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江西教师资格证认定初中语文说课稿: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592036 上传时间:2017-09-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江西教师资格证认定初中语文说课稿:杜十娘怒沉百宝箱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江西教师资格证认定初中语文说课稿:杜十娘怒沉百宝箱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江西教师资格证认定初中语文说课稿:杜十娘怒沉百宝箱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江西教师资格证认定初中语文说课稿:杜十娘怒沉百宝箱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江西教师资格证认定初中语文说课稿:杜十娘怒沉百宝箱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江西教师资格证认定初中语文说课稿: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江西教师资格证认定初中语文说课稿:杜十娘怒沉百宝箱(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江西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江西教师公告汇总教师资格证认定初中语文说课稿: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说课稿一、说教材1、该文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是学习我国古代小说,单元学习重点是鉴赏古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语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且是自读课文,应让学生自主鉴赏十娘形象。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环境、情节,而欣赏人物形象,一般来说,应从环境描写、情节的发展和矛盾冲突入手。2、教材简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警世通言第32卷,是其中最优秀的一篇,也是明代拟话本中成就较高的作品。本文通过写杜十娘相中李甲、设计赎身、转而被卖、抱匣投江的故事,刻画了美丽、善良、聪慧、忠贞而又

2、刚烈的名妓杜十娘形象,以十娘生命的结束强烈谴责了纨绔子弟和市侩势力,向那个社会、那个时代提出强烈的抗议。学习本文,可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社会的罪恶,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性格和是非观念。3、教学设想教学目标A 整体了解故事情节,初步感知人物形象(通过预习完成);B、引导学生从环境、人物、情节三方面感受十娘悲剧的必然性。C、通过杜十娘这一形象,认识封建社会对妇女的摧残。教学重点从人物、情节、环境多角度分析十娘悲剧的必然性。教学难点体会小说深刻的主题二、说教法 江西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江西教师公告汇总1、由果溯因法:本文高潮部分是怒沉百宝箱,抓住这一高潮,启发学生思考:十娘为何要怒

3、沉百宝箱呢? 而后又为何 投江自尽 呢?她一定得死吗? 从而引导学生为十娘重设结局,然后从环境、人物、情节等多个角度探讨得出十娘必须死的结论。这种方法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培养了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2、问导法:提问导读,激发学生的探讨兴趣,点亮智慧的火花。三、说学法合作探究法:发挥集体智慧,分组讨论,自主质疑,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解惑。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出本节课的探讨中心:十娘必须选择死吗?在文学的殿堂里一路走来,我们目睹了中国女性太多的爱情悲剧,你能说出哪些例子呢?(学生回答)归纳: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祝英台泪洒黄泉路,林黛玉魂归离恨天,琵琶女独自守空船,就连容貌一般的祥林嫂也逃

4、脱不了被卖改嫁的命运如今才貌双全,聪慧绝伦的一代名妓杜十娘苦心经营,追求真爱,没想却被最信任的人抛弃,转卖为区区千金,她愤怒了,绝望了,怀抱百宝之匣,奋身投入那滔滔江水中!我们赞叹她那惊世骇俗的壮举,我们惊诧于她那旷古绝今的坚毅,然而我们也不无疑惑:十娘一定要死吗?(二)学生为十娘设计新的出路:( 自由发言)(也许学生的设计极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十娘的同情,结局设计得过于理想化,而欠合理性)。(三)层层设问,启发学生从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社会环境三个角度探讨十娘必须死的原因。 江西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江西教师公告汇总1、从情节入手分析思考: 文中一共写了几次百宝箱? 请分别找出来

5、。( 课件显示)学生回答:第一次:当李甲为十娘赎身时,四处奔波借债,十娘拿出了私藏碎银一百五十两。第二次:当十娘与李甲告别众姊妹上路时,姊妹送一描金文具至前,封锁甚固。十娘也不开看,也不推辞,但殷勤作谢而已。第三次:当李甲用完那二十两白银,为盘缠愁闷时,十娘又开箱拿出白银五十两。但李甲在旁自觉惭愧,也不敢窥觑箱中虚实。第四次:十娘得知被卖后,悲愤交加,将箱中宝物一一投之江中,最后抱持宝匣投江自尽。为何前三次十娘都没有说出百宝箱的秘密?-学生讨论明确:十娘在风月场上阅人无数,多留了个心眼,试探李甲的诚意。这八年的风尘生活,她见过太多达官贵人的虚情假意,甜言蜜语,也见过太多王孙公子、珠门侯富的薄情

6、寡义、挥金如土,她把这次爱情看成是脱离苦海的孤注一掷,她能不小心谨慎吗?她不愿在爱情的天平上增加一颗金钱的砝码,她呼唤一种不为物欲和利害关系所左右的人际关系。也许早点透露百宝箱这一秘密,李甲也不会为区区千金而动心,十娘也不至于要沉百宝而自尽了。可见,课文情节的设计让十娘非死不可。2、从人物形象入手分析思考:如果没有风雪阻渡,江上放歌,引来浮浪公子孙富这一偶然事件,十娘又有万金之资作家底,她和李甲会生活得很幸福吗?讨论明确:不会。(1)因为李甲有着太多的弱点A、李甲用钱撒漫, 大差大使 江西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江西教师公告汇总B、有心相好却无长久打算C、李甲贪恋十娘美色,并未真正

7、了解十娘所追求的两心如一 的爱情。D、过于愚蠢、懦弱:轻信小人谗言,对于十娘的从良,一直采取消极态度。而十娘与之相比更显性格的优点:A、有长远打算:苦心经营,细心积攒B、聪慧:逼鸨母成全自己从良;有意考验李甲C、刚强、坚定:以死威逼鸨母遵守承诺D、忠贞:对李甲的感情坚贞不渝(2)以李布政为代表的封建势力更让十娘非死不可小说从一开始就以精确的笔墨,通过明明暗暗的交代,点示我们:以李甲的父亲李布政为代表的封建礼教阻碍了十娘与李甲的结合。例1 在开头人物关系的介绍中,写李甲和杜十娘一双两好,情投意合。但马上点到奈李公子惧怕老爷,不敢应承。这一句为全文情节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例2 对李布政的正面描写

8、:李布政在家闻知儿子逛妓院,几遍写字来唤他回去。对李甲的描写:他迷恋十娘颜色后来闻知老爷在家发怒,越不敢回。这已触到了造成这一悲剧的主要矛盾。例3 在李甲筹划赎金的过程中,又顺笔再一次点示:他们(李甲的亲友) 也见得是,道李公子是风流浪子,迷恋烟花,年许不归,父亲都为他气坏在家父亲知道,将好意翻成恶意。 此处特意点到李甲的亲友们也惧怕李布政,支持他对儿子的态度,说明李布政的存在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一种社会势力的代表。例4 杜十娘跳出火坑之后面临一个出路问题,询问李甲,而李甲计议未有定着。他细分析,李甲并非不善谋划,关键在于惧怕父亲。所以他说:老父盛怒之下,若知娶妓而归,必然加以不堪,反致相累。

9、由此可见,在杜十娘争取自由幸福的道路上的主要障碍是李布政。 江西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江西教师公告汇总例5 小说的情节发展到高潮,写孙富用计的全部活动中,他的阴谋诡计的立足点在于抓住了李甲 老父性严,尚费踌躇耳的矛盾恐惧心理。孙富问道:尊大人位居方面今日岂容兄娶不节之人。孙富非常清楚地看到,李布政的威胁,是他可以利用来离间李、杜爱情,以达到夺人之美这一目的的重要条件。因此,矛盾的对立面,站在台前的是孙富,站在幕后的起决定作用的是李布政。(提示,以上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可灵活运用,可举其一,从而引导学生挖掘其他,达到自己分析文章的目的。)归纳:小说中李甲的懦弱自私,孙富的卑鄙无耻,李

10、布政的封建正统思想都只能让李甲发乎情,止于礼 ,身为下贱的十娘与李甲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3、从社会大环境看:思考:从文中的李甲、孙富、李布政、鸨母、众亲友等人的身上,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社会?学生回答:金钱至上的社会,体现于下:A、行院赚钱(鸨母道:我们行户人家,吃客穿客,前门送归,后门迎新,门庭闹如火,钱帛堆成垛。)B、李甲爱钱(为区区千金,转卖十娘)C、孙富使钱 (家资巨万 、惯向青楼买笑)D、李布政惜钱( 从十娘、李甲、孙富三人语言中可看出;从他纳粟送子 入监可看出)E、众亲友吝钱( 说着钱,就无缘)归纳:因为崇尚金钱的世风,十娘与李甲的爱情在金钱面前变得脆弱不堪,最终美梦只能破碎,绝望的十娘只能以死来抗争,社会大环境让十娘非死不可。以上内容的探讨由学生分组合作,自主探究。老师从中点拨引导。4、归纳总结: 江西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江西教师公告汇总整个小说中情节的设计、人物的性格以及社会大环境都把十娘一齐往死里赶!心破碎了,但做人的尊严不能破碎,梦消散了,但追求的理想不能消散,于是,十娘抱匣沉沦,让世人贪恋的金钱和美色一齐埋葬于滔滔江水中,向那个社会、那个时代提出了最强烈的抗议!(四)如有时间,可播放怒沉百宝箱电影片段(5分钟) ,增加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