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模拟考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588883 上传时间:2017-09-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6.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中考模拟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年中考模拟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年中考模拟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年中考模拟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年中考模拟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中考模拟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中考模拟考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福泉市实验学校 2011 年中考模拟考试语 文 试 卷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意完全错误的一项是( )A、赛颤(zhn) 祈(q)祷 伎俩(li) 狩(shu)猎B、慰藉(j) 恣(z)睢 癖(p)性 溺( l)爱C、发酵(xio) 嫉(j)妒 木讷(n) 炽(zh)热D、追溯(s) 奔丧(sng) 荣膺(yn) 酥(s)油2、下面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销声匿迹 发人深醒 黎明百姓 无可质疑B、缘木求鱼 不骄不躁 独出心裁 浑然一体C、不可名状 物竟天择 惟妙惟肖 先发治人D、若即若离 渊远流长 顶力相助 迫不急待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

2、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抬头时,便看云;低头时,便看路。淡泊宁静,自然从容,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B、学校广播室正在招聘播音员,你是今天报名呢?还是明天报名?C、刘禹锡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告诉我们不要因为挫折就放慢前进的脚步。D、从“911”事件,伊拉克战争,到 “颜色革命” ,中东欧部署导弹事件,再到俄乌天然气冲突,俄格战争的爆发,频曝弱点与不足的俄军队的改革被数次提上议程。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春天里之所以能打动人,一是歌词耳熟能详,二是演唱者唱出了底层人群罄竹难书的生活状态。B、为了熟悉老师讲的这种解题方法,我又重蹈覆辙地将这道题做了

3、一遍。C、重庆扫黑除恶的消息在网上流传开后,网民们开展了如火如荼的讨论。D、胡锦涛主席说:“静下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这句话已在老师们的心中根深蒂固了。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后期创作的一部具有社会讽刺性的歌剧。这部戏剧的情节波澜起伏,人物语言富于个性化。B、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主编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C、 “乐府”最早是音乐机构的名称,后来成为一种诗体。 木兰诗就属于这种诗体,它与孔雀东南飞同被誉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D、范仲淹,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 “文正” 。他工诗词散文,善写塞上风光。著有

4、范文正公集 。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美国,迈克尔乔丹和查尔斯巴克利都是英雄,虽然巴克利从未赢得过年终总冠军。换句话说,如果你没有取胜,没有人会记得你。中国有句老话:“胜者为王败者寇” 。 还有一句名言:“历史从来由胜利者书写” 。 很多人把它当成人生信条,这说明中国人很在乎结果。这是中国和美国价值观的另一大区别。2A、 B、C、 D、7、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祖国的文化。有时我朗读中国诗歌中的名句,体会到其中 ,捉摸到其中 ,想像其中 ,感受其中 ,领略其中 。A、最细微的感情 耐人寻味的思想 优美的图案 铿锵的节奏 言外的神韵B、铿锵的节奏 优美的

5、图案 最细微的感情 耐人寻味的思想 言外的神韵C、耐人寻味的思想 优美的图案 铿锵的节奏 最细微的感情 言外的神韵D、言外的神韵 最细微的感情 铿锵的节奏 耐人寻味的思想 优美的图案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今天的语文课上,老师又表扬了自己,认为我的作文有了很大进步。B、3 月 11 日,日本发生 90 级特大地震后,我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速度最快的对外救援行动。C、因患病住院,83 岁高龄的黄昆和和正在美国的姚明没到场领奖。D、同学们看到新来的实习老师很高兴,跑上去和她交流起来。二、积累与运用(14 分)9、按课文原句填空。 (9 分)(1)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

6、得失。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 ”(2) 登飞来峰中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工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3)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句子是 , 。(4)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满怀博爱情怀,发出了“ , ”的呼喊,表现出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思。(5) ,甲光向日金鳞开。10、概括下列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20 个字) (3 分)日本东北地区强烈地震发生以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全力救助受灾的中国在日公民。鉴于目前福岛核电站事故的严重性和不确定性,本着对中国公民人身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我馆和驻新潟总领馆根据自愿原则,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与措施,安排

7、尚在重灾区的中国公民有序撤离。希望我在重灾区同胞保持冷静,听从指挥,理解和配合撤离工作。 我馆和驻新潟总领馆将安排大巴车前往宫城县、福岛县、茨城县、岩手县的指定地点接出我公民,分别送到成田机场和新潟机场,并联系航班,协助回国。现阶段安排我在重灾区(宫城县、福岛县、茨城县、岩手县)中国公民撤离,优先老人、儿童和妇女。11、春联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写春联、贴春联成了我们中国人过年的一道特殊风景。2011 年是建党 90 周年,有人在过年时写下了这样的上联,请为他对出下联:(2 分)风雨九十载,党旗正艳。三、阅读(44 分)3(一)诗歌赏析(8 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

8、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2、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 分)13、描述颔联的画面情境。 (2 分)14、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2 分)(二)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2 分)(甲)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9、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乙) 记承天寺夜游记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 分)水尤清洌( ) 其岸势犬牙差互( )相与步于中庭( ) 盖竹柏影也( )16、请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 (2 分)A、

10、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相与步于中庭B、近岸,卷石底以出 以其境过清C、心乐之 念无与为乐者D、闻水声,如鸣佩环 庭下如积水空明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8、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时所写,都借助自然山水抒发了内心的情感,但是在思想感情方面4还有明显的不同。请结合文句作简要的分析。 (4 分)(三) (10 分)哈欠声声当你疲惫不堪或者睡意向你袭来时,你会不由自主地做出以下动作:眼睛眯成一条缝,嘴巴张得很大,身体往后仰,深深吸一口气,并发出持续哈气的声音不用猜,这是谁都有过的体验一打哈欠。科学家曾用超声成像技术探测胎儿的神秘世界,

11、发现怀孕 12 周的胎儿就会打哈欠了。生物学家研究打哈欠,发现哈欠源于大脑中的“哈欠中枢” 。当一个人受到劳累、睡意与睡醒等因素的刺激时,体内导致打哈欠的相关分子就会大量分泌,进而引起“哈欠中枢”兴奋,随即向人体肌肉发出“指令” ,有关的肌肉严格遵照“指令”运动,于是,一个哈欠诞生了。 如果你感觉某种场合或时刻不宜打哈欠,可以通过有意识的紧咬牙关来抑制。不过,打哈欠的过程运行得不顺畅,会让你觉得很不舒服一个哈欠的持续时间虽然很短暂,不过 6 秒种左右,其生理上的作用却是很显著的。在这期间,打哈欠使人“闭目塞听 ”,全身神经、肌肉完全松弛,你便能在生理与心理上都得到一次很好的休息。其效果胜过镇静

12、剂。另外,科学家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温和的人更容参打哈欠。研究人员对一些志愿者进行测试,发现那些容易打哈欠的人大多善良、敏感,容易动感情,很容易博得别好感。 至于一打哈欠就泪水汪汪,科学家认为这与大笑、打喷嚏时流泪的原理完全一样。人眼睛里的泪腺分泌眼泪,眼泪通过鼻泪管排出,故而平对人是不会流泪的。但在打哈欠时,口腔及鼻腔的压力增大,阻挡了鼻泪管排泄泪水,泪水流不下去,便积在眼睛里,人就变得眼泪汪汪的。一群人在一起,其中有一个人打哈欠,周围的人也会跟着打起哈欠来。难道打哈欠有传染性?确实如此,一些科学家通过磁共振成像的手段,对大脑影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打哈欠时的脑部活动区,与表示同情

13、心的脑活动区域一致。换句话说,打哈欠的“传染”现象,可能代表了一种无意识的“心志模仿” 。哈欠的“传染性” ,可以帮助失眠者度过睡眠关。有科学家设计制作了一种特殊的半身人头塑像,特殊之处在于这个头像一直在甜甜地打着哈欠。失眠者只要看着这个头像,不一会儿就会打起哈欠,进入梦乡。 打哈欠看上去虽不雅,却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每打一次哈欠,必有深沉悠长的吸气,有利于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到达血液。另外,打哈欠时咽部肌群及面部几十块肌肉随之收缩,可驱动携氧的血液流向大脑,提高大脑活力,对脑力劳动者尤为有益。不过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中老年人来说,一旦经常不由自主地频繁打哈欠,就应及时向医生求助,万万不可大意,因为这可能是脑梗塞即将降临的信号。临床医生观察到大约有 70一 80的脑梗塞患者,在发病前一周左右,会因大脑缺血缺氧而频频出现打哈欠的现象。哈欠越频繁,意味着大脑缺氧越严重。19请说说哈欠是怎样“诞生”的。(2 分)_ 20为什么说打哈欠是人体的种自我保护反应?(2 分) _ _ 21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其作用分别是什么?(4 分)_ 22第段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2 分) 5_ (四)飘舞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