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平面构成中的单形与群化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5823337 上传时间:2019-02-01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3.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1.平面构成中的单形与群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课题:1.平面构成中的单形与群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课题:1.平面构成中的单形与群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课题:1.平面构成中的单形与群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课题:1.平面构成中的单形与群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1.平面构成中的单形与群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1.平面构成中的单形与群化(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面构成,艺术设计的基础,任课教师:胡华中,课题:.平面构成中的单形与群化 .形式美的规律,授课课时:4课时,平面构成,三:平面构成中的单形与群化,一、单形的定义: 单形,狭义解释为一个简单形; 广义解释为一个单元形。,二、单形的设计:,单形的开发与创造一般通过两种方式: 一是以几何形为基础; 二是对自然、生活中所提供的形态进行利用与改造构成的单形。 几何形为基础的变化求取单形: 利用数学方法,对原有形态进行变化。圆、方、三角、直线、折线、曲线等形态都是比较简单的几何形。对它们进行相减或相溶合的办法,可以产生出形态各异的新单形。,几何单形的创造,形与形的关系属性: 形态除了自身有形状、位置、

2、大小、方向、色彩和肌理等视觉元素的变化外,形象与形象的关系还可以产生多样的关系属性,常见的属性有以下几种:,形与形的关系属性(1),并列关系:形象与形象保持距离而互不接触; 相遇关系:形象与形象之间边缘恰好接触; 融合关系:一个形象与另一个形象重合,溶成一个新的形象; 减缺关系:一个形象减缺另一个形象,形成一个新的形象;,形与形的关系属性(2),复叠关系:一个形象覆盖在另一个形象上,产生上与下,前与后的空间关系; 透叠关系:一个形象与另一个形象重合,保留原形态的边缘线,又丰富了再造形的视觉效果。 差叠关系:形象与形象相互叠置而相减缺,形成一个新的形象。 重合关系:形象与形象相互重合在一起。,自

3、然形为基础的改造构成的单形,大自然与生活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形象与形态,每一种都独具特征与美感。 对自然形进行加强、减弱、夸张和变形,可以创造出各种符合设计目的的新形象。,自然单形的创造,三、单形的群化:,单形的群化是指,在设计出了一个新的单形的前提下,再使用这个单形为造型要素,作方向、位置、大小等变化的组织,构成视觉效果完全不同的新图形。 单形的群化可以是比较随意的自由构成,也可以靠比较规律性的原则构成。,线形状排列:群化时,单形沿水平、垂直或斜线方向排列; 对称状排列:群化时,沿左右、上下方向排列; 环线状排列:群化时圆形、方形、菱形等多边形环列构成; 放射状排列:群化时向一个中心点集中排列

4、,构成放射图形; 平面状排列:群化时相对集中,溶成一体,构成面状图形。,单形与群化的练习(图例1),四、群化构成的基本要领: 群化构成要求简练、醒目,所以,单形的数量不宜过多; 单形的群化构成要紧凑、严密;相互之间可以交错、重叠、透叠,避免松散; 构成的群化图形要完整、美观,为此,因该注意外形的整体效果; 注意画面的平衡和稳定。,四:形式美的规律 在自然界中,各种事物都以完美的状态存在,悦目人们的视线,美化人们的心灵,这些美丽的事物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美的因素。如:海螺的生长结构,符合数学秩序的规律性;向日葵的葵花籽,生长结构从小到大、从密到疏、从中心向外渐次扩散,都具有优美的比例关系和较强的韵

5、律。这些美的因素,通过人们的视觉器官接受以后,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视觉经验。 对称与平衡 变化与统一 对比与调和 节奏与韵律,对称:指将中心两侧或多侧的形态,在位置、方向上作互为相对形式的构成。这种形式带来的视觉感受趋于安定和端庄,显示出规范、严谨有序、安静、平和的形式特征。 如我国民间结婚用的双“喜”字、新年时家家大门上贴的对联以及一些奖章、标徽的设计等都采用了对称的形式。在自然界中,对称美的形式也随处可见,如人的身体构造,从五官的位置到人的躯干四肢都是对称的、蝴蝶的双翅、各种树木、果实、花卉的生长结构都呈现出对称的形式美感。,平衡:形式的美感特征在于画面多个重心

6、相互作用,对整体的和谐完美起效应,使作品看上去舒适,各组成部分穿插得当。它不像对称只能把作品的重心放在最稳定的中心线上而给人一种四平八稳的感觉,它的形式比较自由、活泼,画面达到一种平衡的美感即可。因此,平衡的形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以构成的整个印象给我们以平衡之美,因而会有较高的自由度。如运动的人体、飞翔的鸟、奔驰的兽、水流激浪都是平衡的形式。表现这种平衡美的时候,保持形象的动势和重心的平稳即可。,变化:在构成中强调突出各元素的特点,使画面具有丰富多彩的不同差异性,即为变化。在变化中要有主次之分,使局部服从整体。变化法则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变化而变化,它要为画面整体效果的传达服务。变化过多易杂乱

7、无章,无变化又死板无趣。变化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形体的变化,如大小、高低、粗细、曲直;方向的变化,如正反、旋转、内外;空间的变化,如前后、上下、左右;色彩的变化,如深浅、浓淡等都可产生多样化的视觉表现。,统一:统一是一种富有秩序的安排,是设计者对画面整体美感进行调整和把握的主要方法和意图。在此,我们要强调平面设计中的统一不是对二维平面上静止状态下多种要素机械而类似的重复,而是指多种相异的视觉要素间的和谐相构。统一原理在设计构成中的美学意义主要表现在对设计整体美感的妥善安排上,表现在对那些复杂、富有变化的状态所构成的有秩序的组合之中。,对比:又称对照,把质或量反差很大的两个要素成功的配列在一起,使

8、人感觉鲜明强烈而又具有统一感,使主体更加鲜明、作品更加活跃。 例如:大与小、区与直、冷与暖、粗与细、刚与柔、简与繁、疏与密、动与静、规则与不规则、传统与现代等。 对比就是由于平面构成的各元素在形态、颜色、材质的不同形成了视觉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范围很广,如形的圆与方,点、线的疏密、曲直,颜色深和浅等等,强烈的反差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节奏与韵律 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于在构成设计上指以同一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律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的旋律感,成为韵律。,五:平面构成的组织形式,共有八种: 重复构成;近似构成;渐

9、变构成; 发射构成;特异构成;对比构成; 密集构成;空间构成; 肌理构成。,(1)重复构成,重复,指同一个单形连续地、有规律地反复使用。 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色彩的变化。,重复构成(图例),(2)近似构成,近似是指彼此之间相似,而又决不相同,远看如出一辙,近看变化各异。 在自然形态中,有很多这种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近似因素。,近似构成(图例),(3)渐变构成,渐变,是指单形逐渐地、有规律地循序变动。 单形的位置、形状、大小、方向、色彩等视觉因素,都可以进行渐变。 渐变可以形成富有节奏和韵律的美感。,渐变构成(图例),(4)发射构成,发射,是指由放射中心出发,作向四周辐射构成的图形。 主要有

10、向心式、同心式、离心式,几种形式。,发射构成(图例),(5)特异构成,特异,是指构成要素在有秩序的关系里,有意违反秩序,使少数个别要素显得突出,以打破规律性。 借这种独特的异常现象,突破规律性的统一单调感觉,达到对感官的刺激。,特异构成(图例),(7)对比构成,对比,是比较自由的一种构成。 它是依据单形自身的大小、疏密、虚实、形状、肌理等对比因素进行构成的。 几乎所有的元素都可以作为对比的因素。,对比构成(图例),密集构成(图例),(6)密集构成,密集,指众多的单形在画面的某个地方结集,而在其他地方表现为疏散。 密集的单形,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形态。,结集构成(图例),(8)空间构成,平面构成所涉及到的所谓空间,主要是指平面中的形给人视觉上造成各种不同的空间感觉。 空间的表现可以使用线、点的渐变的形式来完成,也可以用形与形的重叠来实现,空间构成(图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