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公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58891 上传时间:2017-05-13 格式:DOC 页数:291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公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公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公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公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公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上册公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上册公案(2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教案撰写 黄文雅教学内容 1 观潮教时顺序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语。2、朗读课文。3、分清层次。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语。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浩浩荡荡 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教学难点:按顺序给课文分段,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教学准备: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反映钱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图片板书设计: 观潮笼罩 薄雾 若隐若现 风平浪静人声鼎沸 横贯江面 浩浩荡荡水天相接 风号浪吼 漫天卷地- 2 -教 学 程 序 个 性 修 改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你们

2、去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看一看那里壮丽、奇特的涌潮。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观:观看。潮:指钱塘江大潮” 。观潮:观赏钱塘江大潮。天下奇观: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景象。本课是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的景象。横卧:横躺着。原是表示人的动作的词语,课文里用来描述钱塘江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样子,这里把钱塘江比作人。水天相接:水和天连接在一起。形容水域广阔。横贯:横着通过去。课文里是说大潮滚滚而来,横着漫过整个江面。浩浩荡荡:课文里是讲大潮滚滚而来,水势很大的样子。山崩地裂:“崩”是倒塌。 “裂”是裂开。真正的“山崩地裂”多半发生在强裂地震的时候,用来形容很响时,便带有夸张的意味。顿时:立刻。人声

3、鼎沸:形容许多人在一起大声讲话,声音喧闹,像开了锅一样。- 3 -教 学 程 序 个 性 修 改若隐若现:若,好像,仿佛。隐:藏起来,看不见。现,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本课指几座小山在云雾中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余波:本课指潮头过去后,剩下的波浪。漫天卷地:本课指远远看去,潮水像连着天地卷滚过来。形容声势大,来势猛。风号浪吼: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风浪大,叫声响。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1、先按自然段阅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按“潮来之前” 、 “潮来之时” 、 “潮来之后”划分段落层次。2、请按作者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第一段(第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

4、第二段(第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第三段(第、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第四段(第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四、布置作业- 4 -教 学 程 序 个 性 修 改1、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后面第、两个问题。2、抄写词语。教后感:- 5 -教案撰写 黄文雅教学内容 1 观潮教时顺序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2、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3、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 观潮潮来前:笼罩

5、薄雾、风平浪静潮来时:闷雷滚动、一条白线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潮去时: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6 -教 学 程 序 个 性 修 改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观潮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1、观潮这部分分几层?每层都写了什么?2、讲读第一层自由读课文。思考:江面上是什么样的?人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明确: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作者写“江面越往东越宽”是什么意思?明确:“大家昂着东望”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看出潮从东边来。潮从东边来,江面越往东越宽,那越往西呢?明确:越往西越窄。湖水越往西,就会产生什么现象?明确:潮水越往西越急。出示钱塘江口地形图,补充钱塘江大潮形成的有关

6、知识:钱塘江口是喇叭形,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水底还有一道人们看不见的“沙坎” ,迫使潮水上升,因此潮波传来,受到很大的约束,这是地理因素。另外是引力的因素,八月十八,太阳、地球、月亮三球的引力对涨潮影响最大。再有是八月中旬这段时间海面上常常刮东南风,所以潮波来势特别猛烈。人们的心情怎样?明确: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说明非常着急心情十分迫切。3、讲读第二层(1)要是你在人群中,你急不急?(2)思考:潮来时,给你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明确:声音大,浪大(3)默读第二层,边读边画出描写潮水样子和声音的词语。(4)大潮是从哪个方向来的?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具体写潮水到来时的样子和声音的?- 7 -教 学

7、程 序 个 性 修 改明确:由远至近。你能把潮来时声形有条理地说一说吗?明确:“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写远处的声音。 “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是此时此刻的景象。过了一会儿,声音“越来越大” , “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 ,这是描写稍近时潮水的声音和样子。 “移动” 、“拉长” 、 “变粗”便很快出现了横贯江面的情况。一瞬间, “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是再近前时潮声的样子。大潮来到近前时,那样子“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飞奔而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动得颤

8、动起来”潮水越来越近,潮水越来越大,潮头越来越高,潮势越来越猛。作者用一条线、白色的城墙、白色战马来比喻由远到近的浪潮的不同样子,说明潮大、雄伟。水来时是直立而行的,像白色城墙,气势雄伟,声势浩大。(5)如果你就在这观潮的人群中,当你听到像闷雷的隆隆响声,看到一条白线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你的心情怎样?会说什么?会怎样做?明确:人声鼎沸,都在喊:“潮来了,潮来了!”都踮起脚往东望去,人群又沸腾起来。当人们看到眼前的一切,真是又高兴,又惊叹不已。(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层。4、讲读课文第三层(1)自由读课文。思考:潮来之时,声势浩大,潮过之后呢?明确:一眨眼的

9、功夫,潮头就向西奔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平静- 8 -教 学 程 序 个 性 修 改(2)这里的“静”和第一段的“静”一样吗?(3)停息后是什么景象?说明什么?(潮水大。 )三、练习读第二段教后感:- 9 -教案撰写 黄文雅教学内容 1 观潮教时顺序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怎样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 观潮 潮来前、潮来时、潮过时 时间顺序- 10 -教 学 程 序 个 性 修 改一、导入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作者是怎样观察表达的?这节课,我们

10、继续学习。二、总结全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是怎样表达的?明确:这篇课文主要写作者观看“天下奇观”一钱塘江大潮的经过。课文采用先总述后分述的表达方法。先总述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接着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时”、“潮过之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运用恰当的比喻重点描写了“潮来之时”大潮的瞬息变化和雄伟气势。2、设问:全文贯穿着一个什么字来写的?明确:奇。奇在什么地方?明确:钱塘江大潮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农历八月十八这天潮来时声巨大,浪罕见,水位高。什么是“天下奇观”?明确:天下少有的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3、小结从课文有条理地叙述中,我们可

11、以看出作者是按照大潮的发展变化的顺序,有次序、有重点观察的。我们要认- 11 -教 学 程 序 个 性 修 改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顺序确定观察次序,按照事物本身的发展变化顺序有重点地叙述,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重点突出,条理分明。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布置作业、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注音观潮(cho co)坦克(tn tng)2、根据课文填空观潮一文是按_、_、写出了观潮的经过,课文重点写了_,是按_的顺序写出泪来之时的_和_。教后感:- 12 -教案撰写 黄文雅教学内容 2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时顺序 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课文

12、描写的壮丽景观,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学准备:搜集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字、图片。板书设计: 2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第一壮丽 奇异山水 生物- 13 -教 学 程 序 个 性 修 改一、谈话导入,读题质疑 1 (出示地图)让我们一起到地图上来找一找青藏高原,在这儿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朗玛峰,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藏布大峡谷。 2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

13、,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了你心中最向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都带来了吧!谁来说一说?(学生相互交流已搜集的文字、图片。 )3教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去游览一下吧。 (板书课题: 雅鲁藏布大峡谷)4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雅鲁藏布大峡谷究竟美在哪里?作者是怎样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二、自读课文,感知发现 1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减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河床、切割、堪称”等词语的意思。2再读课文,要读正确、流畅,同伴互相抽读课文,检查初读情况。3听了、读了课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介绍,你觉得哪个

14、词最能体现它的特点?再读读课文,看看文中有没有合适的词?4完成填空练习 1: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景观不仅_,而且_。 三、研读课文,品味欣赏 1合作学习,研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互相说一说。(1)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从“不容置疑”这个词中你发现了什么?- 14 -教 学 程 序 个 性 修 改(2)雅鲁藏布大峡谷景观的“奇异”表现在哪些方面?边读边画出你认为能体现“奇异”的语句。2全班交流,品味欣赏。 (1)读第一、二自然段。说说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课文是用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它的?边读边想,当你读到这些具体数字时,你有怎样的感受?读读第二

15、自然段,想想能不能找个词替换“不容置疑”这个词,为什么?“一争高下”是什么意思?读着这段文字,你的心中涌起了怎样的感受?(自豪,骄傲。 )让我们带着这份自豪,带着这份骄傲齐读第二自然段。 (2)交流品读三、四自然段。雅鲁藏布大峡谷景观的“奇异”表现在哪些方面?读一读你所画出的认为能体现“奇异”的语句。学生边交流边读出有关语句,进一步体会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美。 (导学生运用“从到”的句式围绕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水、山和生物的多样性等几个方面来品味、欣赏课文优美的语言文字。 )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读给你的同伴听,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进一步在自主学习中提高学生对语言品读欣赏的能力。 )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3品读结尾,升华情感。(1)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对于人类而言具有怎样的意义?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2)填空练习 雅鲁藏布大峡谷必将会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热点,是因为那里有_,有_,有_,还有_。壮美奇异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