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618生理学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58784 上传时间:2017-05-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618生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618生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618生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618生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618生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618生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618生理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目录I 考查目标 .2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2III 考查内容 .2IV. 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 .32江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理学考试大纲I考查目标全面考察学生对生理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掌握,着重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考察学生对本学科的新理论、新进展的了解。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题型结构1. 名词解释 30 分2. 简答题 40 分3. 论述题 80 分III考查内容绪论:生理学的概念,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和适

2、应性。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体内的控制系统:反馈调节、负反馈和正反馈等概念。 细胞的基本功能:细胞膜的基本结构,膜的液态镶嵌模型。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主要的跨膜信号转导的方式和通路。细胞的生物电现象:极化状态、去极化、超极化、复极化、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等概念。细胞生物电产生的机制,组织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阈刺激、阈电位、局部电位。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神经肌接头的兴奋传递,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血液:血液的基本组成和血量。血浆的化学成分。血液的理

3、化特性。红细胞的生理特征。 白细胞的分类、生理特征和功能。 血小板生理特征和功能。3血液凝固与抗凝。ABO 血型系统和 Rh 血型系统,输血原则。血液循环:心动周期的概念和分期,心脏的泵血过程中心腔内压力、心室容量、心瓣膜活动以及血流方向等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心脏泵血过程中心室和心房各自的功能。心脏泵功能的评定: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心指数、射血分数的概念。心脏泵功能的调节(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和储备。心室肌工作细胞跨膜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原理。心肌兴奋性的周期变化,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产生的原理。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决定和影响心肌自律性的因素。心脏内兴奋传播的途径和特点。心肌收缩

4、的特点。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决定血流量的各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动脉血压的形成原理、影响动脉血压的各种因素。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及测定中心静脉压的临床意义。微循环的组成及其通路。组织液生成的原理,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及影响因素。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及作用,心血管中枢,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心血管活动体液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心钠素,血管内皮生成的血管活性物质,激肽和前列腺素。器官循环:冠脉血流的特点和血流量的调节,肺循环和脑循环的生理

5、特点,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的概念。呼吸:呼吸的三个环节:肺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内呼吸。 肺通气原理:呼吸运动、肺内压和胸内压的变化。胸内负压的成因及其生理意义。肺通气的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的概念,顺应性的概念,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肺容积、肺容量、每分通气量、肺泡通气量和无效腔等概念。肺换气和组织换气:气体交换的动力,肺泡内和组织内气体交换过程,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O 2 在血液中运输的化学结合方式,氧离曲线的定义和影响因素;CO 2 在血液中运输的化学结合方式。呼吸运动的调节:延髓呼吸中枢、脑桥呼吸中枢和高极中枢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呼吸节律的形成,肺牵张反射,

6、化学感受性反射和血液中 CO2、H +、O 2 对呼吸的影响。消化和吸收: 消化和吸收的概念。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征和电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经支配,胃肠内分泌细胞和胃肠激素的生理作用。胃液的4性质和成份,胃酸的作用和分泌机制,胃蛋白酶原、粘液和内因子的生理作用,胃液分泌调节。胃运动的主要形式、作用和调节,胃排空及其控制。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小肠液的作用和分泌的调节。小肠的运动形式。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吸收的有利条件,胃肠道吸收营养物质的机制和途径,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吸收过程。能量代谢和体温: 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能量来源,体内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之间的关系,能量代谢测

7、定的方法和原理。食物的卡价、氧热价和呼吸商的概念,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体温的概念及正常体温的波动,产热和散热过程,体温相对稳定的机理。尿的生成和排出:排泄的概念和途径。肾脏结构的特征,肾血流的调节。肾脏的泌尿功能和内分泌功能。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滤过膜、有效滤过压和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及影响因素,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功能。尿液浓缩和稀释。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小管液中溶质浓度的作用、球管平衡;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醛固酮的作用,心房利尿钠肽的作用。血浆清除率的概念、测定方法及其生理意义。尿的排放过程。感觉器官的功能: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定义

8、和分类,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视觉器官:眼折光系统的折光原理,简约眼的概念。人眼调节的三方面因素,近视、远视和散光眼的成因。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和视觉二元学说的依据,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视锥细胞的换能及三原色学说,视网膜的信息处理。确定视力的依据,视野、暗适应和明适应的定义。听觉器官:人耳的听阈和听域,鼓膜和听小骨的增压效应,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咽鼓管的功能,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行波学说,听神经动作电位。前庭器官:前庭器官的感受器和适宜刺激,前庭器官受刺激时引起的反射。神经系统的功能: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神经纤维的分类、传导兴奋的特征和影响神经纤维传导速度的因素,轴浆运输,神经的营

9、养作用和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突触的结构和分类,兴奋在突触传递的过程及特征,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的机理,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产生的机制,突触的可塑性。非突触性化学传递和电突触传递。神经递质5和受体,受体的分类和作用。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中枢神经元间的联系方式。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机能,脊髓在感觉功能中的作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投射特点和生理功能,大脑皮层在感觉分析功能中的作用,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内脏痛的特点和牵涉痛产生的原理。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和姿势的调节,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的概念,随意运动的产生和协调。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功能,运

10、动传导通路,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功能。脊髓的整合功能,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和抑制区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去大脑僵直。基底神经节的功能。小脑的功能。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自主神经的结构特征及主要功能,内脏活动的中枢调节,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本能行为和情绪反应的神经调节。脑的高级功能:条件反射建立过程,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定义,条件反射的生理学意义,记忆的过程,学习和记忆的机制,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皮层诱发电位,脑电图的波形与意义。觉醒状态的维持,睡眠的时相。内分泌生理:内分泌系统和激素的概念,激素的分类,激素作用的方式,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和原理,激素的受体,第二信使学说和基因表达学说。下丘脑

11、与神经垂体和腺垂体的联系,下丘脑的内分泌功能。腺垂体分泌的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神经垂体释放的升压素和催产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的概念。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 1,25-二羟维生素 D3 的生理作用其分泌的调节。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应激反应的概念及其生物学意义。生殖生理:男性生殖:雄激素的生理作用,睾丸的生精作用、内分泌作用和功能调节。女性生殖:卵巢的生卵作用、内分泌作用、雌激素的作用、孕激素的作用。月经周期。IV. 参考教材 生理学 ;姚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

12、07 年第 7 版V. 题型实例及参考答案6一、 名词解释(每题 3 分):例题:I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指在抑制性突触部位,突触前神经末梢兴奋,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下降,这种超极化的局部电位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二、简答题(每题 610 分)例题:简述下丘脑的生理功能。 (8 分)答: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高级中枢。(1)对体温的调节: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的温度敏感的神经元群既能感受所在的脑部的温度变化,也能对传入的温度信息进行整合,同时也起着调定点的作用。(2)对水平衡的调节:通过调节水的摄入量和肾对尿的排出量以维持水平衡。(3)对腺垂体功能

13、的调节:调节腺垂体的分泌功能,促进或抑制下丘脑调节肽的分泌;控制神经垂体激素的释放。(4)对摄食活动的调节:下丘脑腹内侧核为饱中枢;下丘脑外侧区为摄食中枢。(5)对生物节律的调节: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可能是日节律周期的控制中心。(6)下丘脑对行为和情绪反应的调节,此外,它也是调节性行为的重要脑区之一。三、论述题 (每题 15-25 分)例题:试述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血压的调节(15 分)答:当血压发生变化时(如机体失血导致血压降低) ,通过交感神经兴奋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使肾小球旁器的近球细胞分泌肾素增加。肾素本身对组织器官没有直接作用,它主要作为一种蛋白水解酶,使血浆中无活性的血管紧

14、张素原(主要由肝细胞产生)转变为有活性的血管紧张素,进而相继产生血管紧张素和。血管紧张素对大多数血管没有直接作用,只是作为血管紧张素的前体。血管紧张素的生理作用有:(1)使全身微动脉收缩,血压升高,静脉收缩,回心血量增加;(2)促使血管升压素释放;(3)使交感缩血管紧张活动增强,并可增强渴觉,导致饮水行为;(4)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多。通过上述反应,可使血压升高,在机体的急性代偿性调节中起作用。同时,血管紧张素促使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释放醛固酮。醛固酮可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通过醛固酮诱导蛋白,使上皮细胞合成通道蛋白增加,重吸收钠增加(水的重吸收亦增加) ,同时排出钾(即保钠排钾作用) ,导致体液量增加,血量增加,使血压升高,在机体的慢性代偿性调节中起作用。另外,血管紧张素的缩血管效应比血管紧张素小,但促使醛固酮分泌、保钠保水和扩充血容量的作用比血管紧张素强,因此也有一定升压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