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水利复习资料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58732 上传时间:2017-05-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文水利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水文水利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水文水利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水文水利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水文水利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文水利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文水利复习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文水利复习资料1某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 F=1050km2,流域平均降雨量 H=1550mm,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Q=28m3/s。试求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W、径流深度 Y、径流模数 M 和径流系数 ?解:由于是平均值之间的运算,其结果也就是所求的多年平均值。W=QT=2831.536106 =8.83 亿 m3Y=W/(1000F)= 8.83108 /(10001050)=841mmE=H-Y=1550-841=709mmM=1000Q/F=100028/1050=26.7m3/skm2=Y/H=841/1550=0.543。1某以发电为主的工程,根据实测资料,已求得设计断面处年径流量的设计

2、参数Q=51.1m3/s,CV=0.35,采用 CS=2CV。试求设计枯水年 P=90%的设计年径流量。并根据表 4-1 所列资料选用设计枯水代表年,推求设计年径流量的年内分配。表 4-1 某站设计枯水年资料月 平 均 流 量(m3/s)年 份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19551956 29.6 13.1 60.9 62.9 39.5 59.5 44.1 21.8 10.0 7.9 22.5 17.419721973 62.6 15.7 8.0 54.4 92.6 6.7 14.9 12.7 13.0 2.0 1.4 52.6解:(1)计算设计年径流量 QP已知 Q

3、平均 =51.1,CV=0.35,CS=2CV,查表得kP=0.59QP= k PQ 平均 =0.5951.1=30.1m3/s(2)选择代表年由表中年径流的年内分配情况可见,19721973 年的年平均值为 28.1m3/s,与 QP 相近,且 103 月的月径流量之和仅占年径流量的 15%,表明该年内分配的枯水期长,可作为发电为主工程的枯水代表年。(3)计算缩放系数k = QP /Q 典 =30.1/28.1=1.071(放大)(4)推求年内分配由缩放系数 k 将典型年各月平均流量按同倍比放大,即得所求的枯水年的设计年内分配, 见下表。月平均流量(m 3/s)典型年缩放系数k项 目5 6

4、7 8 9典型年 62.6 15.7 8.00 54.4 92.6枯水年( P=90% )19721973 1.071 枯水年 67.0 16.8 8.60 58.3 99.2月平均流量(m 3/s)10 11 12 1 2 3 4 平 均6.70 14.9 12.7 13.0 2.00 1.40 52.6 28.17.20 16.0 13.6 13.9 2.20 1.50 56.3 30.15某流域 F=1800km2,已知该流域百年一遇的设计净雨有 5 个,单位线、地下径流过程及基流见下表 5-6。试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解:(1)计算各时段净雨的地面径流过程用式 Qi= qihi /10

5、计算各时段净雨的地面过程,并错开时段填入上表。(2)计算设计条件下的地面径流过程错开时段将各时段的地面径流过程相加,即得 Q 面 (t)。(3)计算设计洪水过程将 Q 面 、Q 下 、依次相加,就得到 QP(t)。表 5-6 设计洪水过程计算表时段净雨产生的地面径流时段t=6h单位线流 量(m3/s)设计净雨(mm) 4.4 39.6 4.0 33.9 139.8Q 面 Q 下 Q 基 Q 设1 0 0 0 0 0 04.42 339 149 0 149 8.1 5.0 16239.63 188 82.7 1342 0 1425 16.2 5.0 14504.04 113 49.7 744 1

6、3.6 0 930 24.2 5.0 95933.95 68 29.9 447 75.2 1149 0 1701 32.2 5.0 1740139.86 48 21.1 269 45.2 637 4739 5711 40.4 5.0 57607 33 14.5 190 27.2 383 2628 3243 48.5 5.0 33008 22 9.7 131 19.2 231 1580 1971 56.5 5.0 20309 14 6.2 87.1 13.2 163 951 1221 64.6 5.0 129010 7.5 3.3 55.4 8.8 112 671 851 72.7 5.0 92

7、911 0 0 29.7 5.6 74.6 461 571 80.7 5.0 65712 0 3.0 47.5 306 357 88.8 5.0 45113 0 25.4 196 221 96.9 5.0 32314 0 105 105 105 5.0 21515 0 0 113 5.0 118 832.5 18456 合计(mm) 10.0 221.5 221.5 第八章 水平测试(一)一、填空题 (每题 1 分,共 15 分)1.在一定的兴利目标下,设计年径流的设计保证率愈大,则相应的设计年径流量就愈_小_,要求的水库兴利库容就愈_大_。 , 2.对水文系列的“三性” 审查指 _一致性_、

8、_代表性_ 、_可靠性_ 。 3.流域总蒸发包括_植物蒸发_ ,_土壤蒸发_ 和_水面蒸发_。4.在洪水峰、量频率计算中,洪水资料的选样采用_年最大值_方法。5.净雨从流域最远点流到出口断面所经历的时间简称为 流域汇流时间 。 6. 自然界中,海洋或陆面局部的的水循环称 _小循环_。7. 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可分为_产流_过程和 _汇流_过程。8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称为_流量_ ,时段 T 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总水量称为_径流量_,将径流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深度称为_径流深_。9.为方便兴利调节计算而划分的年度称为_水利年度_ 。10.设计永久性水工建筑物需考虑_设计_

9、及_校核_ 两种洪水标准。11.通常用_设计洪峰流量_、_设计洪量_及_设计洪水过程线_ 三要素描述设计洪水特性。12.保证调节流量与多年平均流量的比值表示调节系数。13. 图 1 是一次实测洪水过程,ac 为分割线,ad 为水平线,请指出下列各面积的含义:abca 代表_地面径流量_; acdefa 代表_地下径流量_; abcdefa 代表_ 洪水总量_。图 1 一次实测洪水过程14.对于我国大多数地区,频率分析中配线时选定的线型为 P- 。 15.径流调节分为 兴利调节 和 防洪调节 。 二、选择题(每题 1.5 分,共 15 分)1.水文现象的发生d 。a.完全是偶然性的 b.完全是必

10、然性的c. 完全是随机性的 d.既有必然性也有随机性2偏态系数 Cs 0,说明随机变量 x b 。a、出现大于均值 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 的机会多b、出现大于均值 的机会比出现小于均值 的机会少c、出现大于均值 的机会和出现小于均值 的机会相等xxd、出现小于均值 的机会为 03.设计频率 P=1%的洪水是指 b 。a. 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每隔 100 年必然出现一次b. 大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 100 年可能出现一次c. 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必然每隔 100 年出现一次d. 小于等于这样的洪水平均 100 年可能出现一次4.用典型洪水同倍比法(按量的倍比)放大推求设计洪水,则c 。a.峰等于设

11、计洪峰、量等于设计洪量 b.峰等于设计洪峰、量不一定等于设计洪量c.峰不一定等于设计洪峰、量等于设计洪量 d.峰和量都不等于设计值5.通过水库的调洪作用,可以使库洪水过程的b a、洪水历时缩短,洪量减少 b、洪水历时延长,洪量不变c、洪水历时延长,洪量减少 d、洪水历时不变,洪量减小6.根据水电站集中落差方式,下列不是水力发电开发方式的是 da、坝式水电站 b、引水式水电站c、混合式水电站 d、抽水蓄能电站7. b 是指在水库下游有防洪要求时,水库遇到相应于下游防护对象的设计洪水,按下游安全泄量控制进行洪水调节,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a、防洪限制水位 b、防洪高水位c、设计洪水位 d、校核洪水位

12、8.下列不是水库的水量损失的是 b a、蒸发损失 b、水头损失c、渗漏损失 d、结冰损失9.以下不是多年平均发电量的计算方法的是 a a、设计枯水年法 b、设计平水年法c、长系列法 d、丰、平、枯三年法10.某流域面积为 1000km2,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050mm,多年平均流量为 15m 3/s,该流域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 b 。 a 、0.55 b、0.45 c、0.65 d、0.68 三、判断题(每题 1.5 分,共 15 分)1.同频率放大典型洪水过程线,划分的时段越多,推求得的放大倍比越多,则放大后的设计洪水过程线越接近典型洪水过程线形态。 2.在统计各时段洪量时,所谓“长包短”是指

13、短时段洪量在长时段洪量内统计,在选各时段洪量样本时,不一定要采用“长包短”方式。3. 用垂直平分法(即泰森多边形法)计算流域平均降雨量时,它的出发点是流域上各点的雨量用离该点最近的雨量站的降雨量代表。 4.一场降雨其雨强是随着历时增加的。 5.日平均流量历时曲线只表示年内大于或小于某一流量出现的持续历时。 6.水库的蒸发损失是指水库兴建前后因蒸发量的不同,所造成的水量差值。 7.配线法进行频率计算时,判断配线是否良好所遵循的原则是理论频率曲线与经验频点配合最佳。 8.蓄满产流模式和超渗产流模式,产生地面径流的条件均是降雨强大于入渗强度。 9.y 倚 x 的回归方程与 x 倚 y 的回归方程,两

14、者的相关系数总是相等的。 10.三点法配线适用于连序系列和不连序系列 。三、简答题 (每题 5 分,共 15 分)1.重现期 T 与频率 P 有何关系?P90的枯水年,其重现期 T 为多少年?含义是什么?答:当研究洪水时,T=1/P,当研究枯水问题时 ,T=1/1-P.重现期为 10 年,含义是 10 年中只有一年供水得不到满足,其余 9 年用水均可以得到保证.2.试简述无闸门控制的水库调洪计算的列表试算法的计算思路。答:一,引用水库的设计洪水过程线,二,根据水库库容曲线和泄流能力,求出下泄流量与库容的关系曲线,三,选取合适的计算时段,四,调洪计算,决定起始计算时段的 q1 和 v1,然后列表

15、计算,计算过程中对每一时段的 q2,v2 值都要进行试算,五,将上一时段的 v2 和 q2 作为下一时段 v1 和 q1,重复上述试算,逐时段计算,就可以求得水库下泄流量过程线和相应的水库蓄水量。3、单位线的定义是什么?使用单位线的假定及其含义是什么?答:一个流域上单位时段内,均匀降落单位深度(10mm)的地面净雨在流域出口形成的地面径流过程线称为单位线。其假定是倍比和叠加假定,倍比假定:如果一个流域上有两次降雨,它们的净雨历时相同,但地面净雨深不同,则它们的流量与净雨成线性关系。叠加假定:出口断面流量过程线等于多个时段净雨的地面流量过程之和。四、计算题 (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已求得某流域百年一遇的一、三、七日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