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论文-信息技术课程拒绝“堆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7587878 上传时间:2017-09-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理论论文-信息技术课程拒绝“堆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理论论文-信息技术课程拒绝“堆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理论论文-信息技术课程拒绝“堆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理论论文-信息技术课程拒绝“堆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理论论文-信息技术课程拒绝“堆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理论论文-信息技术课程拒绝“堆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理论论文-信息技术课程拒绝“堆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思考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大家往往把信息技术的技能性强调的格外重要,注重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但往往忽律了信息的运用。这样的表现基本分成两类:一是简单的技术堆砌,只求掌握技术,忽律了技术本身的创意。比如说,很多时候,教师满足于学生学会了使用绘画工具,能简单的画圆、矩形和线条,但学生总还是不能够做出好的绘画作品;满足于学生掌握了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但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总体上还是不美观大方;学习了程序编写,满足于学生会做各种题目,但学生依然不知道如何运用程序解决实际中的问题。二是简单的信息或知识堆砌,缺少思考和想象。比如,学习了搜索技能,满足于学生学

2、会了从网络中查找相关的信息,但大段的引用、通篇的抄袭让学生丧失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满足于学生学会了制作网页,但他们网页的内容从不删选,全是摘抄。很显然,信息技术课程只讲究“会做”是完全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注重“做好”。怎么才能做好?笔者认为必须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拒绝“堆砌”。 一、引入“美”的审思,拒绝“技术堆砌” 没有美的体验,自然就不会有美的创意。一幅美妙的作品绝对不是简单的操作技巧的总和。要让学生能够做出好的作品,就必须首先让他们体会到什么是美。只有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美的震撼,体味了美的感染力,才会有创作的冲动、灵感和驱动力,才会真正把技术作为工具去创造美。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欣赏好的作

3、品,让他们评说作品的优点,能够培养起他们的美学意识,绝不是在浪费时间。当然这还只是一种最原始和本能的体验,我们还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给予“美”的剖析,这是恰当和适时的。比如在讲绘画工具时,就可以先让他们欣赏一些电子画作,给他们讲讲色彩运用的知识等等。 认识到了“美”,思考为什么而“美”,学生才会从另外的角度来看他们的作品,才能在运用技术时带有目的性,这样就能有效地避免技术堆砌问题。在平常的教学中,笔者一贯不赞同把会使用某某工具作为教学的目的和目标,因为这是片面的。有意识地把信息技术和美学结合,恰当的进行“美”的审思,这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特别是十分有利于学生开拓创新意识。当然,要真正在

4、信息技术课程中引入“美”的审思,对广大的信息技术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必须能掌握一定的美学知识和理论。 总之,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杜绝信息技术课只谈“技术”的错误理念,而是要站在创造“美”的高度来看待信息技术。 二、提倡原创,拒绝“信息堆砌” 网络时代,最丰富的就是信息,然而最麻烦的恐怕也是信息。因为信息的简单复制和转载充斥了我们的世界,信息的冗余问题日益严重,往往寻找某条有价值的信息时总那么的举步唯艰。为此,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责任来维护信息的价值,不制造垃圾。所以,用信息堆砌的方式创作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另外,我们阅读的目的就是获取别人有价值的观点,假如作品都是人云亦云,恐怕就毫

5、无意义了。技术只是手段,信息只是资料,我们不能缺乏分析和研究。在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知,更要探求未知;因此,我们必须强调原创,提倡原创。 比如在讲 FLASH 动画制作时,为什么总是让学生模仿别人的作品呢?我们可不可以让他们自己动手做想做的作品?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就必须去构思,去想象对象的样子、颜色、形态等等。可能他们的作品不是很相像,可能他们的色彩不是很协调,但他们的作品一样很有趣味性。透过作品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学生的思考和感悟,这就是原创的魅力。再比如说让大家写一篇关于河流污染危害的文章,通过搜索引擎同学们能得到很多很多的例证和资料,兴许有些同学就是简单把这些资料罗列出来进

6、行证明,但也还有一些同学列举的同时更多的还加上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以及亲自做过的实验,哪个更有说服力呢?我想结论不言而喻。 总之,信息技术教师不能满眼只是“信息”,不能让学生养成“信息堆砌”的恶习,课堂中我们更要强调原创,鼓励原创。 三、引入新的评价体系,彻底告别“堆砌” 教师只有知道如何来评价教学效果,工作才有目标可言;当然一旦这个评价体系不合情理,可能就造成对教师工作的误导,并且把很多教师的不错的教学思想扼杀。因此,有什么样的评价体系,就会有相应的课程设计出现。现今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究竟如何,我们从很多信息技术优质课上可以窥见一斑。这可都是教学的经典范例啊!老师讲的虽然精彩,学生做的虽然

7、认真,但很多课堂依然是学生在“复制”教师操作,进行着简单的“堆砌”。很多所谓的“任务驱动式教学”都限制了操作的细节,实质上只是简单的分步操作,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余地。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体系进行调整,以便于彻底杜绝“堆砌”。新的评价体系应该是开放式、过程序的,不用对技术细节限制太多,不能单一看待结果。比如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我们绝不能拘泥于课堂的形式,而应该给明确给那些能调动学生操作欲望的点加分,给涉及学科综合的点加分,给指导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点加分,给鼓励原创的点加分再比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我觉得现行的上机会考就很有弊端,作为基础性操作根本没必要进行“死板”考核,而素养又根本没办法在现行会考中得到体现,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给学生课题,用研究项目的形式给学生考核,多写中间报告,关注他的研究过程、思考过程,有独特见解的我们都要加分。 信息技术课程中引入开放式、过程序评价体系,更符合本学科特色,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更有利于彻底地杜绝“技术堆砌”和“信息堆砌”。 从根本上说,拒绝“技术堆砌”是为了更深层次的探讨技术运用,拒绝“信息堆砌”是为了培养创新意识。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过:“教育是人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只有在教学中彻底拒绝“堆砌”,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