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一级学科(0704)研究生培养方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59325 上传时间:2017-05-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文学一级学科(0704)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天文学一级学科(0704)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天文学一级学科(0704)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天文学一级学科(0704)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天文学一级学科(0704)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天文学一级学科(0704)研究生培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文学一级学科(0704)研究生培养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天文学一级学科(0704) 研究生培养方案2006 年 5 月修订一、培养目标1. 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较高的外语水平和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毕业后能够适应在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的需要。2. 硕士研究生要求掌握天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观测事实,了解本专业某一前沿领域的发展方向和研究方法,具备一定的科研或应用能力。3. 博士研究生要求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对研究领域的现状、发展前景和存在问题有比较清晰的了解,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二、学科方向专业 研究方向 研究内容 指导教师超新星遗迹 射线暴及其余辉致密星高能天

2、体物理吸积与吸积盘曲钦岳、戴子高、李向东、陈阳、黄永锋太阳活动区物理太阳磁流体力学日地空间物理太阳物理与日地空间物理空间天气学方成、许敖敖、丁明德、陈鹏飞星系天文核天体物理星暴星系天体物理星系结构与演化活动星系顾秋生、罗新炼、王祥玉非线性动力学非线性天体力学现代天体力学理论及应用孙义燧、周济林、周礼勇太阳系小天体动力学太阳系动力学和航天器轨道理论 航天器轨道力学朱紫、万晓生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参考系基本理论 参考系基本理论 朱紫、张鸿三、学制硕士生学制为 2.5 年,博士生一般为 3 年,提前攻博生 5 年。对部分研究生的弹性学制管理按照南京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及其补充规定执行。四、课程设置

3、2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 A、B、C、D 四类,其中 A 类课程为全校公共课,B、C 和 D 类课程分别为一级学科课程、二级学科(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天文系研究生全部课程见下表。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学分 任课教师10284A00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A 2 硕士课程10284A004 自然辩证法 A 2 硕士课程10284A001 硕士英语 A 4 硕士课程10284X002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A 博士课程10284X003 博士英语 A 博士课程0704B0100 磁流体力学 B 4 唐玉华0704B0200 非线性动力学引论 B 3 周济林0704B030

4、0 广义相对论基础 B 3 黄天衣0704B0400 天文文献阅读 B 2 丁明德0704B0500 高等天文与天体物理学 B 4 李向东组织0704B0600 宇宙学和星系形成 B 4 顾秋生组织070401C01 天体物理辐射理论 C 4 陈 阳070401C02 恒星结构与演化 C 4 彭秋和、罗新炼070401C03 星系物理 C 3 王祥玉、顾秋生070401C04 星际介质物理学 C 4 陈 阳070402C01 现代分析基础 C 4 数学系 何泽霖070402C02 轨道力学 C 4 刘 林070401D01 高等量子力学 D 5 物理系李俊070401D02 超新星遗迹和中子星

5、 D 3 汪珍如070401D03 致密星物理 D 3 戴子高070401D04 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导论 D 3 紫台、 吴德金070401D05 星系动力学 D 3 彭秋和、罗新炼070401D06 活动星系核 D 3 顾秋生070401D07 计算天文 D 3 陈鹏飞070401D08 相对论天体物理 D 3 紫台、 倪维斗070401D09 太阳活动区物理 D 3 方 成、丁明德070401D10 核天体物理 D 3 彭秋和070401D11 吸积盘理论 D 3 夏大、 卢炬甫070401D12 X射线双星 D 3 李向东070401D13 等离子体动力论 D 3 紫台、 黄光力0704

6、03X01 太阳物理前沿 做为研究生指导课 方成、丁明德070402X02 天体力学定性理论 做为研究生指导课 孙义燧、周礼勇070402D01 天文参考系 D 2 朱 紫070402D02 人造卫星运动理论 D 3 刘 林070402D03 人造卫星精密定轨 D 3 刘 林070402D04 宇航动力学引论 D 3 刘 林070402D05 最优估计理论 D 2 刘 林组织3五、培养方式1 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以课程学习为主、学位论文为辅。(1) 硕士研究生须修满 32 学分,非本学科及同等学力入学者为 36 学分数的课程。(2) 除 A 类课程外,须至少修读 2-3 门 B 类课程(包括 “

7、天文文献阅读” 课程)。(3) 天文系“戴文赛奖学金”将主要用于奖励课程学习成绩优秀的研究生。2 对博士生的培养以学位论文为主、课程学习为辅。(1) 博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须修读 2-4 门专业学位课程,其中导师讲授课程限1-2 门。(2) 博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选择学科前沿课题或有重要应用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在入学 1-1.5 年内在全系范围内作开题报告,在正式答辩前 3 个月内举行预答辩。(3) 为鼓励研究生在高水平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成果,对博士研究生科研成果的考核试行采用加权论文数的标准(试行期间学校原有考核标准继续有效) 。具体办法是,考虑不同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和不同专业研究的特点,

8、将天文学主要学术期刊(Nature、Science 除外)分为三档,其中一档期刊包括 ApJ, AJ, A&A, MNRAS, Solar Physics, PASP, PASJ, New Astronomy, ICARUS, Celest. Mech. Dyn. Astr., Earth, Moon & Planets 等;二档期刊包括 ApSS, Adv. Space Res., Science in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Chinese Physics Letters,ChJAA 等;三档期刊包括天文学报、天文学进展、空间科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

9、等。以一档期刊的基数为 1,二、三档期刊相应的权重因子分别为 1/3、1/6 (天体物理)和 1/2、1/4(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须完成 1 篇(加权)论文,并且至少有 1 篇 SCI 论文(对参加国防、工程等应用项目的研究生可继续沿用原考核标准) 。(4)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按南京大学关于学位论文评阅、评议及答辩的补充规定南研院(2002)7 号执行。3 直博生和提前攻博研究生的培养(1) 为保证优秀博士生生源和科研工作的连续性,按不超过本年度计划内硕士生总数 1/3-1/2 的比例,在二年级硕士生中选拔部分研究生提前攻博。(2) 提前攻博研究生的选拔要求为:专

10、业思想牢固、入学考试或中期考核成绩优良(或为免试研究生) 、具备科研创新的基础和能力。对部分有突出才能或在读期间取得重要成果的研究生可不受成绩和名额的限制。(3) 提前攻博研究生学制为 5 年,学分修满后,在第 3 年直接进入博士阶段学习,不做硕士学位论文,不授予硕士学位。4(4) 在第 3 学期末课程基本结束时,由系学位委员会对申请提前攻博的研究生进行资格考试,内容包括思想表现、课程学习和科研能力。通过者转为提前攻博生,不通过者继续按硕士生要求培养。(5) 提前攻博研究生申请学位时,科研量化标准与普通博士生相同。六、研究生津贴与教学、科研奖励1除部分获得“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专项奖学金”的博士

11、研究生外,天文系研究生学习期间的津贴发放标准为硕士研究生:第 1-3 年分别为 200、300、400 元/月;博士研究生:第 1-3 年分别为 600、800、1000 元/ 月;2研究生科研论文奖励标准在一挡 SCI/EI 期刊上发表 1 篇第 1/2/3 作者论文,分别奖励 1000/400/200 元;在二挡 SCI/EI 期刊上发表 1 篇第 1/2 作者论文,分别奖励 600/300 元;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 1 篇第 1/2 作者论文,分别奖励 400/200 元;对参加横向科研项目的研究生,如一年内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 1 篇及多篇第 1 作者论文,在原津贴基础上全年增加 60

12、0 元的额外奖金。假期期间研究生的工作补贴由导师根据具体情况另行发放。3研究生教学助理奖励标准为鼓励研究生承担部分教学工作,对高等数学辅导、普通物理辅导、普通天文实习、实测天体物理实习等课程设立研究生教学助理岗位,报酬标准为20-30 元 /学时。研究生学习期间主要事项表事项 时间 相关人入学报到 每年 9 月(详见通知书) 教务员选择研究方向及导师(硕士生) 第 1 学期结束前 系学位委员会制定学习计划(硕士生) 第 1 学期结束前 导师开题报告 入学后 2-3 学期内 导师中期考核(硕士生) 第 3 学期末 系学位委员会申请提前攻博(硕士生) 第 3 学期末 导师、系学位委员会提交学位论文 硕士生答辩前 2 月,博士 导师、系学位委员5生答辩前 3 月 会预答辩 答辩前 2-3 月内 导师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生第 5 学期(12 月) ,博士生第 6 学期(5 月) 导师、系学位委员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