眼花,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 。 影像学检查:与神经根型类似。,类型及临床表现,椎动脉型颈椎病 病因:颈椎横突孔狭窄,上关节突增生等直接压迫椎动脉;颈椎间盘不稳,颈部活动时过度牵拉椎动脉;颈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椎动脉痉挛等。 临床表现:眩晕,本型的主要症状。头痛,多发性胀痛。 视觉障碍,突发性弱视或失明,短期内

16、自动恢复。猝倒,多在头部突然旋转或屈伸时发生。 影像学检查:与神经根型类似。,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老年患者 病史、体检及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颈神经根肿瘤 颈椎脱位,肿瘤 引起眩晕的其他疾病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治疗非手术治疗,1、牵引,2、颈托,治疗非手术治疗,3、推拿按摩:排除脊髓型,早期可减轻肌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应注意手法轻柔,专业人士操作。 4、理疗:加速炎症消退和松弛肌肉的作用。 5、自我保健疗法:改变常用工作姿势、颈部轻柔活动,改善血液循环;睡眠时,用平板床,枕头高度适中。 6、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建议急性期及严重时间歇使用 局部封闭:类固醇制剂,7-10天/次,34次一疗程,应由麻醉科医生执行。,治疗手术治疗,解除压迫,二、腰椎间盘突出,定义: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中以腰45、腰5骶1间隙发病率最高,约占90%以上。,病因,椎间盘退行性变:基本因素,纤维环与髓核含水量降低,椎间盘变薄,髓核失去弹性,纤维环后外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