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比较阅读分类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75682932 上传时间:2019-01-3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31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比较阅读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文言文比较阅读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文言文比较阅读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文言文比较阅读分类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文言文比较阅读分类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比较阅读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比较阅读分类(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题型归类,宝鸡市教育局教研室 高继堂,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文言文试题,越来越倾向于拓展性的比较阅读。大多选取难易度、文字量适中的课外材料;题目除涉及断句、实虚词,句子翻译理解外,还注重考查学生对选文思想内容、写作手法、情感态度等方面异同的理解、鉴赏、评价和探究等能力,体现了向外拓展、异同辨析、启发思维的特点;题型新颖,颇具创意。,一、供单篇材料类,只提供单篇课外文言材料,且确定某一角度,让考生将该材料与课内学习或熟知的某篇文言文进行比较阅读和辨析。一般的,未提供的材料,大都是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明确要求学生背诵和重点掌握的篇目。,试题:江苏省常州市试题:当学业遭遇挫折时,总有

2、同学把责任推给客观因素,结合送东阳马生序和进学解两个片段,谈谈你的看法。,特点:侧重于考查学生文言学习的积累。考生必须在平时学习中,对重点文言篇目能熟读成诵,了然于心,方能在测试中左右逢源;同时,它还体现了文言学习既要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又要注意由课外到课内贯通的辨证思想。,二、互为印证类,一般的,这类试题的两篇文言材料中,一篇属于叙事类,另一片属于议论类。,河南省非课改实验区试题:选文曹刿论战 孙子谋攻 。问题: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印证了语段(二)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说明。,特点:选取话题、题材相近或相同的叙事类和议论类文章,要求考生掌握叙事类材料中的重点事件或主要人物的行为特

3、点,然后对照议论类文字,从中筛选出能够证明重点事件或人物行为特点的主要观点。考查学生由形象、具体到抽象、概括的阅读能力。,三、同中求异类,常见的类型。试题往往选取题材或内容相近的两篇短文,让考生在阅读之后,分析、比较作者在景物描写、情感抒发以及社会、人生态度等方面的不同之处。,湖北省鄂州市试题:一篇是周敦颐的爱莲说(引了全文),另一篇节选了李渔的芙渠。 问题:甲、乙两个文段都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但赞美和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特点:这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试题提供给考生的视角比较小,考查的问题或要求相对比较大,要求考生能见微知著,寻找区别点,

4、从表面的相同或相似点出发,通过阅读分析,联系有关背景知识,找到两者明显的、根本性的不同处。,四、同类求全类,这类试题往往提供一组同类型人物或事件的材料,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比较,归纳概括,对此类人物或事件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完整的看法。,扬州市的考题:选取晏子使楚 晏子辞千金 问题:从甲 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的人?,特点:这类试题考查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试题只提供同类人物的两个不同片段或同类型事件的不同侧面,考生通过阅读,必须进行思维整合,以便对材料中的人物或事件形成整体认识,从而得出一个比较完备的结论。,五、异中求同类,泰安市的试题:选取曹刿论战第一段和唐太宗论止盗 一段文。 问题:甲

5、文写战争,乙文写治国,但都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共同的道理。请写出你的理解。,特点:主要考查考生的聚合思维能力。试题选取材料大都表面上有较大差异,实际上却有本质的相同、相似之处,要求考生能由表及里,发现共性,概括出蕴含其中的共同点。,六、诗文对照类,近年来出现的比较新颖且有创意的题型。试题将古典诗词和文言文放在一起进行考查,在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又考查了考生诗词鉴赏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如四川达州市题:选取柳宗元江 雪 和湖心亭看雪 。 问题:1、(1)从【甲】诗“独钓寒江雪”和【乙】文 “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 (2)爱莲说中也有含“独”字且意

6、蕴相同的句子,请写出一句。 2、以上诗文都描写雪景和人物的活动,但描写手法和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略),特点:侧重考查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所以大都精选艺术成就比较高的名家名篇诗文。内容涉及重点字词、表现手法及人物情感态度等方面。其中第一题,从诗与文中选出“独”,以此为突破口,考查学生对 “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和生活态度”的理解和感悟,以小见大,匠心独运。,题型趋势:由以前单篇考查到多篇比较、注重课内到课外拓展、知识检测到能力考查、思维提升的变化。 试题涉及面:思想情感、人物特点、写作目的、表现手法等宏观方面的异同辨析。 试题不足:很少涉及重点实词、虚字用法方面的比较,尤其缺乏根据语言环境准确判定、辨析文言词义能力的微观考查。,祝各位老师 身体好, 心情好, 教学成绩步步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