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拜之交”之中的“八拜”具体详解.docx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5810899 上传时间:2019-02-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拜之交”之中的“八拜”具体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拜之交”之中的“八拜”具体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拜之交”之中的“八拜”具体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拜之交”之中的“八拜”具体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拜之交”之中的“八拜”具体详解.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拜之交”是哪“八拜”我们常说“八拜之交”,八拜之交到底指的是哪八拜?你清楚吗?一、知音之交伯牙子期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世上再无知音,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了。所以就“破琴绝弦”,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了。二、刎颈之交廉颇相如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向赵强要“和氏璧”,他奉命携璧入秦,当廷力争,最后终于原璧归赵。赵惠文王20年,蔺相如随赵王到渑池使赵王不受屈辱。蔺相如因

2、为立了大功,被升为上卿,位在赵国大将廉颇之上。廉颇因此怀恨在心,蔺相如知道后,处处避着他。蔺相如向随从解释说:“我对廉将军处处避让,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安全。”这番话传到廉颇的耳中,廉颇十分惭愧,就脱去了上衣,背上绑着一根荆杖,步行到蔺相如的家跪着请罪,蔺相如亲自为他拿掉荆杖,请他穿上衣服。蔺相如对廉颇的容忍谦让,使廉颇惭愧醒悟,彼此成为刎颈之交。三、胶膝之交陈重雷义故事见后汉书独行列传。陈重自幼与同郡人雷义为友。雷义字仲公,是豫章鄱阳人。两人同师学习鲁诗、颜氏春秋。当地太守推举陈重为孝廉。陈重请求把功名让给雷义,陈重先后向太守申请了十几次,太守都不同意。直到第二年雷义也当上了孝廉才罢休

3、。后来陈重与雷义都官拜尚书郎。雷义因代替同时做官的一个人受罪,被罢官离去。陈重见雷义离去,自己也紧跟着以有病为由辞官回了家。回家后,刺史举雷义为茂才,雷义想把功名让给陈重,刺史不同意。雷义就披头散髪假装疯癫不接受举荐。因为陈重雷义二人做官要一起做,官阶要保持同阶,可以说是官阶求同等,形影不相离。他们的同乡说:“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言外之意就是胶漆粘在一起自认为是很坚固的,可是陈重与雷义的结交比胶漆粘在一起还坚固。四、鸡黍之交 元伯巨卿故事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范式,字巨卿,少年时在太学读书,与汝南人张劭为友,张劭,字元伯。二人读书后,同归乡里。范式对张劭说:“我两年后回来,那时我将要去府上

4、拜见尊亲,再看看令郎令嫒。”两人还约定了拜见的日期。光阴似箭,不觉间约定的日期将至。张劭把这件事禀告了母亲,请母亲准备饭食以迎接挚友的到来。母亲说:“分别了两年这么长的时间,你与他又相隔千里,你怎么能那么相信那约定的时间呀?”张劭说:“巨卿是守信的人,必定不会违背。”母亲说:“要是果真如此,我要为你们酿酒。”到了约定的这一天,范式真得如期而至。他升堂拜饮,尽欢才散。五、舍命之交 角哀、伯桃舍命之交说的是战国时有左伯桃与羊角哀两人相识,结伴去求见楚庄王,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气,而当时他们穿的衣服都很单薄,带的粮食也不够吃。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躲进空树中自杀。后世于

5、是将友谊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羊左”。六、生死之交 刘备、张飞和关羽出自三国演义。东汉末年,朝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因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人称“生死之交”。三人后来都成就了一番伟业,流传的故事也深入人心。尤其是刘备,在我们眼里,他是一个忠厚长者,仁义明君。七、管鲍之交 管仲、鲍叔牙这个成语,起源于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友谊

6、的故事,最初见于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彼此信任的关系。八、忘年之交 孔融、祢衡忘年之交,指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出处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孔融字文举,孔子二十世孙,喜欢为学,博览群书。平原祢衡也很有文采,但不在七子之列。自以为有文才善言辩,桀骜不驯,喜欢讽刺时事,诋毁权贵,只和孔融惺惺相惜,孔融也很喜爱他的才华。祢衡刚刚二十岁,而孔融已经四十岁,于是结为好友。后来,孔融与祢衡都被曹操设计所害,曹操也正是因为如此,被后世冠以“奸雄”的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