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入门常识 摄影术语解释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57138 上传时间:2017-05-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入门常识 摄影术语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摄影入门常识 摄影术语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摄影入门常识 摄影术语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摄影入门常识 摄影术语解释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摄影入门常识 摄影术语解释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影入门常识 摄影术语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入门常识 摄影术语解释(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摄影入门常识。 。 。 【光环首长】 一、保持相机的 稳定 许多初学摄影的朋友经常会遇到拍摄出来的图象很模糊的问题,这是由相机的晃动引起的,所以在拍摄中要避免相机的晃动。你可以双手握住相机,将肘抵住胸膛,或者是靠着一个稳定的物体。并且要放松,整个人不要太紧张。 二、保持太阳在你的身后 摄影缺少了光线就不能成为摄影,它是光与影的完美结合,所以在拍摄时需要有足够的光线能够照射到被摄主体上。最好 的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太阳处于你的背后并有一定的偏移,前面的光线可以照亮被摄主体,使它的色彩和阴影变亮,轻微的角度则可以产生一些阴影来显示出物 体的质地。 三、缩小拍摄距离 有时候,只需要简单地离被摄物体

2、近一些,就可以得到比远距离拍摄更好的效果。你并不一定 非要把整个人或物全部照下来,有时候,只对景物的某个具有特色的地方进行夸大拍摄,反而会创造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图象出来。 四、拍摄样式的选定 相机不同的举握方式,拍摄出来的图象的效果就会不同。最简单的就是竖举和横举相机。竖着拍摄的照片可以强调被摄主体的高 度(比如说拍摄红杉) ,而横举则可以拍摄连绵的山脉这类图象。 五、变换拍摄风格 你可能拍摄过很多非常好的照片,但它 们很可能都是一种风格,所以看多了就会给人一种一成不变的感觉。所以你应该在拍摄中不断的尝试新的拍摄方法或情调,为你的像册增添光彩。比如说你可以分别 拍摄一些风景、人物、特写镜头

3、、全景图象、好天气拍摄的、坏天气拍摄的等等。个人拍摄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所以你可以走到哪拍到哪,只要你觉得这个画面很有 趣或是很有意义,完全不受影响,所以你更是可以随意发挥。 六、增加景深 景深对于好的拍摄来说非常重要。我想每个摄影 者都不希望自己拍摄的照片看起来就象是个平面,没有一点立体感。所以在拍摄中,就要适当的增加一些用于显示相对性的物体。比如说你要拍摄一个远处的山脉, 你就可以在画面的前景加上人物或是一棵树。使用广角镜头就可以夸大被摄体正常的空间和纵深感的透视关系。 七、正确的构图 一幅好的图象通常是由于它的构图非常恰当。摄影上比较常见的构图就有三点规则。画面被分为三个部分(水平和垂直)

4、 ,然后将被摄物体置于线上或是交汇处。 总是将被摄物体置于中间会让人觉得厌烦,所以不妨用用三点规则来拍摄多样性的照片。 八、捕获细节 使用广角镜来将“一 切”东西都囊括在画面中总是很有诱惑力的,但是这样的拍摄会让你丢掉很多细微的地方,有时还是一些特别有意义的细节。所以这时候你就可以使用变焦镜头,使 画面变小,然后捕捉有趣的小画面。 九、地平线的位置应用 当地平线的位置不同时,你拍摄时强调景物的效果也不同。比如 说想强调陆地,就使用高地平线;如果是想强调天空,则使用低地平线。摄影术语常识 光圈:光圈是照相机镜头中控制光线的装置, 因为影像由穿过镜头的光影投射到胶片(数码相机是 CCD/CMOS

5、等图像传感器)上,为了能使光量得到控, 便由开启光圈大小来进行调节。光圈中心开口的大小代表光圈的数值,通常用 f系数来表示。数值愈小,孔径的开口愈大,进光量愈多,反之进光量愈少。通常在拍摄时所说的“开大光圈”, 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小, 把光孔开大的意思, 如从 F5.6 调大一级到 f4、或二级到 f2.8 等。同样,“关小光圈” , 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大, 把光孔关小的意思, 如从 f5.6 关小一级到 f8、或二级到 f11等。这种习惯上的说法是和镜头上所标示的光圈数值正好相反的, 注意不要弄错。焦平面快门:焦平面快门位于焦平面附近,也就是胶片(或 CCD/CMOS)的前面。焦平面快门一般

6、拥有前幕和后幕两张帘幕,它们是靠一个上紧的弹簧装置来驱动水平或垂直地通过胶片平面,以往水平走向的焦平面快门较多,现在几乎都被垂直走向的快门所取代。当按下快门钮时,前幕开始自上往下走动,然后依照快门速度留下一定的空隙,后幕紧跟着追赶下来,光线就从前幕和后幕之间所预留的空隙投射到胶片上,使胶片感光。空隙越宽,通过的光量会越多,空隙越窄,通过的光量便会越少。快门速度越快,空隙便会变窄,速度越慢,空隙便会变宽,焦平面快门就是这样以时间长短来调节光量的。在快门速度的标示序列中可以看到,如 1/4、1/8、1/15、1/30 、1/60、1/125 等。不难看出,它们之间是倍数关系,是指几分之一秒的曝光时

7、间。譬如说,1/30 秒是 1/60 秒的两倍时间,而通过快门的光量也是两倍。反过来 1/30 秒是 1/15 秒的二分之一时间,而通过快门的光量也是倍减。光圈与快门对曝光的控制:光圈和快门是调整和控制曝光量的装置,它们是倍增或是倍减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来得到相同的曝光量。例如说,光圈 F8、1/30 秒为正确曝光值时,如果用光圈 f5.6、1/60 秒,或是 f11、1/15 秒来组合,它们所得到的曝光量也是一样的。这样,摄影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来选择光和快门速度。光圈和景深的关系:通过调整光圈的大小可以直接控制景深。景深是指在镜头聚焦调节中,所能清晰成像的最远部分和最近部分之

8、间的距离。光圈的孔径最大(f 值最小)时景深最小, 孔径最小(f 值最大)时景深最大。 当我们知道光圈不但能控制光量, 而且还能控制景深时, 在摄影表现中, 便可以有效地利用它。在实际拍摄中, 譬如以开大光圈 , 选用小景深, 就能从距离不同的诸多物体中突出某一物体, 使它能够得到强调, 而它的前后的景物便不在清晰的焦点之内, 从而避免喧宾夺主的现象。另一方面, 如果收小光圈, 选用大景深, 这时照片中的前后景物都将控制在清晰的焦点之下, 相片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和细节。在初学摄影时,可以用大光圈和小光圈来练习拍摄一些照片, 看看是否能达到同表现的内容有效地相结合, 力求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多作

9、这方面的练习, 日积月累, 便会熟能生巧, 在日后的摄影创作中自然地应用自如。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中, 一般不论光圈的实际设置值为多少, 为了方便取景对焦, 通常镜头总是在最大光圈的情况下取景和对焦的, 只是在拍摄曝光时光圈才自动处于设置值。 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 收小光圈有利于增加景深, 但并不是拍摄时把光圈收得越小越好, 如果孔径太小, 镜头会产生衍射现象, 影像的细节会受到影响而变得模糊。事实上, 对于大多数照相机镜头来说,从最大光圈收 23 挡,也就是 F8 左右为最佳光圈孔径值, 因为在这时镜头的像差和衍射会有着最佳的折衷。快门与被摄体的清晰度的关系:快门除了能调整和控制曝光量之外,

10、还能控制被摄体的清晰度。因为快门速度越快, 通过镜头的光线(影像)在胶片上停留的时间越短, 因此能够把瞬间的动作记录下来。如拍摄运动物体或体育比赛时, 只要使用高速快门, 就可以把运动中的一瞬间定格下来, 这也是摄影所特有的表现语言之一。相反, 快门速度越慢时, 光线(影像)在胶片上停留的时间越长, 移动中的被摄体就会留下流动的影像, 这也是摄影中表现动感的一种独特方法之一。但对于不同的运动物体, 到底用多少快门速度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这就得在实际拍摄中去积累经验了。 数码相机的光圈与快门:数码相机的快门与我们传统相机的快门有着很多理论上和应用上的不一样。用我们已掌握的传统相机的知识已不能完

11、全指导摄影实践了,我们有必要了解数码相机快门的知识。首先,数码相机快门的工作原理就有所不同。数码相机的快门有全电子快门和机械快门两种。全电子快门是通过对影象传感器件的光电模拟电量读取时间的控制来控制曝光时间的。机械快门与传统相机快门的作用相似,但作用原理却不完全一样。专业的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就是用的机械快门。数码相机上使用机械快门的目的;一是通过控制快门关闭的时间来达到控制曝光量的目的。二是与电子快门配合,用机械快门做辅助器件,以提高图象的信噪比。 其次,数码相机的快门在不工作时所处的状态是不一样的。传统相机的快门是关闭的,而数码相机的快门是打开的。这样才能使 CCD 接受光产生电信号,供取景

12、屏(LCD)使用。数码相机的快门是在拍摄时才关闭,然后再打开进行记录曝光。这也是数码相机快门得时滞较长的原因之一。 再其次,因为数码相机的全电子快门曝光原理与传统相机快门曝光原理的不同,对闪光同步的认识亦应当有所变化。数码相机的闪光同步时间有很大的范围,它可以轻易的达到 1/1000 秒。传统相机进行闪光摄影时,快门速度对曝光是没有影响的,影响曝光量的只是光圈的大小。可在数码相机上数码相机的快门速度对曝光就有着明显的影响。对于距离较近的物体进行闪光拍摄时就会出现曝光过度,表现为画面上有一些小白点。这就是噪音强的表现。此时,我们可以通过调高快门速度来控制曝光,使曝光正常。 数码相机有较大的快门控

13、制范围,专业相机可以轻易的就达到 1/16000秒。正因为有这宽阔的可控制范围,才能适应变化万千的拍摄环境。ISO(感光度):在传统胶卷相机上 ISO 代表感光速度的标准,在数码相机中 ISO 定义和胶卷相同,代表着 CCD 或者 CMOS 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ISO 数值越高就说明该感光材料的感光能力越强。ISO 的计算公式为 S=0.8/H(S 感光度,H 为曝光量) 。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感光度越高,对曝光量的要求就越少。ISO 200 的胶卷的感光速度是 ISO 100 的两倍,换句话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ISO 200胶卷所需要的曝光时间是 ISO 100 胶卷的一半。在数码相

14、机内,通过调节等效感光度的大小,可以改变光源多少和图片亮度的数值。因此,感光度也成了间接控制图片亮度的数值。在传统 135 胶卷相机中,等效感光值是相机底片对光线反应的敏感程度测量值,通常以 ISO 数码表示,数码越大表示感旋光性越强,常用的表示方法有ISO 100 、400 、1000 等,一般而言, 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效果较差,而数码相机为也套用此 ISO 值来标示测光系统所采用的曝光,基准 ISO 越低,所需曝光量越高。传统照相机本身是无感光度可言的,因为感光度只是感光材料在一定的曝光、显影、测试条件下对于辐射能感应程度的定量标志。使用过传统相机的人,都知道胶卷最重要的

15、指标就是感光度通俗一点就是衡量胶卷需要多少光线才能完成准确曝光的数值。我们在照相机商店买的 100、200、400 的胶卷,数字表示的就是感光度。感光度一般用 ISO 值表示,这个数值增大,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也增,这样就可以在不同的光线进行拍摄。像 ISO100 的胶卷最适合在阳光灿烂的户外进行拍摄,而 ISO400 的胶卷则可以在室内或清晨、黄昏等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拍摄。但是,由于照相机与普通照相机不同,他的感光器件是使用了 CCD 或者CMOS,对曝光多少也就有相应要求,也就有感光灵敏度高低的问题。这也就相当于胶片具有一定的感光度一样,数码相机厂家为了方便数码相机使用者理解,一般将数码相机

16、的 CCD 的感光度(或对光线的灵敏度)等效转换为传统胶卷的感光度值,因而数字照相机也就有了“相当感光度”的说法。用通常衡量胶片感光度高低的眼光来看,目前数字照相机感光度分布在中、高速的范围,最低的为 ISO50,最高的为 ISO6400,多数在 ISO100 左右。对某些数字照相机来说,感光度是单一的,加之 CCD 的感光宽容度很小,因而限制了它们的在光线过强或过弱条件下的使用效果。另外一些数字照相机相当感光度有一定的范围,但即使在所允许范围内,将感光度设置得高或低,拍摄效果亦有所区别,平时拍摄应将它置于最佳感光度上这一档上。和传统相机一样,低 ISO 值适合营造清晰、柔和的图片,而高的 ISO 值却可以补偿灯光不足的环境。在光线不足时,闪光灯的使用是必然的。但是,在一些场合下,例如展览馆或者表演会,不允许或不方便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可以通过 ISO 值来增加照片的亮度。数码相机 ISO 值的可调性,使得我们有时仅可通过调高 ISO 值、增加曝光补偿等办法,减少闪光灯的使用次数。调高 ISO 值可以增加光亮度,但是也可能增加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