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选择题2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5789678 上传时间:2019-02-0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87.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政治选择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考研政治选择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考研政治选择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考研政治选择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考研政治选择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选择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选择题2(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第1 章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 A. 交换B. 生产 C. 消费D. 分配(B,2002 年,文科) 2. 生产的社会条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 A. 政治法律制度B. 生产关系 C. 历史文化传统D. 统治道德规范(B,2003 年) 第2 章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资本主义社会最简单、最普遍和最基本的关系是 A.阶级关系B.商品交换关系 C.金钱关系D.竞争关系(B,1991,文科) 2.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

2、动之间的对立 C.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D.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1993 年,文理科),3.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 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 位商品的价值量之间,两者的变化表现为 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 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 (C,1994 年,理科) 4.下图中,ox 轴表示商品的需求数量,oy 表示该商品的价格, DD表示该商品的需求曲线。曲线DD说明: A.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数量呈负相关关系 B.商品价格的基础是商品需求数量 C.商品价格是商品需求数量的货币表现

3、D.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数量呈正相关关系(A,1994 年,文科) 5.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 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A,1995 年,文科),6.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A,1995,理科) 7. 作为商品的计算

4、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A. 软件磁盘本身B. 软件的有用性 C. 购买软件的货币D. 应用软件的计算机 (B,1996 年,理科) 8.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A. 顾客用10 元钱可购买5 苹果,B. 顾客购买5 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 元 C. 顾客用10 元钱购买了5 斤苹果 D. 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 元的价格预定5 斤苹果 (C,1996 年,文科) 9.货币能够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货币 A.有特殊的使用价值B.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C.自身也有价值D.可作为支付手段(C,1999 年,理科) 10. 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之所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因为

5、 使用价值是 A. 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B. 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 C. 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条件 D. 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2000 年,文理科),11. 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A. 剩余价值学说B. 生产价格理论 C. 劳动二重性学说D. 劳动力商品理论(C,2002 年,理科) 12. 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 A. 商品的有用性来体现B. 商品的广告传播来体现 C. 商品的交换来体现 D . 商品质量的鉴定来体现(C,2002 年,文科) 13. 一本书售价18 元5 角,这里的“元”、“角”是 A. 价格标准B. 价值尺度 C. 观念货币D. 货币价值(A,20

6、02 年,理科) 14. 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12000 元,此时执行 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 A. 实在的货币B. 信用货币 C. 观念上的货币D. 现金(C,2005 年) 15贷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C.商品的等价物D.商品相对价值形式( B,2007 年),(二)不定项选择题 1.商品是: A.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B.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C.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D.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 E.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BCE,1990,理科) 2.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在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上,价格 A.以价值为基础,反映价值的变化 B.以价

7、值为基础,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 C.与价值变化的幅度始终保持一致 D.与价值背离,以价值为中心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E.不以价值为基础,随市场供求关系状况的变化而变化 (ABD,1992 年,理科) 3.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它可以 A. 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B. 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C. 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D. 充当储蓄手段 E. 按一定汇率在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兑换 (ABDE,1992 年,文科),4. 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和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 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 C. 价格受价

8、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D. 价格受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 E. 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并制约供求关系 (ACE,1996,文科) 5.商品的交换价值是: A.一种商品价值与另一种商品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B.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C.一种商品使用价值与另一种商品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 或比例 D.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E.商品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CD,1988 年,文理科),6.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因素主要有 A.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B.商品的价格水平 C.货币发行量D.货币流通速度 E.商品价格总额(ABDE,1998

9、年,理科) 7.某消费者的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 有 A.购买商品房,合同约定房价30 万元 B.按购房合同约定,第二年付房款10 万元 C.缴纳房屋契税9000 元 D.在装饰材料市场现购材料5 万元 E.交付车库租金200 元(BCE,2000 年,文科) 8.价值规律作用的实现有赖于 A.市场竞争B.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C.价格波动D.资源的有效配置 E.供求关系的变化(ACE,2000 年,理科),9.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A. 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B. 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C. 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 D. 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

10、定理论基础 E. 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ABDE,2002 年) 10. 经济运行中通货紧缩一般表现为 A. 货币供应增速减缓B. 物价持续普遍下降 C. 货币供应量少于货币需求量D. 货币升值 E. 居民储蓄存款总额增加(BCD,2002 年) 11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 A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B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 C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D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提高 (AB,2008 年),第3 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一)单项选择题 1.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 A.预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B.可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C.固定资本的价

11、值增殖程度D.不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 (B,1989,理科) 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A.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B.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1990,文科) 3.资本主义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与 A.可变资本之比B.不变资本之比 C.全部预付资本之比D.产业资本之比 (C,1990 年,理科),4. 私人垄断的产生是由于 A. 实行殖民政策的结果 B. 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越来越集中的必然结果 C. 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直接结果 D. 资本家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结果(B,1990 年,理科) 5.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

12、接动因是 A.降低劳动力价值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C.获得绝对剩余价值D.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B,1991,文科) 6.以资本积累的方式扩大个别资本的规模,是 A.许多分散小资本的集合B.大资本对中小资本的合并 C.个别资本的资本积聚D.组织股份公司 (C,1991 年,文科) 7.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 A.资本主义土地经营权的垄断 B.资本主义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C.对同一土地追加投资的差别 D.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不同(B,1992 年,文科),8.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表现为劳动的价格B.是劳动力的价值 C.是劳动者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D.是劳动力的价格或价

13、值的转化形态(A,1992,文科) 9.个别资本通过组织股份公司使生产规模扩大是 A.资本的积累B.资本的积聚 C.资本的集中D.社会资本的扩大(C,1992 年,理科) 10.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的 A.具体劳动而增殖B.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C.抽象劳动而增殖D.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B,1994 年,理科) 11.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市场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 A.生产价格B.成本价格 C.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价格 D.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成本价格(A,1994 年,文科),12.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 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B.个别资

14、本规模迅速扩大 C.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D.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 (B,1995 年,理科) 13.上海新世界商城的股票某月某日每股价格为13.30 元。 该股票价格是 A.股票所代表的投入企业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 B.股息的资本化 C.按股票面额可以从公司盈利中分得的一部分利润额 D.社会经济、政治形势变化的晴雨表(B,1997 年,文科) 14.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B.农业工人提供了剩余劳动 C.农业工人工资低于其它部门D.土地的资本主义垄断经营 (D,1997 年,理科),15. 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 A. 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B.

15、 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竞争的结果 D. 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B,1998 年,理科) 16.北京某繁华地段上一家店铺月租金为5 万元,另一地段上 相同店铺的月租金为3 万元,前者多交的2 万元属于 A.绝对地租B.级差地租 C.级差地租 D.垄断地租(B,1998 年,理科) 17. 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A. 国际卡特尔B. 混合联合公司 C. 跨国公司D. 国际康采恩(C,1998 年,理科) 18. 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 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 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

16、会价值的那部分是: A. 超额剩余价值B. 绝对剩余价值 C. 相对剩余价值D. 剩余价值(A,1999 年,文科),19.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关键是运用 A.商品两因素原理 B.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原理 C.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原理 D.劳动两重性原理(D,2000 年,理科) 20.在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问题上,首先要区分 A.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B.劳动和劳动力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B,2000 年,理科) 21.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是因为剩余价值被看作是生产商品中所 A. 耗费的可变资本的增加额B. 预付的不变资本的增加额 C. 预付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D. 耗费的全部资本的增加额 (C,2000 年,文科) 22.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A. 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B. 国际竞争激化的结果 C. 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D. 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D,2000 年,文理科),23.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