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58764 上传时间:2017-05-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准测量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水准测量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水准测量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水准测量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准测量技术要求(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表4.2.1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等级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路线长度km水准仪型号水准尺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或环线 平地 山地二等 2 DS1 因瓦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4 DS1 因瓦 往一次4三等 6 50DS3 双面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12四等 10 16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20 6五等 15 DS3 单面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30 表4.2.1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注:1 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倍。2 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n为测站数。3 数字水准仪测量的技术要求和同等

2、级的光学水准仪相同。表4.2.4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仪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的距离较差m前后视距离较差累积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基、辅分划或黑、红面读数较差基、辅分划或黑、红面所测高程较差二等 DS1 50 1 3 0.5 0.5 0.7DS1 100 1.0 1.5三等DS3 75 3 6 0.3 2.0 3.0四等 DS3 100 5 10 0.2 3.0 5.0五等 DS3 100 近似相等 注 1 二等水准视线长度小于20m时,其视线高度不应低于0.3m。2 三、四等水准采用变动仪器高度观测单面水准尺时,所测两次高差较差,应与黑面、红面所测高差之差的要求相同。3 数字水准仪观

3、测,不受基、辅分划或黑、红面读数较差指标的限制,但测站两次观测的高差较差,应满足表中相应等级基、辅分划或黑、红面所测高差较差的限值。表4.2.6 跨河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测回差(mm)跨越距离m 观测次数 单程测回数 半测回远尺读数次数 三等 四等 五等200 往返各一次 1 2 200400 往返各一次 2 3 8 12 25注:1 一测回的观测顺序:先读近尺,再读远尺;仪器搬至对岸后,不动焦距先读远尺,再读近尺。2 当采用双向观测时,两条跨河视线长度宜相等,两岸岸上长度宜相等,并大于10m;当采用单向观测时,可分别在上午、下午各完成半数工作量。水准测量的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每

4、条水准路线分测段施测时,应按( 4.2.7-1)式计算每km水准测量的高差偶然中误差,其绝对值不应超过本章表4.2.1中相应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的1/2。M = 4.2.7-1式中,M -高差偶然中误差( );-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L-测段长度(km);n-测段数。2 水准测量结束后,应按(4.2.7-2)式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其绝对值不应超过本章表4.2.1中相应等级的规定。MW = 4.2.7-2式中,M W-高差全中误差();W-附合或环线闭合差();L-计算各W时,相应的路线长度(km);N-附合路线和闭合环的总个数。3 当二、三等水准测量与国家水准点附合时,高山地区

5、除应进行正常位水准面不平行修正外,还应进行其重力异常的归算修正。4 各等级水准网,应按最小二乘法进行平差并计算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5 高程成果的取值,二等水准应精确至0.1mm,三、四、五等水准应精确至1mm。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4.3.1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宜在平面控制点的基础上布设成三角高程网或高程导线。4.3.2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3.2的规定。表4,3.2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 每km高差全中误差 边长km 观测方式 对向观测高差较差 附合或环形闭合差四等 10 1 对向观测 40 20五等 15 1 对向观测 40 30注:

6、1 D为测距边的长度(km)2 起讫点的精度等级,四等应起讫于不低于三等水准的高程点上,五等应起讫于不低于四等的高程点上。3 路线长度不应超过相应等级水准路线的长度限值。4.3.3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3.3的规定表4.3.3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观测的主要技术要垂直角观测 边长测量等级仪器精度等级 测回数指标差较差(秒) 测回较差(秒)仪器精度等级 观测次数四等 2级仪器 3 7 7 10mm级仪器 往返各一次五等 2级仪器 2 10 10 10mm级仪器 往一次注:当采用2秒级光学经纬仪进行垂直角观测时,应根据仪器的垂直角检测精度,适当增加测回数。2 垂直角的对向观测,当直觇完成后应即刻迁站进行返觇测量。3 仪器、反光镜或觇牌的高度,应在观测前后各量测一次并精确至1,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高度。4.3.4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数据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 直返觇的高差,应进行地球曲率和折光差的改正。2 平差前,应按本章(4.2.7-2)式计算每km高差全中误差。3 各等级高程网,应按最小二乘法进行平差并计算每km高差含中误差。4 高程成果的取值,应精确至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