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第九章生命控制与死亡伦理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5821554 上传时间:2019-02-01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5.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伦理学第九章生命控制与死亡伦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医学伦理学第九章生命控制与死亡伦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医学伦理学第九章生命控制与死亡伦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医学伦理学第九章生命控制与死亡伦理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医学伦理学第九章生命控制与死亡伦理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伦理学第九章生命控制与死亡伦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伦理学第九章生命控制与死亡伦理(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1,1,第九章 生命控制与死亡伦理,2019/2/1,2,第一节 生命与死亡伦理概述,生命,2019/2/1,3,一、 生命的定义,(一)生命的定义 人的生命分为: 生物学生命(human biological life)人格生命(human personal life),2019/2/1,4,1.人的生物学生命,1生理学定义:生命为具有进食、代谢、排泄、呼吸、运动、生长、生殖和反应性等功能的系统。 2新陈代谢定义:生命系统具有与外界经常交换物质能量但不改变其自身性质。 3生物化学定义:生命系统包含储藏遗传信息的核酸和调节代谢的酶蛋白。 4遗传学定义:通过基因复制、突变和自然选择

2、而进化的系统。 5热力学定义:生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不断增加其秩序。,2019/2/1,5,2.人的价值生命,具有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自我创造能力的个人活动的存在,也即以生物学生命为基础,具有感觉、思维、情感和意志等机能并能自身同一的处于活动过程中的主体、自我。 人的价值生命强调:自我意识的能力。,2019/2/1,6,3.人的属性,自然的人 社会的人,4.人的定义,人(person)是在社会关系中扮演一定角色的有自我意识的生物实体。,2019/2/1,7,(二)关于人的生命标准的讨论,争论的焦点: 胎儿是不是人 什么时候成为人 如果胎儿不是人又是什么 胎儿的道德地位,

3、第8个月的胎儿: 我是生命吗?,2019/2/1,8,生命的起始问题 与以下三个问题密切相关:,我们在什么时候可以实施人工流产是符合伦理道德的 我们在什么时候可以对生命进行操作 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关于人的尊严、生命神圣与生命价值等问题的认识和看法,2019/2/1,9,1.生命的标准,授权标准,复合标准,2019/2/1,10,受精第一天,6周的胎儿,8个月的胎儿,可爱的宝宝,以上都是生命现象,但除了第四个是人的生命以外,其余都是“潜在的人”。,只有我才完全具有人的本质属性,2019/2/1,11,胎儿的地位: “潜在的人” (the potential person),理由: 人类有机体是一个

4、连续的过程 胎儿不是有思想、有意识的独立存在者 胎儿出生前与孕母是一元存在 人是生物学生命和社生命的统一体 注:胎儿的法律地位与利益保护 “活着出生规则”,子宫中的胎儿,仿佛宇宙中飘浮的星斗。,2019/2/1,12,二、死亡伦理概述,“ 象斯芬克斯之谜那样,永远摆在我眼前的是一个字:死” 巴金,2019/2/1,13,(一)死亡的界定,死亡的神秘性 关于死亡的不同观点,医学伦理学的定义: 是生命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的本质属性消失和终止的生物学过程。,2019/2/1,14,(二)死亡标准,1.传统死亡标准 传统的死亡标准就是指心肺死亡标准。 医学上实际采用的传统死亡标准是脉搏、呼吸、血压

5、的停止或消失。,1951年美国布莱克法律词典: 血液循环全部停止以及由此导致的呼吸、脉博等动物生命活动的终止。 1979年我国辞海:把心跳、呼吸的停止作为死亡的重要标准。即,呼吸停止、心脏停跳,瞳孔散大和对光反射消失是死亡的三个指征。,2019/2/1,15,传统死亡标准的局限性: 死亡判断不够准确 传统死亡标准带来的伦理问题 何时停止对病人的抢救 对医学新技术采用的影响,2019/2/1,16,2.脑死亡标准,脑死亡就是全脑死亡,即大脑、中脑、小脑和脑干的不可逆的死亡。,2019/2/1,17,脑死亡标准的确定,1968年,以贝彻为主席的美国哈佛医学院特设委员会发表了检查脑死亡定义的报告,把

6、死亡定义为不可逆的昏迷或“脑死”,并提出了以下四条判定标准: 1、不可逆的深度昏迷。 2、自主运动和自主呼吸停止。 3、脑干反射消失,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眼运动反射都消失,以及吞咽,发育等由脑干支配的反射全部消失。 4、脑电波消失(平坦)等。,2019/2/1,18,脑死亡标准的伦理意义,科学地判定死亡 有利于合理利用有限卫生资源 有利于器官移植 有利于道德和法律责任的确定,2019/2/1,19,脑死亡标准的社会伦理问题,对传统文化观念的冲击 对现行法律制度的冲击 实施中的可操作性问题,2019/2/1,20,(三)理性对待死亡,1.历史上的死亡观 西方:基督教的死亡观 东方:儒家的死亡

7、观 道家的死亡观 佛家的死亡观,2019/2/1,21,2.珍惜生命,正视死亡,树立自然归宿信念 积极充实人生价值 坦然、无畏惧地面对死亡,2019/2/1,22,3.开展死亡教育,死亡教育的意义 死亡教育的形式与内容,2019/2/1,23,第二节 生殖技术应用伦理,2019/2/1,24,一、生殖技术概述,含义:是指运用医学科学技术和方法对配子、合子、胚胎进行人工操作,替代自然生殖过程的某一步骤或全部步骤的医学技术。 生殖技术的类型 (1)人工授精(AI,artificial insemination) (2)体外受精(IVF,in virto fertilization) (3)无性生殖

8、(clone),2019/2/1,25,人工授精:,是收集丈夫或自愿献精者的精液,由医师注入女性生殖道,以达到受孕目的的一种技术。按照精液的来源不同,人工授精可以分为: 同源人工授精(AIH,artificial insemination of husband),又叫夫精人工授精或同质人工授精,指使用的是丈夫的精子; 异源人工授精(AID,artificial insemination of donor),又叫他精人工授精或异质人工授精,指使用的是自愿献精者的精液。,宫腔内丈夫精液人工授精,2019/2/1,26,体外受精:,是用人工方法,让卵子和精子在人体以外受精和发育的生殖方法。体外受精实

9、际上和胚胎移植技术是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受精是实验室的试管中进行,通过这种方式诞生的婴儿,人们通常叫做“试管婴儿”。,单精子卵胞浆注射技术,试管婴儿,2019/2/1,27,无性生殖技术:,又叫克隆技术,就是运用现代医学技术,不通过两性结合,而进行高等动物(包括人)生殖的技术。严格意义的无性生殖技术,又叫成体细胞克隆技术。是取出高等动物的成体细胞,把其携带遗传信息的细胞核植入去核的卵中,通过技术让结合体继续发育,再将发育到一定程度的胚胎植入母体子宫妊娠直至分娩。,多利绵羊,2019/2/1,28,二、生殖技术的历史与现实,人工授精的历史与现实 体外受精的历史与现实 无性生殖的历史与现实,2019

10、/2/1,29,人工授精的历史与现实,1799年,英国外科医师约翰亨特(John Hunter)用海绵方法试验成功,为人类最早实施人工授精技术。美国纽约妇产科医院马里恩(Marien)于1866年用其丈夫的精液试验成功。1890年杜莱姆逊(Dulemson)试用于临床,到19世纪30年代使用者与日俱增。 在我国,1983年湖南医学院生殖工程研究组用冷冻精液的人工授精取得成功,婴儿顺利成功。1984年上海第二医学院用洗涤过的丈夫精子施行人工授精获得成功。1986年青岛医学院建成了我国第一座人类精子库。为了规范人工授精等生殖技术和人工精子库的管理,2001年,国家卫生部颁布实施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

11、理办法和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2019/2/1,30,体外受精的历史与现实,1978年7月25日,在英国兰开夏奥德姆医院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1978年10月30日,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一所医院里诞生了世界上第二个“试管婴儿”,目前世界上的试管婴儿数量,已经超过30万。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于1988年3月10日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平安诞生,1988年6月9日,我国大陆第一例来自异体的试管婴儿在湖南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诞生。这被称为第一代试管婴儿技术,后出现第二代、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并在临床上运用。 通过人工授精和体外受精技术替他人妊娠的代孕技术,在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的

12、许多州,成立了代孕技术中心,而且出版了一份代孕技术通讯,组织了一个代孕技术协会,名叫“白鹤”。2000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通过媒体宣称已经成功进行代孕技术,这位代孕母亲是替因病切除子宫的姐姐代孕的。湖南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人类生殖工程研究室也进行了代理母亲手术。,2019/2/1,31,无性生殖的历史与现实,严格意义的无性生殖技术,即生殖性克隆技术诞生的标志,是英国一个名叫“多莉”(Dolly)的克隆绵羊诞生。1997年2月23日自然杂志刊登了这则消息,设在英国爱丁堡的罗斯林研究所以威尔莫特和肯贝尔为首的研究小组,从提供卵细胞的母羊体内提取一个卵细胞,去掉细胞核,制成具有生物活性

13、但无遗传物质的卵“空壳”,在从一只母羊的乳腺中取出一个普通组织细胞,与上述无遗传物质的卵细胞融合,生成一个含有新的遗传物质的卵细胞。当这个卵细胞分裂发育成一个胚胎,到一定程度,研究人员将其植入一头母羊子宫,母羊怀孕生下了“多莉”。这一成果表明,高等生命所遵循的有性生殖繁殖规律发生了突破,生命可以通过无性生殖繁殖和“复制”,但至今尚未有“克隆人”的准确报道。,2019/2/1,32,三、生殖技术的伦理讨论,生殖技术的伦理价值 生殖技术有利于计划生育 解决不孕夫妇的生儿育女问题 可以提高人类个体的遗传素质,2019/2/1,33,三、生殖技术的伦理讨论,生殖技术引起的社会伦理问题 对婚姻家庭关系的

14、冲击 生殖技术导致人类伦理关系的混乱 生殖技术破坏自然法则 代孕母亲是否合乎道德 卵子、精子、受精卵、胚胎能否商品化 生殖技术滥用的风险,2019/2/1,34,四、生殖技术的应用原则,审慎原则 :严格控制适应证,控制适用范围 知情同意原则:尊重受术者意愿,签署文字契约 保密与互盲原则 优生原则:确保生殖质量,2019/2/1,35,第三节 计划生育与优生伦理,2019/2/1,36,(一)人的生育本质,两种生产的理论 物的生产 人的自身生产 生育是人类的自身生产 生育的本质:生命是人类的自身生产和再生产,它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 人的生产的特点 人的生产周期比物的生产周期要长

15、人的生产具有惯性,一、计划生育伦理,2019/2/1,37,人类生育行为的选择,自然生育阶段 突出特点是,人类的生育完全听凭自然 计划生育阶段 突出特点是人类调控自身生育行为 选择生育阶段 突出特点是,生育变成了一系列人工选择和人工控制的行为,一、计划生育伦理,2019/2/1,38,(二)计划生育伦理,1.计划生育的含义 计划生育是指人们有计划地生育子女,繁衍后代 2.计划生育的内容 一是调节人口增长的速度 二是提高出生人口的质量,一、计划生育伦理,2019/2/1,39,3.计划生育的历史与现实,人类从很早就开始有计划地控制自己的生育,这包括鼓励生育和避孕两方面。 中国历代王朝一般都鼓励生

16、育 到封建社会末期,开始有思想家认识到人口过多的危害。 我国现行人口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一、计划生育伦理,2019/2/1,40,4、计划生育的伦理价值,计划生育有利于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 计划生育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公众的健康与幸福,一、计划生育伦理,2019/2/1,41,5.计划生育伦理原则,生育权利与生育 义务统一的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 利益导向原则 公正服务原则,一、计划生育伦理,2019/2/1,42,6.生育控制的伦理讨论,生育控制的含义 生育控制是对人的生育权利的限制,包括对正常人生育权利的限制和对异常特定人的生育权利的限制。 生育控制的方法及伦理 避孕的伦理分析 人工流产的伦理分析 绝育的伦理分析,一、计划生育伦理,2019/2/1,43,二、优生伦理,2019/2/1,44,优生的内涵 所谓优生是指生育身心健康的婴儿,以促进人类在体力和智力上优秀个体的繁衍。 优生的种类 积极优生 消极优生,(一)优生的内涵和种类,20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